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估孩子的口腔功能???

- 星语顺教育+看我成长

<p class="ql-block">一、口腔肌肉力量评估</p><p class="ql-block">1.唇部力量评估闭唇能力:观察儿童在自然状态下嘴唇是否能够自然闭合。可以让孩子轻轻闭上嘴巴,保持几秒钟,看是否能维持嘴唇紧闭状态。也可以通过让孩子用嘴唇含住一张小纸片,看其是否能保持纸片不掉落来测试唇部闭合力量。例如,正常情况下,孩子应该能够轻松地含住纸片10 - 15秒左右。撅唇和咧唇能力:让孩子做撅嘴唇(像吹口哨的动作)和咧嘴唇(露出牙齿的微笑动作)。评估孩子能否准确做出这些动作以及动作的幅度和持续时间。比如,能够撅唇形成一个较明显的圆形,并且维持3 - 5秒为较好的表现。唇部力量抵抗测试:可以用手指轻轻按压孩子的嘴唇,让他们抵抗这种压力。通过感受抵抗的力度来判断唇部肌肉力量。比如,当轻轻按压上嘴唇时,孩子能够用适当的力量抵抗,嘴唇不会轻易被压下。</p><p class="ql-block">2.舌部力量评估伸舌力量:让孩子尽量将舌头伸出口外,观察舌头伸出的长度和舌尖的形状。正常情况下,舌头应该能够伸出超过下唇边缘,舌尖呈圆形。同时,可以在舌尖上放一个小的、轻的物体(如小棉花球),让孩子用舌头将其顶起,以此来评估伸舌力量。舌肌左右移动力量:引导孩子将舌头左右移动,从一侧嘴角移动到另一侧嘴角。观察移动的灵活性和速度。例如,能够在3 - 5秒内从左嘴角移动到右嘴角,并且移动过程比较流畅,说明舌部左右移动力量较好。舌肌上下运动力量:让孩子将舌头向上顶住上颚,然后再向下抵住下颚,感受其上下运动的力量。可以通过将压舌板放在舌头和上颚(或下颚)之间,让孩子用力顶压舌板,来评估上下运动力量。</p><p class="ql-block">3.颌力量评估下颌开合能力:观察孩子自然状态下下颌的开合程度。让孩子张大嘴巴,看是否能够张得足够大,正常情况下,上下牙齿之间的距离应该能够容纳两到三个手指宽度。同时,让孩子慢慢合上嘴巴,感受下颌闭合的控制能力。下颌稳定性评估:可以让孩子在保持嘴巴微微张开的状态下,尝试说话或者做一些简单的口腔动作(如舌头左右移动),观察下颌是否能够保持稳定。如果下颌抖动或者无法维持稳定的开口状态,可能提示下颌力量和稳定性不足。</p><p class="ql-block">二、口腔感知觉评估</p><p class="ql-block">1.触觉评估口腔内部触觉:使用干净的、柔软的医用棉签,轻轻触碰孩子口腔内部的不同部位,如舌尖、舌侧、上颚、牙龈等。观察孩子的反应,是敏感(如躲避、哭闹)、正常还是不敏感(如没有反应)。例如,当棉签轻轻触碰舌尖时,正常孩子可能会有轻微的回缩动作,但不会过度抗拒。唇部触觉:用手指或柔软的物品(如羽毛)轻轻触碰孩子的嘴唇,观察其反应。有些孤独症儿童可能对唇部的触觉刺激非常敏感,不喜欢被触碰,而有些可能反应比较迟钝。</p><p class="ql-block">2.温度觉评估给孩子提供不同温度的食物或液体,观察其口腔对温度的反应。可以先从接近体温的温水开始,然后是稍微凉一点的水或者稍微热一点的水(注意温度不能过高,避免烫伤)。比如,正常孩子在接触到稍凉的水时,会有明显的感觉并可能会有短暂的停顿或表情变化。</p><p class="ql-block">3.本体觉评估观察孩子对自己口腔动作的感知能力。例如,在没有镜子的情况下,让孩子尝试模仿一个口腔动作(如撅唇),看他们是否能够准确地做出动作。或者让孩子闭上眼睛,用舌头去触碰口腔内的某个特定位置(如左上方的牙龈),评估他们对口腔本体觉的感知。</p><p class="ql-block">三、口腔运动协调性评估</p><p class="ql-block">1.唇舌协调评估让孩子模仿一些需要唇舌配合的动作,如发出“la”“lia”等音。观察嘴唇和舌头是否能够协调运动。在发“la”音时,舌头要上抬接触上颚,同时嘴唇要咧开,动作不连贯或者不准确可能提示唇舌协调障碍。</p><p class="ql-block">2.下颌 - 唇 - 舌协调评估可以让孩子尝试咀嚼较硬的食物(如坚果,但要注意安全,防止呛噎),观察下颌的咀嚼动作、嘴唇的闭合以及舌头的搅拌动作是否协调。或者让孩子模仿说一些比较复杂的词语,如“巧克力(qiǎo kè lì)”,观察口腔各部分在发音过程中的协调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