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网络中得知,南安英都有七岩是摄影爱好的最佳拍摄之地。而狮子岩便是英都七岩之一。 据网络头条中介绍到:狮子岩因其位于英都东部的狮子山而得名。又因狮子山谐音为“紫山”,故也有以“紫岩”称其名的。并非该岩寺有二个名,实是谐音所致。<br>狮子山形若雄狮蹲地,昂首张口,作怒吼状,是英都名山。狮子岩即建于“狮嘴”下方,岩寺后面有巨石嵯峨,如狮子张口。岩寺门前,有数块岩石聚合一起,古藤攀蔓其上,浑然一体,形成绿色圆球,是为“狮球”。“狮子弄绣球”,是狮子岩的独特景观。<br>狮子岩座落山谷之中,四周群峰回环,山峦叠抱,曲水蜿蜒,汩汩清泉从岩前淙淙流过。这里万籁俱寂,偶有鸟鸣之声,更显幽静。置身于如此优美的山水泉林之间,我们不能不佩服先贤高僧选址建寺之慧眼。<br>狮子岩作为英都古代“七岩”之一,《泉州府志》、《南安县志》均有记载,但始建于何时则无明文。访问长者,传说废圯于清朝未年。2003年春,民山村洪明伟先生首倡复建狮子岩,捐资开辟盘山公路,并于遗址勘探着手进行设计。经清理,岩寺主建筑为三间式,依山就势而建,后依“狮嘴”,前临“狮球”。门前有七级石台阶。大殿遗址发掘出圆形石柱础4具,石斗拱4具。由此可见大殿原有4根圆柱。“拱”为柱上承接横梁的构件。既有石拱,必有石柱,(因木柱是不可能接石斗拱的),但石柱却渺无踪影。主殿右侧,又发掘得平房石基础,系僧人居住的禅房,计有4间,规模不小。石柱础及石斗拱雕法古朴粗犷,似为宋代遗物。考其年代,当为南宋年间所建。据老农回忆,岩寺还有大型花岗岩石盂一个,解放初期被人扛走,至今下落不明。<br>狮子岩隐藏于空谷幽林,当然要与外界联络沟通,这就有了“岩路”。现存岩路3条,都是用天然石块铺成,虽然数百年风雨侵蚀及人为破坏,但断断续续的遗存依然可见。其一是:通往民山村的马塘萧宅自然村,传说马塘村古代为徐姓所居,经济发达,是狮子岩的檀越。其二是:通往英东村的后埔巷,后埔巷位于杭尾溪边,古代设有墟市,并有奉祀仁福王(航运之神)的昭惠庙,是英都古代的主要集市之一。僧人经常要赴市购买生活必需品,为此而构筑专用岩路,可见当年岩寺规模不小,兴旺一时。其三是:通往古迹岩。传说古时狮子岩僧人众多,最盛时有一百多人,且有习武的传统。古迹岩的僧人也常常到狮子岩切磋武艺。至今民间还有古迹岩和尚到狮子岩习武回程时夜遇老虎的传说。<br>狮子岩作为英都“七岩”之一,不但地理形势独特,其供奉的主祀佛也与众不同,奉祀涌泉祖师。又有传说狮子岩与平和的三坪祖师有因缘关系,尚待进一步考证。涌泉祖师和三坪祖师都是佛教俗神,由高僧坐化成佛。涌泉祖师成佛于北宋,三坪祖师成佛于唐代。后来逐渐到处分炉成为闽南一带的佛教俗神。由此可推定狮子岩建于南宋以前。狮子岩废圯以后,其主祀的涌泉祖师,一直为马塘萧宅村民供奉,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一日和二月十一日,各有一次佛事活动。岩寺虽废,僧众已渺,但民俗活动却一直保留下来,传承至今 2024年5月,据摩的师傅说,狮子岩路很陡。今天一来,果真如此,为了安全起见,我只好把摩托车停在山脚下,然后徒步到山顶,从网络地头上看,从山脚下到山顶只有1.1公里的路程,结果这1.1公里却让我走得满头大汗,差不多走了一个小时才到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