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简介 <p class="ql-block">五代十国是公元907年朱温灭唐到960年赵匡胤建立北宋这一历史时期。五代十国不是一个朝代,而是指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类似南北朝时期)。</p><p class="ql-block">五代更迭-五代是定都在中原地区的五个朝代。有后梁(907)后唐(923)后晋(936)后汉(947)后周(951-960)。</p><p class="ql-block">十国并立-是中原地区之外的割据政权。有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北汉等。此外还有东北的辽、西北的高昌、西南的吐蕃等。</p><p class="ql-block">五代十国时期,战争频繁,政权更迭迅速,文化和社会结构发生重要变化。</p> 朱温灭唐 <p class="ql-block">黄巢手下有一员大将朱温,<span style="font-size:18px;">靠着战功,赢得了黄巢的重用。后来,眼看入主长安的黄巢形势不妙,朱温转而降唐。朱温</span>平叛黄巢有功,被封为宣武军节度使。很快,朱温又被进封为梁王。他以河南为中心,扩大势力,逐渐成了唐末最大的割据势力。904年,朱温为控制朝政,弑唐昭宗,改立唐哀帝,诛杀宦官及大唐忠臣。907年,朱温废黜唐哀帝,建立梁朝,定都汴州。912年,其子朱友珪弑朱温。五代时期的换届型乱世,至最后一届后周被赵匡胤的宋所灭。</p><p class="ql-block"><b>节度使噩梦:</b>节度使对于唐朝绝对是噩梦。安史之乱是节度使作乱,朱温也是节度使,终结唐朝,开启五代。同样,十国基本上也都是节度使。</p> 十国并立 <p class="ql-block">唐朝末年,除了中原的朱温外,外围还有一批节度使和朱温一样,宣布独立。他们是:</p><p class="ql-block">淮南节度使杨行密,建立了南吴,共历四主,后被南唐废了。</p><p class="ql-block">西川节度使王建,建立了前蜀,共历二主,后被五代后唐废了。</p><p class="ql-block">武安军节度使马殷,建立了南楚。一次被南唐灭了,东山再起后,又被北宋灭了。</p><p class="ql-block">镇海镇东节度使钱镠,建立了吴越。共历五主,后来投降北宋。</p><p class="ql-block">威武军节度使王潮及其家族,建立了闽国,后被南唐废了。</p><p class="ql-block">清海节度使刘隐,唐亡后臣服后梁。后来独立,建立南汉,共历四主,被北宋所灭。</p><p class="ql-block">荆南节度使高季兴,原来是后梁朱温部下,朱温称帝后,封其为荆南节度使,建立了荆南(南平),共历五主,投降于北宋。</p><p class="ql-block">北汉的开国君主刘崇,是后汉高祖刘知远的弟弟,任河东节度使、太原尹。后来北汉变成北周。刘崇称帝,建立北汉。后来投降于北宋。</p><p class="ql-block">南唐的奠基人是南吴大将徐温,他的养子后来建立了南唐。南唐最后一任皇帝是鼎鼎大名的李煜,南唐最后被北宋所灭。</p><p class="ql-block">后唐灭前蜀,孟知祥因功被任命为节度使。后来,孟知祥趁后唐发生内乱时自立,国号蜀,史称“后蜀”。共历二主,后来投降于北宋。</p> 儿皇帝石敬瑭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石敬瑭早年深受代州刺史李嗣源器重,李嗣源还将女儿嫁给了石敬瑭,翁婿相随,雄霸一方。李嗣源辅佐李存勖灭后梁建后唐,石敬瑭在其中居功至伟。后来,石敬瑭又劝岳父李嗣源借镇压兵变反攻洛阳,结束了李存勖的统治。也就是说,后唐的第一任皇帝是李存勖,第二任皇帝就变成了李嗣源。李嗣源称帝后石敬瑭自然是盛极一时。到后唐末帝李从珂在位时,石敬瑭已经拜为河东节度使。</span>936年,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反唐自立,后唐派大军平叛,石敬瑭令桑维翰向辽朝献表称臣,呼辽太宗耶律德光为父,以求得辽朝出兵相救,并许诺事成之后割让幽云十六州作为酬谢,石敬瑭在辽军支持下灭亡后唐,建立后晋。</p><p class="ql-block">石敬瑭如愿当上皇帝后,与契丹行父子之礼,跪受耶律德光诏赦,称比他小十岁的耶律德光为父皇帝,并每年进贡帛三十万匹以示孝敬。这便是后世称石敬瑭为“儿皇帝”的缘由。</p><p class="ql-block">不过,石敬瑭被钉上历史的耻辱柱,最重要的还不是认贼作父,而是卖国求荣,割让了燕云十六州。<span style="font-size:18px;">幽云十六州割让给辽朝之后,中原王朝丧失抵御北方少数民族铁蹄天然屏障,</span>为后来四百多年间契丹、女真、蒙古的南下入侵埋下祸根。</p> 词帝李煜 <p class="ql-block">李煜是南唐元宗李璟的第六子,他自出生起就没有想过自己能继承王位。他自幼喜爱读书,热爱生活,并且在书画上有很高的造诣。随着二皇子李弘翼争夺帝位的失败,五个哥哥的相继死亡,李煜被父亲李璟封为太子。不久之后,就开始了他短暂帝王的一生。</p><p class="ql-block">从李煜登上帝位的历史可以看出,他本身就是被迫推上历史舞台。因为幼时的教育,使得李煜并不具备管理国家的政治能力。而且他本身骄横奢侈,根本就不适合当皇帝。这也为他后来的政治悲剧埋下了祸根。实际上,比起当一个君王,李煜更适合做一个艺术家。半道出家当皇帝,在太平盛世也许还可以带领国家存活下去,但在大动荡的五代十国是注定要被时代泯灭的。更何况他还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逃避现实、纵情声色的性格。</p><p class="ql-block">掌权后的李煜整日沉溺于莺歌燕舞。他的诗词《菩萨蛮》写的是他和小周后的感情生活,用词率真大胆,丝毫没有在意帝王的尊严。在当时南唐要面临灭亡的局势下,他还沉浸在情爱之中,不去解决国家大事,也从侧面体现这个国家没救了。</p><p class="ql-block">历史上的亡国之君不计其数,可被后人纪念且敬仰的少之又少,李煜算是其中一位。亡国,是历史前进中不可避免的悲喜交替。倘若他的哥哥李弘翼没有死,那么他是否还是那个寄情山水的一代才子。</p><p class="ql-block">李煜在文学上尤其是词的创作上有着极高的造诣,被誉为“千古词帝”。他的词作前期多描写宫廷享乐生活,风格绮丽柔靡。后期则多抒发亡国之痛和身世之感,凄凉悲壮,意境深远。其代表作如《虞美人》、《浪淘沙令》、《相见欢》等,均被后世广为传诵。</p> 陈桥兵变 <p class="ql-block">陈桥兵变是赵匡胤发动的取代后周,建立宋朝的兵变事件,又称黄袍加身。</p><p class="ql-block">959年,周世宗柴荣病死,此时他七岁的儿子继位,朝政由他的母亲管理。这时边境传来辽军压境的消息,太后不知所措问计于宰相。宰相范质令赵匡胤领兵御敌,赵匡胤却以兵少将乏为由不想出兵。不得已,范质给了赵匡胤权力可以调动全国的军马,赵匡胤这才答应了下来。</p><p class="ql-block">960年初,禁军统帅赵匡胤率军自东京出发,北上抵御。行至陈桥驿,众将士于半夜发生哗变。声称当今皇上年幼,无力处理国事,只有将军能担当大任。这天晚上,一批将士把早就准备好的黄袍,不由分说披在了假装醉酒的赵匡胤的身上,并且高呼万岁。此时的赵匡胤半推半就的答应了将士们的请求,但是对将士们约法三章:进了东京城,一定不准烧杀劫掠,不准扰民。将士们都齐声答应了。天亮后,赵匡胤与留守东京的禁军将领里应外合,迅速返城,迫使小皇帝禅位,登基建宋。</p><p class="ql-block">陈桥兵变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一次兵变,也是最成功的一次兵变。陈桥兵变通过近乎和平的方式让皇帝选择了禅位,成就了兵不血刃进行王朝更迭的奇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