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献海峡 毕生为统一

洪纯吉

<p class="ql-block">  2024年11月8日,我的美篇作品《无论何时不能够忘本,发扬光荣传统不可丢》正式推出发表,视频作品发出之后,一石激起千层浪,出乎预料,引起各方面的关注,这里包括在老部队战友中,在比较熟悉的居民业主当中,反映的都是积极踊跃,份量大小不一的点评接连不断。</p><p class="ql-block"> 针对这种情况,我联想到大家这么关注,主要是表示大家对传统教育内容的认可和被感动的心情。是对一种感动之情的表露,对老前辈亲身经历的可亲可敬的崇拜,深深地打动着我们的心田。这种形式接地气,不给人假大空的印象。</p> <p class="ql-block">  不堪回首的曾经的海峡两岸军事对峙唇枪舌剑短兵相接的情形。</p> <p class="ql-block">  厦门与金门近在咫尺,却因为人为的藩篱,三十四年之间互相不来往。这几年才刚刚有好的端倪,又祸起“台独”基因妄为。</p> <p class="ql-block">  1953年3月6日我军出于宣传上需要,首先在角屿岛上建立第一个广播组,对大金门官澳、西园一带广播。</p> <p class="ql-block">  1958年“八二三”炮战期间,大喇叭弹孔斑斑。</p> <p class="ql-block">  请听当时对金门广播本站每天使用的《 开 始 曲 》</p> <p class="ql-block">  1972年5月组织到北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受训。</p> <p class="ql-block">  1976年7月间派出十多名官兵,参加由福州军区组织的全军首次象征解放台湾的在东山至诏安举行的陆海空三军联合登陆作战演习。我站的主要任务即战场喊话瓦解敌军工作,为期近两个月时间。</p> <p class="ql-block">  战地播音员洪纯吉的感慨以及与同行形成的共识。</p> <p class="ql-block">《秉承正义之声,攻心为上,努力克敌制胜,当好喉舌》</p><p class="ql-block"> 往事回首,我青春年华之际,曾经二十年坐在话筒前,那是一方神圣的阵地。我们,是党和军队的喉舌,肩负着无比重大的使命。每一次轻启双唇,每一句从舌尖滚落的话语,都如同振翅的白鸽,向着海峡彼岸飞去,带着祖国母亲殷切的呼唤。</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那话筒仿佛有魔力,它将我们与祖国的心跳紧紧相连。当我们靠近它,就能感受到那股磅礴的力量在身体里涌动。我们发出的声音,是祖国大地上山川湖海的交响,是城市乡村蓬勃发展的乐章,是古老文化传承千年的低吟,是科技创新突破向前的高歌。这是祖国的声音,它穿越云层,跨越海峡,在空气中弥漫开来。</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我们怀着对彼岸同胞的深情厚谊,将每一个字都注入了温暖。我们知道,在海峡的那头,有和我们血脉相连的亲人。我们的声音是和平的使者,轻轻敲打着他们的心门。我们讲述着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那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是繁荣的象征;那飞驰的列车,是速度与发展的联姻;那遍布乡村的希望田野,是富足的画卷。我们也诉说着那些古老的故事,让传统文化的魅力在他们心中重新点燃。</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每一次坐在话筒前,就像是点燃烽火,不过我们传递的不是战争的信号,而是希望与爱的火焰。我们用声音编织着无形的桥梁,一端是祖国大陆,一端是宝岛台湾。这座桥,能让彼岸同胞踏上回家的路,能让他们感受到祖国母亲张开的怀抱是如此温暖。我们是传播者,是守护者,是海峡上空那永不消逝的爱的电波,为了祖国的统一大业,用声音书写着壮丽的诗篇。</p><p class="ql-block">(作者是一位曾经的军队系列对金门诸岛国民党军官兵广播的资深闽南语战地播音员,经历过海峡两岸军事对峙唇枪舌剑短兵相接的年代和经历过海峡两岸关系缓解的过程,故为海峡两岸局势冷暖的经历者和见证人,从我口中传播到彼岸的声音无数,可能会比我跟爱人说的话还多得多。我的声音在厦金海峡上空响彻二十年间,即便后来担任行政领导职务诸如播音组副组长和编播室副主任都是分管播音工作的,都没有离开过播音工作岗位)</p> <p class="ql-block">  请观看专题片《广播人对祖国统一的情怀》</p> <p class="ql-block">  一支在炮火中诞生的光荣部队,一首特殊年代的前线战歌,一片海峡之间的宏声召唤,一段峥嵘岁月的永恒记忆,一个老兵对祖国和人民的赤胆忠心,一种两岸同胞的骨肉深情。</p><p class="ql-block"> ……我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入伍的新兵,虽然那时海防前线的条件依然艰苦,但跟这支部队刚创建时相比已经好了不知多少倍了,作为晚辈,我深深地为自己也曾经是这支队伍里的一员而倍感自豪,同时怀着无比敬仰的心情去感受前辈们当年在战火中生活和工作的情景,前辈们的英勇无畏,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前辈们的勇气,永远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前辈们用汗水和鲜血铸就了祖国的辉煌,用勇敢和忠诚守卫了祖国的疆土,用坚毅与勇气,为祖国统一和繁荣稳定立下了赫赫战功,用艰苦的付出为祖国的昌盛富强写下了不朽的篇章。</p><p class="ql-block"> 铮铮‌铁骨写忠诚,戎马岁月映峥嵘‌,‌军魂永不灭,热血写担当!如今前辈们都年事己高,但岁月不减英雄志,荣光永驻在心中‌:光阴荏苒,岁月如歌,暮然回首,几十个春秋如指间流沙,巳匆匆而过,但看着这些记述前老部队老前辈当年的老照片、文字和语音,我仍然是激情澎湃,热血沸腾,人的一辈子有什么样的经历,使我记忆最深刻?终身难忘的那就是军旅生涯!军人的青春,因为奋斗更加美丽!我们用滿腔的热血,把美好的年华奉献给了国防,留下生命深处的眷恋!军装,便是我永远的骄傲,是我人生最美好的华彩乐章!当兵的经历是诗,是歌,是一杯醇香陈年老酒,是一次光荣的旅行,我和前辈们一样会记得,人生当中这一军旅情怀是心中不灭的火焰,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也温暖了岁月的长河。回想起来,是那么的美好,那么的纯洁,人生最美在军营!岁月如歌,青春如画,人生守住一个信念便再无遗憾!</p><p class="ql-block"> 读了洪纯吉战友的美编作品,感动之余,衷心地祝愿吴世泽和所有原福建前线对敌广播站的老前辈健康长寿,生活幸福,祝愿前线对敌广播站的每一位战友们家庭美满 ,万事如意!愿军旅情怀,这心中不灭的火焰,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也温暖了岁月的长河。</p><p class="ql-block">(八十年代入伍的原小嶝广播分站站部文书、原宁德市蕉城区政协副主席谢绍宽著文章)</p> <p class="ql-block">  1984年11月全国政协主席、中央对台领导小组组长邓颖超,到对高山分站视察看望前沿一线广大官兵,并接见我站播音组组长陈斐斐。</p> <p class="ql-block">  这是前沿一线的小嶝广播分站。六十年代南京邮电学院大学生徐六保,在海岛上竟然一待21年。被荣记二等功一次。</p> <p class="ql-block">  中央电视台《小崔说事》栏目专门邀请陈斐斐做客。</p> <p class="ql-block">  如果把广播站喻为海峡西岸的一棵苍劲高大的大树,那么所有曾经在广播站光荣服过役的成千上万的战友们就是这棵大树上的一片绿叶。</p><p class="ql-block"> 广播站经年的每一段岁月,每一段时光,每一段话语,如同生活之树上的一片片绿叶,叶细情深。每一片绿叶都展现着大地与阳光的深情,每一片绿叶都雕刻着泥土与岁月的芬芳。 </p><p class="ql-block"> 广播站的往事就像一场无言的秋红,纵算水尽山穷,叶落成空,那老去的年华依旧可以风姿万种;纵算岁月朦胧,天涯西东,依然可以觅寻当年遗落的影踪。</p><p class="ql-block"> 洪纯吉老战友对广播站这棵大树情有独钟、深怀爱意。他时常用视音频、图文等方式不倦地回忆、讲述、记录广播站的一些往事,让看得到、看得懂、听得到、听得懂、读得到、读得懂的广播的战友们各有所思,各有所念。也许会让你勾起许多往事的回忆;也许你已经淡忘了记不清了;也许,也许……但是,流年如歌,时光知味,我依然要向纯吉战友致敬!谢谢你的衷情和执着!</p><p class="ql-block"> 借此机会,向尊敬的广播站的老同志吴世泽、陈斐斐、张若丹等老前辈致敬!</p><p class="ql-block">(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建前线厦门对敌广播总站政治委员杨华生著文章)</p> <p class="ql-block">  1986年2月国家主席、中央军委常务副主席杨尚昆视察我站,到播音组时,站在我们后面聆听我们播音。</p> <p class="ql-block">  在人民解放军行列里,奉献与牺牲精神,随时有之!“舍小家,为大家”的事情比比皆是。</p><p class="ql-block"> 我广播站自建立起凸显的诸如“不怕苦,不怕死,艰苦奋斗”等发生的故事篇篇,正能量成就了辉煌,精神内涵丰富多彩,钵满盆满。</p><p class="ql-block"> 我站的历史是励精图治的奋斗史,三十八年谱写出的是一曲砥砺前行,勇往直前,熠熠生辉的历史篇章。</p> 牢记我们的经历 <p class="ql-block">  朗诵者:原青海省黄南军分区政委李大国大校</p> <p class="ql-block">编辑制作 洪纯吉</p><p class="ql-block">2024年11月13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