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17年7月我和朋友造访莫高窟。记忆很深刻,窟内栩栩如生的佛像,千姿百态的飞天,多彩而浓郁的壁画,深深地烙印在心里。天气非常热,蝉鸣都是有气无力。</p><p class="ql-block"> 在鸣沙山山体上,有很多的洞窟,洞窟里边有佛的塑像,还有壁画。为什么在那个地方会有如此大规模的佛窟呢?这是当时留在我脑海里的一个大问号。</p><p class="ql-block"> 早几天听罗振宇老师的文明之旅——1036年,终于找到了答案。</p><p class="ql-block"> 莫高窟始建于公元366年的南北朝时期。这里是中原文明通往西域的交通要塞,古人并不是在搞艺术创作,而是为了弘扬佛法,积攒功德。弘扬佛法,就要拣人流量大的地方,尽可能让更多的人看到。在古代,交通要道上南来北往的人多,最合适洞窟选址。鸣沙山的土质疏松,他们只能用泥塑佛像,然后在佛像的身上涂上色彩,在洞壁绘制壁画。这样持续了将近1000年,一直到元朝的时候才停下来。</p><p class="ql-block"> 敦煌佛窟有了宗教的精神力量,敦煌的艺术就有了三种可以对抗时间的工具:第一,它选择了可以超越时间的艺术品,所以不怕时间的消磨。第二,它在不变的内核和可变的边缘之间找到了一种精妙的平衡,所以不怕风格变化。第三,它拥有了某种程度的普适性,所以不怕世俗政权的更迭。</p><p class="ql-block"> 这也许是敦煌文化能够维持1000年持续创造、积累的原因。</p><p class="ql-block"> 那为什么会停下来呢?</p><p class="ql-block"> 明朝时选择河西走廊最窄的地方建嘉峪关。后来,明朝觉得自己的力量延伸不到西域,干脆把嘉峪关封锁,从此中原和西域的交通和商贸就断绝了。敦煌孤零零地隔绝在了塞外。敦煌失去交通要塞的特性后,自然人们就不在那里弘扬佛法了。</p><p class="ql-block"> 纵观敦煌莫高窟长达千年的俢建历史,它有一个基本模型长期不变。但是每一个具体的作品,又各不相同,时间一长,就累积出一个文化奇观——我们今天所见的莫高窟。</p><p class="ql-block"> 由此我得到一个启示,对于自己热爱的事情,比如写作,不论我写什么,诗歌,散文,说明文,人物传记等等,只要长期坚持不懈,日拱一卒,未来一定会有收获!</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