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义乌能够奇迹般地成为世界小商品经贸中心,其发端是一个个挑着“鸡毛换糖”的货郎担,摇着拨浪鼓,走乡过巷的“义乌敲糖帮”。而位于义乌江畔的佛堂镇则是义乌敲糖帮的起始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义乌土地贫瘠,本来并不产糖。清朝初年,佛堂一位姚姓青年跟着一个闽南人来到闽南地区,在当地招亲成家,并学会了种糖蔗、榨糖技艺。后来他带着妻子回到义乌,逐渐使佛堂成为义乌红糖的重要产区。同时,利用糖汁制成糖块、糖条、糖粒,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这是大人、小孩都喜欢的小食品。</p> <p class="ql-block">因为义乌土地贫瘠,农民每年需要用大量鸡鸭毛沤田,增加土地肥力。于是他们开始用制糖副产品走街串巷,做起了鸡毛换糖的小生意。</p> <p class="ql-block">鸡毛换糖,看起来是毫不起眼的小生意,但成千上万个货郎担分散在全国各地,如何供货、如何收运换回的鸡毛,却是一个不小的系统工程。</p><p class="ql-block">义乌人不仅吃苦耐劳,而且组织能力很强,他们把鸡毛换糖分成“坐坊”和“担头”两部分,坐坊就是在货物集散地,负责供应糖果和针头线脑等小百货的货源,集中换回的鸡毛等物品,运回义乌。担头就是每天到各地村坊挨家挨户上门服务。</p><p class="ql-block">据说繁盛时义乌敲糖帮的“担头”有一万多副,往北到苏北、徐州,往南到福建、江西、湖南,都有他们的身影。“坐坊”则选择在水运码头,集中的货物用船运回。</p> <p class="ql-block">佛堂是义乌江上最大的码头,自然成为换回的鸡鸭毛最后的集散中心。上世纪三十年代,钱塘江中游的兰溪被称为“小上海”,上游的佛堂被称为“小兰溪”。</p> <p class="ql-block">如今鸡毛换糖早已不复存在,义乌江畔佛堂镇的繁荣却依稀可见。</p> <p class="ql-block">老街风貌同其他古镇大同小异。</p> <p class="ql-block">鸡毛换糖的老产品也很少有人问津了。</p> <p class="ql-block">小乖乖吸着原汁甘蔗水,津津有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