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活的回想

陶家汇 (47829902)

<p class="ql-block">  漫步在从前称东栅的新塍镇虹桥路上,想看看昔日母校的新塍中学还留下点什么印记,但眼下看到的仅是一条商业街而已,哪有半点往日的痕迹?</p><p class="ql-block"> 遥想六十多年前,由嘉兴县第六中学更名过来的新塍中学,就坐落在这里,是让我度过短暂而难忘的中学生活地方。</p><p class="ql-block"> 虽然一扫而光的旧貌,立竿见影式的高速发展是人们多年来追求的目标,但当翻天覆地、日新月异的变化真呈现在你眼前时,对这熟悉又陌生的地方似乎又有些莫名的失落感,也许这就是怀旧吧?</p><p class="ql-block"> 我走到新建的虹桥上,望着桥下的河水,想象着当年这河水也如眼前那样慢慢悠悠地流淌着,然后绕过从前的新塍中学操场,此景此情,仿佛就在眼前?</p> <p class="ql-block">       当年的新塍中学,朝西开的校门,对面是校内食堂,算是学校的西区了。跨进校门往东,坐落着一排排教室,再往东,与相邻河水之间就是学生喜欢的操场了。那时的学校设施都比较简陋,教室是平房,操场也仅是一块平整了的土地 ,但学校有非常优秀的老师,这是学生是最幸运的事了。</p><p class="ql-block">       不过,在交通还不太方便的当初,这么多优秀老师从外地分配来小镇需要克服多少困难?当学生的自然不太清楚。记得那时流行的口号是听从祖国召唤,到基层去锻炼,这对小镇上的学生来说是件好事,但对老师来说却不一定。</p><p class="ql-block">       1962年下半年我跨入了新塍中学,当时生活虽还很艰苦,但吃已明显有了改善,这学习就有了足够的精力。</p><p class="ql-block">       说到精力,老师所化的精力远远胜过像我这样的学生。比如班主任劳老师,他把每个学生都当成他自己的孩子一般,一旦遇到班级考试名次排在前时,就如小孩一样喜笑颜开,这时他会一扫往日比较严肃的神态,变得是那样和蔼可亲。</p><p class="ql-block">       成绩,毕竟与老师的辛勤分不开的。</p><p class="ql-block">       对学习抓得紧的,还有好多老师。比如教英语的钱老师,长得敦敦实实,自称有点牛脾气。据他说,学外语没有什么诀窍,就是要有那么一股钻进去的牛劲。作为学生,最好的事莫过于能受到老师的赞扬,也许钱老师无意中说了我朗读还勉强行,至今还一直记着,同时也对自己最终没有掌握这门学科而懊恼,尽管原因是大家所能理解的。</p><p class="ql-block">       再说教我们语文的包老师,那更是没话说了。包老师的上课是生动有趣,对学生难懂的古文,能结合历史,讲解起来就如同百家讲坛。包老师上课如此吸引学生,因而前来听课观摩的老师不少,但总觉得有其他老师在场,包老师原先生动风趣的讲解会少了许多,是自己刻意改变讲课风格,还是想跟上时代步伐?我没弄明白。</p> <p class="ql-block">       回忆起学校的老师,自然也忘不了朝夕相处的同学,尤其是几位学习成绩优秀的,是不容易忘掉的。</p><p class="ql-block">       比如今天自己对世界地理概况的了解,很大程度上也是得益于与那些成绩突出同学之间的友好相处。记得那时的自修课,因学习上的压力不大,几个同学就会常常凑在一起,从地图册中寻找面积最小国家的位置,比如阿尔巴尼亚、比如梵蒂冈,进而寻找各国首都以至背下来,更是件十分有趣的事。在这过程中,尽管我常常比较被动,还是满心欢喜自我满足。这些看似如玩游戏一样的活动,带来的益处是多方面的。因为对历史、对新闻背景的了解,是离不开一定的地理常识。比如今天一说起克里米亚,马上会联想起那个位于黑海边上半岛的许多历史事件来。</p><p class="ql-block">       记得初一时男女同学还是同桌,虽说是同桌,但都有一条分界线,这些线条也不知是哪位同学划的,反正旧课桌上或深或浅都有这么一条沟痕,今天回想来还真能感觉到曾经的那么一点童趣?</p> <p class="ql-block">       记得进入中学的头一年,学校的学习气氛还是挺浓的。比如学校会组织学生开展作文、数学、书法等竞赛活动。老师还特意介绍了高中部的学习尖子,说如能像他们外面敲锣也能看得进书的,那你也能成为学习上的尖子,这自然是勉励性的话了。经老师这么一比较,差距也是明摆着了,我不要说敲锣,就是天上掉下一粒灰,也会心神恍惚,会怀疑自己在哪个地方没有跟上大好形势!</p><p class="ql-block">       好在同学们并不像我那样多想多虑,再加上学校又有这么多优秀的老师,因而讲教育质量,我估计是不会落在其他中学后面的。据说因为考核成绩不错,县里还专门拨款在校内盖了一幢三层楼的教学大楼。虽说仅三层,但在那个基本不拆、不建、不修缮的年代里,小镇上建起一幢新楼,已是很不错的一件事了。</p><p class="ql-block">       如今当年的教学大楼早已拆除,但对自己曾参加过大楼工地的义务劳动,又在大楼里学习过,还是有着深深的感情。</p><p class="ql-block">       进入初二后,记得也是从那时起,学校读书的气氛开始慢慢地起了一点变化。比如尖子同学的学习经验不再介绍了,竞赛一类的活动不组织了,而劳动表现如何,开始反复强调。</p><p class="ql-block">       班主任沈老师十分重视新形势下的教育,要我们千万不要做一个五谷不分、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学生,只有通过劳动才能去改造思想,才能脱胎换骨。当然说到脱胎换骨,总觉得像在说我?现在想来显然是多心了,但那时确是在这样想,由此也产生出对父母的埋怨情绪。要是可以征求意见,我会说:请不要生下我吧!但小孩子思想毕竟转变快,可塑性也强,一旦听到革命的道路可由自己选择时,感觉心头一亮,顿时觉得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政策是伟大、光荣、正确的,出生前要征求意见的想法是荒谬的。</p><p class="ql-block">       在对学生大张旗鼓开展思想教育的同时,老师自己往往是带头的。先是同学们见到了张贴在教师办公室的中央文件,是有关开展四清运动方面的内容。虽然我也曾挤过去看,但没看懂,但嘴上却不好意思说,因担心自己那点认知水平会被同学取笑。</p><p class="ql-block">       现在回想起来那时的担心也是多余的,被人说上几句、取笑几句还不是挺正常的事?</p><p class="ql-block">       不过随着运动的深入,学校变得有点紧张兮兮的,比如令人尊敬朱老师,戴着一副高度近视眼镜,后来却常看到的只是手提热水瓶走动的身影,有时我们也会好奇地看了一眼,怎么一下子变得如此陌生?</p><p class="ql-block">       运动这股风也似乎刮进了教室,影响最深的是扫旧。</p><p class="ql-block">       扫旧,是要学生注意一下自己家中是否有旧书一类的东西,并主动上交。我回家左找右翻,总算找了一点出来,并如数交了上去,现在想来,交的其实无非是《三国演义》一类的线装书,不过,交了后确有点如释重负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到了初三,教学大楼竣工了,搬入新教室的那一瞬间,同学们还都挺兴奋的,争先恐后地趴在窗台上往北看个不停。有同学甚至说看到了太湖那边蒙蒙胧胧的山?但我从没看到。小镇上本多的是平房,连高一点的地方都没有,我家住的那条吴家弄底虽有一个称山高堆的地名,但也不过二层高,所以能在新盖的教学楼上看景色,也算是挺美的享受了。</p><p class="ql-block">       只是美景带来的享受,很快被即将毕业面临的问题所困扰了。</p><p class="ql-block">       毕业前,学校加强了要到祖国最需要地方去的宣传,邢燕子、董加耕几个放弃升学带头上山下乡的年青人,成了学校宣传学习的榜样。教室正中的墙上已更换成一颗红心,二种准备的口号了。地图不找了,也没有因为解了一道较难数学题而产生出了多大的乐趣。临近毕业,学校的宣传调子开始拉高,过去只是说锻炼,而这时已强调要放眼世界,要踊跃报名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p><p class="ql-block">       当然每个人的感觉不一样,我没其他可选择的,感觉有点无奈,但报名下乡的行动却让人看起来非常积极主动。</p> <p class="ql-block">  回顾新塍中学这些往事,感觉自己虽然总是找不准方向,但当年跟着形势所走的这条道路倒也没什么错,毕竟这不是自己可自由选择的范围。</p><p class="ql-block"> 说起毕业后的经历,是青春无悔,还是不堪回首,是过得潇洒,还是活得迷茫,每个同学的感受也并不一样。有的是满怀豪情、激情四射,有的回想起来感觉却是蹉跎岁月,虚度年华!但不管有怎样在的感受,如今全成了往事!</p><p class="ql-block"> 转眼六十来年过去了,当同学再次相聚,虽然母校已搬迁,曾经每天经过的虹桥,也已不是六十年前的水乡石板古桥了,但留存在每个同学记忆中的中学生活,一回想起,那点点滴滴就犹如影片似的,在眼前晃动着、跳跃着!</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珍惜眼下的好时光,愿我的老师都能健康长寿,愿我的同学都能幸福安康!</p> <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