半个乡村人

<p class="ql-block">  闲来无事在家上网,忽然听得敲门声并伴随着“查煤气”的吆喝声。听得声音耳熟急忙开门,礼让查表员进屋,查表员看了表的示数,随后迅速计算出应付费用,很有礼貌的把打印出的收据递给了我。</p><p class="ql-block"> 送走查表员,看清收据上应缴的金额,在手机上付了费用后,脑海中便开始浮现出自己所经历的烧柴过程演变:</p><p class="ql-block"> 百姓过日子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其中“柴”排在第一位。“柴”为啥排在第一位,无从考证,但没有柴是没法生活的。</p><p class="ql-block"> “干柴细米不漏的房屋”,这是过去多少代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然而多年来缺柴少米,是五十年代以前出生的那些百姓生活真实写照,尤其是“柴”。</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虽然家住农村,柴禾却不够烧,身体本来发育就有欠缺的小孩,却要担负家庭拾柴的责任。秋收之前,放学后就腰系麻绳手提镰刀去荒地里割蒿草,然后背回家里晾晒,干了之后作柴烧。身上背着还发青的蒿草要走四五里远的路,中间还要歇上几次,背到家时肩膀前被绳子勒出两道深深的红印。秋收之后,开始在大地里捡拾玉米杆、高粱杆等。仍然是一把镰刀一条绳子,将捡拾的玉米杆或高粱杆捆好背到家后,肩膀前仍然是被勒出两条深深的红印。那时候每家每户柴禾垛的大小,是“柴”草是否充足的标志。柴草垛堆得是否规范不漏雨雪,是显示这户人家人会不会过日子的符号。冬天的大雪、夏天的大雨,对于在农村过日子的人们来说,往往会为灶坑里没有干柴而发愁。</p><p class="ql-block"> 自己成家过日子后,先后租住农村百姓的房子和学校分给的平房宿舍,过了将近十年的烧大灶和生炉子的生活。作为清水衙门的学校根本没有能力为职工弄到柴烧,我们只能是自己想办法。为了有“柴”烧,也必须到附近农村的大地里去捡拾柴草,不得不重操少年时代的“旧业”。尤其是冬天,为了能够买到生火取暖煤炭和劈柴,不得不为了有“柴”烧而折腰。</p><p class="ql-block"> 1985年第一个教师节,驻镇的一个大单位为了体现尊师重教,给我们每个教师发了燃气证,可以凭燃气证去他们的液化气站购买石油液化气。可那时候的工资有限,不能在烧火做饭时全部使用液化气,只能是用来应急。一直到了90年代,才真正开始把石油液化气作为“柴”来烧。</p><p class="ql-block"> 如今使用着管道燃气,再不会为没柴烧而去大地里去捡拾,再不会为能够买到紧缺的煤炭而低三下四的求人,也再不用自行车驮着液化气罐去液化气站充气了。</p><p class="ql-block"> 烧“柴”的变化体现了时代的发展进步,也是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标志,更是我们这一代人过上了幸福生活的标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