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同学们,感谢你们来听讲座。本来准备讲一些西南联大的故事,然而,看见你们坐在这里,眼睛里带着迷茫,像来听一堂课那样地沉默着和认真着。我忽然改变了主意,我不想讲那些故事啦,因为西南联大的故事离你们实在是太远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说的远,不是时代和时间的远,而是人与人之间的远。你们坐在这里,号称是北大学子,然而,你们离当年的北大学子,西南联大有一种精神源头的隔和远。所以,这些故事解决不了你们的实际问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西南联大的学生,他们穿越战火,悲歌向前,读书救国。他们是民族精神和自我觉醒的一代精英。而</b><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你们,虽然头顶名校桂冠,你们只是“被动成长”和“成功压抑”的产物。</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今天如果讲故事,对我很容易,可以煌煌万言,因为我已经写出了几本书,还做了纪录片。而听故事,对你们也不难。你们都是考试冠军,否则进不了北大。你们会把这些故事当作“知识”与历史一样,转眼就背得烂熟。然而那又能怎么样?你们又多了一种死的知识,如此而已。然后你们知道我是西南联大方面的专家。如此而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你们是我的师弟师妹,我们有血浓于水的一脉相承的校园情。我们,不该是一只大木桶和一只小木桶的关系。就是说,我把我的知识倒一些给你;而是我要关心你们的成长,你们也想从我这儿明白一些迷茫的问题。我们之间是生命的呼吸和延续,校园精神的传递的关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此来北大,我的初衷是要打动你们,而不是又增加一点你们的积累,你们的“知识包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01. 压抑的胜利</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你们坐在这里,考入了北大,但我并不认为,你们就是天之骄子,就是精英。说实话,我认为,</span><b style="font-size:20px;">你们能够考入北大的那种因素,那个分数,其实并不是那么光荣,那么有力量,那么有积极意义的。</b><span style="font-size:20px;">相反,它是一种消极的标志。并不是你们真的比你们的同学优越,聪明,用功,有天才,有前途,你们才坐在这里。</span><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而是你们比你们的同学更能够接受压抑,配合压抑,与压抑你们的学校和家庭,老师和家长配合,服从,压抑了你们青春的个性,是这种对压抑的服从,是你们通过了考试机器,使你们得了高分,进了北大。</b><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称之为“压抑的胜利”。你们赢了吗?不,赢的是你们的老师和家长,而你们是这场博弈的牺牲品。</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你们这些高分的宠儿,比起你们那些没有考上北大的同学,你们少了反抗,少了天真,少了活泼,少了游戏,少了恋爱,少了美丽,少了俏皮,少了青春,少了分数外的许多最宝贵的东西。</b><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你们是过去消极考试的产物,如果不能够迅速地调整自己,调动生命的真正活力,那么一条路走下去,你们死定了!</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个叫坎贝尔的人说过:“最坏的生活,是没有选择的生活。”你们正是从那样的生活中走过来的。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曾对我说过:<b>西南联大的学生,不是一个模子出来的。每个人都像一粒种子一样,而教育是配合这个学生的个性来实施的。</b>可你们却是被压成了“一个模子出来的”。<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更多的时候,你们不敢说“不”,更不敢说“我要”。</b>所以,你们成了一批只能在小事情上撒娇,而却在大方向上完全服从的孩子。这就是今天中国家庭教育和大学教育的大失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02. 被遗弃的校园</b></p><p class="ql-block">刚才有个男生提问说:“你对当今的教育改革如何看?”我的看法是:现在的教育很坏,步步都是对你们的陷阱与剥夺,没有爱,没有责任。让你们错过自己的童年,再错过青春成长期,成为一些不知所措的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你们终于进入大学,有一种放松感。父母远离,中学的管理不再罩着你们了。你们可以有很多的选择。正像是一群关在笼子里很久的小鸟,现在放到一个院子里,也有罩,不过大些。最可怕的是,对于你们这些初入学的新生,有军训,可是没有人文温情的关怀,更谈不上呵护。没有人来约束你们,更没有人来爱你们,为你们负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曾经在中国科学院做过讲座。一看就知道,那群高分的孩子们其实是很久没有人跟他们谈什么了,谈心,谈感触,听他们的问题。他们在一种多么孤寂和闭塞的心理状态中成长。那天也是一开始就讲西南联大故事,时间到了。他们不让我离开。有个外地来的同学问我:“老师,北京有什么好?”显然,他很想念他的家乡,他原来的学习与生活环境。而且没有人来开导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个女生问我:“老师,你看我的头发是留长一点好,还是短一点好?”她是多么需要友谊,需要欣赏,需要长辈的呵护啊。这些高分的博士生,他们的心灵充满饥渴。他们的生活一点也不充实丰满,这样他们如何可以去完成科学的任务,攻取尖端呢?<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事业还没有开始,人生就如此无趣。动力又在哪里呢?</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天大学状态,是各种历史恶果的堆砌,有体制的,有人文的,有政治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各种伤害历史性的伤害造成了恶劣的大学环境。可以说是中国社会的“恶之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你们不必对这个现状负责。你们要对自己负责。如何才能对自己负责呢?在认清现状之后,下面我对你们有几点建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03. 在”取“与”舍“中</b></p><p class="ql-block">上大学首先是培养自己的穿透力。现在社会上都是对大学的批判。你们约略知道就可以了。不必太陷进去。因为你就在其中,你的年华赶上了,赶上这还没改革也不知道怎么改革的混乱的教育状况。你不必为此负责,你要为自己负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穿透,就是把自己摘出来,从局限的位置里摘出来,站在一个高度上,看到远方,这样你的行为就会不一般,脱颖而出。你可以想象,你的青春赶上了一场无法逃避的战争之类。要能够透过现实的迷雾,看到理想与未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什么是卓越?卓越就是可以不受眼前干扰,一意孤行,保持自己最高方向和最佳状态的人。<b style="font-size:20px;">西南联大的校训是“刚毅坚卓”,是指人的品性上的培养,而不是什么守规矩之类。</b>要坚守的是这份不同于平常人的卓越。下一步就是找到方向与个性的配合,包括与导师配合,与选题配合,与职业与事业配合,完成自己独到的人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要想把自己和什么东西去搀和,自己发展好了。别人自然会来找你搀和的。中国古人讲“同气相投”,讲“物以类聚”。我希望你们在大学里得到学习和追求的伙伴,培养自己的小环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04. ”方向“决定人生的成败</b></p><p class="ql-block">有一天我去采访著名数学家陈省身先生。他是西南联大的年青教授,后来是美国数学所所长。晚年归来,回到他的母校南开大学。那天,在他非常狭小的书房里,他就坐在轮椅上,转身就是书桌,而我面对他,几乎是站在门口。其余的人只能是站在门外了。讲课中的陈省身教授这时在桌上有一张纸,我要求看看,陈先生拿给我看,上面是一串公式。当然我看不懂。他告诉我,这就是他在这一周刚刚推算出来的一道世界数学难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同学们,你们要从迷茫中找到方向,人生的方向和专业的方向,紧紧把握,不受干扰,不放松,创造自我创造成长的小环境,吸取那些身边出现的营养,冲出这种教育的迷宫,拓展自己的前景。这里有个同学问我对“留学”的看法。现在中国大陆普遍的送孩子出去,往往是耗尽家中资产,进入欧美的一个野鸡学校,一去别无选择。这那叫留学?有点像是“偷渡”嘛。如果是这个样子的留学,我劝你们不要去。有本事你们自己在网上找好的学校,报考,申请奖学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05. 让生命冲破牢笼</b></p><p class="ql-block">有位同学希望我讲一下当年北大校园提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过程。那天晚上,北大人自己救了自己,可以说是更新了一个时代。我有幸成为现场的指挥者,也是时势所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为什么当年北大能够发生那样宏伟的场面,提出那样打响一个时代的口号?为什么我会登场成为指挥?我想,那是因为我们那一代人占有一个精神的优势,就是<b>我们作为北大学子,是当然的先驱,我们必须要创造一点什么,贡献一点什么。</b>我们那代人是讲真理的,追求真理,为真理而斗争。虽然我们常常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真理。但这种追求精神是可贵的。跌倒了又爬起来。所以,我们曲折的人生是不虚度的。而你们缺乏个性,缺乏精神的优势,缺乏这种对真理的向往与追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讲创造社会的格局,即使是作为一个专业工作者,要想有所成就,必须有这种优势和精神。<b>你要怀疑,要探索发现,要敢于坚持,执著,要特立独行。</b>没有自由的灵魂就没有真正的创造。我看现在到处标榜的那些创新都不过是作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独立人格,自由思想,请记住,这是文化与科学的准则,也是人生的准则。离开了这个,人生就失去真正的活力与价值。如果不能冲出中学时代划定的那种精神牢笼,赶快补救,那么你们要在人生中胜算很难,<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人生无趣,事业也不会丰收。</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06. 关于”北大精神“</b></p><p class="ql-block">北大人的风格是:独立人格,自由思想。我今天想再加上一句,要“接地气”。<b>北大人往往无家可归的多。</b>陈平原兄告诉我,现在流行一句话“读鲁迅的书,走胡适的路。”由于胡适这个人物的被摘除,北大精神变得单一,似乎就是鲁迅,就是激进。其实,胡适不止是北大的著名教授,文学院院长,北大校长,也是“五四”运动旗手,是他直接创造和推动了新文化运动。平和、渐进、务实、开放、自由,这些都是胡适精神的特点。学术尊严,学校独立于政治之外,这些也是胡适的观点。在对人的方面,胡适是不偏激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学是一个让你发现自己的好地方,你可以从同学身上,从老师那里,从书本上,网络上,到处寻找自己,发现自己。要珍重那些发现和帮助你发现自己潜力的人,同学与老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好了,结束吧。到现在为止,你们中没有人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提出的都很幼稚。但愿我今天讲的能够触动你们的内心。我相信从前没有人这样对你们讲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人家来北大,是来抬高自己的,把这里当作一个高平台。没有几个会关心下面的学子,到底讲的这些对他们有什么好处?因为大学已经成为名利场。而你们成为垫场的石脚。没人管你们毕业后踏入怎样迷茫的境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请你们自己跳起来,不要再当“石脚”,不要再听那些冷漠者的知识。而要寻求怎样“生动活泼地活下去”。活成一个自在的人,一个自由的人,一个明白自己人生价值的人。</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否则,我看到你们如何在台上鹦鹉学舌般地“演讲”,如何大合唱,又是一代“驯服工具”,我悲哉!中华的未来在哪里?这个民族要有希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张曼菱: 当代著名作家、红学家、电视制作人、社会活动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