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11月10日,国家高级美术师王志高先生授牌仪式在驰名中外的古城西安举行。我国著名品牌策划专家、中央电视台新闻节目制作部部长、央视融媒网执行总编辑总策划、影视编剧导演、中国人民大学-华南师范大学-西北大学兼职教授、秦岭书法大学终身名誉校长李长征中央电视台-《成功之路》栏目制片主任李小民,《当代华人传奇》栏目外联部主任俞柏华,西安市雁塔区文旅局副局长武小军,西安市长安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执法局(区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马耀东,西安盛唐书画院长李养正,民营企业家刘志飞、刘红飞等一百多名中央省市县有关领导嘉宾应邀出席。</p><p class="ql-block"> 著名书画收藏家白顺义在祝贺宴会上致词上讲,王志高先生,陕西省兴平市人,1960年5月生,正高级审计师,历任陕西省审计厅总审计师、副厅长,一级巡视员退休。他自幼热爱书法艺术,遍习颜柳欧赵体和石门十三品等,尤其对寿、龙、虎、猴寿等榜书有研究。</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九十年代,白顺义曾多次拜访过任新昌先生。对他书写的猴寿字感到非常的惊奇和敬仰。字中有画,画中有字;惟妙惟肖,活灵活现。他让先生现场书写,先生婉言谢绝。他立马意识到先生技不示人,但猴寿字在他的脑海里留下了深深的记忆。随着他的书法功力的长进,逐渐对书写榜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书写了很多的寿字、龙字、虎字、福字送人,受到众人的喜爱。一次偶然机会,他在网络上看到一位书者完整地书写了猴寿字,喜出望外,下载图像后反复临摹、琢磨。经过长达数月的练习,初具猴形。初写的猴寿瘦而小,既不丰满也不形象。功夫不负有心人,再经过练习,“猴寿”字线条流畅、气势潇洒,那种形态美、情态美跃然纸上。现在自己能书写“金猴拜寿”“太极猴寿”“回首望月”“尾舞盛世”“母子情深”等。通过书写“猴寿”字,他有三点体会:一是人要有好奇心。保持一颗“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童心,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好奇心、“不服输”、“钻牛角”是发明创造的基础,也是干成一件事情的重要条件。通过他关注“猴寿”、研究“猴寿”、书写“猴寿”,更是验证了这条真理。二是一勤天下无难事。人的智慧天生不齐,但勤能补拙。曾国藩说过“一勤天下无难事,一懒世间万事休”。勤也是意志的体现。立志做事的人,必然胸怀宽广、克勤克俭,否则一事无成,枉过流年。自己在练习书写“猴寿”的过程中,不知用了多少纸、多少墨,忍受了手臂肿痛、耐过了寂寞枯燥,经过反复打磨,才终于将一个活脱脱猴子般神态的“寿”字展现在眼前。三是学无止境、挑战自我。“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是周恩来同志的座右铭。面对潮水般涌来的信息社会,面对层出不穷的新事物和新知识,尤其是中老年人更要不断学习,积极进取,不然就会被社会遗弃和淘汰。自己完成“猴寿”字的创作书写,也是一种自我挑战,不断丰富自己的人生经历。但是,他觉得自己书写“猴寿”字和书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不断的探索和完善,以达到自己的理想境界。</p><p class="ql-block"> 王志高告诉记者,书写猴寿古今皆有之。如北宋时期的陈抟老祖在华山写的“猴寿”,是目前出现最早的猴寿作品。陈抟为五代宋初著名道教学者,字图南,自号“扶摇子”,赐号“希夷先生”。他继承汉代以来的象数学传统,并把黄老清静无为思想、道教修炼方术和儒家修养、佛教禅观归为一流,对宋代理学有较大影响。后人称其为“陈抟老祖”“睡仙”,寿高118岁,公元989年仙逝。陈抟不仅著有很多诗篇文章,还具有政治头脑。在宋太宗赵匡胤当政时,他深受宋太宗赏识,两人还成为朋友,相传赵匡胤和陈抟下棋输掉了华山。宋太宗多次想委以重任他都回绝了。宋太宗为此赐陈抟为希夷先生称号。此号是宋太宗取老子的两句话:听之不闻为希,视之不见为夷,以此来赞赏陈抟高深的道行。陈抟不仅学著丰硕,道行高深,而且给后人留下了“猴寿”书法,值得现代人追思敬仰。</p><p class="ql-block"> 王志高说,不论是书法还是其他艺术,都是在传承中创新。全面继承前人的优秀书法文化,本就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书法艺术博大精深、浩如烟海。书写“猴寿”作为书法艺术一门分支,也是首先要传承前人的优秀成果,从前人的艺术成果里汲取营养;否则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我们不仅要从陈抟的猴寿字中汲取营养,还要从前人的各种寿字中包括福寿、龟寿、鹤寿等基础上进行创新,进一步发扬光大,赋予时代的韵味与气息。没有创新,墨守成规,只能是循环往复,从而失去书法艺术的生命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