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及文明展(下)

冬日暖阳

<p class="ql-block"><b>接着看《萨卡拉的秘密》</b></p><p class="ql-block"><b>‍这个展厅主要展示了萨卡拉考古的新发现,特别是关于古埃及的动物神圣崇拜中心。‌包括猫女神神庙遗址及猫神祭司地下合葬墓穴等。</b></p> <p class="ql-block"><b>萨卡拉位于最古老的都城孟菲斯附近,是古埃及非常重要的墓葬区。世界历史上第一座金字塔—乔赛尔的梯形金字塔,就建在这里。</b></p><p class="ql-block"><b>‍2018年以来,埃及本土考古队在萨卡拉发现了埃及最大的动物木乃伊墓地、最完整的制作木乃伊的工坊、萨卡拉地区目前所见唯一的猫神庙遗址。这里展出的就是考古出土的物品。</b></p> <p class="ql-block"><b>在古埃及后期,国家的分裂、外族的入侵和社会动荡的加剧导致民间对魔法和巫术的信仰发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神圣动物崇拜因而风靡一时。对应特定神灵的动物,如朱鹭、狒狒、猫、鹰乃至鳄鱼被成批饲养和宰杀,制成木乃伊售卖给大众,作为献给神的供奉或还愿物。</b></p> <p class="ql-block"><b>彩绘神龛上的鹰神像</b></p><p class="ql-block"><b>木</b></p><p class="ql-block"><b>后期埃及(公元前664—前332年)</b></p><p class="ql-block"><b>萨卡拉考古遗址</b></p><p class="ql-block"><b>‍神龛上方供有一尊头顶翎毛的鹰神雕像,鹰神通体为黄色,头顶翎毛则红黄相间。</b></p><p class="ql-block"><b>‍小神龛的四周各绘有四位木乃伊形态的神祇,即荷鲁斯四子:肝脏的保护者、人首的艾姆谢特,肺的保护者、狒狒头的哈比,胃的保护者、胡狼头的多姆泰夫,肠子的保护者、隼鹰头的克贝克塞努夫。荷鲁斯四子手中还都持有象征公平、公正的准绳。荷鲁斯四子保佑着木乃伊的内脏。</b></p><p class="ql-block"><b>‍神龛是古代埃及宗教实践的重要载体,在举行各种仪式、节庆,乃至帝王出征时,均会携带;一般人也通常会在家中设置,时时供奉。</b></p> <p class="ql-block"><b>展厅中间是一座彩绘牛犊</b></p><p class="ql-block"><b>‍讲解:这个 用木头和石膏做成的牛犊,是用多层亚麻布和纸莎草混合的材料,覆盖在木质框架上制成,并装饰有彩绘。X射线显示,雕像内部实际上包含一头真正的牛犊的部分身体,雕像头部位置放有牛的头骨,身体也包含一些下颌骨、骨盆在内的零散骨头。研究者认为这座雕像可能是阿匹斯神牛的母亲,或与女神伊西斯有关。</b></p> <p class="ql-block"><b>这件动物木乃伊甚至有镀金面罩</b></p> <p class="ql-block"><b>彩绘木制方尖碑</b></p><p class="ql-block"><b>后期埃及(公元前664-前332年)</b></p><p class="ql-block"><b>萨卡拉考古遗址</b></p><p class="ql-block"><b>‍作为古埃及最知名的纪念物之一,方尖碑通常以石材建造。这件展品更可能是做成方尖碑形状的仪式用品。上面以绿色颜料绘制了头顶纸草的伊西斯女神形象。伊西斯脚下是象征神庙围墙的图案,表明女神正站在神庙之颠。一旁的文字大意为;伊西斯,神之母,吾乃汝之姊妹,汝所爱之人。</b></p> <p class="ql-block"><b>动物木乃伊的彩绘盖板</b></p> <p class="ql-block"><b>穆特拥抱荷鲁斯小雕像(局部)</b></p><p class="ql-block"><b>费昂斯</b></p><p class="ql-block"><b>‍后期埃及(公元前664一前332年)</b></p><p class="ql-block"><b>萨卡拉考古遗址</b></p> <p class="ql-block"><b>塞赫迈特护身符</b></p><p class="ql-block"><b>费昂斯</b></p><p class="ql-block"><b>后期埃及(公元前664—前332年)</b></p><p class="ql-block"><b>萨卡拉考古遗址</b></p><p class="ql-block"><b>‍狮子女神塞赫迈特特以狮首人身形象出现,双手交叉于身前,端坐在一盏带有基座的椅子上,双目平视前方。</b></p><p class="ql-block"><b>‍塞赫迈特女神性格暴烈、凶猛,被视作战神。作为战神的母狮和被战士征服的公狮也使得狮子这种动物形象变得更加复杂和立体,这种历史的多元面相也是古代文明的一个核心特征。</b></p> <p class="ql-block"><b>彩绘木制鷹头人形棺模型</b></p><p class="ql-block"><b>‍这件鹰首人形棺头戴蓝色假发,面部为金色,棺椁通体以黄色为底,黑墨书写,制作精良,风格独特,棺木中央写有一列象形文字铭文,为奥赛里斯的名字 、头衔以及相应祷文,胸前描绘了六位木乃伊形态的神抵,左右两侧分别是伊西斯和奈美西斯,中间为荷鲁斯四子。</b></p> <p class="ql-block"><b>木盒中的猫木乃伊</b></p><p class="ql-block"><b>‍后期埃及(公元前554一前332年)</b></p><p class="ql-block"><b>萨卡拉考古遗址</b></p><p class="ql-block"><b>‍在其漫长历史的最后几百年中,古埃及人将大量的“神圣动物”制成木乃伊并埋葬,作为献给神的还愿物,包括猫、鳄鱼、狒狒、狗、鹰等,其中猫受到了非比寻常的尊崇。猫木乃伊被置于棺木中或猫神像内部,其中一些还像人的木乃伊那样被加以装饰。这些“神圣动物”并非神本身,当时的古埃及人将它们视为神与人之间的信使,因此将猫做成木乃伊献祭,在古埃及晚期成为了猫神崇拜的主要方式。</b></p> <p class="ql-block"><b>猫木乃伊,墙上是用X射线照出的里边的猫骨架</b></p> <p class="ql-block"><b>  ‌巴斯泰特是古埃及神话中的猫神,被认为是太阳神拉的女儿,</b><b style="font-size:18px;">“拉神之眼”的化身,也是与月亮相关的“月之眼”,</b><b>是家庭的守护神‌,象征家庭温暖与喜乐‌。</b></p><p class="ql-block"><b>‍在萨卡拉巴斯泰特祭祀区,自公元前500年以后开始大量埋葬猫木乃伊。与别处不同的是,萨卡拉的猫木乃伊是埋在千年之前的新王国时期的古墓里。古墓中的猫木乃伊与其他动物木乃伊混杂埋葬,这是动物木乃伊的常规掩埋方式。</b></p><p class="ql-block"><b>巴斯泰特集狮子与猫的特性于一身,有危险与温和两面。</b></p> <p class="ql-block"><b>巴斯泰特立像</b></p><p class="ql-block"><b>青銅</b></p><p class="ql-block"><b>后期埃及(公元前664一前332年)</b></p><p class="ql-block"><b>埃及国家博物馆</b></p><p class="ql-block"><b>‍猫首人身的女神非常优雅,穿着饰满图案的长裙,右手拿着古埃及重要乐器和仪式用具的叉铃,左手拿着装饰着日轮和神首的盾形护符。</b></p> <p class="ql-block"><b>猫座像</b></p><p class="ql-block"><b>‍青铜</b></p><p class="ql-block"><b>后期埃及(公元前664—前332年)</b></p><p class="ql-block"><b>埃及国家博物馆</b></p><p class="ql-block"><b>‍猫被古埃及人视为巴斯泰特女神的化身,被视为太阳神的女儿,是“拉神之眼”的化身。在布巴斯提斯的女神庙里,人们供奉着许多形状各异的猫青铜像,以期获得女神庇佑。</b></p> <p class="ql-block"><b>塞赫迈特女神坐像护身符</b></p><p class="ql-block"><b>费昂斯</b></p><p class="ql-block"><b>后期埃及(公元前664一前332年)</b></p><p class="ql-block"><b>埃及国家博物馆</b></p><p class="ql-block"><b>‍描绘了狮首人身的女神正在哺乳的场景。不同于通常表现战神的强大力量,这个护身符更强调了女神母性的一面。</b></p> <p class="ql-block"><b>彩绘木制金字塔锥</b></p><p class="ql-block"><b>‍木、颜料</b></p><p class="ql-block"><b>后期埃及(公元前664-前332年)</b></p><p class="ql-block"><b>萨卡拉考古遗址</b></p><p class="ql-block"><b>‍金字塔维以红、绿、白相间的横纹作装饰,四面各绘有一位木乃伊形态的神,分别是塞赫迈特、阿努比斯、拉神和阿蒙神,一旁附有标注其身份的铭文。</b></p> <p class="ql-block"><b>出土的各种器物,是祭司们的日常用品</b></p> <p class="ql-block"><b>玻璃香水瓶和眼妆罐</b></p><p class="ql-block"><b>‍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550一前1069年)</b></p><p class="ql-block"><b>萨卡拉考古遗址</b></p> <p class="ql-block"><b>彩绘普塔-索卡尔木雕</b></p><p class="ql-block"><b>普塔-索卡尔神也即普塔-索卡尔-奥赛里斯神。普塔是孟菲斯神论中的创世神;索卡尔则是孟菲斯地区的鹰神,最初可能是工匠保护神,但很快便与墓葬传统相联系,频繁出现于金字塔铭文中,因此又与奥赛里斯产生联系。到了中王国时期,三神合而为一。其形象如展品所示:头上有两根舒展的鸵鸟翎,翎下是由两只公羊角托起的太阳圆盘,身体呈木乃伊形态。</b></p> <p class="ql-block"><b>萨卡拉近年来出土了近千个窖藏的彩绘木棺,从未被盗或被破坏,保存良好,是迄今为止埃及发现的最大窖藏。时代集中在后期埃及时期,这个窖藏紧邻猫神庙。</b></p> <p class="ql-block"><b>讲解:2018年起,中国社会科学院就与埃及成立了联合考古队,共同对卡纳克的孟图神庙进行考古发掘。2022年上海外国语大学与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组建了联合考古队,对萨卡拉巴斯泰特神庙出土的系列文物进行数字化与研究。</b></p><p class="ql-block"><b>‍此次萨卡拉的考古新发现得以马上拿来展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团队参与了萨卡拉的考古挖掘。正是作为挖掘者,才能将刚刚从遗址出土、尚未移交到博物馆的文物调到上海展出,所以是非常难得的。</b></p><p class="ql-block"><b>‍这里展出了十件木乃伊棺盖,两件直立着,其余的躺着放置,因为都很重。它们出土前都深埋于地下干燥封闭的环境中,所以保存完好,色彩如新。</b></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b>彩绘人形棺</b></p><p class="ql-block"><b>木、颜料</b></p><p class="ql-block"><b>后期埃及(公元前664-前332年)</b></p><p class="ql-block"><b>萨卡拉考古遗址</b></p><p class="ql-block"><b>‍人形棺是中王国晚期以来最为常见的棺椁形制,这件萨卡拉地区新近出士的“绿脸”棺即其中之一。死者脸部星現的绿色象征着传说中死而复活的奥赛里斯,同时也代表泛滥的尼罗河,是将神话元素以具象化的方式予以展现。除了绿色皮肤和假胡须外,死者还佩戴了尼美斯头巾和宽项圈,均是有意将其刻画为奥赛里斯神,象征其死后成神的身份。</b></p> <p class="ql-block"><b>侧面</b></p> <p class="ql-block"><b>背面</b></p> <p class="ql-block"><b>彩绘人形棺</b></p><p class="ql-block"><b>后期埃及(公元前554一前332年)</b></p><p class="ql-block"><b>‍与通体涂为黄底的惯用手法不同,本件棺椁的下半部借用了木材本身的颜色,并直接在其上书写铭文。这种手法显然与棺椁主人的喜好或经济状况密切相关,也影响了文字的保存状况。</b></p><p class="ql-block"><b>铭文大意:</b></p><p class="ql-block"><b>杰迪蒙伊乌方赫之女,由“房屋的女主人”、正直的伊西斯梅赫所生的,帕伊梅丽特•薇扎伊西斯之言:向你致敬。</b></p><p class="ql-block"><b>正义之主,远离邪恶,永生于生命之中,直至永恒。你为我开启了土地。</b></p><p class="ql-block"><b>我在你的形象中转化,我在这魔法中强大。</b></p><p class="ql-block"><b>请从这双玛阿特之地中的鳄鱼手中拯救我。愿你赐予我嘴,使我能够用它说话。</b></p> <p class="ql-block"><b>侧面</b></p> <p class="ql-block"><b>背面</b></p> <p class="ql-block"><b>彩绘人形棺</b></p><p class="ql-block"><b>木、颜料</b></p><p class="ql-block">后期埃及(公元前664 前332年)</p><p class="ql-block"><b>萨卡拉考古遗址</b></p><p class="ql-block"><b>‍从拉美西斯时代开始,以黄色为主色调的人形棺盛行一时。这件黄底木棺装饰繁琐、细致,也与古埃及人独特的太阳神崇拜密切相关。</b></p><p class="ql-block"><b>在整件棺椁的下半部分,工匠绘制了数位神祇的立像。第一列分别是努特、阿努比斯、索卡尔和荷鲁斯。第二列为图特、阿努比斯、伊西斯、神化的国王和奈特。第三列是拉神、盖布、奥赛里斯、哈托尔和普塔。第四列亦有四位神祇。在诸神的形象之下,是一对倒置的阿努比斯像,基座部分则装饰了生命符号与杰德柱。</b></p> <p class="ql-block"><b>后期埃及(公元前664一前332年)</b></p><p class="ql-block"><b>萨卡拉考古遗址</b></p><p class="ql-block"><b>‍在这件补素的黑色棺上,死者的黑色头巾与黑色棺体融为一体,棕红色脸庞上没有配饰假胡须,整件棺椁中最重要的装饰仅为中央的三行铭文和头巾下*间隐约可见的部分宽项圈。然而,即便是这最关键的三行铭文也破損严重,许多符号已难辦识。</b></p> <p class="ql-block"><b>这件棺无论从棺木制作水平还是文字书写方法来看,这件木棺都与其他木棺存在一定差距,这很可能与死者生前的身份地位有关。棺椁以黄色为底,中间有三行象形文字铭文,两侧绘有木乃伊形态的荷鲁斯四子图像。从符号的书写风格来看,工匠可能有意模仿古体,有着复古的倾向,但文字内容却存在多处谬误。</b></p> <p class="ql-block"><b>这件人形棺以红、金、黑三色为主色调,描绘出死者理想化的形象和穿越冥世时所需的咒语。死者头顶绘有奈芙西斯女神,女神垂下的双翼围绕着脸部,象征庇护和祝福。人形棺中央是展开双翼的天空女神努特,她手持象征正义的羽毛和驱散邪恶的叉铃,努特下方为四列铭文,铭文两侧是守护死者内脏的荷鲁斯四子,基座上则绘有阿努比斯立像和代表奥赛里斯的杰德柱。</b></p> <p class="ql-block"><b>这件木棺是利比亚时代以来“朴素棺”的典型代表。土黄色打底的木棺上,死者佩戴着深蓝色头巾,其上并无条纹装饰。木棺主体只在中部有一行竖写的献祭铭文,此外不作更多装饰。死者的宽项圈也几乎省去,只剩下几道蓝、红、绿交替的横纹略作表现。</b></p><p class="ql-block"><b>‍ 铭文大意</b></p><p class="ql-block"><b>‍帕蒂奥赛里斯之子、由正直的帕图门所生的,奥赛里斯安赫霍普之言:</b></p><p class="ql-block"><b>天空之主努特以她的名字“天空之湖”在你面前。她使你作为众神的追随而存在。在你的名下,你没有敌人。</b></p> <p class="ql-block"><b>这件木棺以金色为主色调,除了些许红色外,几乎不使用其他颜色,风格上与新王国中后期盛行的“单色墓”技法如出一辙。</b></p><p class="ql-block"><b>铭文大意:</b></p><p class="ql-block"><b>国王给予德普的领导者、伟大的神、天空和墓地之主(…奥赛里斯),愿他给予⋯啤酒、牛肉、禽肉,一切美好的、纯洁的、永恒的供品,一位神灵赖以生存的供品,为了舍赤查迪的卡</b></p><p class="ql-block"><b>‍伟大的神,天空之主哈比</b></p><p class="ql-block"><b>‍伟大的神,天空之主艾姆谢特</b></p><p class="ql-block"><b>‍伟大的神,天空之主克贝克塞努弗</b></p><p class="ql-block"><b>‍伟大的神,天空之主多姆泰夫</b></p> <p class="ql-block"><b>木棺面部颜色有绿色、金色、红色、蓝色、黄色、黑色等等。为何不同人会选择不同颜色?目前还是未解之谜。</b></p> <p class="ql-block"><b>这具棺木的文字讲解:</b></p><p class="ql-block"><b>‍这个制作精美的木棺出土于艾斯尤特,棺椁主人名叫达格(Dag).棺身四周写有象形文字铭文,记载了达格的身份、社会地位及其宗教信仰。</b></p><p class="ql-block"><b>‍中王国时期,古埃及的艺术和文化发展达到了一个高峰,被称为埃及的“古典时代”。这样的木棺不仅是对逝者肉身的保护,也是其信仰的重要载体。 木棺外侧描绘了一双荷鲁斯之眼。在神话中,荷鲁斯在与塞持争斗中眼睛失明,后来在月神帮助下复明,因此它具有保护医治和复活的象征含义,也是冥神奥赛里斯死而复生的关键。因而,棺椁上的荷鲁斯之眼象征着神灵(尤其是荷鲁斯)在来世之旅中对死者的注视和保护。中王国时期的木乃伊一般都是侧放在棺椁中对着荷鲁斯之眼,面向东方,死者通过这双眼睛看见每天升起的旭日,观念与现实也由此得以连结。</b></p><p class="ql-block"><b>‍棺身上的横向铭文带描写了死者向冥神奥赛里斯以及死者的保护神阿努比斯等神祇供奉和祈祷的过程。而竖列文字则分别提到了死者内脏的守护神(即荷鲁斯四子)以及赫利奥波里斯诸神(他们分别代表天空、大地、空气和潮湿等大自然的元素)。</b></p><p class="ql-block"><b>‍这些写在棺椁上的丧葬文献被称为《棺文》,既继承了古王国时期的《金字塔铭文》,又是后来《亡灵书》的前身。</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古埃及三千年的历史中,萨卡拉的造墓活动没有停歇。这里出土了各时期的文物</b></p> <p class="ql-block"><b>01是开口仪式工具</b></p><p class="ql-block"><b>古王国时期(公元前2686一前2160年)</b></p><p class="ql-block"><b>‍这种鱼尾形状的刀是开口仪式的主要工具。在仪式过程中,人们会将木乃伊的棺椁立起,由祭司用这种工具触碰木乃伊的嘴,然后燃香、祭奠,再献上牲畜、衣服、油和食物等供品。古埃及人相信,通过开口仪式,死者才能重新获得五感,恢复独立的生存能力,从而享受来世的永生和生者的供奉。</b></p><p class="ql-block"><b>‍02是刻有人名的容器盖</b></p><p class="ql-block"><b>古王園时期(公元前2686一前2160年)</b></p><p class="ql-block"><b>‍除了鱼尾刀之外,开口仪式的工具还包括盛放液体的器皿,这些器皿用于盛装死者复活后所需的牛奶、泡碱水和清水,器皿的模型通常作为随葬品放置于墓中。这件容器盖正属于此类物品,上面还刻有墓主的名字:奈比。</b></p> <p class="ql-block"><b>开口仪式的画</b></p> <p class="ql-block"><b>人体雕塑</b></p> <p class="ql-block"><b>这个 男性坐像及妻儿像,可以看到男性主人与其妻儿大小的巨大差异,这是古王国时期造像艺术的鲜明特点。这一时期,古埃及的礼制严密、等级差异显著。不仅是国王与贵族,丈夫与妻子儿女之间也等级分明。国王的例子就更多了,只要是国王出现的地方,一定是他最大。这种以人物形象大小来体现人物身份的手法,正是礼法的具象化体现,也成了古埃及艺术的特点。</b></p><p class="ql-block"><b>‍中国的古画也有这样的特点,如《韩熙载夜宴图》中,主人就比歌舞妓画的高大</b></p> <p class="ql-block"><b>第三展厅</b></p> <p class="ql-block"><b>一百年前图坦卡蒙家族墓在帝王谷被发现,图坦卡蒙的金面具震惊了世界。他生活的时代是埃及第18王朝,距今3千多年,相当于中国的商朝早期。</b></p> <p class="ql-block"><b>讲解:这个展厅展品虽不多,仅30余件,却汇集了古埃及历史上最为知名的几位历史人物的相关展品,有图坦卡蒙巨型雕像,图坦卡蒙的父亲埃赫那吞巨像,他的母亲纳芙蒂蒂雕像,此外还有埃赫那吞的母亲、阿蒙荷太普三世的妻子泰伊王后站像和她使用过的椅子、阿蒙荷太普三世的随葬品等,可以说这个展厅汇集了图坦卡蒙全家人的文物。</b></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b>图坦卡蒙巨像,被埃耶和赫伦布挪用</b></p><p class="ql-block"><b>第18王朝(公元前1550一前1295年)</b></p><p class="ql-block"><b>卢克索出士</b></p><p class="ql-block"><b>埃及国家博物馆</b></p><p class="ql-block"><b>‍它是图坦卡蒙统治时期留下的为数不多的几件图坦卡蒙的雕塑作品。雕像所呈现出来的也是一改古王国、中王国时期法老雕像的古板、程式化特征,呈现出写实主义跟仪式性的完美结合,“从原来的神性走向了人性,雕塑脸部虽然有所残缺,但造型似真人般栩栩如生。</b></p><p class="ql-block"><b>‍ 图坦卡蒙是埃及历史上非常特殊的一位法老,他9岁继位,19岁离世,他死后留下很多未解之谜,也一度被认为是一个无所作为的少年法老。</b></p> <p class="ql-block"><b>从第11王朝起(公元前2055一前1985年),阿蒙就成为了底比斯的地方神,被称为“阿蒙-卡穆特夫”。新王国18王朝开始(公元前1550一前1295年),与太阳神拉融合为阿蒙-拉神,被提升到了“国神”的地位。他既是万物的创造者,也是王权之神。</b></p> <p class="ql-block"><b>阿蒙神头像</b></p><p class="ql-block"><b>第18王朝(公元前1550一前1295)</b></p><p class="ql-block"><b>‍埃及国家博物馆</b></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头像的平顶冠及两侧残存的双羽饰表明它来自一尊阿蒙神像。阿蒙起初是底比斯的地方神,其名字在埃及语中的含义为“隐藏”或不可见”。从中王国时期开始,他的地位迅速上升。到了新王国时期,阿蒙成为整个国家的至高神,甚至被称为“众神之王,埃及人为他修建了数不胜数的神庙。</b></p><p class="ql-block"><b>阿蒙通常表现为戴着王冠的男性形象,王冠上插有两根长长的羽毛。他也会以公羊头人身的形象出现,狮子、巨蛇和埃及雁时常被作为阿蒙的象征物。</b></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b>有阿蒙荷太普三世王名的塞赫迈特坐像</b></p><p class="ql-block"><b>‍第18王朝(公元前1550一前1295年)</b></p><p class="ql-block"><b>卡纳克的穆特神庙出土</b></p><p class="ql-block"><b>埃及国家博物馆</b></p><p class="ql-block"><b>‍第18王朝的法老阿蒙荷太普三世为塞赫迈特建造了大量神像,学者认为这是为了安抚女神,平息她的怒火,同时召唤她作为保护神的积极力量。</b></p><p class="ql-block"><b>雕像出土于卡纳克穆特神庙的第一庭院。女神左手持象征生命的安卡符号,头顶的太阳圆盘和圣蛇徽标则象征其神性和危险性。座椅侧面刻有代表北方的纸莎草和代表南方的睡莲,二者之间是象征上下埃及统一的心肺符号。</b></p><p class="ql-block"><b>左侧铭文:善神,仪式之主,涅布玛特拉,被畏惧之主塞赫迈特所爱,赋予永生。</b></p><p class="ql-block"><b>右侧铭文:拉神之子,阿蒙荷太普,底比斯的统治者,被畏惧之主塞赫迈特所爱,赋予永生。</b></p><p class="ql-block"><b>‍阿蒙霍特普三世是图坦卡蒙的祖父。他在位于公元前1390年至1352年。据史料记载,阿蒙霍特普三世大约在6到12岁就已经登基,第十八王朝在他统治时埃及经济实力达到了全盛。</b></p> <p class="ql-block"><b>左右两边的铭文</b></p> <p class="ql-block"><b>座椅侧面</b></p><p class="ql-block"><b>‍</b></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b>泰伊王后站像</b></p><p class="ql-block"><b>花岗闪长岩第18王朝(公元前1550一前1295年)</b></p><p class="ql-block"><b>埃及国家博物馆</b></p><p class="ql-block"><b>泰伊是阿蒙荷太普三世的妻子,是埃赫纳吞的母亲、图坦卡蒙的祖母。她出身于上埃及的非王室家庭,这在以母系血缘决定王位继承(即以迎娶嫡公主为先决条件)的古埃及是非常罕见的。泰伊王后在国王心中有着重要地位,二人的名字和形象几乎一起出现在当时所有的纪念碑上,她也享有极高的政治地位,活跃于帝国的外交事务中,在埃赫纳吞统治早期也具有相当的影响力。</b></p><p class="ql-block"><b>王后雕像身着贴身长袍,头戴假发,手持蝇</b><b style="font-size:18px;">拂</b><b>。蝇拂通常由羽毛、象牙等精细材料制成,兼具实用功能和象征意义,它代表着权威、声望以及神的眷顾。挥舞蝇拂的动作象征着统治者在天地两界维持获序和掌控的能力。</b></p> <p class="ql-block"><b>侧面,看到蝇拂</b></p> <p class="ql-block"><b>饰有黄金、象牙和费昂斯的木箱,帯有阿蒙荷太普三世和泰伊王后的王名</b></p><p class="ql-block"><b>‍第18王朝(公元前1550一前1295年)</b></p><p class="ql-block"><b>帝王谷46号墓出土</b></p><p class="ql-block"><b>埃及国家博物馆</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带有阿蒙荷太普三世和泰伊王后名字的镶嵌象牙小木匣</b></p><p class="ql-block"><b>第18王朝(公元前1550一前1295年)</b></p><p class="ql-block"><b>埃及国家博物馆</b></p><p class="ql-block"><b>‍这件木匣制作于阿蒙荷太普三世统治时期,他是古埃及历史上最富有、且最有权力的国王之一,他统治的时期常被称为埃及的“黄金时代”,木匣上精心镶嵌了小块象牙作为装饰,象牙在当时是一种象征财富和地位的珍费材料。阿蒙荷太普三世和泰伊王后的名字出现在木匣上,表明这只箱子可能专门为王室成员定制,用于存放珍贵的珠宝饰品,,感是在宫廷典仪中使用。</b></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b>手形响板</b></p><p class="ql-block"><b>前18王期(公元前1550-前1295年)</b></p><p class="ql-block"><b>响板是古埃及最早的打击乐器之一,在宴会、葬礼游行和宗教仪式中使用,形状如人的手臂,腕部偶戴手镯或其他装饰。也有一些响板制作成莲花、人或动物头颅的样式。这种乐器多由女性、尤其是跳舞的女性使用。两块响板通过顶端的小孔被系在一起,使用时相互撞击,发出声音。</b></p> <p class="ql-block"><b>王后阿荷太普的黄金手镯</b></p><p class="ql-block"><b>‍带阿赫摩斯王名与双斯芬克斯</b></p><p class="ql-block"><b>‍金、红玉</b><b style="font-size:18px;">髓、</b><b>青金石、长石</b></p><p class="ql-block"><b>第18王期(公元前1550一前1295年)</b></p><p class="ql-block"><b>‍手镯的主体部分一半采用了绞丝工艺,另一半则在黄金表面以青金石、红玉髓和长石镶嵌成交替排列的杰德柱和泰特结。</b></p><p class="ql-block"><b>手镯顶部是精美的立体雕刻,由一个王名圈和一对斯芬克斯组成,王名圈里刻有以下铭文:“拉神之子阿赫摩斯愿他永生”</b></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b></p> <p class="ql-block"><b>阿蒙荷太普三世的圣甲虫</b></p><p class="ql-block"><b>18王朝(公元前1550-前1295年)</b></p><p class="ql-block"><b>‍铭文节选:</b></p><p class="ql-block"><b>阿蒙荷太普,底比斯的统治者,赐予他生命活力!</b></p><p class="ql-block"><b>伟大的王后泰伊,愿她永生!</b></p><p class="ql-block"><b>她的父亲名为尤亚,她的母亲名为图雅。她是强大国王的妻子。他的领土南至卡洛伊(第四瀑布附近的努比亚地区),北至米坦尼(美索不达米亚的古国)</b></p> <p class="ql-block"><b>迈赫普里的努恩碗(左下角蓝色碗)</b></p><p class="ql-block"><b>第18王朝(公元前1550一前1295年)</b></p><p class="ql-block"><b>帝王谷36号墓出土</b></p><p class="ql-block"><b>‍这只努恩碗上装饰了羚羊、鱼和水纹。羚羊象征美丽、敏捷和多产;鱼象征肥沃和富饶;水纹代表“努恩”,即创世神话中的原始混沌之水,是世界最初的模样和生命的开端。</b></p><p class="ql-block"><b>在努恩之水中升起了原始之丘或莲花,最初的神灵阿图姆从中出现并开始创世。古埃及人相信,即便完成了创世,代表混沌的原初之水仍包围着埃及,伴随着太阳每一次从中升起,创世神话将不断重演。</b></p> <p class="ql-block"><b>彩绘陶瓶</b></p><p class="ql-block"><b>第18王朝(公元前1550一前1295年)</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坦卡蒙之父,国王埃赫纳吞(阿蒙荷太普四世)在位第5年迁都阿玛尔纳,推行宗教改革,摈弃众神,独尊阿吞。</b></p><p class="ql-block"><b>阿吞神的形象是一个太阳光轮,是创造之神,宇宙之神,世间一切生命之源泉。埃赫纳吞主张只崇拜阿吞,不 能崇拜其他神,甚至神的复数也不能出现。他还废除繁琐的神庙仪式,主张简洁的方式在露天庭院中与阿吞神交流。埃赫纳吞自称为阿吞唯一的儿子,神人之间的唯一中介。埃赫纳吞创造了新的艺术风格--"阿玛尔纳风"。</b></p> <p class="ql-block"><b>阿蒙荷太普四世(埃赫纳吞)巨像</b></p><p class="ql-block"><b>第18王朝(公元前1550一前1295年)</b></p><p class="ql-block"><b>埃及国家博物馆</b></p><p class="ql-block"><b>‍阿蒙荷太普四世(公元前1353—前1335年)在其执政的第四年改名为埃赫纳吞,意为“阿吞神的阿赫”,并大力推行以日轮之神阿吞为中心的一系列宗教改革举措。</b></p><p class="ql-block"><b>这座埃赫纳吞巨像是一组造型相同的雕像的其中之一。这组国王巨像高约四米,曾矗立于卡纳克神庙东侧的一座阿吞神庙中。不同于传统国王雕像英武健美的风格,埃赫纳吞的形象阴柔,有着狭长的双眼和下巴。巨像的手腕和手臂上刻有埃赫纳吞宗教的祷文:万岁!在地平线上欢庆的拉-荷拉克提!如阿吞的光芒一样!</b></p> <p class="ql-block"><b>纳芙蒂蒂头像</b></p><p class="ql-block"><b>第18王朝(公元前1550一前1295年)</b></p><p class="ql-block"><b>‍埃及国家博物馆</b></p><p class="ql-block"><b>纳芙蒂蒂的头雕由红色石英岩雕刻而成。头雕的眼睛和鼻子受损较为明显,额头以上和脖子以下的部分皆缺失。雕像发现于1916年。</b></p><p class="ql-block"><b>‍纳芙蒂蒂是第十八王朝法老埃赫纳吞的王后,图坦卡蒙的母亲。</b></p> <p class="ql-block"><b>带有贝斯神形象的木椅</b></p><p class="ql-block"><b>第18王朝(公元前1550一前1295年)</b></p><p class="ql-block"><b>帝王谷出士</b></p><p class="ql-block"><b>埃及国家博物馆</b></p><p class="ql-block"><b>‍木椅出自泰伊王后的父母尤亚和图雅的墓葬。</b></p> <p class="ql-block"><b>图雅的卡诺匹克罐</b></p><p class="ql-block"><b>第18王朝(公元前1550一前1295年)</b></p><p class="ql-block"><b>帝王谷46号墓出土</b></p><p class="ql-block"><b>‍这个罐属于</b><b style="font-size:18px;">国王阿蒙霍特普三世的岳母图雅,年代为公元前1390年至公元前1352年之间。他们的陵墓于1905年被来自罗德岛的美国商人戴维斯发现。这座古墓完好无损,幸运地躲过了历代盗墓贼的掠夺,因此在图坦卡蒙墓被发现之前,这对夫妻的坟墓是帝王谷中保存下来随葬品最精美而丰富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这个罐是制作 木乃伊时装肝脏的。</b></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b>这件彩绘地砖来自阿玛尔纳的“南宫”,即埃赫纳吞为其长女梅丽塔吞建造的宫殿中,彩绘中的沼泽画面里有芦苇、纸莎草和莲花等水生植物以及一只正要起飞的野鸭。</b></p><p class="ql-block"><b>在古埃及,沼泽既象征世界原初的混沌,也因其丰富的物产而成为丰饶和收获的象征。</b></p> <p class="ql-block"><b>尤亚的彩绘萨布提匣和两件萨布提俑</b></p><p class="ql-block"><b>第18王朝(公元前1550一前1295年)</b></p><p class="ql-block"><b>埃及国家博物馆</b></p><p class="ql-block"><b>‍这是18王朝权臣尤亚夫妇的随葬品,两件萨布提俑和彩绘萨布提匣为尤亚所有。尤亚正是国王阿蒙荷太普三世的王后泰伊的父亲,他出身于上埃及的一个富庶之家,他是下埃及的重臣、阿蒙第二祭司。</b></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埃赫纳吞及家人浮雕</b></p><p class="ql-block"><b>第18王朝(公元前1550一前1295年)</b></p><p class="ql-block"><b>埃及国家博物馆</b></p><p class="ql-block"><b>这块石灰岩板曾用于装饰通往阿赫塔吞(阿玛尔纳)王宫中央大厅的坡道。浮雕画面中,埃赫纳吞及其家人正在为阿吞神举行仪式,阿吞神呈现为日轮的形式,其光线末端化作一只只人手,代表将神的恩赐传递给国王一家。这些光线带来生命、欢乐与繁荣,照耀着人间的每个角落。</b></p> <p class="ql-block"><b>纳芙蒂蒂浮雕</b></p><p class="ql-block"><b>第18王期(公元前1550 前1295年)</b></p><p class="ql-block"><b>埃及国家博物馆</b></p><p class="ql-block"><b>‍石灰岩板正面是纳芙蒂蒂的头像浮雕,背面是一名呈跪姿的贵族女性形象,可能是某位王后或公主。</b></p><p class="ql-block"><b>阿玛尔纳时期初期,由于宗教改革下艺术风格发生了巨大变化,无论是学生还是经验丰富的雕刻家都必须迅速调整自己的技艺。戴尔•埃尔-麦迪纳工匠村中发现了大量类似的习作。</b></p> <p class="ql-block"><b>公主形象草图</b></p><p class="ql-block"><b>石灰岩、颜料</b></p><p class="ql-block"><b>第18王朝(公元前1550一前1295年)</b></p><p class="ql-block"><b>阿玛尔纳出土</b></p><p class="ql-block"><b>埃及国家博物馆</b></p> <p class="ql-block"><b>带有图特摩斯一世王名和神灵祷文的横梁</b></p><p class="ql-block"><b>‍第18王明(公元前1550-前1295年)</b></p><p class="ql-block"><b>埃及国家博物馆</b></p><p class="ql-block"><b>横染正中央是图特摩斯一世的上下埃及之王名,王名上方有象征上下埃及的秃鹰和眼镜蛇女神的形象。以王名为中心,横粱两侧的络文对称展开,其内容为祈祷神明赐予国王生命、快乐、健康等福祉。</b></p><p class="ql-block"><b>图特摩斯一世是18王朝的第三位国王。他继位后不久就发动了对努比亚的征服战争,并远征西亚,一路抵达幼发拉底河畔。在埃及本土,图特摩斯开始了一系列的建设,其中包活扩建底比斯东岸的卡纳克神庙,他也是目前已知的第一位埋葬在帝王谷的国王。</b></p> <p class="ql-block"><b>藍冠</b></p><p class="ql-block"><b>第18王朝(公元前1550一前1295年)</b></p><p class="ql-block"><b>埃及国家博物馆</b></p><p class="ql-block"><b>‍‌埃及蓝冠是古埃及国王在新王国时期佩戴的一种王冠,主要用于战争和仪式场合。‌</b></p><p class="ql-block"><b>蓝冠最早出现在第16王朝,由皮革制成,上面装饰有蓝色饰片。由于其内部空间较大,具有一定的防护作用。在新王国时期,头戴蓝色王冠的法老形象频繁出现在各种仪式壁画上,尤其是在与战争相关的壁画中,这种王冠的出镜率非常高‌。</b></p> <p class="ql-block"><b>厕所座圈</b></p><p class="ql-block"><b>石灰岩</b></p><p class="ql-block"><b>第18王朝(公元前1550一前1295年)</b></p><p class="ql-block"><b>埃及国家博物馆</b></p><p class="ql-block"><b>‍三千多年前就有 厕所座圈啦。前些年在土耳其的公元二世纪罗马遗址中看见类似厕所构件,以为是最早的,想不到这件还要早一千多年。</b></p> <p class="ql-block"><b>图坦卡蒙在统治期问,将都城迁回孟菲斯,立下复兴石碑,表明回归传统的决心。他精心隐藏王室成员的木乃伊,率领阿玛尔纳的居民走上回归传统的道路,并重启了卡纳克与卢克索神庙以及帝王谷的修建和使用。</b></p> <p class="ql-block"><b>彩绘模型床</b></p><p class="ql-block"><b>‍陶、颜料</b></p><p class="ql-block"><b>第19王朝(公元前1295一前1186年)</b></p><p class="ql-block"><b>‍埃及国家博物馆</b></p><p class="ql-block"><b>‍一位妇人闲适地躺在床上,她的侍女站在一旁—这一随葬模型生动地为我们展现出古埃及人的家居生活。现存的床几乎都来自国王与贵族墓葬,在墓中放置这类模型不仅体现出墓主生前的财富与地位,也带有死亡如同入睡、终将重新醒来的寓意。</b></p> <p class="ql-block"><b>拉美西斯二世与两女神像</b></p><p class="ql-block"><b>第19王朝(公元前1295一前1069年)</b></p><p class="ql-block"><b>科普托斯神庙出士</b></p><p class="ql-block"><b>埃及国家博物馆</b></p><p class="ql-block"><b>这组雕像描绘了拉美西斯二世与两位女神的形像,由英国埃及学家皮特里发现于科普托斯的主神庙。</b></p><p class="ql-block"><b>‍国王正襟危坐,气势轩昂,略高于两侧的女神,头戴条纹涅姆斯头巾。两位女神同样庄严地坐在国王身侧,左手边是女神哈托尔,右手边是女神伊西斯,二者左手平放于腿上,右手则持有生命符号安柯,身体特征雕琢得细致入微。在座像的人物部分之外,座椅的各面都铭刻有拉美西斯二世和两位女神的众多称谓和头衔。</b></p><p class="ql-block"><b>‍</b><b style="font-size:18px;">拉美西斯大帝不仅是古埃及最伟大的法老王之一,还是古代世界里最杰出的外交家。古代的统治者则往往兼任军队的最高统帅,但只有拉美西斯成为了唯一拥有和平成就的掌权者,曾与虎视眈眈的强敌赫梯帝国达成了长久的和平。</b></p><p class="ql-block">_</p> <p class="ql-block"><b>只有给百姓带来和平和发展的领袖才是值得颂扬的领袖。</b></p> <p class="ql-block"><b>美内普塔站像(在博物馆门口)</b></p><p class="ql-block"><b>花岗岩</b></p><p class="ql-block"><b>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550—前1069年)</b></p><p class="ql-block"><b>卢克索博物馆</b></p><p class="ql-block"><b>‍美内普塔是第十九王朝的第四任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的第十三个儿子,约60岁才继任为法老,于公元前1213至1204年在位。虽然在位时这位法老早已是年过花甲,但雕像依然把他刻画成了一个青壮年法老的样子,力图展示国王最为理想的形象。</b></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b>最后以几幅画来总结古埃及</b></p> <p class="ql-block"><b>三千年的古埃及一直是奴隶社会,神权和王权统一。这是它的社会结构。</b></p><p class="ql-block"><b>‍(我认为人类有了国家以后的社会,无论是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都是等级社会,只不过是不同等级的人身份变了,或者是职务变了而已。以后会怎么变化只有以后才知道。)</b></p> <p class="ql-block"><b>古埃及是多神崇拜的国家‌,且多半都可以用动物来作为其象征</b></p> <p class="ql-block"><b>古埃及最独特和神秘的木乃伊制作过程</b></p> <p class="ql-block"><b>极简古埃及史</b></p> <p class="ql-block"><b>讲解员告诉我们一个惊悚的消息:欧洲人吃木乃伊。</b></p><p class="ql-block"><b>‍不敢相信。回来在百度、知乎上搜索,果然如此,欧洲的书籍上是有记载的。</b></p><p class="ql-block"><b>‍中世纪的欧洲人认为木乃伊能治百病,于是把木乃伊磨成粉食用,历经400多年在整个欧洲大陆久盛不衰,最后把木乃伊吃断货,引起埃及疯狂的盗墓以致木乃伊造假。</b></p><p class="ql-block"><b>‍想想也不奇怪,鲁迅不是写过中国人吃人血馒头吗?甲骨文的发现不就是把龙骨当中药吗,而且直到现在龙骨(古脊椎动物骨骼)还是一味中药。</b></p><p class="ql-block"><b>‍人类就是这样一路走过来的,不是吗?</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