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知道陕州的“地坑人家”是在十五年前,那会儿正在主持研究制定张壁古堡的保护开发总体规划。心里老琢磨着一个问题,既然陕州可以形成别具一格地坑院,那么形成明堡暗道的张壁古堡怎么就不能再开发几只地坑院子,闯出一条富有晋中特色的民俗民居路子来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百闻不如一见”。陕州地坑院,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张汴乡北营村。作为一种古老而神奇的民居样式,地坑院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全国乃至世界唯一的地下古民居建筑群,被誉为“地平线下古村落,民居史上活化石”,是中国特有的四大古民居建筑之一。“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入户不见门,闻声不见人”便是它的真实写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陕州地坑院是这次晋秦豫之行的最后一站,虽然时间有些局促,但丝毫没有影响我们亲身观察体验的真切感觉。说实话,这两天走下来还没有哪个景区的游客多到这么摩肩接踵,连导游都被一抢而空,我们只好随大旅行团队一睹为快了。且不说景区的五脏六腑如何,单说这个大门就让我刮目相看了。整个大门完全是黄土元素格调,一个大顶拱俯卧在一大四小五间土窑洞上,两侧建有一双对称影壁,“陕州地坑院民俗文化园”十个大字腾空而起,气势如虹,引人眼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一开始几十位游客紧跟着导游洗耳恭听,但从第二只院子里出来后多半人已经不耐烦了,变成了散兵游勇。不过对我来说倒是有一个好处,能听明白导游一字一句的讲解。导游说:“陕州地坑院历史悠久,《礼记·礼运》载:“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桧巢”。“营窟”就是一种地穴式的房屋,人类最早的居住方式就是穴居式,也是窑洞最初始的形式,陕州地坑院见证了穴居式民居的发展演变的过程。窑洞是黄土高原主要的居住形式,主要是受到气候和地理条件的限制。地坑院民居与土地连成一体,透过建筑与自然两者的有机结合,表达了人们对黄土地的深情,彰显着华夏儿女的聪明和智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作为传统而自然的生土建筑,地坑院的建造手法采用了从上到下、由外至里的挖取式建造手法,这种减法的空间建造模式,既能获得人们所需的居住空间,又不对周围环境造成任何影响,也用不着投入过多的建筑材料,是真正的融于自然的生态建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陕州地坑院的村落风貌,地上看不到房舍,家家户户藏于地下,远远望去只见树冠和地面上的林木,这是地坑院村落风貌的显著特点,由于其院落格局与北京的四合院相似度很高,故地坑院又被称为“地下四合院”。院子的四个正面朝向是当地居民根据八卦的方位来确定的,有“东震宅”“西兑宅”“南离宅”以及“北坎宅”,分别是以偏向正东正西正南正北为朝向的院子。以“东震院”为例,坐东朝西是它的主窑和上下厨窑,装一门三窗和一门两窗,是客厅及长辈居住的地方。两侧偏窑,装一门一窗,主要是晚辈居住及其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供游客参观的民俗文化园主要由22座地坑院相互打通而组成,为了设计旅游线路而完全改变了原来单门独院的生活方式。只是为了避免同质化的视觉疲劳,内设了不同主题,全方位向世人展示地坑院的历史演变及陕州地区人们的生活风貌与民俗技艺,如捶草印花、陕州剪纸、锣鼓书、澄泥砚、木偶戏、皮影戏、糖画、红歌表演、陕州特色婚俗表演等。其实我最喜欢的是未经开发的地坑院,虽然不太美观,但有原住民的生活形态和情景,如锅台、土炕、烟囱、排水渗水系统应有尽有。几乎每个月院落都栽种着一两棵树,红红的柿子挂满枝头,显得生机勃勃,秋意浓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在地面跟一位本村的老年妇女聊天,她说她就是村里的迁出户,村里除了旅游就没有什么收入,在这里摆个小摊子卖些苹果、核桃、花椒等农副产品,增加一些收入才能勉强维持生计。言谈之中她有许多的无奈和困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地坑院具有坚固耐用、冬暖夏凉、挡风隔音、防震抗震的特点,冬季窑内温度在摄氏10度以上,夏天保持在摄氏20度左右,人们称它是“天然空调”。我特意进了一个地坑院民俗宾馆,我问服务员:“有卫生间和洗浴设施吗?”她指卫生间说:“不信你看,我们的房子特别受外地游客的青睐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要不是因为自己也是生在黄土坡,长在黄土地,面向黄土背朝天,当晚非得要住下来亲身体验一吧地坑窑洞的冷暖风情。</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