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拙文《路漫漫 吾当上下求索——我的人生回忆》发表己来,得到朋友们的关心与支持。文字共有十八个篇章,现在将每篇集中重发于此,方便各位阅读并斧正。谢谢!</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第四篇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我的理财</b></p> <p class="ql-block">国内理财的渠道与方式并不多,就那么几种:楼市、股市、外汇、储蓄,姑且把车市也当作一种理财吧。上世纪70年代就不摆了,记得参加工作后工作了七八年了,到1978年进入大学读书时,手中约有六百多元的储蓄存款,这在当时也算一笔不小的资产了,应当是在当年我工作时有一种特殊的条件使我日常费用开支不多才有的这笔结余,这600多元的储蓄,在大学读书期间有了那一对双胞胎儿子之后,还是比较慷慨的花了300多元买了一台当年比较风靡流行的收录机,目的是能放磁带的音乐让儿子享受,余下的另一半就在读书期间贴补家用了。80年代大学毕业后收入虽有增加但仍很清苦,即便后来出去兼职上课有不菲的收入,但也只能改变家庭生活的状况,不可能有更多的积蓄去理财,何况当时除了银行存款也没有理财的渠道。90年代下海经营了几年,到后来退出商界时应当是有一笔还是比较可以的积蓄,但也不可能特别的多,资产的增长和财富的积累关键还是在那个时候就开始的理财,主要是偶然进入的楼市以及误打误撞进入的股市。</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第一节 楼市</b></p><p class="ql-block">应当讲在理财上最有成就和收获的是楼市,可以说我基本上是踩着了这30年来国内楼市的发展节奏,带来了财富和资产的增长。</p><p class="ql-block">购买的第一套房位于金牛区的茶店子,是茶店子西街的一栋四层楼高的小洋房中的一套,购买的价位在当时还是颇高的,记得是每平方1300元,而当时那一区域的其他房子价格每平方都在1000元以下。这栋房子的品质在当时是比较高的,据说最初是设计的金牛区委八大常委住的,一栋小洋房共有八套,后来时过境迁干部们的住房标准有所调高,建成的这栋小洋房就拿来对外出售了。</p><p class="ql-block">我当时是倾其所有积蓄买了这套房,90年代初开放的程度还不高,所以这套房我还不敢用自己名字买,而是用的我母亲的名字买的。这套房子的实际功用是两个双胞胎儿子后来就读成都十八中,我们在那里住了好几年,方便孩子就近读书。记得这套房子当时购进金额约十三万,我们从这个地方搬走后就一直在出租,租金收入也过得去,最后这套房子在2013年左右拆迁,收到了约150万拆迁赔付款,加上多年的租金收入,这套房子购入的资产增值约是十二三倍吧。</p><p class="ql-block">上世纪90年代初小平同志南巡后,改革开放的步伐迈大,成都也在那个时候兴起了一股修建专业市场的热潮,1992年春节刚过,成都市第一个市场建设在成华区揭开序幕,它是由成华区修建的西部市场,5万元一套,楼下是一间铺面,楼上是一间可作为办公室的房间,自带卫生间,我也在那个时候买了一套。但市场基本没有开发出来,放在那里断断续续的出租,租金收入也不多,这样拖了10多年,到2010年左右市场的占地国家要征用了,作为营业用房大约赔付了将近90万人民币,也增值大约十六七倍吧。</p><p class="ql-block">1992年五六月份,作为一种经营周转,我购买了金牛区化成小区一个单元共十四套商品房,作为银行贷款的抵押,所以也谈不上是房产投资,最后这些房子都抵押归还了银行,我得到的是贷款资金的周转效应。</p><p class="ql-block">到1994年中,因为两个儿子即将入读七中和树德中学,于是在石人小区购买了两套住宅,一套是顶楼的跃层,另一套是底楼的家带店。这两套住房有一点房产投资的味道,但当年在生意经营中需要资金,也把它作为抵押向银行贷了款,1997年儿子读高中后开始入住,住了六七年之后也作为归还银行贷款抵押给了银行。</p><p class="ql-block">到了1995年,生意上开始沉淀下一些多余资金,这时才开始考虑投资房产,正好那时在武候区二环路外开发了几个称为交大花园的商品房小区,这些小区当时所征用的土地还是双流县,土地成本和配套建设的成本都很低,所以售价也很低,以每平方米700元起价,作为投资我先后在交大花园清水河小区、交大花园武侯小区和交大花园广厦小区购买了大大小小的七套商品房,这是90年代比较有意识的房产投资,但多少有一些偶然的因素。购入这些房子总计花费了六七十万人民币,由于当时位置太偏僻,所以收房后房子基本没有派出用场,也出租不出去。</p><p class="ql-block">几年后进入2000年,成都的建设发展很快,双流县的那块飞地也划给了武侯区,周边的配套开始兴建,房子也逐步租出去了,但租金很低。后来我把这些房子改造成为套房内的单间出租,因为房租是押一付一,很受当时刚毕业的很多大学生青睐,每个单间价格虽然较低,但一套房子的收入也颇丰。大约在2010年左右八套房子中售出了五套获利不错,这5套房子购入价格不到40万人民币,卖出时收入约250万,增长了六七倍。现在还有两套仍持在手中,购入价20多万但现在市场价格已在200多万。</p> <p class="ql-block">进入2000年,生意上的事情基本上完全结束了,在西南财大教学之余也得考虑一些资金资产的理财,20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先后购买了一些房产,包括因为在西南财大上课和女儿读小学初中需要,在西南财经大学光华校区对门清江中路购买了一套200多平方的住宅,是顶楼九跃十的跃层,还赠送了一个有60平方的大平台,住起来十分宽敞舒适,这套房子购价不到40万人民币,住了七八年之后至今一直在出租,租金收入也不错,每年有五六万人民币,这套房子的市值现在应该是在300万以上,当然也许是有价无市。</p><p class="ql-block">这10年中还相继购买了荷花池市场一个8平方的营业用房,西二环路边的一间酒店一直包租至今的标准间,以及青羊小区一套西南财经大学房改的住房,还有温江区西南财经大学柳林校区的配套集资商品房二套,均为近百平方的一套三,其中一套在2020年出售为110万人民币,另一套目前市值也应在100万以上。</p><p class="ql-block">512地震后在北门驷马桥附近购买了6套标准间公寓,另外两个儿子大学毕业后,为解决他们的住房问题,也分别在2005年左右各为他们购买了一套房,姑且也算作是一种理财投资吧,因为这至少开启了他们自身的理财。应该说这段时间买的房子都赶上了2011年到2012年那一波房价上涨,理财收益应当还可以。</p><p class="ql-block">2012年房地产第一轮调控,主要是限购政策,为了能够购房我与夫人在2012年离了一次婚,今天为了有购房资格走离婚这条路走的人是比较多了,但2012年那个时候能够走离婚这条路子取得购房资格的还是凤毛麟角很少的,我们也是在实施了离婚购房的全过程后才知道其实它手续简便费用低廉。</p><p class="ql-block">那次离婚在取得购房资格之后,购入的几套房子除了赶上了2015年那一波房价上涨之外,由于购买的房子地段特好,增值幅度很大。比如在市中心人民公园和宽窄巷子对面买的两套尊城国际住宅,每套近80个平方当时价格每平方7000元多一点,二套房子总价110万,因为尊城国际旁边就是胜西小学,作为学区房的这两套房子,目前价格已近每平方4万,两套房子目前市值600万左右。另外在西三环外青羊新区购买我们目前住着的一套住房,当时购买价70万多一点,这一片区在青羊区政府的着力打造之下,片区商品房增值幅度很大,目前市值应在250万以上。</p><p class="ql-block">赶在2015年调控前,又先后在恒大曹家巷广场买了四套精装房,在绿地悦蓉公馆买了三套清水房。恒大曹家巷广场的四套精装房总面积在300多个平方,购入价每平方在11,000左右,投入了300多万人民币,目前市场价格已翻了一番,单价在每平方25,000左右,绿地悦蓉公馆的位置在三环路外龙潭寺比较偏远,当时买入价每平方7000多,现在已是一万三四,当然也许是有价无市。</p> <p class="ql-block">这10年中还相继购买了荷花池市场一个8平方的营业用房,西二环路边的一间酒店一直包租至今的标准间,以及青羊小区一套西南财经大学房改的住房,还有温江区西南财经大学柳林校区的配套集资商品房二套,均为近百平方的一套三,其中一套在2020年出售为110万人民币,另一套目前市值也应在100万以上。</p><p class="ql-block">512地震后在北门驷马桥附近购买了6套标准间公寓,另外两个儿子大学毕业后,为解决他们的住房问题,也分别在2005年左右各为他们购买了一套房,姑且也算作是一种理财投资吧,因为这至少开启了他们自身的理财。应该说这段时间买的房子都赶上了2011年到2012年那一波房价上涨,理财收益应当还可以。</p><p class="ql-block">2012年房地产第一轮调控,主要是限购政策,为了能够购房我与夫人在2012年离了一次婚,今天为了有购房资格走离婚这条路走的人是比较多了,但2012年那个时候能够走离婚这条路子取得购房资格的还是凤毛麟角很少的,我们也是在实施了离婚购房的全过程后才知道其实它手续简便费用低廉。</p><p class="ql-block">那次离婚在取得购房资格之后,购入的几套房子除了赶上了2015年那一波房价上涨之外,由于购买的房子地段特好,增值幅度很大。比如在市中心人民公园和宽窄巷子对面买的两套尊城国际住宅,每套近80个平方当时价格每平方7000元多一点,二套房子总价110万,因为尊城国际旁边就是胜西小学,作为学区房的这两套房子,目前价格已近每平方4万,两套房子目前市值600万左右。另外在西三环外青羊新区购买我们目前住着的一套住房,当时购买价70万多一点,这一片区在青羊区政府的着力打造之下,片区商品房增值幅度很大,目前市值应在250万以上。</p><p class="ql-block">赶在2015年调控前,又先后在恒大曹家巷广场买了四套精装房,在绿地悦蓉公馆买了三套清水房。恒大曹家巷广场的四套精装房总面积在300多个平方,购入价每平方在11,000左右,投入了300多万人民币,目前市场价格已翻了一番,单价在每平方25,000左右,绿地悦蓉公馆的位置在三环路外龙潭寺比较偏远,当时买入价每平方7000多,现在已是一万三四,当然也许是有价无市。</p><p class="ql-block">顺便说一下在这20多年的购房过程中,夫人也用她的自有资金购入了六七套房产,几套小户型标准间一直出租不错,两套大户型目前增值也很不错。</p><p class="ql-block">应当说近三十年是中国房市的发展期,成都房价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千元左右上升至现在的一万伍以上,不断升高的房价究其原因,宏观的讲是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币的发行量倍增,而房市是增发的货币的大蓄水池,不管空置房有多少,但大量的足以造成严重通货膨胀的资金被锁在房产中了。微观的讲是中国人的价值观念,买房买地是几千年来中国社会的习惯,所以中国老百姓也热衷于买房。这些宏观和微观的因素,使得近30年来中国的房价不断的被推高。比较幸运的是我在这30年房价推高的过程中,基本上踩中了该有的节奏。</p><p class="ql-block">往下的情况会怎样呢?在“房住不炒”大政策下,房市的限购限货限价限售使市场的流动性几近呆滞,惊人的空置房都使持有者面临房市泡沬破灭的崩踏危机。不过处于一线城市的成都,房价还没有涨到城市地位的程度,应当说在改策有所放宽时还会有一波涨幅,不过对国内房市要警惕了,已经到了需要考虑适当减持的时候了。</p> <p class="ql-block">从2020年起我开始考虑购置一些海外房产,目前在泰国曼谷已购置四套标准间,还准备在普吉岛帕提雅购置一点。女儿在2020年底去了日本,需要给她购置一间自住房,有可能在近日内买进,日本的房价虽高,但据说租赁市场很好,也在考虑适当购买,作为一种投资理财保值增值手段。</p><p class="ql-block">关于国内的房市,尽管我在过去的将近30年中是踩中了节拍成为个人财富增值的主要渠道,但时至今日应当说这个市场已很不乐观,泡沫早已形成并且很大,标志有两点:一是大得不能再大的空置率,二是低得不能再低的租售比。如果是完全的利伯维尔场经济,这个泡沫早就该破裂了,但是国内特殊的市场机制,使得各方都不会让这个泡沫破裂,都要尽量的维持它,因为它的破裂的承受之重是无论哪一方面都不能接受的,所以从各个角度降低它的流通程度让房价保持一个不跌微涨的态势是保证这个泡沫不至破裂的关键。但是能保持住吗?当然,由于我所处的成都市的一些极为特殊的情况,还应该相对比较乐观,但从全国的局面看,泡沫破裂应当说是早迟的事,泡沫是由看不见的手制造的,自然也会有看不见的手刺破它,任何力量都是托不住的。</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第二节 股市</b></p><p class="ql-block">我进入股市是比较早的,真正的介入是在1998年。在这之前,因为生意上各种事情的烦忙及资金的使用,对股市有所了解,但一直没有真正参与,直到1998年才投入资金进入了股市。</p><p class="ql-block">刚进入股市是比较茫然的,买了一些股票现在看来情况不错,比如青岛啤酒当时才5、6元钱的股价,去年就上冲过了100元,我在今年初以109元的价格出售了它。但能买它在当时也确实是很偶然的。</p><p class="ql-block">由于在股票的买进卖出上心中不是很有数,于是干脆把资金投入专注打新股,这算是为这二十多年的股市参与确定了一个基本的方法基本的思路,这种打新股也是我参与股市后一直处于盈利的保证。</p><p class="ql-block">我在股市的盈利主要来自打新股,早年的打新股不像现在需要市值配售,有资金投入就行,后来形式市值配售和资金同时需要,当然目前执行的是只按市值配售,中签后交款即可。应该说在这几个阶段中,无论是资金还是市值相对来讲我还是比较有优势的,所以这么多年来确实也中了不少新股,多数的新股都是在上市后不久就卖掉了的,也有少量的新股持有的时间较长。</p><p class="ql-block">在1998年那年还有一个特殊的情况,就是那年发行了很多封闭式基金,而这些封闭式资金也是采取象发行新股一样用资金申购,恰好我在那一年进入股市,而当年大家对于这种封闭式基金还重视不够,所以也申购到不少基金,应该有好几十万吧。这批封闭式基金表现良好,上市后不久都盈利颇丰,所以分红也极好,应当说在申购到这些基金的三五年中,他们的分红已经回收了投资。这批基金我基本上是长期持有,现在都转为开放式基金,应当说收益还是很好的。</p> <p class="ql-block">除了打基金外,这20多年打新股的中签数量和获利都很不错,特别是2012到2015年那一轮需要市值和资金同时都有才能参与打新的时间中,因为我的市值和参与资金都有相当的规模,所以中签较多获利也较高。</p><p class="ql-block">对股市的参与上我应当是一种价值投资的态度,这一点很符合主流的投资观念,中央电视经济频道在一个《投资者说》的专栏中为我做过一期节目。我购买的股票持有的时间都较长,因为我在股市的投入资金中,从来都是一种长期资金,没有短期的极迫需要,所以我基本上不是频繁的买进卖出,买进了就坚定持有,等到获利颇丰的时候再出手卖出。粗略的估计,目前我在股市上的市值应该都是这20多年来的纯利润了,已不存在着资金投入的回报问题,所以在近年来的A股市场票持有和买卖上显得更自由潇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的股票持有时间一般都比较长,持有10年是常事,有不少股票持有在20年以上,基金更是如此。也举几个还记得到的例子吧:有一只股票太阳纸业,我大约在2008年左右以19.80元购入了1万股,经历了两次10送10成了四万股,这支股票持有到2021年2月才出手,平均卖出售股价20元,获利约60万。</p><p class="ql-block">还有一只基金安久,当年是封闭式基金的时候,握了1万5千股,通过多次扩权后转成开放式基金,现在成了12.9万股,到2021年10月每股市价已是三元以上,总市值已超过40万,准备在近日出售。</p><p class="ql-block">还有一只股票国金证券,它在重组前叫成百集团,1998年我以16元购入了6000股,总成本近10万,十年后2007年国金证券重组后,股价到129元的时候我卖出1000股,收回了投资,手中持有的5000股经历了三次10送10后,现在成了四万股,因为这4万股是净利润,所有持有的心态极好,虽然现在持有已20多年,仍不急于要卖出,慢慢再看看吧。</p><p class="ql-block">从某个意义上来讲,A股市场是我的一个资金蓄水池,常年坚持的打新股使资金有用处并且获利不错,而我的股票卖出的时机是两个,首先是一只股票已经达到了理想得不能在理想的价位,个人觉得应该卖了,再就是房市投资上需要买房子作为一个资金的补充。</p> <p class="ql-block">A股市场是一个典型的投机市场,国内参与股市无论是机构还是个人是带着赌博的强烈意愿进入股市的,也正是这种赌博式的短期投资思路使一批又一批的投资人,一轮一轮的被割韭菜。所以个人的观点还是不要在A股上博弈,不要想在A股上赚钱,尽管我参与股市已有20多年并且获利菲浅,但这确实是这20多年我一直持有的观点,并且用这种观点劝阻家人和朋友。</p><p class="ql-block">近30年来的A股市场,没有成长性没有投资性,更没有人去培养,至于监管的缺陷乃至背后的黑幕就更不用去说了,所有参与A股市场的,无论是机构还是散户,都是抱着赚一笔的理念进入市场的。所以,从1992年A股市场建立经过15年,到2007年达到历史高点6214点,此后至今又一个15年要过去了,6214店仍然是的历史高峰,这样的市场有价值吗?</p><p class="ql-block">至于我在A股市场上能够获利,那是一个偶然得不能再偶然的偶然事件,而且这种盈利必须要具备某些条件,比如投入的资金没有急用,比如绝不做买进卖出的短线,更为重要的是有条件长期持股,当然心态就更为重要了,也就是你不要指望在股市上能赚钱,不亏就不错了,也许你没有指望着在股市上能赚钱,说不定偶然的机会使你能够赚点,如果你进入时就想着去赚钱,那么多半等待着你的就是亏损了,千万不要去想在股市中赚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还有想说一点的是,如果你真要想去炒股,那么券商呀股评师呀专家呀这一类的人员千万不能太信他们的话,甚至根本不能去相信。我曾在2012年受商务印书馆龙门书局所约写了一套三册的《股市操练三部曲》:第一册“新手学炒股入门”,第二册“从零开始学看盘”,第三册“股票买卖技巧与实战操练”,洋洋晃晃数十万字,但我要告诉你的是这种说教式的传授千万不能太信,书我都写出来了,但我很少买进卖出的炒股,像我这种“专家”的建言敢相信吗?当然我这套书的第三册中着重写到了炒股心态,也可以一看。</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第三节 汇市</b></p><p class="ql-block">说是汇市其实名不副实,因为我从来也没有进入过外汇市场,只是涉及到买了一些外币而已,虽然买得不多,但也是理财的一种方式,所以也就要予以一点记载。</p><p class="ql-block">说到购买外币,不得不提起一下人民币汇率这几十年来的变化。计划经济时代人民币汇率是一个官方的数字,改革开放以后逐渐向市场化方向靠拢,但严格的说就是时至今日,人民币汇率也没有真正的市场化,计划控制的痕迹还是很深,只不过市场化的味道越来越浓了。早年的人民币汇率一直维持在三元人民币汇一美元左右,进入改革开放之后贬值到6元多人民币汇一美元,在经济活跃的上世纪80年代末及90年代,汇率一度贬值到8元到11元人民币汇一美元的地步,进入2000年以来,人民币汇率一直控制在七元多汇一美元,当然2020年情况特殊,至下半年以来一直升值,连续突破7元以下的多个关口,目前在6.5元以下,也许他还要贬一些。</p> <p class="ql-block">我大约是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因为有一些生意上资金的沉淀,如同购买房子一样购有大约10万美元左右的外币,当时的购入价格其实不低,应在8元多人民币,购入后一直持有至今,购买的基本思想首先是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当然对人民币能否长期坚挺也有一些疑虑。购入外汇之后的前10多年国内银行美元的存款利率还是比较高的,相当长的时间保持在年化率5~6%左右,从这一点上来讲还是不错的。购入的这10万左右的美元,其中有一半在2010年左右换成了澳元,而在相当一段时间澳元的存款利息也是颇高的。购入这批外币其实也谈不上是什么投资,因为潜意识深处一直存在着怕人民币大幅度贬值,所以买点美元避险,因此这些美元澳元,至今仍然一直持有,目前约有十万多一点澳元六、七万美元吧,估计相当长时间内也不会去动用它了,放在那里总会有一些好处吧,不过作为一种理财,当初购买的这些外币收益也还可以,当然从资金投入的收益上来讲,它不能和楼市和股市相提并论。</p><p class="ql-block">如同在考虑购买海外房产一样,目前也有想法在可能的情况下开设海外账户储存点外汇,至少把国家规定的每个居民5万外汇购买和汇出额度用了,肯定境外房产和境外外汇它的增值幅度不会像国内已经过去这二三十年那么大,就算是一种资产多配置的思路吧,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肯定是对的。</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第四节 车市</b></p><p class="ql-block">把车市作为理财显得有些骄情,只是因为这二三十年也确实买了几个车,一种资金的使用,姑且也自讽式的把它算作理财吧,尽管这种“理财”的结局是严重亏损。</p><p class="ql-block">用的第一个车是长安面包,文字上写的是用而不是买,是因为这辆车是我刚学会开车的1991年买的,购买的资金不是我自己的钱,而是我当时为多家企业提供财务金融服务,作为一种回报有四家公司表示要为我到他们公司工作提供交通方便,各提供5万人民币要购买此车,当年长安面包车的市价刚好5万。这个钱当时要与不要都很为难,要吧好像有点荒唐,不要吧别人企业是作为一种服务回报也很尴尬,后来我还是决定要了,因为这种财务金融的服务在当年远不是这点价值,要了也许各方面特别是被服务的企业都心安,才更会相信我一定会尽心尽力为他们提供该有的良好服务。</p><p class="ql-block">长安面包车用了一年多,在1991年底换了一辆原装的本田雅阁2.0,在那个年代这种车还只能从广东那边走私过来。这辆车严格意义上也是赚了点钱的,缘由当然不是汽车升值,而是我使用了两年之后,我的业务单位三台县一家丝厂老板看上了这辆车,想在地方上风光一下,于是就用当年业务上往来的款项把这辆车抵给了他,当然抵的金额是比购买价高的,仿佛当时购买价是22万人民币,抵了将近30万人民币。</p> <p class="ql-block">在1993年赶上了一班合资企业购买进口车的末班车,因为当年同金牛区外资委关系良好,我的合资公司也归金牛区外资委管辖,于是争取到了一辆丰田大霸王商务车,当时花了将近30万人民币把它提到手,用了将近一年,后来以37万的价格把它售给了一位朋友,对我来讲是赚了几万块钱,对他来讲这辆车当时的市价应在45万以上,所以他也不亏。</p><p class="ql-block">这几辆车好像都赚了点钱,缘由绝不是车增了值,而是其他乱七八糟的原因。后来买的车情况就很惨了,1993年买了一辆原装的本田雅阁2.2,这在当时的成都应是民营企业老板们都用的时髦车,也是因为当时在经营公司,生意上的需要让我花了43万左右人民币买了这辆车,当然其中的30万是当时卖的那辆本田雅阁2.0的资金。这辆车买进后使用不多,特别是97年开始收缩生意后用得更少,到2007年我把这辆车卖出时它也只跑了不到10万公里,也只回收了资金4.7万,可以说是大幅亏了。如果与楼市做一个同比比较,几乎同一时期用不到30万在交大花园清水河小区买的一层楼4套房,10多年后卖出时收入180万,而同样差不多时间的这辆车,40多万投入只回收了47,000。</p><p class="ql-block">最后一辆车是我现在正在使用的尼桑天籁2.5,价格到不是特别贵花了23万多一点,2009年买入至今已使用14年,估计现在要出手它价格应在3万以内吧,或许还会更低。</p><p class="ql-block">楼市股市汇市车市,作为理财的手段,我的经历是楼市最好,股市也不错,汇市将就,车市就不摆了。如果说有什么感悟,那就是国内理财手段太少,储葍虽然保本但把钱存在银行无异于是长期贬值和亏损,楼市虽然风光,但时过境迁今后估计也不大会有这么好的机会了,股市基本上是个吃人的地方,没有事最好少去逛耍,当然无论哪种形式的理财心境平淡尤为重要,就好比手中有了仨俩个钱,总得要为它做点什么事吧,去做了就行了,做的时候千万不要指望有多好的回报,这是最重要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