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1978年在陕西省宝鸡县杨家沟乡太公庙村的秦武公(公元前697~前678年在位)墓出土了一套8件青铜甬钟和青铜镈钟,其中甬钟5件、镈钟3件,甬钟连起来的铭文和镈钟连起来的铭文的内容是一样的,两者都是149个字。上图是《秦公镈》铭文拓片,内容如下:</p> <p class="ql-block"> 我先祖受天命,赏宅受国。烈烈文公、静公、宪公不坠于上,昭合皇天,以虩事蛮方。公及王姬曰: “余小子,余夙夕虔敬朕祀,以受多福,克明厥心。” 盩和胤士,咸蓄左右。允义,翼受明德。以康奠协朕国,肇百蛰,具即其服。作厥龢钟,云音鉠鉠,以皇公,以受大福,纯鲁多,大寿万年。秦公在位,膺受大命,眉寿无疆,匍有四方其康宝。</p> <p class="ql-block"> 文字解析: “我先祖受大命,赏宅受国”,指秦襄公受到周平王的分封建国(公元前777年),这是秦国立国的开始。“不坠于上,昭合皇天”,励精图治,上合天意。“余小子”,秦襄公的自称。“虩(xi)”,雷声,引申为震慑。“虩事蛮方”,震慑周围的蛮夷。“盩(zhou)”,本义为山、水弯曲的地方。“胤(yin)”,子孙后代。“咸”,都。“盩和胤士,咸蓄左右”,将天下的英才都聚集到我的左右。“肇百蛰,具即其服”,使秦国周围的小国都服从秦国。“云音鉠鉠(yang yang)”,形容钟声洪亮。</p> <p class="ql-block">《秦公钟》《秦公镈》金文的大意如下:</p><p class="ql-block"> 我先祖襄公受天命被允许建立宫殿、国家。威武雄壮的文公、静公、宪公,励精图治,上合天意,使周围的蛮夷小国都服从秦国。秦襄公说: “我要经常地祭祀我的祖先,以便受到祖先赐给我的许多福禄。” 我(秦武公)要像诸位先公一样,明德诚心,聚集天下的英才在我的周围,壮大秦国的实力,使周围的小国都服从秦国。为此我制作了这套声音洪亮的钟和镈用来祭祀先公,使祖先赐给我福禄,长寿万年,拥有四方的宝物。</p> <p class="ql-block">(下图是陕西省宝鸡市青铜器博物院的镇院之宝之一的《秦公镈》图片)</p> <p class="ql-block">(下图是陕西省宝鸡市青铜器博物院的《秦公钟》图片)</p> <p class="ql-block">(下图是《秦公镈》上的铭文拓片局部。周宣王时,由史官“籀(zhou)”创立了金文的一种新字体“大篆”(书名《史籀篇》)。在春秋战国各诸侯国中,只有秦国继承并发扬光大了大篆字体,后来进一步发展为小篆。《秦公钟》《秦公镈》上的铭文就是大篆的实例,它们和秦国的石鼓文(也是大篆,只是材质不同)一样重要)</p> <p class="ql-block">注:本文参考了《周代铜器铭文的文学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20年1月第1版)、《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珍品讲读》(西北大学出版社2021年4月第1版)等著作。</p><p class="ql-block">(全文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