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诗话民俗】之九:馆陶以“成语典故之乡”远近闻名

馆陶马

<p class="ql-block">  书法作者殷振月,河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初学欧阳询,后遍临颜真卿、王羲之、钟繇等古代书法名家书体。“阴阳合和”理念贯穿其书法实践,书法作品多次入展全国、省、市大赛并获奖。</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读诗】</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西江月·人镜魏徵</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王兰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满腹才华锦绣,一腔热血充喉。逆鳞直谏为国筹,罕见斫轮老手。</p><p class="ql-block"> 明主频观是镜,大唐阔步层楼。凌烟阁上数风流,千古流芳不朽。</p><p class="ql-block"> <b>注:</b>①“逆鳞”:逆鳞原指龙脖子下倒生的鳞片,是龙最为敏感、脆弱和忌讳之处。古人以龙比喻君主,因以触“逆鳞”喻犯皇上或强权之怒。诗中“逆鳞直谏”的意思是:魏徵敢于触犯皇威,冒死直言进谏。②“斫轮老手”:原意指对某种事情经验丰富或技艺纯熟的人。此指魏徵对唐太宗治国理政善于出谋划策。③“明主频观是镜”:明主指唐太宗,镜指魏徵。是:这,这个。诗句的意思是:唐太宗经常用魏徵这面镜子照自己,从而发现和纠正失误或不足之处。④“大唐阔步层楼”:意谓唐帝国兴旺繁荣,蒸蒸日上。⑤“凌烟阁”:唐太宗为表彰功臣建筑的绘有功臣图像的高阁。魏徵在凌烟阁二十四名开国功臣中排名第四。</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话民俗】</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馆陶也是成语典故之乡</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馆陶成语典故故事摭拾</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马月起</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馆陶县标</p> <p class="ql-block">  人们都知道河北省邯郸市是古赵都城,是有名的成语典故之乡。而地处齐鲁燕赵交界的馆陶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自古名人辈出,也形成了不少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有着丰厚的文化积淀。据笔者研究掌握,这些成语掌故不下百余条。下面摭拾几条有趣的成语典故故事(按历史年代顺序排列),以飨读者。</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子夏画像</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馆陶县滨河公园成语典故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痛抱西河</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子夏(公元前507-?)姓卜,名商,字子夏,春秋末晋国温(今河南省温县)人,是著名的儒家学派传人。他自幼聪明过人,不满二十岁就离开家乡到鲁国拜孔子为师,成为了孔子弟子中较为有成就的一个。孔子曾这样对他的弟子们讲:“能够阐明我的学问的是卜商啊!”有一次他问子夏的志向,子夏回答不愿为官,只愿终身从事教育,弘扬儒家学说。孔子语重心长地告诫他:“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后来,莒国(今山东省莒县)国君请求孔子为其选拔品学兼优的弟子到莒国为官,孔子推荐了子夏,子夏只得遵师命到莒国做事,但始终从内心十分厌倦官场中勾心斗角的生活。孔子死后,他坚决辞职离开莒国到馆陶县西河寨村设馆教学。春秋时期,馆陶是晋国著名的冠氏邑,地处齐、鲁、晋(包括赵、魏)、卫等国交界处,数度黄城之战就在冠氏邑附近发生,而且著名的曲梁城也就在附近,因而是重要的战略要地。子夏在黄河边的西河寨(按当时黄河就在馆陶经过,北流向天津入海。南北走向的黄河叫西河,西河寨因而得名)培养了许多人才,其中就有名士段干木(今馆陶县人)、名君魏文侯、政治家李悝、军事家吴起。子夏教学很辛苦,弄得身体很虚弱。后来其儿子不幸死去,他非常痛苦,以致哭瞎了双眼,史称“痛抱西河”。《史记•仲尼弟子传》:“孔子既没,子夏居西河教授,为魏文侯师。其子死,哭之失明。”子夏活了八十多岁,病逝于他的讲学处西河寨村。后人为了纪念他,在其讲学处建立了祠堂,春秋供人瞻仰纪念。清朝光绪年间重刻《馆陶县志》载:“城(指今北馆陶)西南七十里西河寨村,有一庙即卜子祠。其貌巍巍,内有尊经阁,即子夏设教西河处。”解放后文庙改成了学校,并不断修缮,培养了不少新的人才。</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段干木逾墙避命</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旧版《馆陶县志》</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逾墙避命、声驰与干木富义</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三个典故讲的是战国时期两个名人的故事。魏文侯斯是战国时期一个有作为的君王。他曾拜子夏为师,学到了不少本领。后子夏向他推荐弟子(馆陶人)段干木。但段干木与老师一样,是个一心隐居不趋世利的饱学之士。魏国都城在安邑(今山西省夏县),为巩固东部的统治,特在距馆陶不足百里之处(在今河北省魏县)设别都。魏文侯求贤若渴,几次亲自登门想授予高官,而他却总是避而不见。有一次,魏文侯登门拜访,他闻讯急忙跳墙逃跑,史称“逾墙避命”。《后汉书·桥玄传论》:“昔段干木逾墙而避文侯之命。”</p><p class="ql-block"> 魏文侯对此并不介意。为了表达自己的诚意,实现召纳天下贤士的目的,在别都东郊筑起了高台即著名的“礼贤台”。据《大名府志》载:“魏县东二里有‘礼贤台’,即魏文侯礼段干木处。”并多次亲自登门和派人去请段干木。段干木终于受到感动,只得应命,从此魏文侯以师礼待之,他也为魏国出了不少主意做了很多贡献。魏文侯请他出任魏国宰相,他不肯,而推荐了自己的师兄弟李克、吴起。后来,李克成为了魏国的宰相,吴起成为了魏国的领兵统帅,均立下了大功。魏文侯对段干木非常尊敬,每当出门路过段干木门前,都要在座位上站起来,行扶轼之礼。从者感到此举太过份,文侯说了一段很有名的话:“段干木不趋势利,怀君子之道,隐处穷巷,声驰千里,寡人敢无轼乎?段干木光于德,寡人光于势;段干木富于义,寡人富于财。势不若德尊,财不若义高。”(见《淮南子·修务训》)“声驰”与“干木富义”都是历史掌故,其中“声驰”指名声远扬。</p><p class="ql-block"> 段干木死后葬在馆陶,今北馆陶北关外的戴庄村西北尚有段干木墓遗址,墓址一亩有余,后人多次立碑建亭,并写有诗文。清朝馆陶县廪生刘廷瓒《题段干木先生墓》诗曰:“负国毛州外,相传干木丘。清风兴儒立,高节抗贤侯。残碑一旁古,花园几树秋。西河源不断,千载共长流。”段干木的后人有唐代“居业简素、遵从祖德、不趋世禄”的饱学儒士段道超和元朝被封为昭勇大将军的段伯豫,《馆陶县志》均有记载。</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馆陶县滨河公园成语典故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馆陶县公主湖公园“袖舞清风”雕塑</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馆陶园与主人翁</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两个典故记载的是馆陶公主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馆陶公主指的是汉文帝的女儿刘嫖,与景帝同是文帝与窦皇后的子女。此女很受文帝宠爱,被封为馆陶公主。馆陶县是她的食邑,同时在京城她也有一个长门园,亦称馆陶园。唐代著名诗人杜牧诗《忆游朱坡四韵》有句曰:“猎逢韩嫣骑,树识馆陶园。”馆陶园成为了皇家园林的代称。刘嫖长大后嫁给陈午,不幸丈夫早亡,五十余岁寡居。她不耐寂寞,与十八岁的少年董偃私好。董偃好友安陵人爰叔向董偃献计:“你与太主(当时汉武帝的姑母)私好,要是皇帝怪罪下来,那还了得?我有一计在此:顾城庙是文帝祠,皇帝常常到那里祭祀父亲却没有宿宫可以休息,不如劝太主把自己的长门园(即馆陶园)献给皇帝,大概可以免祸。”后刘嫖依计献长门园给武帝,武帝果然十分高兴,欣然接受,并在长门园建长门宫,爰叔为此得到了馆陶公主的百金赏赐。为进一步得到武帝的承认,刘嫖故意在家装病,引武帝亲来探视,并趁机表达自己对武帝及先帝的感激之情,要求武帝随时来看她。武帝看透她的心事,爽快答应。数日后,刘嫖自称病愈,请武帝赴宴。武帝到后,见姑母改穿奴仆衣服站在门口相迎,便有意顺水推舟承认姑母与董偃的关系,就笑着说:“我愿见见主人翁。”这就是“主人翁”一词的来历。从此,董偃同时也很受武帝的礼遇,甚至引起了当时一些正直大臣如东方朔等人的不满。不过,后来董偃因刘嫖的年老色衰而渐渐移情别恋,终于被武帝赐死。</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馆陶县滨河公园成语典故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金屋藏娇与长门买赋</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说起馆陶公主与汉武帝,实际有着不同寻常的关系。但作为皇帝的姑母,为什么她在汉武帝面前这么小心,而且有时似乎有些畏惧?这里面确有故事。馆陶公主深受文帝喜爱,与哥哥景帝又是一母同胞且关系十分密切,当然容易养成骄纵的习性。景帝即位后所立太子本不是武帝刘彻,而是景帝爱姬栗氏所生的刘荣,时称栗太子。馆陶公主有一爱女名叫阿娇,想许配给太子。但栗氏却是个素来妒忌、心胸狭窄的人,加上长公主(馆陶公主)时常送美女给哥哥景帝,因而怀恨在心,当然是一口回绝。馆陶公主非常恼恨。此时景帝另一个爱妃王美人趁机笼络长公主。馆陶公主对她说起议婚之事,王美人急忙奉承,连说自己的儿子不是太子,没福娶阿娇这样的好媳妇。刘嫖随口答应婚事,并恨恨地说:“废立常事,祸福难料。栗氏以为儿子已经立为太子,将来自己定会成为皇后。怎知还有我在!”一天,长公主领着女儿入宫,正好王美人与其儿子胶东王刘彻在。她拉着刘彻的手笑着说:“儿想得妇不?”刘彻生性聪明,对着姑母嬉笑无言。馆陶公主故意遍指周围宫女问她要不要,刘彻均摇头。最后,她指着阿娇说:“阿娇好不好?”刘彻笑着说:“好!若得阿娇作妇,当以金屋贮之。”馆陶公主听后非常喜欢。这就是“金屋藏娇”的出处,后多指男子秘密纳妾。后馆陶公主百般努力,加上栗氏也确实心胸狭窄,终于,栗氏没有被立为皇后,而刘荣的太子位也被废,改立胶东王刘彻为太子,这就是后来的汉武帝。汉武帝即位后,陈阿娇理所当然地作了皇后。</p><p class="ql-block"> “长门买赋”也叫“买赋”,现在多指文章写得好。其来源也有一段故事。可以说,馆陶公主对于拥立武帝功不可没。但可惜的是陈皇后无子,且又骄横好妒。武帝妹妹平阳公主经常送美人给武帝,引起了陈皇后的不满。尤其是她把美人卫子夫献给哥哥,陈皇后更是大怒,甚至不给武帝留面子。武帝有所顾忌,一时也不能把她怎么样。有一段时间卫子夫经常生病差点死掉,经查发现是陈皇后因为嫉妒,在后宫请女巫施行巫术,于是大怒之下,加上卫子夫的影响,很快贬陈皇后于长门宫(亦即过去的馆陶园、长门园)。陈皇后孤独寂寞,终日在长门宫愁闷悲思,以泪洗面。后来,馆陶公主帮助女儿奉送黄金百斤为司马相如及其夫人文君取酒,求这位武帝喜欢的文学家写一篇赋以打动武帝。司马相如果然不负重托,写下了流传千古的《长门赋》,把陈阿娇的愁闷悲思写得淋漓尽致。武帝看后,大为感动,此后对阿娇关心多了一点,但终于没有回心转意。唐代诗人李益有一首《宫怨》写阿娇的长门之怨很有特色:“露湿晴花春殿香,月明歌吹在昭阳。似将海水添宫漏,共滴长门一夜长。”诗歌欲写长门之怨,却先写昭阳之幸,表现力很强。汉代的乐府诗专门把“长门怨”作为了一个吟咏的题目,李白、刘基(元末明初的刘伯温)等人均有同题诗歌。至于李白的《妾薄命》,则明显带有一种书生气:“汉帝宠阿娇,贮之黄金屋。咳唾落九天,随风生珠玉。宠极爱还歇,妒深情却疏。长门一步地,不肯暂回车。雨落不上天,水覆难再收。君情与妾意,各自东西流。昔日芙蓉花,今成断根草。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怕是别有深意吧。</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唐俑参军戏</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参军戏</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参军戏是唐代一种非常盛行的曲艺形式,相当于今天的化装相声。表演时一般有两个人,一为参军,一为苍鹘。参军相当于逗哏的,苍鹘相当于捧哏的。二人一问一答,即兴表演,以滑稽讽刺为主,逗笑取乐,时称“弄参军”,深受人们喜爱。而参军戏的来源则是因为为馆陶的一个县令。</p><p class="ql-block"> 据《乐府杂录》载,后汉和帝时期馆陶有一个县令名叫石耽。此人才高八斗,但却贪心极大,一有机会就大肆搜括,搞得百姓不堪其苦。有一次因为贪污官绢数百匹而获罪入狱,和帝爱惜其才而不忍加诛,但每当宴乐之时,就让他穿着白色衣服,夹杂在优伶之中。优伶故意问:“你是何人,因何夹杂在我们队伍中?”石耽用手抖擞着自己的衣服回答:“我本是馆陶令,正是因为这一罪行才受到如此惩罚。”以这种一问一答的形式逗笑取乐。此后石耽官升参军,所以后世就把后来渐渐形成的这种艺术形式称为“参军戏”或“弄参军”。看来,历史是公正的,好官当然会留芳百世,贪官不管怎样掩饰也终究挣不脱历史的耻辱柱,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p><p class="ql-block"> 关于参军戏的来源,另有说法,说是与晋代馆陶县令周延(即周雅)有关。两种说法中人名及时间虽不同,但内容却与上面所述大同小异。</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妒妇津与好丑自彰</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好丑自彰”是一个成语,原意指人的面貌美丑只要在水面上照一下就清楚了,比喻人的本来面目不容掩饰。</p><p class="ql-block"> 据《太平御览》引唐人段成式《酉阳杂俎·诺皋》载,晋初泰始年间临清郡(按这是唐朝的行政区划名称,西晋初年只有清渊县而无临清县,更无临清郡,古清渊县城即今馆陶县路桥乡清阳城村亦即过去的清渊城村)有个风流书生名叫刘伯玉。此人生性风流,却有个爱吃醋的婆娘名叫段明光。有一天,刘伯玉高声诵读曹植«洛神赋»,深深为其中描述的凌波微步的神女所陶醉,不觉叹道:“若能娶此人为妻,就是死了也可以瞑目了!”不想让旁边的夫人听见。段明光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破口大骂:“我活生生的美人不比那死鬼强?你偏生喜欢那烂书中的臭婆娘。”说完把书撕个粉碎,当夜就跳河自尽。段明光死后托梦给丈夫:“你不是喜欢水神吗?现在我已成为了水神,快来找我吧!”书生从睡梦中惊醒,吓得全身哆嗦,从此不敢渡河。段氏久等丈夫不见,恨起了天下美女,凡美女渡河就兴风作浪,凡丑妇渡河就给她一面水镜请照照尊脸,一时“妒妇津”的名号远近闻名。美女过河往往用泥巴涂脏脸,把衣服弄破,以求平安过渡。丑女们也学样子弄得披头散发,过河后还说:“今天要不是弄成这样,可要危险了。”古清渊县一带流传着这样的话:“要找美丽新娘,最好让她立在渡口看水面,好丑自彰。</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馆陶县滨河公园成语典故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屯毛不分”</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屯毛不分”亦作“屯毛不辨”,比喻不辨相似事物。</p><p class="ql-block"> 在馆陶县,至今有一条南北走向的旧河道,系汉武帝时候黄河在馆陶北决的屯氏河。《水经》载:“大河故渎北出为屯氏河,经馆陶县(即今东古城)东,东北出。”屯氏河在馆陶县流淌了七八百年后,隋朝建立,重新制定行政区划,分析州县。朝中有关官吏欲在馆陶置州,于是查遍古书和地图,见到屯氏河这一名称,却误把“屯”字认作“毛”字,竟然就以“毛州”作了州名,给后人留下了笑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二诺与人镜</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唐初名相魏徵,唐代魏州曲城(今河北省馆陶县)人。《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载:“馆陶魏氏本出汉兖州刺史衡,曾孙珉始居馆陶……徵,字玄成,相太宗。”隋朝末年,魏徵随武阳郡(时馆陶县属武阳郡)丞元宝藏举兵响应李密领导的瓦岗寨起义,虽然初步显露了不凡的才华,却一直不被重用。后随瓦岗军投降了唐军并很受重视,于是决意报答唐王的知遇之恩,为国家的统一作出努力。他在«述怀»一诗中说道:“季布无二诺,侯蠃重一言。”《史记·季布栾布列传》载:“楚人谚曰:‘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二诺”指随便答应,不守诺言。后来,魏徵果然一生为唐王朝鞠躬尽瘁,为‘贞观之治’作出了杰出贡献。</p><p class="ql-block"> 魏徵起初在建成太子府中做幕僚,后建成在皇子的内部争斗中被杀。唐太宗了解他的才能,没有杀他,反而很是重用他。他知恩图报,常常犯颜直言。唐太宗说:“徵每犯颜切谏,不许我为非,”“所谏前后二百余事,皆称朕意。”魏徵死后,太宗十分伤心:“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镜矣。”“人镜”意为以人为镜,本出《后汉书·寇恂传》,但唐太宗以魏徵为镜的史实更为人们所熟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书之笏与魏公笏</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魏徵死后,太宗非常怀念他。有一天从其家中得到一篇未写完的奏疏,上写:“天下之事,有善有恶,任善人则国安,用恶人则国弊。公卿之内,情有爱憎,憎者惟见其恶,爱者止见其善。爱憎之间,所宜详慎。若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去邪勿疑,任贤勿猜,可以兴矣。”唐太宗让大臣把这段话书写在笏板上,以时时警诫,发现他的过失马上劝谏。宋代著名诗人苏轼有诗句:“临分出苦语,原子书之笏。”</p><p class="ql-block">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中载有一段故事。唐文宗时设法寻访魏徵后人,得魏徵五世孙魏暮。一天他对宰相说:“过去太宗得到魏徵,补拾政事缺漏,辅佐圣政。现在我得到魏暮,也很接近。他一定会极力劝谏,虽然不敢企望达到‘贞观之治’,但也可以尽可能做到没有失误。”他又问魏暮道:“你家中还有没有先人(指魏徵)遗留的书籍?”魏暮答道:“家中图书无存,只有文贞公(即魏徵)的笏还在。”“魏公笏”,后人常用来形容家世荣显。清诗人丘逢甲«寄怀瑞凤纶»之一有句:“魏暮帝问传家笏,苏轼天留过岭诗。”</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国而忘家与三呼渡河</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两条成语典故说的是曾在馆陶任县尉达十年之久的两宋之际名将宗泽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国而忘家”见《邯郸辞典》和《邯郸成语典故辞典》。据元脱脱等人著《宋史·宗泽传》载,他初任大名府馆陶尉,大臣吕惠卿率军屯驻鄜延,命宗泽及县令巡视黄河(按即今天馆陶境内的西沙河,宋时称“北流”,现早已无水)堤坝。命令传到,正赶上他的长子殂死。宗泽无暇顾及,随即奉令而行。吕惠卿听到这种情况后大为感动:“宗泽真不愧是国而忘家的忠臣啊!”看来,宗泽后来成为一代爱国名将,实在不是偶然的。</p><p class="ql-block"> “三呼渡河”表现了宗泽至死不忘收复失地的爱国之情。南渡后,宗泽做汴京留守,时刻不忘北伐中原收复故土。临死之际,他背上的疽化脓溃烂,疼痛难忍,仍然念念不忘北伐。他对看望他的几位将军说:“我因为靖康国耻,恨恨终日,以至今日病入膏肓。如果你们能英勇杀敌,收复失地,我将死而无憾。你们千万要努力呀!”将军们感动得痛哭流涕。弥留之际,宗泽连呼三声“渡河”,之后便溘然长逝。</p> <p class="ql-block">  (此文原载于季刊《中州今古》2003年第四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