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再遊日本,我悄悄的與同行的劉哥選擇了自由行,也許是意猶未盡吧,夥伴們對我的二次遊都趕到有些詫異,我卻不以為然。</p><p class="ql-block"> 由於還是選擇了跟團出行,時間上有些緊張,鄰近一週的時候,簽證才有消息,我們匆忙的定了旅店,六天的時間,我們也只好把重點放在了京都一地。劉哥是一個辦事比較慎重的人,曾經有過三年的日本留學經歷,語言交流無障礙。但他還是仔細的研究了攻略,預訂了價格優惠的背包客旅店,研究了嵐山的遊玩路線,並發現周總理曾經寫下過一首詩,我們也決定去找一找日本方面在中日友好時期立下的石碑。我也有一個情結就是古琴曲《碣石調 幽蘭》最早的文字譜在日本被發現紀錄的一塊石碑。</p><p class="ql-block"> 時間一天天的臨近,收拾好行裝就出發。我們跟隨的六日遊是名古屋往返,日本導遊稱之為名名線,第一站就是金閣寺,我們也有幸搭乘順風車二小時來到京都,腳一落地我們就告別兩位導遊前往賓館。</p><p class="ql-block"> 谷歌導航還是很方便的,迅速搭上了開往旅店的公交車,車站的一位老年自願者,熱情的指給我們上車的位置,這個車站有兩列公交車停靠,她用漢語告訴我應該在哪一排排隊,劉哥還是去查看了站牌後,經過再一次確認才上了車。</p><p class="ql-block"> 日本的公交車站名都是漢字,全程票價是230日元,機器售票,1000日元可以找零,好在我在服務區口渴得買了瓶水,剛好有零錢坐車,每一站電子屏幕都會清晰的播報,下車前投幣即可。賓館離旅店也很近,我們很快就入住了。同寢室的兩位白人小伙又高又大,看上去有一米九的身高。</p><p class="ql-block"> 放下行李,我們決定四處轉轉,填飽肚子。熟悉了一下周邊地形,找了一家拉麵館。點餐還是很方便的,看圖說話明碼標價,我選了一份中華手工料理,本以為是手擀麵,端上來是很細的,有點象上海的陽春面,有幾片五花肉,好像微鹹的感覺,不過肉很好吃,面一般,因為我不太喜歡吃陽春麵。在南方吃過幾次,一直不感冒。吃飽了肚子,步行回賓館,路過一處神社的滿園的桂花開的正濃,微弱的路燈下,香氣四溢。到賓館門口劉哥提議去火車站走一走,順便看一看明天去嵐山的車次。</p><p class="ql-block"> 車站很大和瀋陽北站的規模車不多,甚至還要大,人也很多,幾乎都是機器售票,沒發現人工售票,我們查看好車次又到附近的藥妝店轉了轉,一位山東大妞直接衝我標出了國語,並熱情的推薦各種商品,知道我們要呆三天,問我們都想去哪裏玩,我說要去嵐山,她馬上說去看竹海。其實我對竹海並不感興趣。只是想野爬一下嵐山。</p><p class="ql-block"> 我又質詢了一下藥品,她問我有沒有三高,都想買什麼,我並沒有太想買的東西,她說沒有三高,就不要買,鈣片和各種補品什麼都不用吃,看價格不斐,我也打消了購買的慾望,我隨便問了問染髮劑,她說多買夠一定數額還有優惠,空手而歸約定過幾天再去。</p><p class="ql-block"> 賓館的六人間,同屋的幾個歐洲人都不見了,他們都是後半夜兩三點種才回房間,清晨我們悄悄的出來了。賓館二樓是公用地,可以做飯,幾個尼姑幾乎霸佔了廚房和桌子,她們的聲音其實並不是很大,但那種集體聚餐的吃法,杯子碗筷擺的到處都是,看上去有點鬧人,外國人都是簡單的一塊麵包和飲料,東西方的文化差異和生活習慣還是很大的。</p><p class="ql-block"> 嵐山</p><p class="ql-block"> 車站裡好多趕路上班和上學的學生,站台也有些複雜,好在劉哥做好了攻略,第一次買票有點蒙,好在放進紙幣選擇了票價,車票和找零劈裡啪啦的崩了出來,馬上找站台,各種指示都很到位,眼神一定要夠用,匆匆忙忙的就跑上了車,劉哥仔細確認,對了。依他,會在車站確認後才能上車,果不其然,第三天坐地鐵,我真坐錯了方向,好在發現的及時。</p><p class="ql-block"> 劉哥決定反穿嵐山,我也做好了一天的準備,決定來一次異國大穿越。下車後,一條河擋在了面前,山在對面,讓我們望山而嘆,遠遠的看見一坐大橋,我們走近一看,只能行車,並不能步行過橋,兩個歐美老外也是在那裏瞎撞,橋頭有一家公司,裏邊的人看到我們馬上走了出來,劉哥的日語功底馬上見效,他指給我們在一個高樓下是穿越嵐山的小火車站,並告訴我們可以坐車過去,正在穿越興頭的我們哪裡會坐車。</p><p class="ql-block"> 大約走了一個小時,幾乎是沿著河走,很快到達了車站,說穿越有點過大了,只能算是一個小徒步吧,一路看著遠山田野河流,到處是蘆葦,走起來也是滿愜意的。小火車要穿越嵐山,湍急的河流裡還有漂流的學生和遊客,看來想穿越後面的大山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有河流切斷阻擋,著名的嵐山竹林就是沿著一條道路,兩邊的竹林也遠沒有國內的竹林壯觀,如果你想身臨其境,需要坐當地的人力車走特定的小路去體驗,去年我還去了臥虎藏龍的拍攝地,安吉大竹海,和這裡相比就是大巫間小巫了,由於在車站等車花去了一個多小時,我也失去了爬山的興致,我們馬上決定進行下一個環節,去找周總理體詩碑,</p><p class="ql-block"> 嵐山小鎮有點像廉倉,卻比廉倉規模更大也比廉倉熱鬧,幾乎滿大街的人流,和國內的黃金週有一拼,後來才知道每年的十一月3~5日,是日本的文化節,劉哥經過多次打探,終於看到了路標,天上也下起了細雨,石碑在河邊的山上,是周恩來總理一九一九年日本留學時寫下的半文半白的一首詩,由廖承志一九七八年繁體書寫。經過再三辯讀,兩人合作,我們總算是復原了原詩:雨中登嵐山,雨中二次遊嵐山,兩岸倉松夾著幾株櫻,到盡處突見一山,高流出泉水綠如許,流石照人,蕭蕭雨霧,蒙濃一線,陽光穿雲出,愈見姣妍,人間的萬象真理,愈求愈模糊,模糊中偶然見著一點光明,真愈覺嬌妍。</p><p class="ql-block"> 這一點光明也許就是我們繁亂的生活中的一點希望吧,其實我很喜歡雨,打者傘,聽著雨聲,看著周圍的人匆忙的腳步,什麼都可以想,什麼也不用想。就這樣不知不覺我們又來到了拉麵店,經過細選,我選擇了和牛,看上去是筋頭巴腦還有大蔥,我吃出了味霸的味道,也許是走餓了,我來了個光碗行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