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云冈石窟,原名灵岩寺、石佛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17公里处的武州山南麓,是中国著名的石窟群之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云冈石窟的开凿历时约150年,历经北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等朝代,现存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9000余尊,是中国石窟艺术宝库中的瑰宝。</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云冈石窟作为中国第一个皇家授权开凿的石窟,反映了北魏王朝的政治雄心。与我国诸多石窟寺比较,云冈石窟最具西来样式,即胡风胡韵最为浓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其中既有印度、中西亚艺术元素,也有希腊、罗马建筑造型、装饰纹样、像貌特征等等,反映出与世界各大文明之间的渊源关系,这在中华艺术宝库中是独一无二的,对后世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61年3月4日,云冈石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云冈石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第3窟(灵岩寺洞):这是云冈石窟中规模最大的洞窟,内部空间巨大,分前后两室,主佛阿弥陀佛高达10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第5窟(大佛洞):窟内有一尊高达17米的佛像,是云冈石窟中最大的佛像。</p> <p class="ql-block">第6窟(释迦佛洞):洞内有33幅浮雕,讲述了释迦牟尼一生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第七窟(西来第一佛洞):窟前建有三层木构窟檐,窟内分前后两室。后室正壁上层刻有菩萨坐于狮子座上,东、西、南三面壁上布满雕刻的佛龛造像,南壁门拱上的六个供养菩萨形象优美逼真。</p> <p class="ql-block">第八窟(佛籁洞):窟内两侧有五头六臂乘孔雀的鸠摩罗天,东侧刻有三头八臂骑牛的摩醯首罗天,这种雕像在云冈极为罕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9、10窟位于云冈石窟群中部,为一组双窟,2014年新建一座七间木结构窟檐以保护文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11窟与第12、13窟为一组同时开凿的洞窟,属于北魏云冈中期石窟,都是云冈艺术走向成熟时期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第十五窟(万佛洞):雕有一万余尊小佛坐像,人称万佛洞。窟内两侧有五头六臂乘孔雀的鸠摩罗天,东侧刻有三头八臂骑牛的摩醯首罗天,这种雕像在云冈极为罕见。</p> <p class="ql-block">第17窟是云冈早期洞窟中唯一的交脚菩萨大像窟</p> <p class="ql-block">第19窟以三世佛为主像,主尊高16.8米,是云冈石窟雕刻中的第二大佛像</p> <p class="ql-block">第20窟是云冈早期开凿的昙曜五窟之一,亦为大像窟,位在五窟西端。由于前立壁的崩塌,使得佛像显露在外,故而又称露天大佛,清末民初称为“大露佛”。前立壁的崩塌的时代,据窟前考古推证,约在北魏当年。辽时建有木构窟檐,后毁于兵火。</p> <p class="ql-block">谢谢欣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