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100个场镇拍摄计划的想法来源于今年五月份,当时因心理和身体状况欠佳,想出门走走逛逛,既能转移注意力,也能锻炼身体,可谓一举多得。不过因天气越来越热,一直热到了十月份,这份计划也就搁置了将近半年。</h3> <h3>乐山市十一个区县,排除较远的金口河、峨边、马边,还有100多个场镇,公共交通2小时以内的大概30个。100个场镇,对于不开车的我来说,仍然是项大工程。</h3> <h3>生于小镇长于小镇,对小镇有天生的亲近感。喜欢赶场天,市场上熙熙攘攘,自产自销的农产品琳琅满目,老乡边做买卖边家长里短,饭店飘散的香味,烟火气满满的小镇,平凡生活中的小美好,足以治愈疲惫的你我。</h3> <h3>第一个场镇选择了关庙,却以草草收场而告终。背了较轻的尼康D60+35,兴致勃勃到了关庙。当天不是赶场天,人少清净,街边茶馆有人喝茶、聊天,走在街上被多双眼睛盯着,根本不敢掏相机,于是往场镇外走,准备拍点乡土风光,拍了两张,相机没电了,这事搞的,兴致勃勃而来,兴致恹恹而去。</h3> <h3>第二次有点经验了,带上了小巧的松下LX5,再加上一块备用电池。走到最近的公交站随机上了一辆公交车,中途跟着多数人一起下车,到了茅桥菜市场。新鲜的蔬菜,红润的牛肉、香喷喷的点心,来都来了,家庭煮妇怎么忍得住?逛了一圈,左手一把菜,右手两斤肉,哪里还能腾出手来拍照,就这样回家了。</h3> <h3>前两次的失败,为后面的赶场积累了经验。一是要选择逢场天,人多不易被盯住;二是不要被外物所干扰,宁可把美食吃到肚子里,也不要拧在手上,影响掏相机的手速。这名义上的第三次赶场,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h3> <h3>(一)安谷镇</h3> <h3>安谷镇逢双赶场,去安谷场买菜吃蹄花的人很多,早上的公交车也挤。除了菜市场,我还喜欢它的小街小巷,光看名字就已经是心生欢喜。永安巷、永乐巷、光明街......巷子里一家挨着一家的茶馆,上午就已经有很多人开始喝茶了,真是快乐且安宁的地方。</h3> <h3>人很多,我也敢大胆举起相机,根本没人在乎你在拍啥,他们都有自己的快乐可循。两个孩子在踢球,停下来的间隙还热情和我打招呼;茶馆里的人看了我一眼,又自顾自聊天去了。</h3> <h3>(二)牛华镇</h3> <h3>牛华镇是麻辣烫和豆腐脑的发源地,与麻辣烫一起出名的还有河对面的和邦。麻辣烫人人说香,和邦人人喊臭,不过我在镇上逛的时候倒没有闻到臭味。</h3> <h3>牛华美食多。公交车上本地人向我推荐了菜市场的双凤豆腐脑,而不是大家熟知的九九豆腐脑。或许是不太饿,并没感到特别惊艳,不过价格确实实在,一碗豆腐脑一个卡饼14元,店里生意也很好,人来人往源源不断。祝氏豆腐脑是后面瞎逛时发现的,食客也很多,想来味道也是不错的。周记麻辣烫的店面越来越大,六婆麻辣烫却不知道哪里去了。</h3> <h3>被高楼隐藏起来的是小巷子,不去寻觅就会错过一段静谧的美好。开门就能和邻居唠嗑,关门还能听见隔壁的讲话声。巷子里遇见一家国光相馆,店招有点岁月感了。</h3> <h3>(三)关庙场</h3> <h3>关庙是目前走过的最小的场镇,比沐川的五间房都还小,穿场而过约五十米的公路就是主街道。赶场也没有特别的热闹,大概赶场与不赶场时的区别就在于是否有菜卖。街上仅有一家猪肉摊,价格与市中区无异;街边是卖菜的老太;茶馆与不赶场时一样,坐满了老头。街道太窄,每有大货车路过,行人就赶紧避让到街边台阶上。偶有几处墙上的涂鸦,让人感觉时间停滞之外,还有几分现代时尚气息。</h3> <h3>(四)牟子镇</h3> <h3>牟子与关庙同一天赶场。从关庙返回后,在新桥下车,没走几步就是牟子农贸市场。与关庙相比,牟子场热闹非凡,吃的穿的用的,都能在街上找到。美食很多,鲜烧牛肉、豆腐脑、中餐馆,坐满了享受美味的人。一个人出行最不好的大概就是没法点两个特色菜尝尝。</h3> <h3>从镇上往岷江方向走,宽敞平整的水泥路,两边是长势喜人的蔬菜,零星可见老人在菜地里忙活。牟子镇位于乐山城郊,通过三桥四桥与中心城区相连,地势平坦、水源充沛,远近有名的蔬菜基地是必然了。</h3> <h3>(五)马踏镇</h3> <h3>马踏镇场口有个马踏飞燕的雕塑,但镇名并不由此而得。马踏原名马拖井,据传明代前汲卤制盐用骡马拖拉,故名马拖井,民国初改名马踏乡。马踏镇历史悠久,矿产资源丰富,交通便利,茫溪河穿境而过,从场镇规模、建筑及赶场热闹程度能够看出经济状况不错。</h3> <h3>除开农贸市场集中售卖鸡鸭鱼肉农副产品外,门市外、路口也摆满了各色蔬菜水果,新鲜且无公害,看起来非常诱人;五颜六色的服装鞋帽,价廉物美实用性强,乡土气息满满。乡镇城管没那么严格,看起来乱七八糟,但反而更有烟火气。</h3> <h3>照片导入电脑后才发现相机设置错误,图片尺寸仅为0.3M,这是怎么搞的啊,简直是场大事故。非常遗憾,但还是记录于此,提醒自己不要再犯如此错误了。</h3> <h3>(六)马边县</h3> <h3>临时起意说走就走的马边一日游,第一站仍然是农贸市场。猪肉占据了小半个市场,全是瘦肉型猪,跟膘厚体肥的沐川猪肉有明显区别,还有小香猪、羊肉和黄牛肉。同行朋友买了两块老腊肉,我买了两斤红苕粉,以示不虚此行。市场门口的生煎包子、油炸糯米饼,味道也不错。穿民族服装的彝族女,手搭一支烟,脚蹬高跟鞋,是街头一道富有特色的风景线。</h3> <h3>烟峰彝寨距离县城只有20多公里,但因车多弯道多道路限速,将近一个小时才到达。没有文旅活动的景区还是比较冷清,店铺关门闭户,小孩自在玩耍,女人围坐刺绣。三十出头的妈妈已经有了四个孩子,大女儿六年级学习成绩很好,妈妈眼里嘴里都是骄傲和爱。</h3> <h3>(七)金粟镇</h3> <h3>加班结束,时间尚早,坐上公交车去赶场咯。大概有十多年没逛过金粟,场镇看起来变化不大。下车直奔菜市场,一眼看中了猪肚,收入囊中。拧着两斤多的袋子,属实不想拿相机,脑子里想的只有猪肚鸡,去新修的双漩坝大桥走了一下就回了。这是一次正宗的赶场。</h3> <h3>(八)寿保镇</h3> <h3>一直以来,犍为动车站因位于寿保镇距县城二十多公里而备受诟病,这对于喜欢赶场的我却不是坏事。早上八点零七分乐山站出发,十五分钟到犍为站,步行半小时即达寿保,时间刚刚好。</h3> <h3>下车时雾气弥漫,跟随着当地居民操近路到达镇上。场镇地势不平坦,仿佛一个有着旋转楼梯的大盆子。公路两边是店面,菜市场位于盆底,是最热闹的地方。市场里有家豆花饭店,豆花和粉蒸羊肉味道很好。大娘自制的盐菜香喷喷得来上一斤,大爷笨手笨脚秤好豆豉还要添上一勺,猪肚比昨天买的还要漂亮也不能放过,背包很快被填满。太阳也出来了,可以安安心心逛街了。</h3> <h3>寿保场镇不算小,赶场的多是留守老年人。镇上大部分是多层混凝土建筑,尚存几间老房子,风格与罗城古镇相似,外侧设有凉厅长廊,为做买卖的人遮风挡雨。冬至快到,卖补药的生意很好,围了一大圈人。街边成排待售卖的土鸡土鸭在阳光下眯着眼。一只小小狗,绕着人跳来跳去极其调皮可爱,不论孩子还是老人都被它的无忧快乐感染到。一个卖自制背篓的老人,上身一件短袖、下身光腿光脚,我身着毛衣厚羽绒服尚且冷飕飕,不免一阵心酸无力感。</h3> <h3>(九)竹园镇</h3> <h3>竹园因竹多而命名,但场镇的颜色不是绿色而是红色。场口有个“红色记忆”雕塑,场镇东边有个”红色美丽村庄“烈士村。围绕竹园烈士主题打造的红色文化小镇,时时可见红色,一片文化墙,一块街道标牌,一副标语,都是鲜艳夺目的红。</h3> <h3>农贸市场上售卖活鸡活鸭的明显比其他场镇更多,自己买肉去加工香肠的摊位前围满了人,也少不了每个场镇都有的五颜六色的省服和鸡婆鞋。</h3> <h3>(十)凌云乡</h3> <h3>人老了确实睡眠少。看天气阴沉沉要下雨的样子,本不准备赶场,反正也睡不着了,还是随意走走吧。情绪不高,拍照也少,在街上逛了一圈,就回了。</h3> <h3>比较有意思的是,在街上看见了一个用鸡蛋驱邪的老太太,手指划拨着鸡蛋,口中念念有词,类似于在寿保看见的用大米驱邪,也就工具/载体不同。我老家把这种叫做"打整",一般在遇到不明就里的身体不适或诸事不顺时,就可以采取这种方式。这种迷信or传统方式,多年未见,恐怕也后继无人。非常想记录下来,又怕打搅了他们,最终没有举起相机。</h3> <h3>小结</h3> <h3>十个场镇用了将近两个月时间。也许是太过随意,十个场镇走下来,仅仅是混了时间。拍照目标不清,主题不明,组片乱七八糟,黑白彩色混搭。技术未见提高、胆量未见增大。虽初衷也仅是混时间,但真正拍摄的时候,还是希望能有所进步。能否只拍黑白或彩色?能否固定一个焦段拍摄?如何拍出一个场镇独有的特色?或许下一组十个场镇的拍摄可以考虑。</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