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轮渡码头边的小吃城吃了鲜美的牡蛎煎、滑爽的肠粉,喝了香浓的花生汤,下午就要去鼓浪屿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鼓浪屿位于厦门市西南,与厦门岛隔海相望,面积约1.88平方公里,鼓浪屿原名“圆沙洲”,南宋时期,它的名字是“五龙屿”,明朝改称“鼓浪屿”,因岛西南方有一礁石,每当涨潮水涌,浪击礁石,声似擂鼓,人们称“鼓浪石”,鼓浪屿因此而得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远眺鼓浪屿,层层叠叠的粉色和白色建筑掩映在一簇簇的绿色之中,经过岁月洗礼的鼓浪屿依然很青春、很靓丽。在海滩的转弯处有一个雕像,雄姿英发、身材伟岸、迎风看海,他就是民族英雄郑成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早在新石器时代鼓浪屿就已出现,到了宋代,鼓浪屿开始有人定居,随着时间推移,人烟逐步繁盛,明代时鼓浪屿得以逐步开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顺利上船,船很大,上下两层,找个二楼的位置坐下,两岸的绝世风光一览无遗,双子塔再次映入眼帘,它依偎着海,海拥抱着它。船上风很大,刺骨的冷,快要靠岸了,鼓浪屿岛上的景物逐渐清晰,好一个温婉而宁静的小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842年8月,清政府和英国签定不平等的《南京条约》后,厦门成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后英、美、西、德、法、日相继在鼓浪屿设领事馆。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独占鼓浪屿。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鼓浪屿回到厦门人民手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进入鼓浪屿只能步行,岛上没有任何机动车,沿着一条宽阔的石板路往里走,左边高高的棕榈树迎风而立,右边是一排榕树,不高不矮的树干,枝条均匀的铺满整颗树,绿色的树叶轻轻垂下,红色的小灯笼挂满树稍,红和绿,相互映衬,春节时的鼓浪屿,安静中带着喜庆,富足中带着祥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走进一条小道,绿色掩映,两边都是各种各样的房子,房前屋后种着仙人掌、多肉、三角梅等等植物,地面的石板路渗透着浓浓的年代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鼓浪屿前后曾有英国、美国、西班牙、挪威、法国、丹麦、葡萄牙、荷兰、德国、瑞典、奥地利、日本、比利时、夏威夷、意大利、墨西哥、俄罗斯、菲律宾等国家建立领事馆,建筑风格各异,堪称万国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路过原日本领事馆,一栋二层楼房,建筑面积不算小,外墙是砖红色,圆弧的拱门,半欧半日风格;德国领事馆旧址,现在已经是一家茶饼店了,风雨飘摇、斗转星移,人间早已变了天。百年沧桑,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经过血与火的洗礼,巨龙已醒。</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鼓浪屿上有很多名人故居,林巧稚大夫就是其中一位,她自己一生未婚未育,却被称为万婴之母,一生接生婴儿5万多个,毓园内有她的汉白玉雕像,面部柔和,目光慈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走进龙头路小吃街,人来人往,川流不息,各种小吃,琳琅满目,数不胜数,林记鱼丸滑爽可口,叶氏麻糍香气扑鼻,沙茶面口味独,土笋冻鲜滑,烧仙草解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岛上风光无限美好,欧式建筑、各种民宿、大榕树、三角梅、棕榈树、来来往往的行人......令人眼花缭乱、流连而忘返。</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三丘田码头坐船返航,夜幕悄悄降临,海风吹在身上,刺骨的寒冷,让人精神一振。夜景很美,双子塔上的灯光美轮美奂,不断变化,投射在海面上的倒影,随着海水轻轻的晃动,而更加波光粼粼、五彩斑斓。</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夜晚的中山路,灯光璀璨、活力四射,回到酒店,枕着海风入眠。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未完待续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3年1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