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作为伊斯兰文化的征服,清真寺是一个重要的文化标志。伊斯兰建筑中的清真寺是伊斯兰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表现形式之一。伊斯兰教是阿拉伯人创建的,但清真寺这种建筑艺术形式并不是阿拉伯人所创建,而是阿拉伯人征服了比自己文明发达的地区后,吸收各种文明后所逐步形成的。这种建筑艺术涵盖了从伊斯兰教兴起至二十一世纪,在穆斯林地区和伊斯兰文化圈内形成的各种建筑风格与样式。因此我们在伊朗、阿拉伯半岛、西班牙、土耳其、中亚诸国甚至中国新疆等不同地方,看到的清真寺都有不同的风格和样式。</p> <p class="ql-block">波斯帝国疆域面积覆盖了西亚和中东,也是伊斯兰教诞生后首先传播的地区之一。早在伊斯兰教创建前的公元七世纪,两河流域就是波斯的疆土和首都所在地,而那时毗邻波斯的阿拉伯半岛还是游牧民族栖息的荒漠地带。因此阿拉伯早期的伊斯兰教建筑不只是借用,而是直接采用了波斯帝国的建筑传统和方法。</p> <p class="ql-block">在伊朗西南部叫做纳坦兹的地方,有一个早期的苏菲派清真寺,叫<b>纳坦兹聚礼清真寺(英语:Masjed-e-Jameh of Natanz)</b>,在波斯的伊斯兰文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承前启后之历史价值。</p> <p class="ql-block">纳坦兹聚礼清真寺位于纳坦兹镇北端,始建于公元九世纪,但现存建筑是十四世纪早期蒙古伊利汗国时重新修建。</p> <p class="ql-block">公元十三世纪初,成吉思汗率二十万蒙古大军横扫中亚,占领了波斯东部呼罗珊地区。1227年成吉思汗在攻打西夏时死于六盘山。</p> <p class="ql-block">1231年,成吉思汗的三子、蒙古第二任大汗窝阔台遣大将搠里蛮统军三万继续西征,攻灭在波斯西部复国的花剌子模,征服和招降了波斯大部分地区。1241年窝阔台死于纵酒过度,他弟弟托雷的儿子蒙哥继任大汗。</p> <p class="ql-block">蒙哥即位后,命三弟旭烈兀于1253年率十万大军第三次西征,先后攻占波斯南部和西部,灭亡了巴格达的阿拔斯王朝、叙利亚的阿尤布王朝。就在即将进攻埃及时,却因蒙古国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导致蒙古的第三次西征戛然而止,从而改变了历史的发展轨迹。</p> <p class="ql-block">1259年,蒙古国分兵三路进攻南宋,蒙哥汗亲率主力沿嘉陵江南下,一路势如破竹,兵锋直指重庆的北门户合州钓鱼城。由于守城军民奋力抵抗,相持数月屡攻无果。为鼓舞士气,蒙哥登上城对面搭建的高楼,亲自擂鼓助威攻城,却被守将调来大炮,向擂鼓之人轰击,直接就把蒙哥轰飞,没几天蒙哥便去世了。</p> <p class="ql-block">大哥蒙哥的死,导致留在家里的四弟阿里不哥称汗,正在攻打武昌的二哥忽必烈起兵与阿里不哥争夺汗位。已经攻下伊朗、叙利亚,正准备攻打埃及的三弟旭烈兀闻讯撤回波斯。在忽必烈向旭烈兀允诺,旭烈兀夺得的土地归旭烈兀,俘获的军队和百姓归旭烈兀后,旭烈兀向兄弟之间争夺汗位的双方表示,支持忽必烈获得汗位。最终忽必烈胜出,但由此旭烈兀西征非洲的步伐就此停滞了四年,而且原先所占的叙利亚等城皆被夺回。更重要的是,蒙古大军的扩张步伐就此停住。</p> <p class="ql-block">美国史学家Leften Stavros Stavrianos在《全球通史》中指出:<b>“(旭烈兀)攻克阿勒顿和大马士革后,似乎没有任何力量能阻挡蒙古人继续向埃及和北非进击,从而完成对整个穆斯林世界的征服……蒙哥大汗的去世使团结的蒙古统治集团内部发生分裂……这支军队的失败挽救了伊斯兰教世界,标志着蒙古帝国衰亡的开端。”</b></p> <p class="ql-block">1264年,阿里不哥投降,忽必烈正式封旭烈兀为<b>“统治阿姆河</b>(流经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阿富汗)<b>直至叙利亚和密昔儿间疆土之王”</b>,称<b>伊利汗</b>。于是,原由蒙古大汗直接管辖的波斯地区,实际上成为旭烈兀的领地。</p><p class="ql-block"><b>伊利汗国</b>在西亚的建立,与成吉思汗的长子术赤的儿子拔都征服罗斯公国后于1243年建立的<b>金帐汗国</b>,次子察合台的儿子阿鲁呼在今新疆、阿富汗等地建立的<b>察合台汗国</b>,三子窝阔台的儿子海都在中亚建立的<b>窝阔台汗国</b>,并称蒙古四大汗国(从属于蒙古大汗即元朝)。</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b>伊利汗国(英语:Ilkhanid/Il-Khanid dynasty)</b>的统治非常短暂,只有79年(1256年-1335)。汗国建立初期,国家统治方式主要是一种粗放式、军事贵族为主体的军政统治,沿袭游牧民族的管理模式,推行掠夺式的经济政策,导致民族矛盾非常尖锐。直到第七代大汗合赞汗时期(1295年-1304年)推行了一系列改革,形成了中央集权的国家体制,国家制度也逐步完善,经济也从逐步恢复走向鼎盛。</p> <p class="ql-block">为取得当地封建主和穆斯林的支持,合赞汗从原蒙古传统的萨满教、喇嘛教改宗伊斯兰教,并定伊斯兰教为国教。根据历史学家说法,这一变化<b>“标志着蒙古人在伊朗的统治开始正式进人伊斯兰化时代,蒙古特征以更柔和的方式融人伊斯兰社会之中,因此可视为伊利汗国政治的分水岭”</b>。但十四世纪时,合赞汗去世以后因为宫廷争夺汗位导致四分五裂,最终被同为成吉思汗后裔的察合台汗国分裂出来的帖木儿汗国所灭。</p> <p class="ql-block">纳坦兹聚礼清真寺就是合赞汗改宗伊斯兰教时期重建的。清真寺不大,而且现在早已经不再作为礼拜场所,平时没有游客去,门就锁着。除了宣礼塔和伊斯兰纹饰具有鲜明的伊斯兰特色外,该清真寺的布局显示出早期的伊斯兰建筑艺术风格。在伊利汗国时期的清真寺中,这座是保存最完好的,因此在伊朗宗教史上具有重要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该清真寺37米高的宣礼塔用彩色瓷砖装饰塔身,显得华丽挺拔。宣礼塔旁一个高锥形的八角形圣殿,塔尖也是用彩色瓷砖装饰。</p> <p class="ql-block">汉卡门户也是用彩色瓷砖镶嵌,配有钟乳石檐口,木门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但已经显露出岁月的沧桑。</p> <p class="ql-block">从建筑的模型可以看出:清真寺内有一个小小的庭院,围绕着庭院是类似中国四合院的四伊万结构的建筑。正面伊万(朝向麦加方向)通向后面的祈祷室,两侧及对面的伊万边上的建筑估计类似教室及办公室,其中左边的伊万通过连廊通到宣礼塔和八角尖塔,右边的伊万通向右侧的出入口。</p> <p class="ql-block">这是主殿的门口。边上的架子是放脱下的鞋子的。</p> <p class="ql-block">这是通向主殿的连廊。</p> <p class="ql-block">这是通向宣礼塔的连廊。</p> <p class="ql-block"><b>伊万(Iwan)是指带穹顶的大厅或场所</b>,三面墙,朝向庭院另外一面完全开放。伊万建筑最早见于公元三世纪的波斯安息王朝时代,服务于宗教仪式。在琐罗亚斯德教的圣殿中,圣火放置在庭院,人在伊万中面向圣火举行祈祷仪式。在伊斯兰教早先的蒙昧时期,这种波斯建筑的风格直接借用于清真寺。</p> <p class="ql-block">在伊万清真寺,通常只有一个伊万的建筑作为礼拜厅对着庭院,两个伊万在中轴线上面对面,三个伊万呈“品”字形在大门的对面和两侧,四个伊万则围着庭院类似四合院。无论是几个伊万,其中一个主要的伊万比其他伊万更大、更深。</p> <p class="ql-block">这种形式的建筑到了萨珊波斯时期,成了当时建筑的一个标志。伊斯兰教兴起后被广泛引入到伊斯兰建筑中,而且在伊斯兰教征服后规定主伊万必须朝向麦加方向。在公元十二世纪塞尔柱帝国统治波斯时期,这种引入达到顶峰,伊万成了伊斯兰建筑中的一个基本元素。</p> <p class="ql-block">波斯人有着远比阿拉伯人高得多的悠久历史和先进文明,波斯人在语言上、文学上等各方面影响着阿拉伯人。而在伊斯兰文明中,波斯文化体系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这是波斯人一直所引以自豪的。受到波斯文化强烈的影响,伊万成为了各个清真寺、神学院以及宫殿豪宅建设时格外钟爱的一种结构。</p> <p class="ql-block">伊斯兰文化继承的另一种形式是直接在祆教神庙的基础上改建成清真寺。因为游牧的阿拉伯人虽然带来了伊斯兰教,但是早期的清真寺只是大家聚在一个院子里听教义的宣讲和跪拜祈祷,看到精美的波斯建筑后就直接拿来改造成清真寺。典型的例子就是位于亚兹德(Yazd)老城中心的<b>聚礼清真寺(英语:Jameh Mosque of Yazd)</b>,也是亚兹德的主座清真寺。</p> <p class="ql-block">由于这个清真寺建于公元四世纪左右的萨珊王朝,伊斯兰征服后在原祆教神庙的基础上改建为清真寺,因此被认为是伊朗最古老的清真寺建筑之一(网上有文章说这是在祆教神庙的遗址上修建的,如果是真,属于重建,就不是最古老的清真寺了)。</p> <p class="ql-block">蓝色的门脸是十二世纪萨法维时代建造的。1324~1365年间加建了门口的两座宣礼塔,成为伊朗十四世纪最杰出的建筑之一。以后八百多年来,该清真寺历经多次修缮和加建,成为融合了各个时期建筑风格的复合体。</p> <p class="ql-block">由于保存完好,该清真寺各部分均可清晰看出是在不同时代完成的,也清晰地保留了伊斯兰教各个时期建筑风格的演变,因此这个清真寺被赋予了<b>“最具历史内涵的清真寺”</b>。</p> <p class="ql-block">我们现在看到的清真寺及其他建筑的门脸和连廊都是拱形火焰状的,这也是起源于祆教(拜火教)对火的崇拜。有人说这是波斯人用这样的一种波斯文化元素,默默地抵抗着阿拉伯人的文化入侵。</p> <p class="ql-block">主入口的拱门是伊朗清真寺中最高的拱门,两座宣礼塔高达48米,接在拱门的上方,是亚兹德最高的建筑,也是整个城市的地标。(关于宣礼塔的高度,网上有不同的说法,有说36米的,有说54米的,有说大门高度48米的。由于关于这个清真寺没有书或资料可查,只能采用大多数的说法。如果扣除拱门的高度,宣礼塔的实际高度约为22米。)</p> <p class="ql-block">这座清真寺的礼拜堂用耀眼夺目的彩色马赛克瓷砖铺就,并镶嵌上蓝色的绿松石装饰。蓝色是伊斯兰教权威性的象征,而昂贵的绿松石又是亚兹德人最喜爱的城市色彩,因此清真寺在当地又被称作<b>绿松石清真寺(Turquoise Mosque)</b>。</p> <p class="ql-block">这座清真寺很明显地成为古代中近东建筑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发展,其特征是拱形穹顶与墙体的结合。在不断地改建中,伊斯兰艺术和建筑也受到罗马及拜占庭建筑设计的启发,将中殿式元素与高大的拱廊和天台融为一体。</p> <p class="ql-block">进入大殿是要脱鞋的,女性都要用黑袍或大花布把自己从头到脚包裹得严严实实的。</p> <p class="ql-block">天花板上,看上去像印刷电路板或者二维码的彩色马赛克,每一块图案都不一样,其实描述了不少于110个不同神的名字。</p> <p class="ql-block">这座清真寺除了礼拜堂外,还包括伊斯兰宗教学校和公共浴室,以及清真寺大门外马路两旁的大巴扎四部分组成。</p> <p class="ql-block">这座清真寺的图片被印在200里亚尔纸币的正面。(图片下载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在伊朗南部最古老的城市之一<b>设拉子(Shiaz)</b>,是十八世纪<b>赞德王朝(英语:Zand dynasty)</b>的都城,曾经辉煌过。赞德王朝以后,伊朗经历了从传统的封建国家过渡到近代国家,并沦为英国和俄国的半殖民地的痛苦历史。这就是伊朗历史上最屈辱的<b>恺加王朝(英语:Qajar dynasty)</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但是进入十九世纪后,恺加王朝沉寂的艺术又开始繁荣,并在德黑兰和设拉子修建了大量融合了近现代元素的建筑,清真寺也以一种空前的华丽和精美展示其艺术成就。</p> <p class="ql-block">在设拉子有一座<b>莫克清真寺(Nasir al-Mulk Mosque)</b>,始建于1876年的恺加王朝时期,共花费了12年时间完成。因为清真寺外墙釉面以粉红、浅蓝、淡黄配赭色线条组成各种复杂的图案,尤以粉红色元素在其中占据主导,具有极高的辨识度,也被称为<b>“粉红清真寺”</b>。</p> <p class="ql-block">这座清真寺建成后,设拉子发生过一次大地震,许多建筑都倒塌了,而这座清真寺却屹立不倒。据说这座清真寺因为采用砖石和木块混砌,起到一定的缓震作用。</p> <p class="ql-block">清真寺内部是一个长方形的庭院,正前方的一个高大的伊万建筑和两座不高的宣礼塔,倒映在中间一方水池的水面上。水池两侧是对称的房屋,右边是祈祷厅,左边是展示厅。</p> <p class="ql-block">莫克清真寺代表了进入近现代后,波斯艺术发展的一个经典案例,外墙的精美、艳丽程度完全不亚于其他的王宫和清真寺。彩色的釉面砖将穹顶装饰成立体的蜂窝状,每一块砖、每一个弧度都工艺精湛、严丝合缝,这种结构不但堪称波斯艺术的完美表现,也在建筑力学上具有稳定性。恺加王朝时代的类似艺术成就在德黑兰、设拉子其他建筑中也得到充分体现。</p> <p class="ql-block">这座清真寺的特别之处,在于宽10多米、长50多米的祈祷大厅,采用了10多根柱子撑起整个大厅,柱子之间形成火焰型的拱券,每根柱子上都雕刻了斜蛇纹的图案。早上的阳光透过彩色玻璃镶拼的花窗,照射在铺着的精美波斯地毯的地上和斜蛇纹柱子上,呈现出色彩和线条的完美结合,形成美轮美奂的梦幻景象。因此这里被称为最上镜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和所有的清真寺一样,莫克清真寺的墙面、门廊、柱子、天花板,都装饰着雕刻精美、纷繁复杂的阿拉伯文字书法和无限重复的植物或几何图案。伊斯兰教义反对偶像崇拜,认为真主无法用人类或者动物的形体表达,只能用文字和复杂的图样,来表达真主的无限性和无所不在。</p> <p class="ql-block">该清真寺拥有大型的彩色花窗,这通常多见于欧洲教堂中,在一般的清真寺中较为罕见,这表明了进入近现代后,清真寺开始吸收和融入了西方文明的元素,以其独特的魅力展现了伊朗建筑艺术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p> <p class="ql-block">极其绚丽和细致的装饰图案构成的花团锦簇场景,可能在刻意渲染着一种神的心灵召唤,它没有繁华富贵的烦躁和光污染,只有如梦似幻的宁静与自然。</p> <p class="ql-block">坐在光影下,静静地看着一本古兰经,或是默默地祈祷,看着光影缓缓地移动,像万花筒般地变幻着色彩,真有一种奇妙的感觉。从莫克清真寺我们可以领略到当时人们的审美和生活情趣。</p> <p class="ql-block">莫克清真寺是一座将建筑艺术、色彩和光影、宗教文化完美融合的作品,也被称为世界宗教建筑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更为设拉子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p> <p class="ql-block">(本笔记照片除注明外,均由我本人所拍;文字根据有关书籍及资料,少量引用网上相关文章,结合自己的心得编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