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以下三篇文章己在池州文史上发表</p> <p class="ql-block">独醉仙寓山 </p><p class="ql-block"> 王爱萍</p><p class="ql-block"> 世界上有不绝的风景,而我独爱皖南石台县的仙寓山。</p><p class="ql-block"> 仙寓山主峰海拔 1376 米,是皖南第四高峰。这里自然景观秀美,奇峰峭立,飞瀑流银,古木森森。一条长达数公里的七彩石大峡谷长年溪水潺潺、流泉清澈见底,河床上散乱的彩石在阳光的折射下,色彩斑斓,流波溢彩,置身其境,心中泛起一层无法言语的喜悦,顿时物我两忘,仿佛就在梦幻之中。</p><p class="ql-block"> 厚重的文化底蕴,是仙寓山的魂。</p><p class="ql-block"> 早在宋代,它便是江南一带闻名遐迩的仙山、名山。乾隆《池州府志》(卷之七)即有 “仙寓山:相传有建德(今东至县)檀氏女于此修道得仙,故庵与山因以名”的记载。檀氏 女是建邑埠头人(今花园乡祠村村),父亲檀倬为宋徽宗大观三年己丑(1109 年)进士,官 至徽猷阁侍制(宋朝侍从贴职,从四品)。《池阳南城檀氏宗谱》(卷六)载:“倬,字信...... 女仙姑,修道成仙。在仙寓山有仙姑殿,神灵显应,四方朝敬。”清人陈梦雷编纂的《古今 图书集成·神异典》(卷二五四)和今人编纂的《中国神仙大全》均有其传。“贵池之仙寓庵, 建德之新庵,祁门之九龙池皆其香火也。”</p><p class="ql-block"> 这也正应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那句古训吧。</p><p class="ql-block"> 自开山祖寺仙寓庵之后,在明代以前,仙寓山的寺庙还有密岩庵、无上庵等,香火均很 旺盛。立于仙寓庵一侧的《庆庵塔铭》碑记,是明进士、通议大夫、兵部左侍郎汪道昆于隆 庆壬申年(1572 年)题写的;密岩庵、无上庵旁,立有明进士、吏部尚书郑三俊所作的碑 记,两位朝廷命官,欣然提笔落墨,足以明证其兴盛之久远了。这也是仙寓山的由来。</p><p class="ql-block"> 佛教文化的传播孕育了一大批莘莘学子。密岩庵、无上庵是明进士、封疆大吏——四川 左布政使李崧祥幼时读书之地。李崧祥字密岩,就是由密岩庵而来。无上庵还是明进士、湖 广布政司参政王建和孩提时读书的地方。因此在一定意义上,甚至可以这样认为,没有当时 佛教文化在这一带的广为传播,没有当时庵堂提供的读书识字的条件,及其营造的特定文化 氛围,就很难造就出李崧祥、王建和这样的国之栋梁。</p><p class="ql-block"> 悠悠古徽道是仙寓山的血脉,是系在仙寓山腰部的飘带。 这条全部用青石板铺就的古徽道,穿过山坳,伸向林荫深处,一眼望不见它的尽头。这就是历史上的交通要道——“徽饶通衢”,当地人称之为池徽大路,池是池州,徽是徽州, 也就是现在的黄山市。每当徜徉在古徽道上,听松涛蝉鸣,看云卷云舒,便升腾起一股清爽灵动之感。</p><p class="ql-block"> 古徽道到底建于何时?没有答案。古徽道最早有人活动的记载当在唐代。据清光绪六年 (1880 年)《贵池县志·武备志·兵事》载:“唐乾宁四年(897 年),贼夏章假道榉根岭, 寇祁门。”《贵池县志·武备志·屯寨》载:“元末,徽饶间,侯三、侯四拥众劫掠,李震祖 誓众立寨,擒侯四,候之党众乃伺李氏族人过徽者执之,思以易侯四。震祖给之曰:汝归我 族人,乃可。约之至榉根岭寨,震祖得族人,遂手刃侯四,余众皆奔。”从这些文学可以看 出,唐代前后古徽道就是一条行人往来不绝的繁华之道了。</p><p class="ql-block"> 也正是因为这条古徽道,差点改写了大清的历史。</p><p class="ql-block"> 据《江南通志》《池州府志》等方志记载:“咸丰间,曾文正公(即曾国藩)相度形势, 建置石堑于此,以御粤匪。所谓一夫守关,万夫莫当也。”志书所说的“石堑”,即榉根关。 关卡高 3.5 米,中间大门,门宽 1.5 米、高 2 米,墙厚 5 米。“粤匪”即是太平军。清咸丰十 年六月,湘军统帅、两江总督曾国藩由宿松出发,绕道到达祁门县城,设营于东大街敦仁里 洪家大屋,亲自指挥征剿太平军。他驻守祁门时,“无日不在惊涛骇浪之,无日不战,无路不梗”(曾国藩信中自述)。榉根关即是曾国藩祁门大营的最后一道防线,榉根关一破,祁门大营将无险可守。曾国藩家书多次写到榉根关。那段时间,曾国藩曾两次写下遗书,称“军事日危,旦夕不测”,磨利剑于帐中,准备自刎。曾国藩在向朝廷奏折中,曾直书“屡战屡败”,好在被细心的幕僚李鸿章及时发现,力荐改成了“屡败屡战”,这一时成为佳话。</p><p class="ql-block"> 最终,坚如磐石的榉根关,抵挡住了太平军如潮水般的攻势。救了湘军,救了曾国藩, 救了大清。</p><p class="ql-block"> 鲜艳的红色,是仙寓山永不褪色的底色。1931 年至 1935 年,这里是方志敏所领导的赣 东北省根据地的一部分。1931 年 11 月 10 日,中共徽州工作委员会(简称“徽州工委”)在 仙寓山雁落坡建立,成为皖南 11 县红色革命的中心。1932 年 3 月在源头建立的中共秋浦县 委,其县委机关设在仙寓山仙寓庵内。</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如今鸟飞兔走,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当榉根关古徽道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仙寓山 景区成为全国首批农业旅游示范点,仙寓山所在的大山村成为中国富硒第一村......一张又一 张国家级名片映入眼帘,不禁令人惊叹,历史与现实不过一步之遥,文化软实力与经济硬腾飞原来唇齿相依。 “可惜湖光天下好,十分风景属僧家。”这里的寺庙虽早已不存,但仙寓山让我领略到仙风道骨、超然之美。</p><p class="ql-block"> 登上仙寓山山顶俯瞰群山,正谓一览众山小,无限风光在险峰。生活在这里的村民那种淳朴、善良,热情,那种热爱生命,爱人如己 的崇高精神,每每令人动容。</p><p class="ql-block"> 喜欢踏进仙寓山,因为她总会给我带来惊喜而愉悦的心情。</p><p class="ql-block">正如:</p><p class="ql-block">山峦叠翠屏峰显,林海幽香七彩霞。</p><p class="ql-block">浩瀚蓝天云鹤舞,涛声百鸟色奇葩。</p><p class="ql-block">苍松峻岭隐千涧,深谷炊烟飘万家。</p><p class="ql-block">古木耸然银杏茂,蔷薇绽放客豪夸。</p><p class="ql-block"> 2022.10.29</p> <p class="ql-block">贵池四大姓之元四章</p><p class="ql-block">王爱萍</p><p class="ql-block">老贵池县四大姓:源头李、渚湖姜、茅坦杜、元四章。</p><p class="ql-block">元四章既是姓氏名,又是一个地名。它现在对外规范的称谓叫元四村,隶属于贵池区里山街道。它位于里山街道北部,距贵池主城区 17 千米,面积约 35 平方千米,辖 25 个村民组,全村现有人口 3100 多人;中心村有 8 个村民组,人口 1100 人。该村北依太朴山,中心村坐落于来龙山山脚,东西两条溪流,依山南流,至村口交汇注入白洋河。因此章氏人自豪地称这里是“溪水向南流,代代出诸侯”的风水宝地。历史上,这里的交通十分优越。贵梅公路未开通前,属陆路交通要冲,南北线是贵池城经白沙-元四-潘桥-七都到徽州商道必经之路,东西线是由白沙-元四-渚湖姜-庙前至九华山朝山礼佛的交通干道。</p><p class="ql-block">元四章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宋末。据《梨村章氏宗谱》记载:“文公五传至凤公,由泾县漆林迁贵池南乡梨村,为梨村始迁祖。”凤公是何许人也?名章凤,宋末,由泾县漆林到池州府贵池县任儒学教谕(负责教育生员的官),于是举家迁至贵池南乡梨树村(简称“梨村”)。章氏后人以梨村为大本营,逐渐向附近的杨村等地发展,形成了后来庞大的章氏家族。屈指算来,距今有近 800 年的历史。</p><p class="ql-block">那梨树村或梨村一带与元四章又有什么联系呢?明嘉靖《池州府志·舆地篇·村镇》(卷一)记载:“开元乡辖保四。”分别为元一保、元二保、元三保、元四保。梨村一带属于元四保。而该保又以章氏居多,故称之为元四章。贵池县行政区划,清代基本沿袭明制。由此可见,元四章的称谓由来已久。</p><p class="ql-block">深厚的地域文化,是元四章的根。这里流行的傩戏,历史上曾经风靡一时。2006 年 5月 20 日,《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国发〔2006〕18 号)中“傩戏(池州傩戏)”赫然在列。同时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还有武安傩戏、侗族傩戏、沅陵辰州傩戏、德江傩堂戏。而据今所知,以“傩戏”这个名字记载在文献史料之中的,最早见于贵池元四村章根富收藏的清光绪甲申(1884 年)冬重镌的《梨村章氏宗谱·风土篇》),其中记曰:</p><p class="ql-block">新年蛋茶相迎,开筵请亲邻,作傩戏。初六七择吉戏神下架,至十六日止,乃上架。每年有神首轮管,或骑竹马,或踏高跷,《周礼》所谓“执戈扬盾”“黄金四目”者,犹仿佛有之。鸣金跳号,谓之逐疫。</p><p class="ql-block">这里原有大小祠堂五座,皆按祖辈分支分脉而建。现存秩叙堂、敦睦堂、孝友堂三座宗祠。祠堂是章氏族人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也是他们用来表演傩戏的理想舞台。</p><p class="ql-block">“秩叙堂”(也称仲德公祠)坐落俞村(又名杨村,地名,实无俞、杨两姓),明清建筑,祠坐北朝南,三进。进深 46.7 米,前进面阔 11.40 米,中进面阔 19.80 米,后进面阔17.09 米,祠高 8 米。门楼上方有匾“钦命督储”(章宗格钦赐督储),祠内有“统国储献”“名宿雍升”等匾额。清代曾维修,1984 年,又进行了维修保护。留有清末郡庠生章自超所作的一副七十字长联:</p><p class="ql-block">回头溯历代先型,太傅武功,郇公仁政,恭毅道德,如愚文章河涧绍渊源,逆衍箕</p><p class="ql-block">裘千载艳;</p><p class="ql-block">屈指数四周佳境,湾潭后带,清水前襟,象拢西环,狮山东绕杨村横缔造,同陈俎</p><p class="ql-block">豆万年新。</p><p class="ql-block">秩叙堂在“文革”破四旧中侥幸保留下来,2004 年 10 月 28 日,印发《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与现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合并项目的通知》,“章氏宗祠”被省政府批准为第五秕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6 年省文物局拨专款进行了修缮。秩叙堂后进两侧木质板壁上,当年粘贴的章自超考取秀才的官府捷报仍保存完好,引起文物保护单位的高度重视,并拍照存档,同时也让众多前来参观访问的文人墨客和各地章氏宗亲感到惊讶:一个多世纪前的官府文书赫然留在古祠板壁之上,晚清秀才捷报及官印清晰可见。</p><p class="ql-block">敦睦堂,明清建筑,占地面积 1883 平方米,为原贵池县五大古建筑群之一。此宗祠经过村民自筹资金,经历过几次修缮,现在不论外观及内饰都非常美观、庄严而肃穆。2021年 12 月 16 日,由章氏宗亲、章氏文化研究会和元四村协助,里山街道办事处与池州学院家风文化研究中心共同建设,旨在将章氏宗族优秀的家风文化传承发扬的元四村章氏家风馆,在敦睦堂开馆揭牌。馆内除供奉着他们的祖先塑像外,围绕“世祖先贤,奠基立业”“民族大义,家国情怀”“格尽职守,造福社会”“乐善好施,甘于奉献”“劝学重教,英才辈出”</p><p class="ql-block">以及家风文化资源六个方面进行布展,以警示和提倡章氏后人遵守族规家训,在不同的领域争先进位,以佳绩光宗耀祖,报效国家。</p><p class="ql-block">孝友堂与敦睦堂前后相连,为全国少见的兄弟祠。2010 年均被市政府列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录。</p><p class="ql-block">走进元四村,首先映入眼眸的是沿着东、西两条河流旁建造的保留完好的、古香古色的明清时期风格的建筑长廊——祠堂、老屋、庙宇、牌坊、亭阁鳞次栉比,蔚为壮观。古村落空间变化多样,建筑色调朴素淡雅,村落水系灵活,河道以麻沙石驳岸、古石桥多座。以鹅卵石铺就的道路,将每家每户紧密地连接在一起。漫步时,不经意间,散落村中的石鼓、石柱、石板、石阶、广场,往往给初来乍到的游人一种意料不到的惊喜。据说抗日战争爆发,日本鬼子先后占领铜陵、贵池城后,元四章曾一度是铜陵、贵池等地城里人、商界名流的避难之所。贵池城内的学校、机关亦大多搬迁至此。一时间,街上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有“小上海”之称……</p><p class="ql-block">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元四章也紧跟时代步伐,树文明讲新风,做新时代的文明人。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关心支持下,通过村民的共同努力,元四章深入挖掘当地历史文化,传承民俗文化,完成美好乡村建设,完善中心村服务功能,预留旅游发展空间,加大宣传力度,强力对外招商。通过吸引外来资金注入,兴办古村落旅游业,古村落保护开发与民俗文化传承取得了丰硕的成果:</p><p class="ql-block">2015 年 2 月,中央文明委授予元四村第四届全国文明村镇称号。</p><p class="ql-block">2015 年 9 月,中国生态文化协会授予元四村 2015 年度“全国生态文化村”称号。2017 年 6 月,元四村被认定为第四批安徽省千年古村落。</p><p class="ql-block">2019 年 9 月,元四村被认定为 2019 年度第一批安徽省美丽乡村重点示范村。2020 年 4 月,元四村上榜第五届安徽省文明村镇名录。</p><p class="ql-block">2020 年 11 月,元四村入选首批安徽省特色旅游名村名单。2022 年 10 月,元四村被列入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p><p class="ql-block">2022 年 12 月,安徽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公布安徽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名单,元四村上榜。</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古老而美丽的元四章,更显多姿多彩、景色如画,令人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淹没在太平湖底的尚书府</p><p class="ql-block">王爱萍</p><p class="ql-block"> 尚书府,老石台人又叫它毕府。它位于石台县老县城广阳镇,雕梁画栋,富丽堂皇,曾经是当地人引以为自豪的建筑。然而,它在1970年太平湖水库蓄水时,慢慢沉入湖底,消失在世人的目光中,成为石台人永久的回忆。我1957年出生于石台县广阳镇西门外,1969年10月因国家建设太平湖水库移民到新县城所在地城关镇,我的童年时光都是在广阳镇那里度过的。广阳镇是一座千年古镇。发源于黄山北麓的舒溪河,浩浩荡荡从这里流过,在芜湖注入长江。历史上,这里通江达海,是重要的水陆码头,有“小秦淮”“小扬州”之称。整个镇子原来是被坚实的城墙围起来的。镇子有东西南北门,我小时候在很多地方还能看到那些高高的红砖城墙。镇中心有一条长约三千米的宽阔街道,街道两旁都是商铺,与这条街相连的街道和小巷里小商店随处可见。每天都有穿流不息的人群,整个小镇非常热闹。尚书府就位于这条街的中心地段。尚书府,又叫毕府,是明代户部尚书毕锵的大宅院。毕锵,字廷鸣,号松坡。石台县七都人。生于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五月初五日正午时,自幼好学,言辞伶俐,才思敏捷。《毕氏家谱》说他“善记诵,爱《春秋》,通四传,不唯一家”。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26岁中举,翌年应甲辰科试,考中第二甲第八十五名进士。授刑部主事,历郎中,擢浙江按察司“提学副使”,后改任广西、浙江、湖广(1等地的地方官。隆慶元年(1567年)四月,召为太仆寺卿,未至,改任应天府2府尹。隆庆三年(1569年)夏,海瑞升调右佥都御史(正四品),外放应天巡抚,3毕锵由此与海瑞成为好友。)《明史》载:“海瑞抚江南,移檄京府,等于属史,锵却不受。瑞察锵政,更与善。”隆庆六年(1572年)四月,毕锵升任南京户部右侍郎,提督粮储。万历六年(1578年)十一月,身为南京户部尚书的毕锵,因与内阁首辅(即宰相)张居正政见不合,辞官挂冠。万历十年(1582)六月张居正病逝,次年七月毕锵被召回京师,先后任南京工部尚书、吏部尚书,征为户部尚书。他上疏痛陈时弊,提出“节财力、核边费、停召买、定催征、清滥冗、正风俗、戒纷更、崇道德、尚俭勤”九条除弊兴利举措,“依议酌行”。万历十四年(1586年),毕锵年近七旬,他以自己年老多病为由,三次乞休,五月准“致仕,令驰驿去”。从中进士至致仕,头尾44年,除中途辞官近五年,毕锵为官约39年,历仕19任:初任刑部广东司主事二任刑部河南司主事三任刑部陕西司署员外郎主事,四任刑部湖广司署郎中事主事五任户部山西司署郎中事主事六任浙江按察司提学副使七任广西布政司右参政八任广西按察司按察使九任浙江布政司右布政使十任湖广布政司左布政使十一任太仆寺卿十二任应天府府尹十三任南京户部右侍郎十四任刑部右侍郎十五任户部左侍郎总督仓场十六任南京户部尚书十七任南京工部尚书十八任南京吏部尚书十九任户部尚书4尚书府是毕锵在万历十四年(1586年)告老还乡时皇帝赐建。毕锵致仕后,未回原籍七都,而是选择在广阳城中——石埭县5衙西桂家巷东的城区中心位置建造了这座宅院。尚书府呈长方形,坐北朝南,东至石埭县衙,西至桂家巷,北面遥望陵阳山,南面直通舒溪河,占地面积2万余平方米,前后三大进,分设东厅、西厅、前厅、后厅,砖木结构。三进楼阁依次排列,屋顶飞檐翘角,气势宏大,梁、柱、门窗楼刻有各种花卉、鸟兽图案。府中庭院楼阁、花园凉亭错落成趣。门前有石板大道,道两旁有一对对石狮、石马、石人、石鼓,道上竖有高大石牌坊,牌坊顶端悬有一竖匾,上刻“文官下轿,武官下马”8个大字。府门楣上悬有皇帝所赐竖匾,上书“进士出身”4字。大门两旁有蓝底金字对联一副:上联“四部尚书第”,下联“三朝元老家”。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十月二十五日,毕锵在尚书府去世,终年九十二岁。据《毕氏宗谱》记载,毕锵去世前一日,感到不适,先写好遗嘱,再穿戴好衣帽叫家人请来地方各官和好友聚会,谈笑诙谐如常,岂知意在告别。送走客人,命子媳妇孺跪听修身齐家之道。言毕正襟危坐,合目而逝。逝后三年的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七月初七日,明神宗皇帝遣使奉诏到毕府哀悼,给予“尽瘁半生,绰有劻勷伟绩”的褒奖和“兹赠尔为太子太保、锡之诰命”的封赐,哀荣十分隆重。据说,尚书府藏有许多稀世珍宝,尤其有多张玉雕花架床,长高各尺余,床架用翡玉,被褥用翠玉,床上之人则用象牙琢成。其他金银饰物不计其数。当年太平军到广阳前,其后裔将财物分抛于院中七口井中,用土掩埋封实。太平军掘出3口,另4口,不知何处。新中国成立后,尚书府收归国有,分给了好几户出身好的人家居住。我记事时,尚书府一带叫中街。尚书府在广阳乡高建队东面,章村队冲担岭东南。其东西大门在广阳城内东西大街上,府后围墙抵北门里河城街,南北通长在300米以上,东西宽度约占东西大街的三分之一。因为离我家不远,那时我们小孩子喜欢乱窜,常跑到尚书府里去玩躲猫猫游戏。雕花的房梁下,精致的窗户旁,不时传出我们童年的欢笑声。1969年10月,因国家建设太平湖水库,我们移民到城关镇掘珠大队广阳蔬菜队(新组建的生产队)。太平湖蓄水前,尚书府拆除,遗址没入水底。而户部尚书毕锵和他那恢弘建筑尚书府,一直在广阳人中口口相传,成了茶余饭后的谈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注释:1 明朝时期一级行政区湖广承宣布政使司的简称。元代置湖广等处行中书省(简称湖广行省、湖广省),辖湖南、湖北、广西、海南、贵州大部、四川一部以及广东雷州半岛。明代只辖湖北、湖南,但仍沿用了湖广这一称谓。</p><p class="ql-block">2 应天府,是南京在明朝时期的名称,为明朝前期首都,永乐迁都顺天府,应天府作为陪都。下辖上元、江宁、句容、溧阳、溧水、高淳、江浦、六合八县。</p><p class="ql-block">3 应天巡抚驻地南京(后迁句容、苏州),统制应天、太平、池州、徽州、宁国、安庆。</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4 永乐十九年(1421年),朱棣迁都北京,南京成了留都。此后,明朝实行两京制度,在南京仍保留了一套与京师北京相仿的中央机构,但称呼时均在其前冠以“南京”两字,以区别于北京的中央机构。在形式上,两京相对应的衙门品级相同,但实际上地域相差悬殊。</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