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天下谁人不曾有过远赴他乡的经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这样一个深秋,从济南到太原,我们西行千里,你却并不觉得离开了家乡,而且有一种天然的亲近;四五天的时间,又一路南行数百里,走走停停,探访一处处古迹,更惊喜于一次次不同的重逢与相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时隔数月,再一次来到山西,突然感觉这不再是远走他乡,不再是旅行,而是一次向着精神家园的奔赴。是的,这注定不是普通的旅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李白有诗:“吾爱王子乔,得道伊洛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诗里的王子乔,东周周灵王姬泄心之子,姓姬名晋字子乔,人称太子晋。姬晋学问渊博,见识高卓,且生性正直,忧国忧民,敢于为民发声。却因与父王在国家治水理念上发生了争执,被灵王一怒之下,废黜为庶人。三年后他抑郁而死,年仅十八岁,灵王得知后曾哀痛欲绝。</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子乔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废为平民的王子,今河南缑氏山上有升仙太子庙,是后人为纪念子乔所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相传,子乔被废黜为庶人后,一气之下改姬为王。从那时起,王姓在华夏大地上生息繁衍,子乔也被尊为王姓始祖,人称王子乔。在太原的晋祠内,就建有一处宗祠子乔祠。</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十年前去太原开会,期间朋友相约去晋祠,寡闻的我认为晋祠也就是个祠堂吧,没有同往。这次在晋祠,当讲解员向我们介绍子乔祠时,我才第一次知道,王姓的由来还有这么一个典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许多人大概也和我一样,觉得自古以来都是子随父姓,天经地义。没有谁会想着探究自己的姓氏由来,都是寻常百姓,过着平常的日子,忙忙碌碌地了却了一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其实,人是群居动物,有了姓氏,就有了血脉,就有了传承,就形成了一个个族群。人没有了姓氏,也就没有了灵魂的归属,不知道从何处来,到往何处,就成了孤魂,死后也就成了野鬼。</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样一想,才知道,姓氏真的很重要。难怪有人会说“你还知道自己姓什么吗”,用以提醒那些冲昏了头脑的人。“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是深植于中国人血脉的普遍共识。被逼无奈下的“隐姓埋名”里,又到底蕴含着多少无以言说的痛楚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站在子乔像前,我似乎终于找到了自己的根脉。小的时候,曾跟着父亲背诵百家姓,可如今才知道,中国的姓氏从古至今,用汉字记录的姓氏竟然多达24000个,目前正在使用的也有6000个。而王姓,现在已是中国第一大姓,人口超过了一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中国远古时代,或者奴隶社会,作为普通人或者奴隶大概是没有姓氏的,应该是到后来,统治者为了管理与统治,国王与部落首领才赐予了人们以姓氏。当然,姓氏文化的具体衍化过程是复杂、漫长而曲折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晋祠历史幽远,西周周成王诵封胞北姬叔虞于唐地,人称唐叔虞。其封地在今山西翼城,后来叔虞宗族的一支迁到晋阳,在悬瓮山麓晋水发源处建祠宇,以祭拜叔虞。虞的儿子燮因境内有晋水,即改国号为晋,叔虞祠也就成了晋祠,说来也三千多年了。三千年间,各个朝代,都在不断地修缮与扩建,才有了今天的规模。而眼前的这个子乔祠,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才建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天下王姓出太原”,子乔祠一展厅内,用谱系的形式,展示了自太子晋开始的太原王氏,及其主要分支如琅琊王、江左王、咸阳王等等,还有海外王氏的繁衍、迁徙与承传。</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树有根,水有源,我们一直走在寻根溯源的路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洪洞县明代移民大槐树景区出来,脑子里还是不断呈现着人们被逼无奈、千里迢迢、背井离乡的悲惨景象。而在那浩浩荡荡的移民队伍里,一定有一个人,他就是我的祖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明朝时期的那棵老槐树,树身要八个成人手拉手合围才能抱过来,撑开的树冠,能遮住几亩地,却在清朝毁于一场洪水!而我,是不是那棵大槐树上曾经掉下的一粒槐豆呢,六百多年后,还在发芽生枝。有人说,现在长满山东大地的国槐,就是当年我们的祖先从山西带过来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尽管下着雨,还是有很多人穿着雨衣,打着雨伞,在这里那根问祖。第二天就是寒衣节了,只可惜,我们无法现场感受在那里举办的祭祖大典。当然我们也可以用这场秋雨,提前对自己进行一次洗礼。还有,我带回的这本《王氏渊源》,和一卷《王氏家训》的竹简,等孙子识字了,让他好好读一读,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心里正想着这些,就接到弟弟的电话,他专程从北京赶回了山东,等着我一起去给爷爷奶奶上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