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刻中的老子故里

郑州张世科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老子故里,顾名思义即老子出生或长期居住的所在。一说位于河南鹿邑,一说位于安徽涡阳。熟是孰非?千百年来一直存在着争议。那么,老子的故里究竟位于何地?依据现有的史料,似乎很难有一个明确的结论。在这里我们不妨换一个角度,从现存碑刻的对比中,慢慢的找出其中的差异,从而得出自己应有的结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老子的故里之所以被后人所争,其前提是老子不仅是个名人,而且是一个具有世界文化意义的名人。正是因为老子的名头如此之大,所以才有今天前赴后继、奋不顾身的争议。老子(约公元前571年—约公元前470年,一说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姓李名耳,字聃,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时期人。《史记》《后汉书》等记载老子出生于楚国或陈国,苦县(今鹿邑)厉乡(一作赖乡)曲仁里人(一说安徽省涡阳县人)。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老庄”。在唐朝,被追认为李姓始祖。曾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由此可知,老子身上的谜是非同一般的。那么,现存碑刻中又是如何描述老子的?尤其是涉及到其故里的部分。就现存碑刻而言,关于老子故里的部分主要集中在涡阳和鹿邑。下面我们就从四个方面给介绍和分析。</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其一,碑刻刻立的时间早晚不同。就现存碑刻而言,鹿邑的早而涡阳的晚。鹿邑现存与老子有关的碑刻较多,最早的是唐代的碑。比如《道德经注碑》,就是唐代刻制的。唐玄宗是有名的崇道皇帝,他精心研究《道德经》,并作注。立于唐天宝元年的“唐道德经注碑”,正反两面刻的就是玄宗对《道德经》的释文。这块石碑是太清宫景区现存最早的帝王御碑,虽因年代久远、风雨剥蚀严重,但全碑风韵不减,且此碑是唐朝皇帝所立,文物价值、艺术价值极高。而涡阳现存与老子有关的碑刻,最早的只能到宋代。最早真正有物证的碑刻,甚至只能是元代的。即元张起岩《天静宫兴造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其二,现存碑刻的分量不同,涡阳的多是民间的多,而鹿邑的多是官方的。有的甚至是御碑。涡阳现存与老子有关的碑刻如元张起岩《天静宫兴造碑》、明寿州方震孺撰崇祯重修碑、清康熙八年《妆修道祖老君碑记》、清宣统元年《妆修道祖老君殿碑记》等,多是民间所为。而鹿邑现存与老子有关的碑刻,有许多是官方的,从而更加具有权威意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唐末,太清宫毁于兵事,宋真宗年间重建,恢复了唐时规模。史书记载:“庙貌比唐时有加”。“大宋重修太清宫之碑”,就记载了这一史实。建于公元1014年的此碑,虽碑文已模糊,但见碑首盘龙,雕刻精细,彰显着宋朝对老子的尊崇。碑通高6.6米,由碑首、碑身和基座三部分组成,其中碑首高1.5米,碑身高2.1米,宽1.5米,下为龟型碑趺。碑额篆刻“大宋重修太清宫之碑”九个大字气度非凡,盘龙碑首雕刻工艺精湛,具有非常高的艺术水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更不用说这通《先天太后之赞碑》了。作为老子故里河南鹿邑太清宫景区现存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一通古碑刻,因系宋真宗“御书御制并篆额”,故亦称其为三御碑。该碑形体高大,气势恢弘,高8米,宽2米,厚0.67米,重50多吨。碑冠刻成盘龙状,碑座为赑屃,翘首瞪目,栩栩如生。碑身边饰阳刻菊花图案。碑文楷书21行,满行41字,内容是歌颂老子母亲的功德。作为真宗皇帝,认为其较李母至高至大的降圣功德而言,自愧不如。该碑石质极坚,虽历经千年,至今保存完好,仅蚀数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其三,碑刻的保存现状不同。在河南的鹿邑,所有与老子有关的碑刻基本上都得到了应有的保护,有的甚至被请进高堂大厦内。而安徽的涡阳则不然,与老子有关的碑刻,基本上都保存在面积较小极为逼仄的老子博物馆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其四,官方重视程度不同。 我们姑且不去对比河南鹿邑与安徽涡阳有关老子碑刻的数量,仅就官方对这些碑刻的重视程度而言,鹿邑的做法是值得点赞的。他们不仅把这些碑刻请进了高楼大厦,在严加保护的同时,对于这些碑刻量身定制了宣讲辞,一遇机会便给予宣传。而涡阳仅有三位老者在这里。也许是为了节约经费,如果不是参观者要求,照明灯都是不开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更加让我们无语的是,安徽涡阳一边是富丽堂皇的天静宫,一边是逼仄的老子博物馆。虽说富丽堂皇的涡阳天静宫与其貌不扬的老子博物馆,已经形成了天差地别的对比。可前者的富丽堂皇,却难掩其文物匮乏的窘态;后者的体量虽然弱小,其藏品的丰富却又是令人肃然起敬的。</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