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峨山彝族自治县,原名嶍峨,成立于1951年5月12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彝族自治县,也是云南省第一个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县。2020年1月22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命名为国家园林县城</p> <p class="ql-block">曾经听说峨山是彝族发源地。通过百度 “Ai”介绍:“峨山彝族自治县并不是彝族的发源地……。目前还没有确凿的证据表明峨山是彝族的发源地。彝族主要分布在滇、川、黔、桂四省(区)的高原与沿海丘陵之间,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p> <p class="ql-block">峨山彝族自治县在彝族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它是中国“彝族花鼓舞”之乡,也是“彝族四腔”的发源地。这里曾是彝族祖先阿普笃慕主持六祖分支的地方,具有丰富的彝族历史文化。峨山被誉为“天下彝家·笃慕梦园”。</p> <p class="ql-block">百度资料:阿普笃慕是彝族人民普遍认同的彝族始祖。《大定府志》载:“有祝明(笃慕)者,居堂狼山中,以伐木为业,久之,木拔道通,渐成聚落,号其地为罗邑,又号其山为罗邑山;夷人谓邑为业,谓山为白,故称为罗业白。” 《西南彝志》也载:洛尼山,又名堂琅山,是彝族“六祖分支”之地。贵州彝文《指路经》说:“祖母住靡莫,父往堂琅地,孙往夜郎国,撑天地建国家,多同管理诸小国。”四川凉山彝族《指路经》载:“去兮去兮,欲行路边站。堂狼山之旁,除秽摇神扇,倘若不摇扇,难把秽来除;人逝名犹在,倘若名不在,难把路来指……”</p> <p class="ql-block">以下的六座人物雕塑就是“六祖分支”时的六位兄弟形象</p> <p class="ql-block">在峨山彝族广场留影</p> <p class="ql-block">《彝族祖先阿普笃慕的传说》</p> <p class="ql-block">彝族先祖纪念广场全景</p> <p class="ql-block">峨山县城鸟瞰</p> <p class="ql-block">蒙自市碧色寨滇越铁路历史文化公园</p> <p class="ql-block">碧色寨滇越铁路历史文化公园导游图</p> <p class="ql-block">碧色寨滇越铁路历史文化公园景观</p> <p class="ql-block">碧色寨滇越铁路历史文化公园景观</p> <p class="ql-block">碧色寨滇越铁路历史文化公园景观</p> <p class="ql-block">碧色寨滇越铁路历史文化公园景观</p> <p class="ql-block">碧色寨滇越铁路历史文化公园景观</p> <p class="ql-block">碧色寨滇越铁路历史文化公园景观</p> <p class="ql-block">据说这里是电影《芳华》的拍摄地之一。我没有看过《芳华》,不知道电影在这里拍摄了哪些内容。但是这次到这里观光,发现不少游客租用更早年代的服装游览拍照。也许,他们也没有看过《芳华》,不了解那场血与火的“自卫还击,保卫边疆”的战斗吧……</p> <p class="ql-block">碧色寨滇越铁路历史文化公园景观</p> <p class="ql-block">碧色寨滇越铁路历史文化公园景观</p> <p class="ql-block">碧色寨滇越铁路历史文化公园景观</p> <p class="ql-block">碧色寨滇越铁路历史文化公园景观</p> <p class="ql-block">碧色寨滇越铁路历史文化公园景观</p> <p class="ql-block">碧色寨滇越铁路历史文化公园景观</p> <p class="ql-block">碧色寨滇越铁路历史文化公园景观</p> <p class="ql-block">碧色寨滇越铁路历史文化公园景观</p> <p class="ql-block">中国第一条国际联运铁路</p> <p class="ql-block">修建滇越铁路极为艰难</p> <p class="ql-block">据说蒙自是“云南过桥米线”的发源地。蒙自城内有一处花费巨资修建的“蒙自过桥米线小镇”。从碧色寨返回蒙自市内以后,我们一行三人来到“小镇”,在一家挂着“六代传人”铭牌的过桥米线餐馆,花费60元人民币购买了三份(标价最低的20元一套的份量),扎扎实实享用来一次最正宗云南过桥米线。分量很足(米粉可以任意添加),味道非常好。推荐有机会到蒙自旅游观光的朋友到他们家来一份正宗过桥米线尝尝。</p> <p class="ql-block">还没有加入米线(米粉)的汤碗(巨大的饭碗)</p> <p class="ql-block">加长的筷子和饭碗比例</p> <p class="ql-block">已经传承六代的“过桥米线”饮食店里面的荣誉墙。</p> <p class="ql-block">自1986年第一次公务到云南昆明,38年间,因公因私及旅游观光,到昆明也不少于八九次了。一直没有到过昆明太和宫的金殿。其中原因,就是这个金殿涉及历史人物吴山桂。这次再到昆明,入住的酒店距离金殿只有公交车三站路,因此,细雨绵绵中,徒步1.2公里,首次前往金殿观光。</p><p class="ql-block">题图是金殿所在的太和宫风景区</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昆明金殿。资料说建造这个金殿,用去黄铜250吨。这是目前国内所有“金殿”中规模最大,用铜最多的一座“殿堂”。</p><p class="ql-block">一般来说,殿中供奉的应该是“真武元军”,但是这里面坐在正面中间的那尊铜像,据说就是吴三桂的形象。塑像身着的是明朝官服,而非道士的道服。因此,网上有网友说这是吴三桂给自己塑的像。他在“金殿”塑像的第二年,也就是16++年,举旗反清复明,后在湖南XX病亡。</p> <p class="ql-block">对于吴三桂这个历史人物,实在是短短几句几十句几百句都难以说清楚的。这里就不予置评了……</p> <p class="ql-block">不去评价吴三桂朝秦暮楚和“冲冠一路为红颜”。但是昆明金殿的规模及其建造技术确实应该予以高度赞扬的。</p> <p class="ql-block">金殿正面图</p> <p class="ql-block">金殿前的石雕</p> <p class="ql-block">金殿里面的一组雕像</p> <p class="ql-block">金殿天蓬(穹顶)图片</p> <p class="ql-block">看起来整座金殿都是由铜构造,墙,柱,瓦,门,窗(没有注意地面是否铜板)都是黄铜铸造。据说新建时整座金殿在阳光在下闪闪发光。经过几百年的风雨,黄铜已经氧化成古铜色。这些铜铸件,用手触摸,给人有一种温润厚重感。</p> <p class="ql-block">精美的铜铸门板</p> <p class="ql-block">精美的铜铸门板</p> <p class="ql-block">精美的铜铸门板</p> <p class="ql-block">金殿的铜铸(花窗)(右)</p> <p class="ql-block">金殿的铜铸(花窗)(左)</p> <p class="ql-block">从窗外(右)看进去</p> <p class="ql-block">从窗外(左)看进去</p> <p class="ql-block">太和宫景区小景</p> <p class="ql-block">太和宫景区小景(金殿廊柱)</p> <p class="ql-block">《太和历年修理功德碑记》。太和宫(包括金殿附属设施)应该是经过几百年不断建设完善的。从这几块石碑记载,可以知道,建造太和宫的经费主要来自民间的“捐助”</p> <p class="ql-block">太和宫景区小景</p> <p class="ql-block">太和宫景区小景</p> <p class="ql-block">捐款者有一百两百的,有三十五十的。看起来并没有像当今社会——捐款最高的排名靠前——那么“功利”。似乎捐款10元大洋一下者,也被刻与碑上,计入“功德”榜</p> <p class="ql-block">太和宫小景</p> <p class="ql-block">太和宫小景</p> <p class="ql-block">太和宫小景(正面)</p> <p class="ql-block">太和宫小景(背面)</p> <p class="ql-block">这是太和宫景区院内国内安置的目前几个建有“金殿”的风景名胜区的“金殿”仿制品之一。似乎包括五台山、武当山、泰山等多处名山古刹?(因为雨有点大,没有近前细看)</p> <p class="ql-block">国内某个古刹的金殿(仿制品)</p> <p class="ql-block">金殿名胜区介绍</p> <p class="ql-block">太和宫内门</p> <p class="ql-block">太和宫院门</p> <p class="ql-block">太和宫院内的古树</p> <p class="ql-block">金殿景区山下的大门</p> <p class="ql-block">抽空到昆明市区南屏步行街打一个卡</p> <p class="ql-block">南屏街头的铜雕像——卖梨的年轻人</p> <p class="ql-block">这是麻栗坡老山脚下的通关天宝(船头)口岸,从这里往前百米就是越南清水河口岸了。</p> <p class="ql-block">在麻栗坡天宝口岸拍照纪念</p> <p class="ql-block">对面是越南老街市</p> <p class="ql-block">在河口口岸拍照留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