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拾景•怒江大峡谷(滇藏行之八)

<h1>  从让舍曲1号桥起,我们沿G219进入了怒江大峡谷。一路下坡,直到泸水市的六库街道,这段路长390公里。上篇介绍了其在西藏境内的各景点,这里将介绍其在云南境内的各处风光。<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b>一、 秋那桶和雾里村</b></span></div>  刚过滇藏交界处的云南检查站,向左拐,就进入秋那桶村。村中有座天主教堂。<br>  怒江峡谷周边的村庄里几乎村村有教堂,在后面的“老姆登教堂”中,将介绍其原因。<br></h1> <h1>  前行3.4公里,是雾里村。村子背靠碧罗雪山,隔江与高黎贡山相望,怒江从村旁奔涌而过。<br>  车辆不能直达雾里村,只能停在公路边。江上并排有新旧2座缆桥,新桥可通行,旧桥已经损坏。<br></h1> <h1>  过缆桥,在江边的悬崖上凿有长约2公里的栈道,这是进村的唯一通道,也是旧时进藏的茶马古道。行走在古道上,一边是滔滔的江水,一边是绝壁,抬头则是嶙峋的崖石。</h1> <h1>  走过茶马古道后是一片缓坡,雾里村座落于这片缓坡上。村里有藏族、怒族和傈僳族约60户人家。<br>  这里,竹楼、木房错落有致,在浓密的树丛中若隐若现,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和谐融合。<br></h1> <h1>  村边溪水汩汩,村口建有水碓和吊桥。</h1> <h1>  民居大都采用天然材料建造,木刻楞作墙,天然页岩做屋瓦,就像鱼鳞,坚固耐用,冬暖夏凉。</h1> <h1>  虔诚的信教村民,去世后,依然守望着滚滚的江水。</h1> <h1>  我们沿着江边的小路继续前行,走大约1里路后,江上有一座铁索桥。过桥,就回到怒江对岸的公路上了。</h1>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b>二、 丙中洛</b></span></div>  G219从西藏到云南的第一个乡镇就是丙中洛,上面提到的秋那桶与雾里村也都属于丙中洛镇。<br>  下图是丙中洛的观景台,及其怒江对面的扎拉桶村。春天,村里桃花盛开,故又称桃花岛。<br></h1> <h1>  在此下游不到800米处,受山体阻挡,怒江在这里形成了一个半圆形大湾,人称怒江第一湾。其实,上游处的桃花岛不也是怒江的半圆形拐湾吗?</h1>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b>三、 怒江大峡谷</b></span></div>  应该说,我们现在走的这390公里路都属于怒江大峡谷。碧罗雪山和高黎贡山两条巨大山脉,东西对峙,巍峨高耸,怒江在谷底汹涌奔腾。<br></h1> <h1>  山里人家,云遮雾障,隐匿于翠绿。</h1> <h1>下图可不是自然界的瀑布,而是水电站的泄出水流。</h1>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b>四、老姆登教堂</b></span></div>  福贡县老姆登村的老姆登教堂,坐落在碧罗雪山的半山腰上,与高黎贡山的“皇冠峰”隔江相望。<br></h1> <h1>  此皇冠峰外形奇特。因在抗日战争时期位于的“驼峰航线”上,成为航线上的标志性山峰,飞行员们给它起了一个别名“陈纳德峰”。</h1> <h1>  来怒江,你会发现这里有很多的教堂,何以如此?<br>  1888年,法国传教士任安守首次来到怒江,在此广传教义。其后,传教士们穿傈僳服装,讲傈僳话,不顾瘟疫横行、条件极艰苦,和傈僳人同吃同住,关心其疾苦,替他们诊病送药,甚至有传教士在此终其一生,葬于此地。<br></h1> <h1>  尤为重要的是,傈僳族本无文字,传教士用拉丁字母创造出傈僳文,并以此文字,译出《圣经》等宗教著作,广授教徒。因怒江的其它民族也会讲傈僳话,所以傈僳语版的《圣经》、《赞美诗》一出,大大提高了传教的力度。要知道,有否文字,是评判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识。</h1>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b>五、从州首府直降为村庄的知子罗</b></span></div>  从老姆登村沿着盘山公路,向山上走5公里可到达知子罗。<br>  知子罗在傈僳语中意为“一个好地方”。‌从清末开始,这里是怒江地区的行政中心,位于澜沧江和怒江的交通要道。1975年前,是怒江傈僳族自治州首府。<br></h1> <h1>  20世纪70年代,地质专家预测此处要发生大面积的山体滑坡。因此,州首府搬到泸水市六库镇,知子罗归碧江县管辖,成为县城所在地。<br>  随后,1986年撤消了碧江县,知子罗从州府县城所在地一下变成了一个村庄,此地逐渐空寂下来。<br></h1> <h1>  然而,大自然给人们开了一个玩笑,这里迄今没有发生大面积的山体滑坡。<br>  古话说,风水轮流转,因为保留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个州首府的街道、广场、房屋建筑,人们在此凭栏怀古,睹物思旧,因此这里被称为“记忆之城”。<br>  刚进村,就是全村最“宏伟”的建筑——曾经的图书馆八角楼,现在是怒族博物馆。其周围的墙上还残存着当年的标语,引起人们对那个年代的追忆。<br></h1> <h1>  下图是当年怒江州政府的办公楼的内外景。<br>  现在里面还住着2、3户人家,晾衣晒被,种花腌肉,正所谓“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br></h1> <h1>  政府宿舍区旧址。</h1> <h1>  绿蔬遍植,藤蔓挂果,真乃田畦野趣。</h1>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b>六、登埂澡塘及泸水六库街道</b></span></div>  在到泸水六库之前的12公里处,怒江的西岸边,有处叫登埂澡塘的景点,温泉从江岸边的泉眼流出。下图中,写有字的石头的右侧就是泉眼。<br></h1> <h1>  水温高达72℃,人们只能坐在池边泡脚。伸脚水中,最多泡1分钟,脚就变红了。</h1> <h1>  在此段约200米江岸内,有大小泉眼18处,以及由此而建的澡塘。我们去时,因江水上涨,淹没了这些设施,但周围的栏杆依然可见。</h1> <h1>  下图是江水退落后的情形。<br>  一百多年来,每年从春节初二以后的7天时间内,成千的傈僳族人民按照传统习惯,从四面八方,携带粮食、灶具、铺盖,聚集在此,举行“澡塘会”:对歌、射弩、商品交易、泡温泉浴。<br></h1> <h1>  六库市区的向阳桥建于1966年,1970年元旦正式通车,是一座钢索柔性汽车吊桥。向阳桥的塔桥上,现在还留有“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的标语,很有那个年代的味道。</h1> <h1>  到底是州的首府,六库的高楼鳞次栉比,市面上也很热闹。</h1> <h1>  到了沪水市的六库镇,我们就将告别怒江大峡谷,转向东回昆明了。</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