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涟 源 一 中</p><p class="ql-block"> 文/梁利根</p><p class="ql-block"> 立冬后的第一个星期天,午后的阳光,好像全部集中到了涟源一中,感觉如春天般的温暖。我是从北门进来的,踏进一中校门,往南走,凭我的感覚,是升平河托举起一中校内的那座大桥,连接南北两岸,两排大理石围栏,俨然护校的卫队,时刻注视着每一个行人,守护着校内的宁静和学生们的安全。</p><p class="ql-block"> 我在桥南站住了。初冬的阳光照在一座雕像上,使雕像闪烁着一种漆光,眼睛依然无用,看不清雕像是谁。雕像的原材料应该是铜,常年日晒雨淋,原本发出亮光的铜制雕像,就有着漆一般的光泽。走近一看碑文,才知道雕像是廖世承先生,我心中便肃然起敬,凝视良久。廖世承先生于1938年奉教育部之命,带着孟宪承、高宪敏、吴浩青、李剑农、储安平等名师,来到蓝田古镇光明山(现今涟源一中),创办国立师范学院并任院长,“树师范学院独立办学之先声”。不久,钱钟书先生受廖世承先先之邀,赴国师任教,并构思了小说名著《围城》。我还看到雕像廖世承先生的目光,注视着距他不远的国师旧址。由张国骥题写的“国立师范学院旧址”八个荡金行书字,在阳光下流金溢彩。我触摸着那八个大字的长碑,认作是一块汉白玉,其实不是,没关系,我依然感觉到了它那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p><p class="ql-block"> 我沿着一条漫坡往上走去,寻找一中的南大门。在漫坡上,我停了下来,专注于墙体上一中校友的诗词,看到了他们的担当和胸怀。头上雨滴滑动下来,声响微妙,以为天落雨了,抬头看天,太阳照着呢,又哪来的雨?走过一拐角,我明白了,原来是洒水车冲洗路边绿化树上的灰尘,飞溅而来的水珠。</p><p class="ql-block"> 我真不知道一中的南大门在哪里。坡上没有南大门,只有一个大型圆型建筑物,我猜想这个大物体可能是一中的体艺馆。大门关了,也不敢进去看。沿坡往上走,出现一片平地,豁然开朗,别样天地,我知道这里是光明山山顶了。山顶有各类球场,就是没有足球场,那足球场又在哪里,国师钟楼又在哪里?足球场可以不去看,但国师钟楼那是一定要看的。坊间传说国师钟楼在哪,在那。旧址被历史的尘埃湮灭了,找不到了,新建一个国师钟楼,只要在一中校内,这就够了,因这楼只是一种记忆。光明山素以枞树居多而著称,如今没有了。山顶那棵香樟树,称霸一方,享受特殊待遇,为它用大理石造的花坛,像个旋转的舞台,让它的枝叶在舞台上婆娑起舞,让同学们的晨读声在舞台上传得更远。我迈上香樟树的花坛台阶,突然看到了“国师钟楼”四个隶书字,这字出自于蒋昌典先生之手。钟楼不是楼,像个门牌,似乎有奌失望。阳光下,国师钟楼似乎很低,又似乎很高,离我很近,又离我很远,而光明山山顶却显得非常大。</p><p class="ql-block"> 沿着黑色的油沙路走下坡去,路上,硬中有软,软中有硬,踏着却没有一种沙沙的声音。一种别样的气息飘过来,口鼻受用了,尽管这种气息中含有石灰成分。这种气息来自新建的“特立教学楼”。这楼通体雪白,像一座汉白玉建筑,光滑如人脸和玻璃幕墙,或者少女的肤肌。特立教学楼,这五个行草字,不知出自哪位大伽之手,笔法蕴含文化,结字彰显功底,好字!</p><p class="ql-block"> 出了南大门,我用目光触摸“湖南省涟源市第一中学”校牌,在初冬里让感觉愈发像春天一样温馨。光明山上好读书。我,一个四年级小学生,从一中的北门走到南门,这一趟,仿佛胜读十年书,长见识了,十分地滿足了,便转身回家去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