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为玉碎

YY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唐生从云南来,送给我一只翡翠手镯。糯冰种,种水好,糯里浮着翠绿。不是价值连城,却也不是便宜货,我爱不释手,日日戴在左手腕。</p><p class="ql-block">自从有了一抹绿,越发衬托出“皓腕凝霜雪”之感——自古至今女人对翡翠的偏爱,不是没有理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喜欢收藏,甚至可以说我有一半“玩物丧志”。为什么是一半?因为我玩归玩,从不丧志。闲来无事的时候,我懒于应酬,一个人呆在家里不是阅读写作弹钢琴,就是从书柜里搬出十几本集邮册一个人静静地赏玩。全国34个省区,均已遍游,再从小小邮票上的微缩景观回忆当年游历时的情景,一幕一幕不啻于看了很多部电影。每一部影片中,我理所当然是绝对的女一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邮票很多人爱,玉与石头可小众多了。</p><p class="ql-block">比起邮票来,我对玉的痴迷更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举起一枚玉,对着光,从它的质地、光泽、亮度、油润度、透明度,细细赏玩。想象着它当年埋在深山,出于某种机缘滚落山崖跌入河水从此接受流水千百年的淘洗;又或者根本就是被膀阔腰圆的黑脸工人从深山老林的山崖中采掘出来。不管何种出身,后来一定遇到过一个用心的师傅,在灯下精雕细琢许多个日夜,才赋予它今日蜕变过后崭新的灵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年它埋在深山尚且为石的时候,绝对想不到有朝一日会成为我的玉。</p><p class="ql-block">当年它埋在深山尚且为石的时候,也许我还没有来到这个世界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端详着手中的玉石,从内里透出一股灵气。不用敲,就能隐约听到细如风吹的震动,“嗡——”。仿佛捏起一枚银元,朝着边缘吹一口气,安静的房间里,响起的就是类似这种细微但清脆的声音,不绝如缕;又似琴弦的轻颤,一波一波漾开,有看得见的水纹与云纹——这是翡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尤其喜欢冰种飘蓝花的手镯,兰花不必多,一朵即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捏起一颗白色的石瓜子,苏州精工,一级白,踮在指尖宛如凝固的油脂,却并未达到羊脂级别。底部结了一小块棕黑色的皮——这是籽料和田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和田玉软,软玉温香,性柔;翡翠硬玉,冰清玉洁,易碎。</p> <p class="ql-block">陕西的蓝田玉、印度的东陵玉、辽宁的岫玉、广西的鸡血玉、阿富汗玉等等,在我眼里不过就是大理石或者石英石,只适合当个旅游纪念品玩玩。</p><p class="ql-block">比如某一年我去山西,在一个玉石展览馆,毫不犹豫买下一个岫玉把件。它的造型很有想法,乍一看,就是一根天津大麻花,特别吸睛。把它当个文玩,放在手里摩挲把玩,有按摩穴位之功效。摸多了起了一层油光,变得油光水滑的,颜值都随之提高不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此等等,当然比不上和田玉和翡翠在我心中的分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和田玉的门道很多,水很深。按产地分,有俄罗斯玉、青海玉,新疆玉,统称和田玉。其构成成分相同,只是质地略不一样,价格却是云泥之别。这些玉石混杂一起,行家都难以辨别;按成因和外观分,有籽料玉和山料玉。顾名思义,山料玉就是产在山里。籽料玉呢?其实就是山料玉滚落河道,从河道里冲刷几十几百年之后,裹了水中杂质和泥土,形成了一层皮,就成了籽料玉;按颜色分,有白玉、青玉、黄玉、紫玉、红玉、黑玉、绿玉、蓝玉和灰玉……有些绿玉种水好,乍一看像翡翠。</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山料玉和籽料玉的价格,相差巨大。很大一坨山料,几百元是常事;很小一粒籽料,价格往往几千几万。如果白玉无瑕、浑如凝脂,籽料玉就晋升成了羊脂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特别怀念二十年前去乌鲁木齐,在百货大楼玉石柜里,看见丝绒的衬布上,趴着一坨奶白,油腻腻,锁在玻璃柜里。标价8万8——深恨自己当时没能买下,以至于如今羊脂玉在市场根本觅不到踪影了——都在收藏家保险箱里锁着哪——成了真正的无价之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国人造假技术日益精进的今天,去新疆买玉的人,很多上当。买回的大抵是假货——不是山料玉强做了皮,就是并非真正和田产的玉。凡胎肉眼,把滑石工艺品当和田玉买回来也是常有的事。在淘宝的直播间,经常可以见到一堆男男女女几十块在吐血售卖所谓的“羊脂玉”,也不知道哪来的胆子,更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天真的买家。</p> 翡翠水更深。老坑新坑已经让人摸不着头脑,祖母绿帝王绿阳绿辣绿等等绿让人目不暇接,玻璃种冰种糯冰种糯种更是令人晕头转向;缅甸玉和危地马拉玉,就是专家来了也未必分得清;一大堆混淆视听的玉髓水沫玉、外表看起来一样的碧绿通透,做出来的蓝冰飘花比真的翡翠还要让人一见倾心。<div><br>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某一日,在百度视频里看到一个手艺人用啤酒瓶仿作翡翠戒指,一顿打磨抛光下来,最后成品流光溢彩,美不胜收,几乎可以冒充英国女王王冠上的那一颗———鉴宝专家若说它是极品玻璃种,谁会怀疑?不过仔细一想,把玻璃做成宝石的,著名的施华诺世维奇和纪梵希早已捷足先登,在欧美的专柜里,照样价值不菲。<br><br>我若喜欢一样事物,就非得钻研一个水落石出不可。翡翠如此,和田玉如此,包括一度感兴趣的海南黄花梨、碧玺等。甚至有段时间我需要吃海参增强免疫力,索性花了相当长时间做了很多功课,硬是把自己练成了半个海参鉴定家。</div><div><br></div><div>几年前,我还年轻,和今天不一样的是我很喜欢佩戴饰物。那时每天戴一串砗磲。同事中有女见了,轻哼一句:“砗磲很多假的。”我没有回答她。她于是凑过来看了下我的手链,然后说:“你这个有贝壳的纹路,看起来像真的。”</div><div>我懒得解释。当然是真的——不做足功课,我岂会买砗磲!</div><div><br><div><br></div></div> 如今早已过了年少轻狂的年纪,我并不经常把这些戴在身上。因为心爱,怕化学物质侵害,洗脸洗手都得摘,太受拘束。早些年在台湾看见蓝宝石,很多人围着买。我只问店家要旁边那个蓝宝石的矿石标本。店家很为难,经不起我磨,随便要了点钱卖了给我——我的喜欢石头,和别人不一样。别人是当饰品,我则纯粹是因为它是石头。<br><br>后来一些文友去了新疆和田,给我在河水里捡了玉化的石头回来,我都用盒子装好,珍藏在专门的抽屉里,偶尔拿出来把玩回忆。这不仅是石头,更是友谊的见证。人生漫长,走着走着,很多朋友已经失散,当年送的石头却依旧还在。<div><br>一个痴迷石头收藏的朋友,曾经从兰州寄了两大尊石头给我,重达好几十斤。每次搬家我都生怕摔坏了,叮嘱搬家工人小心翼翼抱在怀里,像抱着一个奶娃娃一样搬下楼去——随着最近二十年里频繁的搬家,在某一次我终于把这两尊石头给弄丢了。<br>多年过去,我还记得,其中一尊石头上面布满竹叶花纹,另一个石头的花纹则是组成一副京剧脸谱。很具观赏性,皆是纯天然。<br>送我石头的朋友,我还记得我和他之间有过的交情,但是不知他如今流浪到了何方。<br></div> 最近又得到一个新疆产的墨玉和田玉,做成了香炉,一小只就得上千。<br>玉可以养人,这是我对它全部的期待。所以如果买玉,我喜欢贴肉佩戴,让玉石中的微量元素被肌肤吸收,益人健康;让人体的汗水浸润玉,体气滋养玉,日久天长,玉就会因包浆的诞生有了其独特的历史。<br>人玉双赢。<br>如果是买回来做工艺品,我不认为那是玉真正的价值。一只香炉,完全可以是陶瓷或者铜制,用养人的玉去承担这一烟熏火燎的角色,有点暴殄天物的奢侈。就好像大米是用来裹腹的,你却偏用它来铺路。<br>我更不相信玉香炉里烧出的香比铜炉的更香更如法。<br><br>几个玉友讨论镇宅神兽的问题,一人家里遇到天斩煞,请了一对玉狮子回去,结果不到半年,出了车祸。<br>他把图片发到论坛,问题就暴露了:这狮子个头太大了。狮子属于猛兽,请回小家,虽有镇宅之效,如果个头太大,却又会形成新的煞气,反伤宅主。<br>所以,譬如麒麟,譬如貔貅,譬如狮子,也可以请回家来,但是如果安放室内,个头一定不能太大,且务必将其头脸对准室外,这样才如法。<br> 唐生是我众多朋友中唯一懂得我是石痴的人。但是这样的相知,照样没有阻挡我和他失散在茫茫人海。<div><br>某一日搞卫生,因灰尘多,我小心翼翼把玉镯摘下来,藏入裤兜深处。在蹲下来的时候,听到咚的一声,来不及反应,玉镯已经从兜里滑出来,掉在地上,断为数截。<br>简直没有理由,我的裤兜那么深。它是怎么滑落的?<br>一时间,手足冰凉——仿佛碎的不是玉,而是自己的心。<br><br>玉有灵气,许是感知情谊不再,干脆自己碎掉了。</div><div>当然,按照传统的解释,玉的破碎,是为它的主人在挡灾。</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