瞩目北京:豪雄身后事,荣辱见世情

老接

<p class="ql-block">  在五塔寺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的院子里,有一块普通的的“宗人府颁恩碑”,引发了我的刨根问底,一探究竟。</p><p class="ql-block"> 此碑青白石质地,碑额为方形,背景遍布云纹。正面雕刻三条升龙,正中的龙首之上为一椭圆形天宫,龙尾穿天宫而过,阳隔边樞刻卷草纹,两侧浮雕云龙纹。额篆“公祝洪恩永垂万年”,首行题“皇帝握机肇运䦧今六十年乾苞锺㕡坤纽口褆尧风舜曦煦濡万品凡薄海内外乐春台图王会者久已炳耀册府矣仰惟”。两侧各有一条行龙向正中汇聚。碑侧高浮雕一条升龙,碑身阴阳两面边框饰线刻卷草纹。走近细看,可见碑身上半部残缺,与碑首是拼接起来的。仔细辨认,发现碑首、碑阳均镌刻满、汉两种文字,依稀能够看出有“皇帝”“睿亲王”“六十年”“宗人府”等字样。碑阴界格内镌刻人物姓名,满文居左,汉文居右。</p><p class="ql-block"> 此碑原立于清宗人府内,建国初期修建天安门广场,拆除宗人府时被砸毁,埋在中华门旧址下,后来修建毛主席纪念堂时再次出土。拦腰截断的此碑就和其他碑差不多一般高。据记载,这是多尔衮被治罪100多年以后,在乾隆皇帝60年的时候,为多尔衮平反昭雪。宗人府为了感谢皇恩,代表多尔衮后人在宗人府立了这块颁恩碑,以表示对皇帝的感谢。北京电视台《这里是北京》节目中,称这块碑石是宗人府溜须拍马的物证。</p> <p class="ql-block">  爱新觉罗·多尔衮为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四子,清初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对清朝入主关内、统一中国发挥了关键作用,曾经受封摄政王,是清朝入关初期的实际统治者,也是清史中一位极富传奇性和戏剧性的重要人物。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非常关键的一年,这一年,扫荡大半个中国的李自成农民军攻破北京,建立大顺政权。同年,崇祯帝吊死煤山,立国276年,历经十六帝的大明王朝覆亡。此前一年,关外新兴的满洲第二代皇帝清太宗皇太极突然病故,在这波谲云诡、急剧变化的重要历史关头,雄才大略的多尔衮力排众议,招降镇守山海关的吴三桂,果断率领八旗大军入关,击败李自成大军,定鼎北京。而后,又联合汉族地主阶级先后消灭南明、大顺、大西等残余势力,统一中国,清朝成为中国两千年帝制中最后一个大一统王朝。 这样一个历史人物,生前大权独揽,乾纲独断,死后极尽哀荣,旋即被削籍、逐出宗室,并被扒坟掘墓,令人唏嘘不已。当时,顺治年幼,实权掌握在多尔衮手里,而多尔衮性格刚毅强势,与小皇帝多有冲突,特别是他缢杀豪格和孝庄太后的传闻,都让顺治耿耿于怀,这也为他后来的悲剧埋下祸根。 </p><p class="ql-block"> 多尔衮酷好放鹰围猎,顺治七年(1650年),多尔衮到古北口外喀喇沁牧场行猎,坠马跌伤,旋即薨逝,享年39岁。多尔衮灵柩回京时,顺治皇帝亲自率诸王贝勒、文武百官,出东直门五里外恭迎、奠祭,后又追尊多尔衮为“懋德修道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庙号成宗,以帝礼安葬在北京东直门外(今新中街三条3号附近)。次年年初,再度下诏将多尔衮元妃尊“义皇后”同附庙享,令多尔衮养子多尔博袭封睿亲王。 多尔衮薨逝后不足两月,因当时满洲贵族内部明争暗斗,很快遭到清算。对多尔衮素来不满的顺治皇帝下诏夺去和硕睿亲王封号,撤出庙享,罢黜爵位,夺取他领有的正白旗,没收生前财产,令继子归宗,之后又开除皇族宗室,下令毁坏新土未干的多尔衮园寝。坐落在明南宫的睿亲王府同时被废。其亲信多人先后被处死或被贬革,他的同母兄弟,为清一统大业卓有殊绩的阿济格、多铎等或被处死,或遭贬革。</p><p class="ql-block">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高宗下诏对多尔衮进行重新评价,“念其后嗣废绝,茔域榛芜,殊堪悯恻。交内务府派员缮葺,并令近支王公以时祭扫”。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正月十日,朝廷谕旨恢复多尔衮的宗室身份,复入玉牒,仍享睿亲王封号,赐谥为“忠”,称为“和硕睿忠亲王”,配享太庙,照亲王园寝制度,修葺茔墓,令太常寺春秋致祭,重建王府。因为多尔衮无子嗣,过去曾将豫亲王多铎之子多尔博承继为嗣,多尔衮被削爵后,多尔博回归原宗,如今乾隆下诏仍令多尔博五世孙淳颖承继多尔衮的香火,重新承袭其爵位,“世袭罔替”,成为清代八大铁帽子王之一。并令国史馆,恭照《实录》记载,添补《宗室王公功绩传》中“睿亲王多尔衮传”。 接下来,乾隆皇帝又对另外几处历史遗留问题进行了重新处理,多尔衮的同母弟豫亲王多铎被追复封爵,将代善、济尔哈朗、豪格、岳托四王后人的封爵名称恢复原号,四王配享太庙。此外,将雍正年间获罪被削除谱牒、更名、圈禁的康熙皇帝第八子允禩、第九子允禟恢复原名,收入玉牒,其子孙也一体叙入,承认了他们的宗室地位。乾隆皇帝还为革除宗籍的阿济格子孙复还黄带子,列入宗谱。此谕下达后六天,宗人府、军机大臣即行议奏复睿亲王等爵号事。对昭雪多尔衮,复其爵、复其宗,以及对诸王复号、配享太庙等事,悉遵乾隆谕旨办理。 清代的宗人府是管理皇家宗室事务的机构,类似于汉朝的九卿之一的宗正,掌管皇帝九族的宗族名册,按时编纂玉牒,记录宗室子女嫡庶、名字、封爵、生死时间、婚嫁、谥号、安葬的事。多尔衮被平反后,宗人府在乾隆六十年(1795年)刻石立碑,碑文比较详细地记载了多尔衮从顺治朝被开除皇族宗室,到乾隆朝又恢复皇族宗亲的原委及其是非功过。 至此,历时达128年的多尔衮“谋逆案”终于得到了彻底的平反昭雪,也为多尔衮波谲云诡的一生画上了一个句号。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顺治帝清算多尔衮的主要原因有多方面,包括多尔衮在摄政期间对顺治帝的压制、权力的争夺以及多尔衮的种种行为激化了矛盾。‌‌</p><p class="ql-block">‌ 作为开国的一代雄主,多尔衮在摄政期间,掌握了实际大权,架空了年幼的顺治帝,使得顺治帝在多尔衮死后必须夺回权力。多尔衮在顺治即位后,实际上将顺治帝视为傀儡,限制了顺治帝的权力,这种长期的压制使得顺治帝对多尔衮产生了极大的不满,在多尔衮强势施政过程中,皇帝无奈地尊他为“皇父”,内心有难以言说的不快和尴尬。 多尔衮在摄政期间,对皇太极的长子豪格进行了打压,最终导致豪格含恨而死,这一行为进一步激化了顺治帝同多尔衮的矛盾。多尔衮在摄政期间,使用了与皇帝无异的仪仗和侍从,甚至私用皇帝的御用物品殉葬,这些行为都严重挑战了顺治帝的权威。 多尔衮的行为和权力争夺,使得他在死后遭到了顺治帝的清算。</p><p class="ql-block"> 多尔衮开国辅政,为朝廷立有功劳。小皇帝对之有感激、依赖的一面,对他的种种行为和影响,也有恐惧、厌恶的一面。随着政权的巩固和自己年龄的渐大,后者越发膨胀。一旦大树倾垮,那种情绪就要爆发和释放出来,以此树立自己的权威,死后的多尔衮就必然是这样的下场。</p><p class="ql-block"> 在那个年代,那样的政治环境下,围绕着皇权,还有更复杂的政治冲突。在此消彼长的博弈中,每个人随时都有风险。多尔衮死后被罢黜、被鞭尸,下场还算好的呢。顺治帝在多尔衮死后对他的名誉和地位进行了打击,这反映了当时政治环境的复杂性和权力斗争的残酷性。</p><p class="ql-block"> 崇德八年(1643年),清太宗皇太极去世,皇太极长子、肃亲王豪格与睿亲王多尔衮之间上演了一场激烈的皇位争夺战。就在双方僵持不下的时候,郑亲王济尔哈朗提议,由皇太极的第九子福临继承皇位,豪格和多尔衮也表示同意。 就这样年仅5岁的福临登上了皇位,这便是历史上的顺治皇帝。与此同时,经由议政王大臣议会推举,济尔哈朗与多尔衮出任辅政王,共同扶保幼主,其中济尔哈朗为第一辅政王,多尔衮排位其后。 而多尔衮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不断打压其政敌和对手,进而逐步将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中,成为大清王朝实际的统治者。 此时的济尔哈朗,自知谋略与权术上的能力不及多尔衮,于是选择了退让,算是主动将自己置身于多尔衮之后,让多尔衮掌握了朝堂上的绝对话语权。可多尔衮依旧对济尔哈朗是穷追猛打,并且以济尔哈朗建筑府第逾制,擅自使用铜狮、铜龟、铜鹤等为由,将其踢出了辅政序列,改由自己的弟弟多铎接替其出任辅政王。 而对于礼亲王代善家族,多尔衮放过了已经年迈体衰、不问政事的代善,却对其子瓦克达、满大海等人进行了打压,极力限制两红旗势力的发展。 至于豪格,多尔衮则是下了“死手”。起初,多尔衮本想借豪格言语中伤自己的事情就将其置于死地,最后是因为顺治皇帝“涕泣不食”,豪格才得以保全了性命,但是也被贬为庶人。随后在顺治五年(1648年),多尔衮又网罗罪名,将西征张献忠得胜、就此立下不世之功的豪格下狱,进而将其折磨致死。 而在不断打击政敌的同时,多尔衮也不断抬升自己在朝堂上的地位。 一方面,他不断扩充自己手中的实力,除了吞并掉豪格手中的正蓝旗外,他还大肆任用出身于两白旗的将领与官员,培植党羽势力。 另一方面,多尔衮还一再要求顺治皇帝对其进行加封,从辅政王,到叔父摄政王,再到皇叔父摄政王,直至最后的皇父摄政王,多尔衮的权势和地位已然凌驾于顺治皇帝之上。 顺治七年(1650年)十二月初九,多尔衮死于古北口外的喀喇城。而尚未完全掌权的顺治皇帝,在两白旗官员和将领的“胁迫”下,只得遵照这些人意愿,追封多尔衮为“懋德修道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庙号清成宗,并为其举办了隆重的葬礼。 然而,伴随着济尔哈朗直接闯入多尔衮府邸,抢回被其带回家中的皇帝玉玺和印信,并主动拥立顺治皇帝亲政,对于多尔衮的清算工作也就此展开。 济尔哈朗联合在多尔衮专政时期同样受到打击的巽亲王满达海、端重亲王博洛、敬谨亲王尼堪等人联合向顺治皇帝上奏,控诉多尔衮的“十六大罪状”。 “以此思之,多尔衮显有悖逆之心,臣等从前俱畏威吞声,不敢出言,是以此等情形,未曾入告。今谨冒死奏闻,伏愿皇上速加乾断,列其罪状,宣示中外,并将臣等重加处分。” 此时早已对多尔衮心存不满的顺治皇帝,亲自下令将多尔衮“削爵、撤庙享、罢宗室、籍财产入宫”,并将仅仅下葬两个月的多尔衮扒坟掘墓、挫骨扬灰,其党羽也尽数被清除,多尔衮就此彻底的身败名裂了。 其实,在顺治十二年(1655年)的时候,吏科副理事官彭长庚、一等精奇尼哈番许尔安等人就曾上疏,希望顺治皇帝能够念在多尔衮的功勋与贡献,恢复其名誉和地位。可顺治不仅没有批准他们的请求,反而将涉事人员全部罢官免职,并且发配至宁古塔。 至此之后,便再也没有人提及为多尔衮翻案的事情,直至一百二十多年后的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乾隆皇帝主动为多尔衮进行了平反昭雪。</p> <p class="ql-block">  乾隆中后期,国力鼎盛,一心追求“十全盛世”的乾隆帝,开始重新评估大清历来备受争议的事件或案件,借此来调节历史矛盾,进一步促进宗室团结,自身也收获美名。而“多尔衮大逆案”无疑是其中最为重大的一宗。 乾隆为多尔衮翻案,理由出于以下几点:</p><p class="ql-block"> 一是生前并无叛逆迹象。多尔衮生前兵权在握,要反机会有的是,他却在别人劝说上位时,从不予理睬,并且很念先帝之恩德,把辅佐顺治作为自己的使命。这也是乾隆补授多尔衮谥号为“忠”的原因。二是确实居功至伟。乾隆高度评价多尔衮的功绩,肯定他是开国功臣之最。对其遭遇深表同情,认为于朝廷有开创之功之人,落得如此下场,非待功臣之道,会令人寒心。三是认为定多尔衮罪,实非顺治的初衷,而是受到了奸臣的蛊惑。因此要拨乱反正,给多尔衮正名。</p><p class="ql-block"> 乾隆三十八年(1773),乾隆帝下诏,试探性地对多尔衮作功罪相抵的评价,并派人修葺了其坟茔。 乾隆四十三年(1778)正月,乾隆皇帝作出了一个震惊朝野的决定,把被其曾祖顺治皇帝定罪严惩的多尔衮的案子推翻,追复睿亲王多尔衮封爵,补入《玉牒》,补继袭封。诏曰:</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5px;"> 睿亲王多尔衮扫荡贼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肃清宫禁。分遣诸王,追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流寇,抚定疆陲。创制规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皆所经画。寻奉世祖车驾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都,成一统之业,厥功最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殁后为苏克萨哈所构,首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诬以谋逆。其时世祖尚在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龄,未尝亲政,经诸王定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除封。朕念王果萌异志,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权在握,何事不可为?乃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于彼时因利乘便,直至身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始以敛服僭用龙衮,证为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觎,有是理乎?朕每览实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至此,未尝不为之堕泪。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王之立心行事,实为笃忠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感厚恩,明君臣大义。乃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宵小奸谋,构成冤狱,岂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不为之昭雪?宜复还睿亲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封号,追谥曰忠,配享太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依亲王园寝制,修其茔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令太常寺春秋致祭。其爵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袭罔替。</span></p><p class="ql-block"> 就是说,为多尔衮平反并恢复名誉,重新纳入功臣之列,给其子孙恢复待遇。 顺治八年(1651年)二月,多尔衮在意外死亡不久即被追罪惩罚,不仅尊号被虢夺,还惨遭掘墓戮尸。案件历经顺治、康熙、雍正三朝,几乎成了没人敢碰的铁案。 岁月悠悠过了一百多年,谁也不敢料想多尔衮名誉还会有重见天日的一天。但顺治帝的重孙-----当朝的乾隆皇帝弘历,就果敢决定,给多尔衮翻案平反。 乾隆帝颁布的这道诏书,表示多尔衮当年虽然确实有作威作福、目中无人的不轨行径,但在入关之初的危难时刻,他全力稳定京城局势,进而统一了中原大地,功劳是巨大的,这一点绝不应该忘记。 乾隆在诏书中称“睿亲王多尔衮……成一统之大业,厥功最著。” 乾隆皇帝自封为“十全老人”,是整个清代自视甚高又自信满满的皇帝。在甄别多尔衮的问题上,他有自己不动摇的看法,即便推翻父祖辈的定谳,也要贯彻自己的意志。并认为他应该承担起这样责任。明确表示:“朕若不言,后世子孙,亦无敢言者”。 乾隆认为,多尔衮的功绩首先在于他平定边疆,使清朝在没有入主中原以前,已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紧接着又在攻占北京之后,毫无二心地将顺治皇帝迎进了新都北京,建立了真正的大清王朝。 据此,乾隆帝觉得,多尔衮的功劳无人能比。并称多尔衮笃忠荩、感厚恩,明君臣大义。他的遭遇是由 宵小奸谋 ,纯粹是奸臣的诬陷。 他在诏书里指出,当年在议定多尔衮罪责时,自己的曾祖父顺治帝还没有亲政,多尔衮的一切罪责都是当时的议政大臣弹劾所定,并不能真正代表自己曾祖父的意见。乾隆这样一说,就为多尔衮的平反奠定了政治基础。之前对于多尔衮的处罚,只是代表了部分大臣的意见,并不代表自己曾祖父的意思。中国古代一直沿袭后朝为前朝修史的传统,用以证明正统。多尔衮作为满清入主中原的首功,需要等明史修订完毕,完成对明末历史的当朝评价后,才能给出符合满清利益的评价。而明代历史,正是在乾隆年修订完成的,可见,故乾隆给多尔衮平反或许是水到渠成的历史必然。 乾隆皇帝亲自给多尔衮平反这一举动,引起后人诸多议论和猜测。很多人不解乾隆为什么要给多尔衮平反,到底是他为了尊重历史事实,还是为了稳固自身统治的需要? 乾隆皇帝为多尔衮平反的时代背景是,早年经过其父皇雍正对满洲宗亲的一系列严厉打压,到了他这一朝,皇家宗亲大多对皇帝敬而远之,没有谁愿意真正伸出援手去帮助当朝皇帝治国理政。 精明的乾隆皇帝心中清楚,当初顺治帝惩治多尔衮势力是为了巩固政治;雍正帝打压满洲宗亲也是为了巩固皇权,这在当时都没有错。但到了他这一代,为了稳固统治,恰恰不能继续打压了,而最好的办法则是为宗亲们过去蒙受的冤屈平反,以达到收买人心的目的。 时至乾隆四十三年,乾隆皇帝感到自己已经把大清带到了开国的空前盛世,经济繁荣,边疆稳定,政通人和,并且修书修史。乾隆帝觉得自己应当做一点以往皇帝没有做过的善事,来为自己创下的盛世锦上添花。 比较前几朝皇帝恩行的大事,乾隆帝发现,当下体恤皇家宗室疾苦,才是最能引起好评的皇恩。 顺治帝追罪多尔衮,父皇严惩皇家兄弟,结怨了诸多宗亲,使之形成了一股潜在的反对势力和抵触情绪。这其中,最有影响的,当是多尔衮的追惩。 所以,乾隆帝决定为一百多年前的多尔衮事件平反,让朝野和宗亲看到他的魄力和不同凡响。 乾隆帝断定,当年多尔衮之所以得到那样凄惨的下场,是因为当时朝野的政治形势不利于他,才最终被别人落井下石,构成冤狱。自己一定要让他沉冤昭雪,青史留名。他更知道,当年多尔衮三兄弟南征北战,清朝一统天下,他们三个功劳最大。而这个一统天下,是多尔衮用原本属于他的皇位换来的。要不是多尔衮拥立自己曾祖顺治为皇帝,这皇帝之位只会出自多尔衮或者是豪格这一亲脉,那里还会有他乾隆今天的存在。 乾隆反复翻阅了那段史实的记载,得出的结论是:多尔衮手握朝廷大权长达七年,手中拥有绝对军权,如果他想要谋反,早就反了,没必要等待八九年后再谋反(朕念王果萌异志,兵权在握,何事不可为?)。 在给多尔衮平反的诏书中,乾隆帝还引用了《顺治帝实录》中的一些段落,来表明多尔衮当初并没有称帝的想法,为他洗白。 其中,多尔衮有一句话,让乾隆帝很是看重——“昔太宗升遐,嗣君未立,英王、豫王跪请予即尊,予曰:‘若果如此言,予即当自刎。” 意思就是说,当初太宗皇帝(皇太极)驾崩时,并没有指定继承人,我的两个弟弟英亲王和豫亲王跪在地上让我来继位称帝,我对他们说:“如果你们再这样逼迫我的话,我就死给你们看。” 除此之外,乾隆帝还引用了《顺治帝实录》中,多尔衮称赞当年皇太极是如何疼爱、照顾自己的一些话。乾隆帝表示,每当自己看到这些话,都感动到流泪(朕每览《实录》至此,未尝不为之堕泪)。 找到这些依据,乾隆帝才毫不犹豫下诏,宣布恢复多尔衮的睿亲王爵位,让他的牌位重新放进太庙,而且还按照亲王的待遇重修了他的坟墓。就连当年过继给多尔衮为子嗣的多尔博一支,也重新划给了多尔衮。 也有人从乾隆帝自身需要原因,分析了他为什么他会给一百多年前的多尔衮平反昭雪。 在乾隆四十三年,乾隆帝不仅只给多尔衮平了反,还眷顾了之前被雍正帝打压削爵的宗室。比如多铎、豪格、允禩等人,给他门恢复了亲王地位。 在乾隆统治中后期,国家全面稳定,经济进一步繁荣。一心追求“十全盛世”的乾隆皇帝,有闲暇心情对所有存在争议的事情做出一次全面重估和决定,以达到稳定皇家宗室内部团结,调解历史矛盾,全面收获美名的个人目的。 因为此时的乾隆皇帝已经是盛世君王,但是却还没有立太子,政局不稳定的因素是存在的,那怎么办才好呢? 乾隆为了抗拒中原地区的“法统”,也是为了稳定自己的皇位,走出了三步好棋: 其一,给朝野一个承诺。将自己当年继位时的承诺再重新复述一遍,并保证不会超过康熙在位的年限,让官员百姓先信服自己是开明之君; 其二,竭力拉拢满洲宗亲,平反历史冤案,消除不利因素,壮大皇族势力; 其三,加强思想文化控制。不顾及文字狱的危害,避免文化对自己统治的干扰。 这大概是大清王朝最具传奇的多尔衮案件,最终在一百余年后被彻底翻案的原因。 很值得注意的是,乾隆帝对此也有担心。他为避免此案日后再度惹起非议,特地在上谕中说:“为后世征信计,将从前关于此事之上谕,均不得载入国史。” 于是,在乾隆朝就将有关多尔衮案的主要记载进行销毁,直接造成了后世研究多尔衮案件的扑朔迷离。 不光如此,在持续翻转雍正时代的几个案件后,尤其是给康熙朝的鳌拜及皇八子、九子、等翻案后,乾隆又做出相关的舆论解释:“我皇考(雍正)晚年屡次和我谈论过去的这些案件,每次提到都非常遗憾,就是有意将这些事情留给我做。” 完全可以断定,乾隆帝给多尔衮平反的举措,既是尊重历史事实,更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 乾隆皇帝已经看清,前几朝那些遭到处罚的政治失败者,确实参与了皇位或皇权的争夺,但这些都是清朝爱新觉罗家族内部的争斗。争斗自然有些人胜出,有些人失败,但这些失败的人,都还有自己的家族和诸多人脉,这些家族和人脉,依然还是清朝统治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统治秩序着想,给他们恢复名誉有利无害。 当然,还有些历史客观原因,比如康熙不能平反鳌拜、多尔衮,雍正不能平反自己的八弟九弟十四弟们,这些责任自然而然就转移到他乾隆的身上。时过境迁,隔代之后处理起来也比较容易。 而在这之后,乾隆又组织编修《贰臣传》、《逆臣传》,重新审视李永芳、孔有德、洪承畴、吴三桂等这样的降官降将,在肯定其功绩的同时,却对其气节进行批判,为的便是弘扬忠君爱国的精神,以引导社会舆论与思想走向。 同时,乾隆还为包括袁崇焕在内的一批“抗清名士”进行了高度赞扬,在歌颂其气节精神的同时,抨击的是明朝末年的皇帝昏庸与官场黑暗,强调“明亡清兴”的历史必然,从而打压民间“反清复明”的热情。 由此可见,为多尔衮等人平反以及他此后的一系列“翻案”举动,不仅仅是为了自我标榜,昭显自己的“仁君”想象,更为重要的是,乾隆正是要通过这样的怀柔手段,维系自己皇权统治的基础,这才是他的根本目的所在。 许多研究清史的人认为,乾隆朝是清朝盛极而衰的开端。假如乾隆皇帝在当朝时不平反涉及多人的历史冤案,或许清朝的内乱早起,其统治年限会不会延续到二百六十多年也不好说。从这一点看,乾隆的举动还是有战略意义的。当然,这也是推测而已。</p> <p class="ql-block">  自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继皇帝位,到1911年末代皇帝溥仪退位,封建帝制在中国传承了2300多年,这中间有400多位皇帝。清朝作为最后一个完成大一统的少数民族政权,在它的12位帝王中,无昏君、暴君,特别是清初的几位帝王,都是励精图治、大有作为的明君,其中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还开创了100多年的康雍乾盛世,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盛世。但令人奇怪的是,顺治、康熙、雍正三朝,在明知对多尔衮的处理有失公允的情况下,居然长期未予纠正。直至乾隆统治末期才旧事重提,对多尔衮的冤案给予平反昭雪。 顺治帝成年前承受多尔衮长期压制,甚至是欺凌侮辱,对多尔衮怨念较深,在多尔衮身后的处置上存在情绪化倾向。康熙帝虽然雄才大略,气度恢宏,但与其父一样,幼年登基的康熙也曾经长期生活在权臣鳌拜的阴影下,对顺治帝的做法感同身受,对同为权臣的多尔衮和鳌拜十分痛恨,对权臣的提防和警惕贯穿统治始终,比如他对两位权相明珠和索额图的处置可见一斑。雍正帝留给后人的印象是刻薄寡恩、苛刻严厉,同时他的上位也经历了比较残酷和激烈的政治斗争,加之他统治仅有十余年的时间,推测既无心也无比较宽裕的时间去对多尔衮一案再作处理。乾隆皇帝就不一样了,他在位六十年,算上三年的太上皇时间,实际上统治长达63年之久,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文治武功都十分杰出的帝王,他曾自诩为“十全老人”。 乾隆对祖父康熙擒鳌拜、平三藩、收复台湾、打击噶尔丹和沙俄的丰功伟绩十分钦佩和仰慕,他在位期间也有过消灭准噶尔汗国、击退廓尔喀入侵西藏、击败缅甸等重大军事行动和编修《四库全书》等文化工程,展现了卓越的政治智慧和高明的帝王权术,统治基础日渐稳固。在文治武功远迈前代帝王的同时,乾隆的威望和自信也日益增强,开始考虑对一些历史遗留问题进行重新评估,多尔衮平反昭雪也开始列入议事日程。 乾隆四十三年,清廷从大局出发,对清初开国开疆拓土、建立功勋的宗室诸王,采取“推恩”政策,为多尔衮旧案纠错,为宗室诸王复号,对明清易代之际的明朝叛臣降将如洪承畴、祖大寿等人列入《贰臣传》,以及对被崇祯冤杀的袁崇焕案件进行解密和重新评价等一系列举措,可谓用心良苦,十分高明,发人深思。 历史上权臣的结局不外乎以下几种:皇帝被废或被杀,王朝继续存续,如司马师废齐王曹芳立高贵乡公曹髦;皇帝被废,建立新朝,如南朝宋齐梁陈改朝换代皆是如此;权臣被诛杀,如东汉外戚大将军梁冀,西凉军阀董卓;权臣死后被清算,如明万历年间的首辅张居正等;权臣死后继续被肯定,如商汤宰相伊尹、汉宣帝时的大将军霍光等。 睿亲王因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儿子中第九年晋封贝勒的,所以多尔衮墓又称“九王坟”,在今东直门外新中街附近。多尔衮生前位极人臣,势同帝王;死后大起大落,余波不断,“太后下嫁”的传说,更为他蒙上一层神秘色彩。多尔衮死后先是被以帝王之礼下葬,庙号成宗,旋即被顺治清算,陵墓被毁。128年后,乾隆皇帝为其盖棺定论,多尔衮墓才得以重修,暂得安宁。原以为多尔衮能够就此安稳地长眠于九泉之下,未承想,仅仅过了153 年,多尔衮墓又遭盗掘,且为家族后人所为,一时轰动京城,众说纷纭。1931年2月7日多尔衮嫡孙、世袭睿亲王(民国已废除封号)的中铨,盗掘祖坟并与外人平分墓中珍宝。据报载,4月7日,中铨等案犯被大兴县公署押解至法院,中铨被判处七年有期徒刑。1954年,因大规模城市建设需要,多尔衮墓地彻底铲平。20世纪70年代末,这块宗人府颁恩碑在天安门广场毛主席纪念堂工地重见天日。</p> <p class="ql-block">  对同一件事、同一个人,不同的人、不同的时间就有不同的评价和态度,根结在情势不同。时光荏苒,离去的人和事呈现出不同的颜色;人事更迭,换了情感因而也换了眼光和看问题的角度。爱新觉罗·多尔衮死后一百多年,风云变幻,有了截然相反的待遇。顺治和乾隆都以自己所处的环境和利益表现出自己的态度,世道、人心就是这样的变化无常。然而历史有定筋,天地有公理。多尔衮远去了,那块残碑仍立于众多石刻艺术作品中,默默关注着世情的演化,任凭周遭人抚摸和评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