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11月份是消防安全宣传活动月,全国都在紧锣密鼓的进行关于消防宣传月的各种活动,对于企业来说更要重视此次活动,以此消防月活动为契机,认真做好消防知识、技能培训,“双盲”应急演练,切实提高企业全体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防止或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h1><h1>。那么什么是“双盲”应急演练以及关于应急演练还有哪些法律法规相关规定呢?今天笔者就和各位来聊一聊。</h1><h1><b>一、什么是“双盲”应急演练</b></h1><h1>在《化工企业生产运行班组“双盲”练评估标准》(中国化工学会团体标准)中对于“双盲”应急演练做了如下定义:“双盲”应急演练就是在参演单位和人员既不知道计划开展应急演练,也不知道具体演练时间、地点和内容的情况下,突然开展的实战应急演练。“双盲”应急演练重点是模拟事故突然发生,用于抽查和检验基层单位和人员的应急响应能力。通过“双盲”应急演练,可以有效检验企业员工对突发事件应急响应能力,同时使班组在日常应急演练中能够充分发现应急预案、应急组织、应急人员、应急机制、应急保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或不足,并及时提出和完善。比目前大多数企业先写好演练脚本,做好计划后进行的应急演练更能检验企业应急处置能力,起到真正“练兵”提升应急处置能力的作用。</h1><h1><b>二、法律、标准对应急演练的其他要求</b><br>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以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履行下列职责:(四) 组织或者参与本单位应急救援演练。第八十一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与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组织制定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相衔接,并定期组织演练。</h1><h1>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十六条 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应当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职责:(一)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制定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二)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配置消防设施、器材,设置消防安全标志,并定期组织检验、维修,确保完好有效;(三)对建筑消防设施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测,确保完好有效,检测记录应当完整准确,存档备查;(四)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畅通,保证防火防烟分区、防火间距符合消防技术标准;(五)组织防火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六)组织进行有针对性的消防演练;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消防安全职责。第十七条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除应当履行本法第十六条规定的职责外,还应当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职责:(一)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组织实施本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二)建立消防档案,确定消防安全重点部位,设置防火标志,实行严格管理; (三)实行每日防火巡查,并建立巡查记录; (四)对职工进行岗前消防安全培训,定期组织消防安全培训和消防演练。</h1><h1>3、《社会单位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编制及实施导则》(GB/T 38315-2019)中规定:<b><font color="#ed2308">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至少每半年组织一次演练,火灾高危单位应至少每季度组织一次演练,其他单位应至少每年组织一次演练。</font></b>在火灾多发季节或有重大活动保卫任务的单位,应组织全要素综合演练。单位内的有关部门应结合实际适时组织专项演练,<b><font color="#ed2308">宜每月组织开展一次疏散演练</font></b>。演练应按照AQ/T 9007 的规定组织实施。</h1><h1>4、《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基本规范》(AQ/T 9007-2019)中对应急演练进行分类:<b>综合演练</b>是针对应急预案中多项或全部应急响应功能开展的演练活动;<b>单项演练</b>是针对应急预案中某一项应急响应功能开展的演练活动;<b>桌面演练</b>是针对事故情景,利用图纸、沙盘、流程图、计算机模拟、视频会议等辅助手段,进行交互式讨论和推演的应急演练活动;<b>实战演练</b>是针对事故情景,选择(或模拟)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设备、设施、装置或场所,利用各类应急器材、装备物资,通过决策行动、实际操作,完成真实应急响应的过程;<b>检验性演练</b>是为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应急准备的充分性,应急机制的协调性及相关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而组织的演练;<b>示范性演练</b> 是为检验和展示综合应急救援能力,按照应急预案开展的具有较强指导宣教意义的规范性演练;<b>研究性演练</b>是为探讨和解决事故应急处置的重点、难点问题,试验新方案,新技术,新装备而组织的演练。企业中经常用到的演练为综合演练、单项演练和桌面演练。</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