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修家谱的重要性,无需多说。总之,这是一件功德之事,对上不负先祖,对下造福后人。功德之事,必有福报,可能不在当世,但我们的后人会因我们而自豪。我们给后人留下的,不是一本谱书,而是一种文化和精神。</p><p class="ql-block">在“自我定位”和“心理准备”之后,开始进入“实际步骤”。家谱有“肇修”(初修)和“续修”之分。</p><p class="ql-block">所谓“续修”是指前人已经正式编谱了,而且有正规的“编次”,一修、二修、三修……。按古人要求,家谱是“三十年一小修,六十年一大修”。但实际续修时间,并不固定在30年和60年这两个数字上,这取决于家族是否出现了“高人”和当时的“社会大背景”。所以有80年续修的,也有百年不修的。“小修”重点是充实世系表,注明过世的,填上新生的(北方的挂谱和折谱,只上过世者),对谱书的其他部分只订正误字和充实“名人录”和“大事记”等内容。“大修”重点是完善序言,写进新发现的家族历史,确定新字辈(一般是两次大修确定一次新字辈),完善家训。修谱的“间隔时间”不宜过短,不能“想修就修”。一代人(按20年计算)一大修,是没有必要的,所以古人主张30年(一代人或两代人)小修一次。修谱是极为严肃的重要族务,而其中的“确定字辈”和“完善家训”,更是重要中的重点。字辈,包含着期望和预示,具有“引领”和“旗帜”作用。但是,有些“逞能者”,一次就确定了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字辈,这是不可取的。家训,是家族发展的教训,是对历史经历的抽象总结。如今有“今人给古人作家训”,用了一些时政套话和标语,荒唐至极,已经冒犯先祖。</p><p class="ql-block">所谓“肇修”,就是第一次修谱,也叫始修或初修。具体分两种情况:一是原先就没有家谱,二是有残谱但历史不明。</p><p class="ql-block">第一种情况修谱很简单,记下传说,重点选择介绍一些本姓历史名人,在外地的同姓家谱中汇集一些正向的内容如家规家训等,世系表只能写到已知的五服之亲或九族之亲。寻根,是长期重点。</p><p class="ql-block">第二种情况是有残谱但历史不明。很多残谱记载,来自山西洪洞或者湖北孝感,几乎无法寻根。尤其是许多人口大姓,支派万千,寻根难度很大,即使有明确的祖籍记载,到实地也有不被“接收”的现象。实际修谱步骤,可按如下10步进行:</p><p class="ql-block">3.1 找样板。</p><p class="ql-block">3.2 随时问。</p><p class="ql-block">3.3 定框架。</p><p class="ql-block">3.4 查资料。</p><p class="ql-block">3.5 发放表格。</p><p class="ql-block">3.6 汇总资料。</p><p class="ql-block">3.7 撰写文稿。</p><p class="ql-block">3.8 讨论定稿。</p><p class="ql-block">3.9 印制谱书。</p><p class="ql-block">3.10 发放谱书。</p><p class="ql-block">分别说明如下:</p><p class="ql-block">3.1 找样板。</p><p class="ql-block">万事开头难,修谱之事庄重而严肃,必须细致入微。绝大多数初次修谱者,不知从何入手。简单的办法就是,向身边有“像样”家谱的姓氏,借一套家谱,仔细拜阅体例和内容组成。我们可以在“形式上”进行“模仿”。这就是“找样板”、“跟着学”、“走近路”。这里要注意的问题是,借阅他人家谱,有很多“说道”,不是“借本书”那么简单。张口之语当用“请拜”,亲自上门并表示“香火”,阅读时务必净手,不可在人家谱上涂画,若拍照或复印要事先征得对方同意。总之,对他人家谱要从内心给予尊重。送还之时,应有“谢意”。</p><p class="ql-block">3.2 随时问。</p><p class="ql-block">即使我们心里有了基本设想,但在实际编谱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多问题,不知如何处理。简单的办法就是,找老师,随时请教。一是找身边的能见面的老师,二是找网上的不曾见面的老师。网上有很多姓氏文化微信群,包括宗亲事务群。全国型的、多姓氏的此类群,有商业制谱公司建的群,有姓氏文化研究会建的群,也有姓氏文化专家私人建的群。</p><p class="ql-block">3.3 定框架。</p><p class="ql-block">在了解了家谱组成内容之后,我们要确定本姓谱书框架。通常,必须有的内容是:【1】序言,主要是家族历史、姓氏历史、始祖历史。【2】世系表。【3】名人传记。【4】大事记。【4】后记,主要是叙述本次修谱的过程与事件。</p><p class="ql-block">“像样”的家谱,还包括墓地图、契约、祖像、圣旨和诰封、九族表、礼仪图……等等。初次修谱,不必追求“完美”,给后人留下“完善空间”是一件好事。</p><p class="ql-block">3.4 查资料。</p><p class="ql-block">框架一经确定,就要落实填写内容,重点是“历史”。在已有的资料基础上,要“升华”和“完善”。这个过程,重点是“查资料”。简单的办法就是,网上“查线索”,然后“核对”。需要注意的是,“百度”资料不成“定论”,仅仅是“线索”而已。还有一个“省事办法”,那就是直接采用本姓权威专家的结论,或者请本姓专家撰文。在网络技术方面,年轻人具有优势,班长要“善于用人”,让年轻人参与修谱,是远见之举。</p><p class="ql-block">3.5 发表格。</p><p class="ql-block">家谱中的大量文字和数据,需要宗亲提供。主要是人口信息,上几辈人的名字、生卒年月日、生平介绍、世系关系……等。无法确定的,可以空白。这里的重点是“生平介绍”。需要注意的是,生平介绍记美不记丑。比如,住过监狱,这个就不要写了,免得后人抬不起头。表格设计,尽量简单、明了,切忌“长篇大论”,一页4A纸足够了。发放表格时,要和宗亲讲明白。最好是有专人现场问询填写,家史内容要认真了解和记录,尤其是“荣誉”,要尽量多挖掘和记录。还要注意的是,与宗亲的联络方式,要保持畅通,至少每户要有两个电话号码。</p><p class="ql-block">3.6 汇总资料。</p><p class="ql-block">主要是汇总各家各户的表格,存入电脑之中。目前手机微信很普及,应该充分利用。可以设计成“微信文档”,让年青人发挥更多的作用。汇总工作必须有专人负责,这个人要有较强的沟通能力,性格较好,语言表达方面见长,普通话和方言均能适应。有些表格数据,可能要随时与宗亲核对。汇总工作的另一项主要内容是,史料汇总。这项工作需要较强的文字综合能力,知识水平要求较高,通常由文化专家来完成。</p><p class="ql-block">3.7 撰写文稿。</p><p class="ql-block">主要是撰写序言文稿。这项工作,只能由文化专家完成。对作者的要求,不仅仅是文化水平,更重要的是“人品”和“文化态度”。有些人,文化水平很高,但是,对家族基本没有什么付出,属于“墙外开花”的那种人,可以算“名人”,但不宜为家谱作序。“文化态度”要求客观、公正,有严谨的分析与推理能力。家族史,不可按“传说”定论,否则,既误导后人又冒犯先祖。</p><p class="ql-block">3.8 讨论定稿。</p><p class="ql-block">作为初编谱,家族史的内容,极为关键,可以说是“重中之重”。所有的稿子,都要充分讨论,集体定稿。尤其是“历史文化”部分。这件事,可以请外姓文化专家参与。再有,家族史中,不能定论的,要标明,给后人以提示。“定稿”之事,实际是几位专家的事,过多的人参与,不一定是好事。尤其是那些“谈不上有文化”的人,还愿意参与又不断“发表见解”的人,不适合参与定稿工作。</p><p class="ql-block">3.9 印制谱书。</p><p class="ql-block">谱书的世系表部分,通常是家谱文字量的主体。世系表体例,古有苏体、欧体,现代又有很多“综合体”。这里需要明确一个问题:谱书是给大家看的,如果大家看不懂,那么传承就会受到影响。所以,世系表采取什么体例,一要考虑大家能看懂,二要考虑节省版面和印制费用。</p><p class="ql-block">印刷前的制版,有两种选择。一是选择“制谱公司”一条龙服务,二是“自行制版”再找个印刷厂完成。“制谱公司”都是商业性质的,费用要高一些,但质量和视觉,是绝对一流的。“自行制版”省钱,但必须有能手操作,用Word文档也能解决。</p><p class="ql-block">如果印制数量能够达到4位数,与“制谱公司”合作是很划算的。“制谱公司”除了编辑软件优势之外,更大的好处是,他们能够帮助你解决很多“文化历史”问题。但是,国内数十家“制谱公司”共同是缺点是,数据不能共享。也就是说,中途你想另换一家,会遇到麻烦的。</p><p class="ql-block">3.10 发放谱书。</p><p class="ql-block">这是修谱的最后一道环节,也叫“圆谱”和“请谱”,就是把印好的家谱,正式发给族人。正规的仪式,是很庄严的。各地风俗不同,仪式也不同,有的几跪几拜、有的就是“一转手”。古时,谱书都有编号,印量极少,不是每家每户都可以拥有的。现在,这些“说道”已经不重要了,更强调传承,每户一套更好。北方的挂谱的折谱,活人不上谱,所以,家谱有“祠堂”、“祖坟”、“祖宗”的含义,不是重大节日,家谱是不能随意“见面”的。时代在发展,只要利于家族文化传承的,“老规矩”自然也就“与时俱进”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