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临岭南第一楼

超然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广州越秀公园内的镇海楼虽有“五岭以南第一楼”之美称,但那只是民间习俗,真正获得“岭南第一楼”这一名称的,是屹立在广州城区中心的惠福西路五仙观大殿后的一座钟楼。</span></p> <p class="ql-block">  据乾隆年间《广州府志》记载:“坡山在归德门内西街,上有楼曰‘岭南第一’,洪武七年,行省参政汪广洋建,铸禁钟悬于其上。”五仙观所在的高地古称坡山,岭南第一楼的位置是坡山顶。由此可见,这座建于明洪武七年(1374) 的岭南第一楼,其历史比广州镇海楼还要长几年。</p> <p class="ql-block">  著名学者屈大均把镇海楼、海山楼、拱北楼、岭南第一楼合称为广州“四大崇楼”。在这四座楼中,海山楼与拱北楼早已湮灭,镇海楼是旧楼翻新,是砖和混凝土结合的产物,保存得最为完整的木构架真古董,就数岭南第一楼。</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岭南第一楼的现存建筑坐北朝南,大部分为万历年间重建,由高大的红砂石台基与其上的木构方亭组成,台基的拱券门洞前后贯通。方亭则是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重建的,梁柱粗朴,采用重檐歇山顶,屋顶正脊饰鳌鱼宝珠,中间是宝葫芦。</span></p> <p class="ql-block">  二楼楼面约100平方米,十三架梁四柱,正檩底部书“时大清乾隆岁次戊申季冬吉旦”“募化重建立”等字样。</p> <p class="ql-block">  二楼正中悬挂着一口青铜大钟,钟体铸有篆文:“大明国洪武十一年岁次戊午孟春十八日辛卯广东等处承宣布政使司铸造”。此钟高3.04米,口径2.1米,重约万斤,是广东省现存最大的古钟,人称岭南第一钟。</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据说此钟不是用来报时辰,而是作为遇火警灾变等非常事故时的报警,无事禁止撞击,故被称为“禁钟”。</span></p> <p class="ql-block">  大钟钟底由方形竖井与门洞相通,门洞如同一个巨大的共鸣器,令钟声更为洪亮悠扬,“扣之声闻十里”。</p> <p class="ql-block">  由于楼的位置紧逼于五仙观大殿之后,本身又建于较高的坡上,无法从适当距离去观赏楼的全貌,游人需一直走到楼基座下,仰面才能望见二楼,更使楼体显得分外高大雄伟。</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旧时登楼望远,须由五仙观前的牌坊而入,穿仪门、过庭院、进大殿,再爬上山坡与台阶,从楼台两侧外部又窄又陡的梯级拾级而上。登上岭南第一楼的方亭,只见四面敞开、不设窗户,眼前便是一片豁然开朗的广州古城全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斗转星移,珠江河道的泥沙逐年沉积,江岸连年南移,坡山与海岸线越来越远,至今已距珠江江岸千余米,坡山山冈已被闹市高楼包围,岭南第一楼不复再是羊城制高点,登楼举目皆是高楼环立,只能四望而不能远眺,西边稍远处能看见新建的“南粤先贤馆”的主体建筑,往楼下俯视,则是打扮得漂亮异常的大妈们摆弄姿势疯狂自拍的风采。但岭南第一楼巍峨庄重之气度,数百年来一如既往。</span></p> <p class="ql-block">  位于坡山上的岭南第一楼与位于坡山南面下坡段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五仙观,</span>构成一条南北向轴线。两座建筑皆因城中宝贵的高地,成为广州古城空间格局的一组重要标志性建筑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