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来到新单位,对这个似曾相识却又十分漠生的工作领域充满一份少有的惶恐和不安。都说文人相轻,都言艺人古怪,非常人难于驾驭。没有三碗酒量,怎知酒中辛。于是恶补常识,翻阅本土作家、画家、书家诸子百家,对一方文艺人才大抵有了个梗概了解。才觉即便本土作品依然汗牛充栋,作品冗盛,短时间内根本消化不了更不能汲取。书到用时方恨少,大有临时抱佛脚,阅读太少,知识匮乏,悔之晚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夕阳艺苑》摘录之《山乡水电站》</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来到新单位,陆续有些文学艺术界的前辈来访,谈创作环境,谈创作感受,谈创作灵感,谈工作建议,更多的是聊聊他们的创作经历。偶尔在敬仰中他们更多的喜欢谈起自己不凡的人生和阅历,创作的清苦与乐趣。有平凡岗位的,也有领导岗位的,有业余时间埋头耕耘者,亦有扔掉“铁饭碗”坚决走自由创作道路的孤勇者。然大多是体制内外的业余爱好者,因喜而爱,因爱而力,因力而专,持之以恒独守一份属于自己的执着。有终成大器者,扬名立万,亦有孤芳自赏人,自娱自乐在其中者。从他们得失之间的故事和身上,受益不少。</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夕阳艺苑》摘录之摄影《盼春图》</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夕阳艺苑》摘录之国画《右江星火》</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来到新单位,见识了另一种事业和人事。写作、书画、音乐、舞蹈、曲艺,任何一部艺术作品,都是在默默无闻,埋首案牍中一次次酌磨,反复推敲捣鼓。艺术的创作过程是一路孤独的苦旅,需要耐得住寂寞,忍得住清苦。理想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都要在多愁善感中交织穿插,折腾自己的同时可能还要折腾别人。书画同源,舞音共泉,每种艺术之间均相辅相成,和谐共生,均能够陶冶情操,和塑同修。</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夕阳艺苑》摘录之《古寨水楼》</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夕阳艺苑》摘录之《云山茶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昨日一位老局长来访,聊天之中,才得知他不仅只是曾经担任重要岗位的领导,还是这一方山水间绘画、摄影的爱好和资深人物。翌日亲自赠送自版的《夕阳艺苑》一册,书画中有我曾熟悉的场景与人事,才懂何谓深藏不露,原是大咖人物。是人才不需嘴证,更不需张扬。“世多扬激伯夷隘,公独谦虚下惠和”。老人的来访和赠书,双让我想起上月一位敬仰的本籍作家,同样亲自来访赠书并谦虚在扉页上写下“赠某某斧正”字样,低调行事,高调创作,更深得我等尊敬和学习。</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夕阳艺苑》摘录之《含山梯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来到新单位,一切都是重新开始。 有道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王明阳说“知行合一”、“致良知”,古人的智慧早已给我们指明目标和方向,唯有躬耕笃行。而所有的付出,换回的艺术人生,终究才是最有意义的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justify;">特别说明:以上所有图片均选自黄永祥老师《夕阳艺苑》一书!</p> 欢迎浏览、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