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演礼村的南头有一片老旧居住区,都是明清以来的老四合院,这片院落虽然被周围新建住宅包围着显得有些老气横秋,但每一个门楼,每一个院落都向世人显示着岁月的苍桑,隐藏着老百姓悲欢离合的故事。在这些老旧四合院的边上就有一个田家祖宅小院落,它比那些大四合院小很多,门楼因岁月沧桑已有些破败,院子里只有南北西三面有房子,且南房已坍塌成圪捞。在西房的门面砖墙上镶嵌着一块长约60公分,宽约40公分的石碑。这个石碑是一个叫田保民的老人请人于大清同治戊辰清和月吉旦,即1868年农历四月的一个吉日刻成并镶嵌到自己院子西房墙上的(清和月即农历四月,此时正值暮春初夏之际,天地间呈现一片气清而有微雨,空气温润的清和之象,故有清和月的別称),碑文的标题为“立分支遗言小引”。遗言,现在也称为遗嘱,一般是家中老人生前给儿女留下的重要嘱咐,多是关于身后家庭财产的分配赠予等事项,有口头和书面两种形式,在农村,一般以口头遗嘱为多,老人病入膏肓之时,觉得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往往将儿女叫在床边,吩咐身后事宜。可在农村十分罕见将遗言刻碑并镶嵌在墙上的,特别是在一百五六十年前,可以推断田老汉当时的家产还是丰厚的,生活还是富足的。那么他有什么重要的话非要刻在石碑上让儿孙铭记呢?</p><p class="ql-block"> 田老汉的遗言是作为引言写在三个儿子分家所成的书契开头的,所以叫“小引”。小引开篇就用“树大枝分,河长泒別”来形象地告诉儿孙父子离别,兄弟分家是世之常情,告诉儿子自己“治家辛苦毕生,今冉冉衰迈”,所以请来亲族将家产分给三个儿子,并告诫子孙以后如有家产纠纷,应遵从此分支。上世纪60年代之前,农村家庭都是自然生育,一般夫妻生育四五个子女是很普遍的,有的生到十多个,这些子女成年之后,女儿外嫁,几个儿子成家立业,往往要分家另过,这时,父母择日将儿子叫来,并请伯伯叔叔或舅舅姑夫到场商议和见证分家过程。一般情况下,长子继承主房,其余儿子继承小屋或者楼房。另外就是分配土地、牲畜和家俱。一切协商好之后,为了防止兄弟们以后因财产发生纠纷,便由村里的文化人写成分家契约,当地叫立分支。不过农村人当时多数比较穷,也没有多少财产给几个儿子分配,多数只是走个仪式,从此各起炉灶。</p><p class="ql-block"> 在家产分配问题之后特別提到三儿子,“甲兴少亡乏嗣(没有后代),其妻杨氏改醮(旧时指女人改嫁),字儿祧(继承人)有缺,邀同亲族继长子次子之子各一”。意思是甲兴年纪轻轻就去世了,所以没有儿子,他的妻子杨氏又改嫁了,因此门下没有继承人,所以将长子次子各一个儿子过继给他。在农村以前过继儿子是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一般有三种过继方式:一种如田家这样哥的儿子过继给没有子嗣的弟弟;第二种请况没有儿子的夫妻向儿子多的家庭抱养一个;第三种情况是无儿有女招一个上门女婿。几千年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思想根深蒂固,因此直到今天有的地方重男轻女的现象还很严重,觉得没有儿子就是无后,这才有了前面的过继儿子的遗言。</p><p class="ql-block"> 甲兴名义上有了儿子,可妻子因为他年纪轻轻就早早去世了,所以改嫁他人,那么他的家产怎么处置呢?“杨氏改適(适,改嫁),所有身值因赎回九亩之业,今将甲兴应分竝(bing并)拨回之业今为养老用,后为蒸当需,庶生顺死安无憾矣!”前文已将长子次子之一子过继给甲兴,甲兴之产业本应归继子继承,不知为何老头子没这样做,而是将其家产作为自己养老之用。</p><p class="ql-block"> “其甲兴之业每季稍有所蓄永为祭扫之用”。“内余地一亩房三间场半面地基半块永为祭祀之用”。中国传统的文化中,敬祖是很重要的一件事,以前交通不方便,家族往往聚居在一个村子里,我国南方很多地方有家族祠堂,供奉祖先牌位;北方不多见,但家家在主屋中供有爷婆(po四声)牌。族人死后都要葬入祖坟。因此每年的祭扫是必不可少的事。这里包括每年清明、七月十五、十月初一等节令扫墓,做周年,有时还请人做道场为死去的先辈超度等,十分繁琐。</p><p class="ql-block"> 遗言的结尾是对自己子孙的期望。“嗟乎,人之立志岂仅为雁鹜稻粱之谋,而父之爱子自不失鸣鸠均平之义,自今以往尔等克友克恭、难兄难弟,而予亦含笑九泉矣!”这里是希望儿孙立大志,父亲对儿女的爱是公平和深厚的,希望儿女们相互扶持照顾,共同努力,自己才能含笑九泉。</p><p class="ql-block"> 纵观遗言,可以看出这位清朝农村老人在晚年极为重视的事是:(1)继承人,(2)家产,(3)祭祀。这几件事,在社会不发达的环境下,都是一个家庭无比重要的事情。“尚其朂(xu勉励)之,谨此遗言,勿违予命,用勒筬铭使亲友咸之或亦世之有此一端耳。”一个清朝老人心中必须用刻碑来记录的事用现代人的眼光看这些事却极为平常,这好像正是阅读这则遗言的意义所在。在我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农村教育落后,除个別有钱人外,老百姓往往目不识丁,因此老人临终遗言被记录下来的确实是凤毛麟角。历史是发展的,家族文化必然有传承也有淘汰,随着社会的进步,我们和古人哪些是一脉相承的,哪些是逐渐变化了的,有这么一篇当时农村一个老者的遗言,真的十分稀有和珍贵。</p><p class="ql-block"> 由于年代久远等因素,本人对碑文的理解可能有误,敬请指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