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大佛禅院插花展

天江玉龙

<p class="ql-block">峨眉山大佛禅院原名大佛寺,位于峨眉山市区东郊,由明代无穷国师开创,由明万历皇帝的母亲慈圣皇太后赐千金敕建并亲赐寺名为“大佛寺”,历时15年建成面积达到400余亩。1958年大佛寺被毁,1995年大佛寺改名为“大佛禅院”,1998年恢复重建,2008年落成正式对外开放。</p> <p class="ql-block">大佛禅院目前规划面积1990亩,是亚洲汉传佛教功能最齐全的十方丛林禅院。大佛禅院正殿山门向东开,进东门长道的标志建筑是峨眉象城,普贤菩萨坐骑大象上最顶点明珠,示意东方晨阳位象征采纳第一束曙光,指向辰时是登峨眉山祈福朝圣最佳起点。</p> <p class="ql-block">大佛禅院整体建筑,由东向西有序排列,沿中轴线依次排列着山门殿、弥勒殿、地藏殿、药师殿、伽蓝殿、文殊殿、观音殿、普贤殿、大雄宝殿、藏经楼九进十重大殿,中轴线两侧还拥有诸多禅房,以及四川峨眉山佛学院全日制四年本科高等佛教院校。</p> <p class="ql-block">大佛禅院布局气势宏伟佛像庄严,整体建筑风格气势恢弘,寺庙建筑富丽堂皇精美,是亚洲最大的佛教建筑群和西南最大的仿明清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大佛禅院除了各个大殿外,院内还有大光明讲堂,体验佛教“佛、法、僧”与“体、相、用”的修学理念。图书馆内藏书丰富有很多著名的佛教典籍,和免费读取的各种佛教宣传品。</p> <p class="ql-block">大佛禅院亭台楼阁清新典雅,山水映衬别具一格。</p> <p class="ql-block">大佛禅院园林区奇花异卉满目葱浓,随季欢喜次第开放。名贵林木生长繁茂,鳞次栉比错落有致;林中曲径条条通幽,畅游其间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大佛禅院园林区依次分布着圆觉莲池、妙觉莲池、等觉莲池三个巨大的放生池塘。</p> <p class="ql-block">池似明镜波光潋滟,花红叶绿睡莲献福,漫步池堤远山近景尽收眼底,湖光山色倒映池中,龟鱼成群结伴而游,地域空间完美组合,人与自然和谐共处。</p> <p class="ql-block">乐山大佛坐姿,双手抚膝正襟危坐,突显格外庄严,佛头与山同高,双足踏三江,体态匀称神情肃穆,注视峨眉山金顶十方佛。</p> <p class="ql-block">峨眉山金顶十方佛,海拔高度3079米,北纬30°上的神秘力量。</p> <p class="ql-block">乐山大佛坐向,‌坐东向西朝着峨眉山,东西象征再生资源(能量场)有活力。乐山大佛开凿于唐代开元元年(713年),至今(2024年)受礼佛者加持了1311年的能量;现今礼佛者又受佛的能量场加持,久之自身人体场得到加厚提升;故居佛地者皆有佛(福)气,金光护身常在长生,健康长寿养天年的景地。</p> <p class="ql-block">古籍记载人的自然寿命当在100岁(天年)以上,极限寿命在150岁(月圆的10倍、10即天干十个数字)。明·张介宾《类经·卷一·摄生类一》注:“百岁者,天年之概。”中医经典《素问·上古天真论》:“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p> <p class="ql-block">修禅与长寿,“禅”和“定”合称为“禅定”,禅定是思想集中心不散乱,长寿是脏腑和谐协调运作使寿命活得长久。禅,从示单声,意指静思冥想设坛祭天地求神佛,免于争端与战乱,赐予和平安宁。《说文》:“禅,祭天也。”寿,从老省畴声,从后灸活得长引为长久。《说文》:“寿,久也。”</p> <p class="ql-block">‌禅定,一心审考为禅,息虑凝心为定。闭目静心,盘坐敛心,专注一境,久之达到身心安稳,观照明净的境象。《坛经·坐禅品》记载慧能开示大众:“善知识!何名禅定?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外若著相,内心即乱;外若离相,心即不乱。本性自净自定,只为见境,思境即乱。若见诸境心不乱者,是真定也。”</p> <p class="ql-block">定力,把握自己的意志力,佛门伏除烦恼妄想的禅定力。《无量寿经》:“定力、慧力、多闻之力。”唐·钱起 《题延州圣僧穴》:“定力无涯不可称,未知何代坐禅僧。”定力与智慧之关系,禅宗六祖惠能在《六祖坛经·定慧品》中说:“善知识,我此法门,以定慧为本。大众勿迷,言定慧别。”</p> <p class="ql-block">佛,从人弗声,义指自我否认而无为的人。《说文》:“佛,见不审也。仿佛也,若似也。”佛经,佛教经典。据《开元释教录》所载,佛教传入中国后,经历汉化后,历代翻译并包括中国佛教著述在内共有1076部5048卷。</p> <p class="ql-block">佛,古人认为戒除俗世杂念、明心见性、普度众生的圣者,觉行圆满的人就是佛。后来在两汉时期西域传入中原汉地的修心大法称为“佛”,佛家称凡能自觉静心,修正自己觉行圆满的人皆为“佛”,这是佛法中人与自性的真谛。</p> <p class="ql-block">以佛字取名者,左亻阳右弗阴合体和谐为佛。左亻占位三分之一,示意旁观者,象人侧立屈身观望之形;亻能组合诸多汉字,表示侧观人事物的复杂场景;由于看不清楚而想看清楚,故占居东方以风雷恒的活力明其道理。右弗占位三分之二,示意自我否定占主导地位,弗义同“不”,示意弗许、自愧,自我禅定否认方成佛。佛中有竖笔主骨“川”字,佛为柔水川流不息之性,象意自觉觉他也,奔流普洒大地山川,温源慈祥清雅荣贵惠及生民万物;佛中有“弓”字绕心难识真愿,佛首巽风飘(丿)示意持弓不稳定,象征中年要勤劳奋发,晚年劳神欠愿难全。佛者,自我否定不佳,禅定时定力不足,人生不易达到预期目标。</p> <p class="ql-block">释迦牟尼佛,佛教创始人。姓乔答摩,译作乔达摩,名悉达多。太子悉达多,诞生于农历四月八日,时处雷地豫之象,雷声轰响而震动大地,大地感应而振动兴奋,象征“欢乐”。易经卦辞曰:“豫:利建侯,行师。”利于授爵封侯,兴兵征伐。</p> <p class="ql-block">悉达多出生时,天地震动,地涌金莲,九龙吐水,淋浴太子。身黄金色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光明彻照。下地能走周行七步,左手指天右手指地,说道:“天上地下,唯我为尊。三界皆苦,何可乐者?”</p> <p class="ql-block">释迦牟尼佛,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一花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禅宗以达摩为祖,称“一花”;五叶是指达摩之后的慧可、僧璨、道信、弘忍、慧能等五个人,后成为中国佛教发展演变过程中的五位高僧禅师及传承人。</p> <p class="ql-block">中国‌佛教禅宗一祖,禅宗创始人菩提达摩,古印度人,开创东土第一代禅宗传佛心印,通彻大乘佛法,为修习禅定者所推崇,世称达摩祖师。据史籍记载,达摩祖师在少林寺传法慧可之后,即到熊耳山下的定林寺传法五年,于梁武帝大同二年(536年)十二月圆寂,终年150岁。达摩西来一字无,全凭心意用功夫,著有《心经颂》、《破相论》、《悟性论》、《血脉论》、《安心法门》、《少室六门》等。</p> <p class="ql-block">中国‌佛教禅宗二祖慧可(487-593)106岁,荥阳郡虎牢(今河南省荥阳市汜水镇)人,师承汉传佛教禅宗始祖菩提达摩,得达摩衣钵真传‌。慧可虽不是中国禅宗的开山,但他把印度佛法教义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使佛教彻底的中国化,成为适合中国士大夫与百姓口味的中国佛教,这是慧可对中国文化最伟大的贡献。全国政协副主席(第六、七届)、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1952年发起成立中国佛教协会),曾担任中国佛学院院长,评说:“慧可大师才是中国禅宗第一人,没有他就没有中国佛教禅宗今天的发展。”慧可著有《达摩禅法》、《菩提达摩禅法》、《慧可禅师语录》等。</p> <p class="ql-block">中国佛教禅宗三祖僧璨(510-606)96岁,曾跟随二祖慧可学佛数年,后得授与衣钵为禅宗三祖。三祖在入寂前,传衣钵于弟子道信为禅宗四祖,著有《信心铭》传世。</p> <p class="ql-block">中国佛教禅宗四祖司马道信(580-651)71岁,永宁县(今湖北省武穴市梅川镇)人,著有《戒法》、《入道安心方便入门》等。道信的父亲司马申,曾任永宁县首任县令。</p> <p class="ql-block">中国佛教禅宗五祖弘忍(602-675)73岁,湖北蕲州黄梅(今湖北省黄梅县濯港镇)人,师承四祖道信,传位弟子六祖慧能,著有《最上乘论》是弘忍禅师唯一著述。</p> <p class="ql-block">中国佛教禅宗六祖慧能(638-713)75岁,禅宗南宗创始人,佛教史尊称禅宗六祖。著有《心经·坛经》、《金刚经·坛经》、《六祖坛经》,其著作被中国佛教僧人著作中唯一被称为“经”的著作。</p> <p class="ql-block">中国佛学院:1956年中国佛学院创办于北京,现有本科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博士研究生教育。1980年12月至2000年赵朴初任院长,1982年开设本科班,1986年增设硕士研究生班,2013年试办博士研究生班。</p> <p class="ql-block">峨眉山佛学院:1927年创办,2003年将“四川省佛学院”合并至峨眉山,原“峨眉山佛学院”更名为“四川峨眉山佛学院”。</p> <p class="ql-block">2021年9月20日,四川省首届禅花艺术展暨四川省花卉协会禅花分会成立仪式在峨眉山大佛禅院举行。</p> <p class="ql-block">2023年2月17-19日,四川省花卉协会禅花分会首次中式插花公开课在大佛禅院圆觉山房举行。</p> <p class="ql-block">2024年9月30日,喜迎建国75周年,峨眉山大佛禅院在光影长廊举办中华传统插花艺术展,为节日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和艺术气息,弘扬以花养身静心的康养理念,使峨眉山佛教更具中国特色和中国风格及中国气派。</p> <p class="ql-block">2024年,甲辰年,纳音佛灯火。</p> <p class="ql-block">2024年甲辰年,六十甲子第41序雷天大壮,雷在天上轰隆作响,象征着声势浩大,天行健强而有力,雷势动而相助亨通。</p> <p class="ql-block">甲象草木破土而萌,辰是万物震动而长,甲辰龙势处巽风火力相助,其金盏光华吐艳生辉。所以佛灯火从日月照不到的地方,而受九紫午阳光火力相引,甲木萌发就像向阳花受到光合作用,辰龙禅花吐芬芳,插花争艳大贵荣光。</p> <p class="ql-block">中国式插花,又称插花艺术,就是把花插在瓶盘盆蓝等容器里,供游客观赏以调情趣。</p> <p class="ql-block">插花艺术,选好插花器皿,将花枝、花叶、花朵部分插成一个优美的造形,充分体现浓缩大自然的整体创意,表达组合花卉赏心悦目,从而获得精神上的美感和愉快。</p> <p class="ql-block">中国插花源于古人爱花、种花、赏花、摘花、赠花、佩花、簪花,现代插花多以居家插花、节日庆典插花,以及各地花卉协会等艺术插花。</p> <p class="ql-block">佛界禅意插花,融禅悟于插花,以插花表禅悟,体会无限意境,象征着心灵与自然的交融,传达一种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p> <p class="ql-block">佛界禅意插花,体验慢步佛境,充满自然空灵,纯净花卉相伴,心花蒙动荡扬,感受花卉带来的心悟境界,在寂静的花木丛中体会纯正的精神满足。知花知己知宇宙,爱花爱人爱自然。</p> <p class="ql-block">禅意插花,描绘自然花朵和植物,传达出宁静致远的境界。</p> <p class="ql-block">禅意插花,展现生机勃勃,纯净无暇气质。</p> <p class="ql-block">禅意插花,调整情绪,平衡心态,享受生活。</p> <p class="ql-block">禅意插花:一瓣心香写我意,妙趣从来两三枝。看取花叶禅意净,方知浮尘不染心。</p> <p class="ql-block">禅花质朴,道法自然;人与花和,花与人和;天人合一,天地人和。</p> <p class="ql-block">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p> <p class="ql-block">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p> <p class="ql-block">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p> <p class="ql-block">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p> <p class="ql-block">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p> <p class="ql-block">禅定一瞬,心开万里。心心心,难可寻,宽时遍法界,窄也不容针。——禅宗始祖普提达摩</p> <p class="ql-block">人在尘中,不是尘;尘在心中,化灰尘。——禅宗二祖慧可</p> <p class="ql-block">一切不留,无可记忆。虚明自照,不劳心力。十方智者,皆入此宗。宗非促延,一念万年。——禅宗三祖僧璨</p> <p class="ql-block">夫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德,总在心源。——禅宗四祖司马道信</p> <p class="ql-block">大厦之材本出幽谷,不向人间有也。以远离人故,不被刀斧损斫,一一长成大物后,乃堪为栋梁之用。故知栖神幽谷,远避嚣尘,养性山中,长辞俗事,目前无物,心自安宁,从此道树花开,禅林果出也。——禅宗五祖弘忍</p> <p class="ql-block">青青翠竹皆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禅宗六祖慧能</p> <p class="ql-block">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一具臭骨头,何为立功课?——禅宗六祖慧能</p> <p class="ql-block">花从禅意福自来,四时美景气象新。—禅花五式创始人曾涛</p> <p class="ql-block">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南宋慧开禅师</p> <p class="ql-block">尘劳迥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黄櫱禅师</p> <p class="ql-block">竹密不妨流水过,山高岂碍白云飞。——南宋道川禅师</p> <p class="ql-block">一年春尽一年春,野草山花几度新。天晓不因钟鼓动,月明非为夜行人。——宋云盖智本禅师</p> <p class="ql-block">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唐布袋和尚</p> <p class="ql-block">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今朝尘尽光生,照破河山万朵。——南宋诗僧释心月</p> <p class="ql-block">终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归来笑捻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元江南尼僧禅师梅花尼</p> <p class="ql-block">流水下山非有意,片云归洞本无心。人生若得如云水,铁树开花遍界春。——南宋禅师释守净</p> <p class="ql-block">朝看花开满树红,暮看花落树还空。若将花比人间事,花与人间事一同。——唐龙牙禅师</p> <p class="ql-block">草深烟景重,林茂夕阳微。不雨花犹落,无风絮自飞。——南宋高僧释守璋</p> <p class="ql-block">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唐惠能禅师</p> <p class="ql-block">来时无迹去无踪,去与来时事一同。何须更问浮生事,只此浮生在梦中。——唐乌窠禅师</p> <p class="ql-block">流水下山非有意,片云归洞本无心。人生若得如云水,铁树开花遍界春。——南宋释守净禅师</p> <p class="ql-block">僧闲师更闲,危坐雪堂寒。白日门常掩,红尘事不干。吟终灯烬落,讲罢印香残。仍欲添佳致,栽松近药栏。——北宋诗僧继儒</p> <p class="ql-block">过去事已过去了,未来不必预思量。只今只道只今句,梅子熟时枙子香。——元石屋禅师</p> <p class="ql-block">远浸溪光碧,寒生松桧阴。渔舟惊暮雨,高吹入秋林。——北宋诗僧法辉</p> <p class="ql-block">练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唐李翱</p> <p class="ql-block">云在青天水在瓶,古僧何处说今僧。一庵若问真何一,昨夜庵中火是灯。——明庄昶</p> <p class="ql-block">峨眉山下大佛院,暮鼓晨钟梵音远。释迦摩尼拈花笑,文殊观音和普贤。僧众持戒修静慧,香客好施结佛缘。尘海茫茫过路客,慈航普度利乐圆。——四川作协秦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