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本文提纲</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一)论文介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二)文义略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三)文论义趣</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凡是书法爱好者,没有不知道北宋黄庭坚著名草书《诸上座帖》的。三十多年前,出于被它那独特的书艺风格所感染,我在临摹该帖的过程中却常常被它的文字义涵所吸引着,虽然那时却不甚明白它的意思,也不知道该文字的出处,但对此我却有一种莫名的喜好。以后,又从临摹其他一些如怀仁集《圣教序》、怀素《自叙》等法帖中文字所反映的内容,其义理也是如出一辙的,从而知道了原来它们都是以佛法内容为素材在书艺表现上的占居很多,这就使得我的目光逐渐不在书法本身而转视到它那文字背后的意义上了,由此最终使我没能在书法上有进一步的作为,却见异思迁平滑到对心智的追寻,从而对佛法的研习上略知一二。这也是我直到现在追慕佛法的缘由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黄庭坚的《诸上座帖》是出自禅宗典籍五代时的文益和尚《大法眼文益禅师语录》中的一段开示。之所以称之为“诸上座”,乃是因为这幅作品的起首句是以“诸上座”开始而命名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但我在解读和讨论本文之前时,是以“上来下去”为之命名的。为什么?我的理由是:黄庭坚择录文益《语录》而形成的《诸上座》,其文后的“始得每日空上来下去……”云云等句的出现,似乎是叫人感到来得突然而不明究由。其实,作此“上来下去”的结语是有一个前提原因的,那就是黄庭坚在节录此段语录的前面,还有两节文字是讨论这个问题的起因,那就是“上来下去”的论题没有节录上去。为了窥见其全貌,弥补“诸上座帖”文义之不足,所以,我就把它论题的起因补充完善一下,再加以讨论,这样,我的议论主题就不是“诸上座”,而是“上来下去”这个真正论题的解说了。</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一)论文介绍</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大法眼文益禅师语录》中,文益法师对“上来下去”的一段开示是(加粗的是原文,计5节。非加粗的文字是我的说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span><b style="font-size:20px;">)上堂云:诸上座!时寒,何用上来?且道上来好?不上来好?或有上座道:“不上来却好,什么处不是?更用上来作什么?”更有上座道:“是伊也不得一向,又须到和尚处始得。”</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span><b style="font-size:20px;"> 诸上座!且道这两个人于佛法中还有进趣也未?上座!实是不得,并无少许进趣,古人唤作无孔铁椎,生盲、生聋无异。若更有上座出来道:“彼二人总不得,为什么如此?为伊执着,所以不得。”</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上两节文字,是《诸上座帖》没有节录的文字,但它是以下黄庭坚书写的“诸上座”内容的论题之起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从下面第(3)节开始,就是《诸上座帖》的正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3) </span><b style="font-size:20px;">诸上座!</b><span style="font-size:20px;">(《语录》在此是:总似恁么行脚,总似恁么商量,且图什么?《诸上座帖》未录)</span><b style="font-size:20px;">为复只要弄唇嘴?为复别有所图?恐伊执着,且执着什么?为复执着理?执着事?执着色?执着空?若是理,理且作么生执?若是事,事且作么生执?着色、着空亦然。</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4)山僧所以寻常向诸上座道:“十方诸佛、十方善知识时常垂手,诸上座时常接手</b><span style="font-size:20px;">(以下点去十六字)。”</span><b style="font-size:20px;">十方诸佛、诸善知识垂手处合委悉也</b><span style="font-size:20px;">(《语录》原文是:十方诸佛垂手时有也)!</span><b style="font-size:20px;">什么处是诸上座时常接手处?还有会处会取好!若未会得,莫道总是都来圆取。诸上座傍家行脚,也须审谛着些精神,莫只藉少智慧过却时光。山僧在众见此多矣!</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不过,上文第(3)节开始书写的“诸上座”后,放弃了“总似恁么行脚,总似恁么商量,且图什么?”句。而第(4)节“十方诸佛垂手时有也”改为“十方诸佛诸善知识知垂手处合委悉也”,其他都没有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但是,《诸上座帖》又出现了《文益禅师语录》中没有的部分,溶融为全帖的整体内容,即下面的第(5)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5)</span><b style="font-size:20px;">古圣所见诸境,唯见自心。祖师道:“不是风动幡动,风动幡动者心动。”但且恁么会好,别无亲于亲处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僧问:“如何是不生灭底心?”向伊道:“那个是生灭底心?”僧云:“争奈学人不见?”向伊道:“汝若不见,不生不灭底也不是。”又问:“承教有言:‘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学人如何解?”向伊道:“汝甚解前问,已是不会古人语也,因甚?”</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b style="font-size:20px;">却向伊道:“汝甚解,何处是伊解处?莫是于伊分中,便点与伊?莫是为伊不会问,却反射伊么?决定非此道理,慎莫错会。除此两会,别又如何商量!诸上座若会得此语也,即会得诸圣揔持门。且作么生会?若会得一音演说,不会得随类各解,恁么道莫是有过无过,说么莫错会好?既不恁么会说一音演说,随类得解,有个下落,始得每日空上来下去,又不当得人事且究道眼始得。古人道‘一切声是佛声,一切色是佛色’,何不且恁么会取?”</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第(5)节文句出在《景德录》中。虽出处不一,就法义和禅意而言,却是一气呵成的,从整体上看没有一点斧凿的痕迹。这说明黄庭坚对佛法的体悟,已融会贯通到炉火纯青的境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以下,是黄庭坚书写此《诸上座》后的感慨和书此语录的缘由。是以行书形式表现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6)</span><b style="font-size:20px;">此是大丈夫出生死事,不可草草便会拍。盲小鬼子往往见便下口,如瞎驴吃草样。故草此一篇,遗吾友李任道。明窗净几,它日亲见古人,乃是相见时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山谷老人书。</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对“上来下去”文中的若干标点句逗,我重新作了一些纠正,这对正确理解文义很重要。</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二)文义略释</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上段语录,如没有对佛法义理有个深入的了解,是不能够十分明白的。不仅如此,就是对文中夹杂的俗语词汇也不能很好的理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与历代禅宗祖师大德一样,禅师开示的佛法是别致的,在一般人的眼中,他们的语言是独特的,行为是奇特的。虽然难懂,却又是诱人入胜的。所以,他们的一次次开示往往是对你心智的一次次撞击,从而使你的智慧得以一次次的提升,等到了关键处,则会使你豁然开朗心开意解而顿悟心性。而本段的开示,就具有这样的警省功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为便于理解原文,在这里,我先把文中的一些语词稍加说明一下,然后再将全文的大义疏通一下。其实,语录中的词语,这在当时来讲仅是一般的俗语白话,有的是地方语,只不过时过境迁,在今天看来有稍许的隔膜而已。现略解释如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span><b style="font-size:20px;">上堂</b><span style="font-size:20px;">:即文益禅师升堂说法的金陵清凉寺。法师在厅堂说法,一般是坐在台上面对大众的请法才说法,即所谓的“法不孤起,仗境缘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span><b style="font-size:20px;">诸上座</b><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是台上讲经的法师对台下听众的尊称。不管你是出家众还是在家众,也不管你是法师还是居士,法师都把你当着是有德有慧的佛菩萨来尊敬而称呼的。在印度原始部派佛教初期,佛教分为“大众部”和“上座部”两大部派,其中的上座部,在戒律上是轻重等持的一些年老而德高望重的修行者,所以,“上座”一名的尊称也因此而起。有的称别人为“善知识”也是这个意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3)</span><b style="font-size:20px;">上来:</b><span style="font-size:20px;">“上来”,就是来到我这个禅堂上来,或来到寺庙这里,目的是一同讨论佛法。反之,“不上来”即是第(5)节中出现的“下去”,就是你不需要到我这里来面对面的谈论了。其实,这是字面上的意思,深层的义涵是,你能跨进佛门,这说明你有求法得慧的进取心,这就是“上来”;反之你不进来,或进来了却没有承受佛法的心智,就是“下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4)</span><b style="font-size:20px;">伊</b><span style="font-size:20px;">:主体代词,即是“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5)</span><b style="font-size:20px;">一向</b><span style="font-size:20px;">:偏于一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6)</span><b style="font-size:20px;">进趣</b><span style="font-size:20px;">:进,进展,深入。趣,意旨,义趣,趋向。有禅宗常说的,当用功到了一定的阶位而感到难以再跨越的时候,当须有“向上一着”的精神去超越的意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7)</span><b style="font-size:20px;">无孔铁椎,生盲、生聋</b><span style="font-size:20px;">[与之]</span><b style="font-size:20px;">无异</b><span style="font-size:20px;">:无孔铁椎,就是没有孔的实心铁椎,比喻不通透。所以说,先天性的实盲实聋的人与无孔铁椎相比是没有差别的。佛法的开示常用譬喻来讲明义理。这个譬喻说明的道理是:世俗之人看起来很聪明,其实与圣者相较,就犹如没有孔的实心铁椎和先天性的实盲实聋者一样,是没有智慧而言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8)</span><b style="font-size:20px;">恁么</b><span style="font-size:20px;">:即是那么、这样的意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9)</span><b style="font-size:20px;">行脚</b><span style="font-size:20px;">:即是走路。就是僧人游历四方参访明师取经学法的比喻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0</span><b style="font-size:20px;">)弄唇嘴</b><span style="font-size:20px;">:就是现在说的摇唇鼓舌,耍嘴皮子或诤论、打口水仗的意思。也就是佛法所说的无意义的“戏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1)</span><b style="font-size:20px;">垂手</b><span style="font-size:20px;">:上对下进行开示指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2)</span><b style="font-size:20px;">接手</b><span style="font-size:20px;">:下对上接受教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3)</span><b style="font-size:20px;">会处</b><span style="font-size:20px;">(合委悉):上授的与下受的,都能够相互明白体解到一处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4)</span><b style="font-size:20px;">莫只藉少智慧过却时光</b><span style="font-size:20px;">:此句中的“智慧”,不是般若的智慧,而是世智辩聪的意思,也就是耍小聪明之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5)</span><b style="font-size:20px;">圆取</b><span style="font-size:20px;">:圆圆满满的获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6)</span><b style="font-size:20px;">不生灭底心</b><span style="font-size:20px;">:不生灭,就是不生不灭;底,同“的”。不生灭底心,就是“不生灭的心”,也即是“不生不灭的心”。至于什么是“不生不灭”,这是佛法缘起性空的法理,这里不展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7)</span><b style="font-size:20px;">争奈</b><span style="font-size:20px;">:无奈的意思,就是“怎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8)</span><b style="font-size:20px;">学人</b><span style="font-size:20px;">:即是学法的人或修习佛法的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span><b style="font-size:20px;">因甚</b><span style="font-size:20px;">:(因)为什么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span><b style="font-size:20px;">莫是</b><span style="font-size:20px;">:疑问语。同于“莫不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1)</span><b style="font-size:20px;">莫是于伊分中便点与伊?莫是为伊不会问却反射伊么</b><span style="font-size:20px;">:“分”,即分别到辨别。“点”,点拨而明了。“反射”,相当于现在的通过反思而明白现象落榭影子的真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2)</span><b style="font-size:20px;">揔持门</b><span style="font-size:20px;">:即“总持门”,也就是“总的行持法门”,总的修习方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3)</span><b style="font-size:20px;">有过无过</b><span style="font-size:20px;">:过,就是超出了限度。佛法明理提倡的是中道而行,“有过与无过”都是偏却了一边去执著事理。因此,“有过无过”皆是错误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这就是佛法常说的“不着有也不着无”的道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4)</span><b style="font-size:20px;">道眼</b><span style="font-size:20px;">:即求道之眼,或得道之眼。《金刚经》中有五眼之说,这里的道眼是除去了凡小肉眼之外的逐阶得道之眼,即天眼、慧眼、法眼和佛眼。因此,道眼不是用“看”的,而是用“观”的;只有慧观之眼才能见到法的本质或本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另外,上文以及我下文所论说到的“见”,其义是“正见”或“邪见”的“见”,而不是肉眼之所见;所说的“解”,是“体解”的解,而非表层的理解。不管是“正见”还是“体解”,只是对觉悟之道的努力,它们都还没有达到“悟证”的境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以上是对《语录》“上来下去”原文中的一些方言俗语,作了简单的解释。这在当时处在文益禅师下的听众来讲是无须解释的;如果听者又是懂得基本的佛法义理的话,那么,对这一段开示是能够理解得八九不离十的。但是在今天,我们不熟悉当时方言而面对这段文字时,又在不懂得佛法义理的情况下,那么,我们大多数人就会把它当着是深奥难通的天文了。这样,要真正的会通它乃至体悟它,就是较难的事情了。这从有些书法字帖的对草书《诸上座帖》附释的标点句逗发生不少错误中就可看出来了。这就如同语录中所说的,若懂得了佛的“一音演说”,但又不能体悟到“随类各解”的意趣,就不知道对自己所接触佛法的理解究竟是否正确,其道理是同样的。现在,既然我们扫除了方言理解上的障碍,那么,就可以进一步地深入这段语录的佛法义趣了,这也如同面对一个密码箱,密码知道了,门也就打开了。现在要做的,就是对密码箱里存放的诸多东西,究竟那些是真正的珠宝而进行如何识取的问题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所以,下面我将对这段开示录,作个适度的翻译──</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笫(1)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寒冬的某日,文益禅师在清凉寺升堂时,对前来听法的出家和在家的大众说:“尊敬的诸位同仁,现在的天气已很寒冷了,你们哪里还用得着上来听我耍嘴皮子呢?现在既然来了,那么我就想问问大家,学佛问法,是上来到我这里好呢?还是不来我这里好呢?有的人说:“不来寺庙也是蛮好的。哪里没有佛法呢?佛法处处都有呀!还用上来做什么?”但也有的同仁说:“我们不能一味存有这样的想法。时常也应当到师父这里来听受教诲才能得到佛法。”</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第(2)节: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各位同仁:请问,这两种人,在佛法方面是否真正体悟到当中的意趣了吗?诸位同仁!现在我告诉你们,这两种人其实都没有领悟到佛法的真谛,而且一点也没有。像这样的人,古人就把他们称之为‘没有孔的铁椎’,这与天生的盲人和聋人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对于我的这个说法,也可能会有某位同仁站出来附和我说:‘这两类人皆不得佛法旨趣,为什么如此呢?因为他们都有所执着的缘故,所以没有得到法的意趣。’</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第(3)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尊敬的各位同仁,如果你们总是这样的跑来跑去,也总是这样的思量忖度,对如此的思想行为,我不知道你们究竟图的是什么?难道是为了要反复的耍耍嘴皮子过过嘴瘾吗?除此难道还是有别的什么企图?对此,我很担心他们的这种执着,也担心他们对所要执着不放的究竟是什么东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难道说是要执着某个理,还是执着某个事?或者是要执着某一种色,还是要执着某一个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如果说他们定要执着于某个理,那么,对于这个理又是怎么个执法?如果是要执着于某个事,那么,对这个事又是怎么个执法?同理,对于色和空的执着,也是这样的困难。</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第(4)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因此,老僧我经常向诸位同参道友讲:‘十方诸佛菩萨们,时时俯首向你们援予教导之手,而你们也时时相应的接受教诲。’但问题是,什么是你们与佛菩萨能够相应授受领悟的意趣呢?你们体悟到了吗?若没有体悟到,就不要说是有了个圆满的获得。同参道友们!行走四方在求法的道路上,必须要以审慎的态度,以全神贯注的精神去谛观佛法的真理,而不是仅凭一点小聪明去自以为是地臆想佛法,那只能是浪费光阴啊!像这种情况,老僧我放眼望去已是见得太多太多了!</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第(5)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古德圣者在他们慧观的一切境界中,唯有谛观到自己的心性才是真理。六祖慧能大师说:‘不是风在飘动,也不是旗子在飘动,风动、旗动是因为你的心在飘动。’如此这般,你只要在本真的心性上去多加体悟才对,而不要在不相干的外境上去妄求得个什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曾经有一个僧人问我:‘什么才是不生不灭的心呢?’我反问他:‘那一个才是生灭的心?你拿出来给我看看!’他说:‘无奈得很,我怎么看也看不见?’我则启示他:‘如果你不见生灭的心,那么不生不灭的心也不可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那个僧人又向我说:我承蒙佛法教说的‘佛以一个声音说法,但各个听众各有各的见解’,如果是这样的话,我怎么才能很好的理解佛法?我就对他说:‘从你想固执地理解你前面所提的那个问题来看,这说明你还是没有弄通古圣所教授的那些真义。为什么这么说呢?我现在回过头来再问你,如果说,既然你懂得了圣者说的道理,那么,哪些道理是你的心所悟得的?莫不是在你的分别心中给予了你的一点心得?或者,莫不是因为你已经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的顿悟才无须表达?我想,一定不是这样的道理。因此,你须慎之慎之,切切不要错生未悟谓悟、未证谓证这样的妄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对佛法的受教,除了这两种理解的法门,还有什么别的方法吗?各位同仁,如果真正悟解得‘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的真义的话,那你就能够悟证到圣者们修习佛法的总方法了,还要作什么其他的分别妄想和执着等等的追问?若懂得了佛的‘一音演说’,但又不能体悟到‘随类各解’的意趣,还用得着说什么你言说的与理解的错与不错吗!以及还说什么不错解就是对的吗?所以,如果你们对‘一音演说’和‘随类各解’都不能体会到位的话,那么,每天就只能是朦朦朦胧胧的跑来跑去的空过日子,并且在面对人事纷繁中也就不能以道眼究彻佛理了。古人说得好:‘一切音声都是佛法的音声,一切境界皆是佛法的境界’,你们为什么不从这个角度去用心地谛观和悟解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以下是语录之外黄庭坚附在草书后的闲文(其实是貌闲实不闲)或感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6)修习佛法,悟证生死大事,这是大丈夫的所为,所以,对之不可草率的盲从和附会。而那些无慧眼的冒失鬼,往往把方便权宜之法当着究竟彻底的法门,从而也就囫囵吞枣的照单全收了,这就如同瞎驴吃草一样是不得其味的。故此,我草书了这一段古德的语录,送给我的同参好友李任道共勉之。正书写到这里时,但见窗明几净……。似乎感觉,待到将来我们亲证到古圣心境时,那就是我与他同解同证的时候了!山谷老人书。</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需要说明的是,我对原文翻译的原则有以下三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①逐字逐句,不重不漏。以免于糊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②兼顾语境,贯通整体。以免于生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③越字面义,显现法旨。以免于浅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关于第③点,单在译文上看,还不能完全托显,所以,我将在本文的以下部分作一个适当的归纳和发挥。</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三)文论义趣</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通过对上文一些词语的解释,以及对全文的翻译,我们看到,除了含有一些佛法中具有专用名相和语句外,文益法师的这段“上来下去”的语录,是夹以方言口语来表达的佛法义理的,也是平实的和普通的。但这种貌似通俗文字背后的甚深法理却不是普通人所能体解的。对本段语录开示的内容,我撮合为以下几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听经闻法,不是“上来下去”到处游历赶热闹就定能获得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授法者与受法者,应持不执着的态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3)生灭的心与不生灭的心是平等无别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4)音声文字的本身,不等于佛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5)得法的意趣就是无所得,放下才能提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学佛,学的是觉悟,学的是觉醒。而觉醒和觉悟就是智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如何才能觉醒,怎样才能觉悟?这就是放下执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对什么东西不执著?对世出世间的一切法皆不执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如何才能不执着?但用此清净之心才能不执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如何才是不执着?悟到了一切法的本来空寂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不执着后悟到空寂性有什么好处?可使人生脱粘解缚,轻快前行而得大自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如此,我们来对照上面文益法师的开示“上来下去”义,就会看到这种智慧的显现:</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首先,不以妄想心去执着一切法才能认识一切法</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对修习佛法,是不是一定要到庙堂上来才能有所获得呢!有人认为,只有到寺庙里(包括出家众和在家居士)才能学法,而有人认为不到寺庙上来也能学法。面对这两种观点,文益法师明确回答:“实是不得,并无少许进趣。”因为,无论是以“上来”听法为对,还是以“下去”自修为对,都是执着于一边的偏见。如果按照世俗的说法,这就叫做“独断论”,如果按照出世的佛法,这就叫做“落入二边”。所以持有这两种观点的人皆是不正确的见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那么,既然上来听法不对,下去自修也不对,这不是令人无所适从吗?这叫学法者到底怎么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其实,这当中包涵了佛法的中道不二的正见。对“上来下去”这段文字,一般人即使能够理顺或准确无误的翻译了原文的语句,也难以从字面上体悟到它文字背后所蕴藏的深义。“上来听法不对,下去自修也不对”这个说法,这是在本文中我们可以见到的。但文益法师说这两句话的同时,还暗含了字面上不曾表达的,并且是一般人见不到的另一深义,这就是:“上来听法也对,下去自修也对”。对我这个说法,你可能会感到奇怪而费解。两个说法看似矛盾,其实一点也不矛盾而是统一的,它们的统一之处就在于,对这两种行为有否执着的问题。也就是说:如果你对求法的心有所执着,那么你上来听法不对,下去自修也不对;反之,如果你对求法的心无所执着,那么你上来听法也对,下去自修也对。上来下去,对与不对,这全看你的心的运作到底是如何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以世间人事为喻,一般人总认为,一个人的权势、地位和名誉处在上位,一定是好的,反之,处在下位就是不好的。按照佛法的观点看,这是执于一边的偏见。正确的见解应该是,不管你是处于上位还是下位,只要心有所执就是不健康的,只要你的心无所执着就是良好的。再如,假如你遇到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如果你是有能力的话帮助了他,帮助过后,你的心里存有自视为高,或沾沾自喜或心存图报等等的想法,那就是不好的;如果你想要帮助而又没有能力帮助他,而你也不曾心存内疚、自卑自悔的心态,这就是好的;这就是说,只要心有所执,不帮不对,帮助也不对。只要你心无所执,帮助也对,不帮也对。一切皆随顺因缘,一切都无所执,这才是人心的真正功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佛陀观照人间是以“二谛”说法:一是世俗谛,二是胜义谛。在人间,好还是不好,不在于你是处在上位或是下位,而是在于你的心对它是不是有所执着。如果一个处在上位的人却时刻对他的权位名誉执持不放,或一个处在下位的人时刻对他的贫困卑微耿耿于怀,这就是不好的心念;如果执着了,就会使自己累积了愈来愈多的沉重包袱,自私自利也愈来愈强,从而恶果丛生,不得自在。反之,不管在上还是在下,都随缘尽份,心无执着就是正确的观念。这就是《金刚经》所说的“无所住而用其心”的意思。这个道理,从世俗的学问上也可以说得通,比如,从逻辑上讲,我们既不能证明处在上位的人一定是好的或一定是不好的,也不能证明处在下位的人一定是好的或一定是不好的。上与下或上来与下去都是相对而立的,而相对而存的两边皆是对等的;既然是相待而立的对等,那就无须以不平等的心来偏执在它们平等双方当中的任何一边。想想看,名利权位上来了,你能说它是好还是不好?或者说,名利权位下去了,你能说它是好还是不好?只要执着于任何一边都是不对的,只要对它们不执着都是正确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为什么我们能够对相对两边出现的现象不执着?因为是我们能够用胜义谛的佛法义理而观照到了诸法的性空。性空(或空性)是说一切缘起的现象,并不是具有单一的、不变的和实有主宰的特性,而是互动的、可变的和无可主宰的普遍性。当我们悟到这性空的真理法则时,我们对世间乃至于出世间的一切色心二法也就不执着了。也就是说,我们不但对世间物质的和精神的一切不执着,而且对悟得佛法的“性空”的真理也不执着。凡是人执着什么就被什么所缚:执着于情的就被情所缚,执着于事的就被事所缚,执着理的就被理所缚,同样,执着于法也就被法所缚。这就是文益法师所说“为复执着理?执着事?执着色?执着空?若是理,理且作么生执?若是事,事且作么生执?着色、着空亦然”的开示缘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必须说明的是,放下执着并不要你放弃努力。在求法做事的道路上,精进于真理的体悟工作丝毫也不能放弃。人只要活着,除了本能的吃饭穿衣而外,以正见正思维来感悟事理的工作一刻也不能停,这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最大标志。“无所住而用其心”,是指在利人利已的智慧提升上,既不执着所求而又用心去精进努力,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收获是努力但又是无为法的自然所得,非是有为法的执着而来。所以,把放下等同于放弃,这同样是偏执之见。</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第二,绝诸戏论才能见到本自心性的真实</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是关于对用语言文字来表现佛法的态度之论究。世间的人,不仅执着于自己所拥有的财富和权势,还执着于自己的名誉和荣耀;同时,不仅每每执着于自己所做的事,还执着于自我所认为的理(即知识)。对于放下“利、事”的执着我们大可理解,但对于放下“名、理”方面的执着则需更深一层的认识。凡是有修为的古圣大德,不但弃绝事相上的诱惑,而且他更注重放下心性的迷思。对于物质上的财势的虚幻性,看破放下的人不少,但对于精神上的思想意识能够看透不执的人却是不多。对于各自的思想、意识和见解的执着表现,往往是用语言文字的形式,进行相互的诤论,斗争,乃至于攻击和诋毁。这在凡是自认为已经掌握了真理的那些人的身上发生得最多,尤其是在那些所谓高层次的知识分子之间更是激烈。其原因是,他们总认为自己所拥有的观点和见解是正确无误的,而除他以外的别人的看法和见解则是错误的。这种自以为是、以他为非的强烈意识,导致了极广且深的“文字仗”或“口水仗”,这就是文益禅师所说的“弄唇嘴”,佛法上的学名叫做“戏论”。就人生的修为而言,摇唇鼓舌或戏论的结果,只能是在浪费了光阴的同时,相互之间又产生了的误解。误解引起的争端便结下了诸多的恶缘,造下了诸多的恶业,恶业所结的果报只能是稀里糊涂地轮回生死而不得解脱,其结果是空过一生,什么都不是。所以,文益法师才说“诸上座……总似恁么商量,且图什么?为复只要弄唇嘴?为复别有所图?”这里文中的“商量”义,不是现在的相互协商之义,而是以自我妄想心“思量忖度”的意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语言文字是宣讲和学习佛法必不可少的表达形式,但语言文字表达的只是影像教,而不就是佛法本身;语言文字所说的真理也不是真理本身,它只是一个启示我们悟得真理的工具,所以,真理不是无意义的戏论,而是需要用生命亲证的;而亲自悟证的真理是无法用语言表白的。你看,历代凡是证得真理法性的祖师大德,不管你如何称誉和诋毁他,他都是默然无语的,你对他的观点,或他对你的观点,他都是不作任何妄言的。所以,龙树菩萨的《大智度论》说“般若将入毕竟空,绝诸戏论”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凡是说自己见解是正确的人,实际上他是个陷入迷思最深的人;凡是说自己悟得真理的人,他实质上是个最最无知的人。那种摇唇鼓舌,纸上论兵,谈玄说妙者,不但不会得到真正的本来法要,而且对自己的妄想、分别和执着等愚痴见解倒是增长了不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同样的见解,在第5节中“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则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圣者面对大众说法的语言文字尽管是一样的,但每个人各自的理解却不是相同的──有的人从佛的语言中了解了一些信息,有的人所听到和接收的仅仅是文字,而有的人能从文字的表相中听到了弦外之音的智慧。这就如同,有的人跑寺庙道场玩的是热闹,而有的人是为了求得适合自己受用的寂静之法。所以貌似相同的因缘现象,却会产生各不一样的结果,为什么会这样?这都是性空的法则使然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人,天生一张嘴,其功用不外乎:一曰吃饭,二曰说话。而说话的这个功能,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深广度比吃饭的功能不知大了多少倍!所以,佛法中要人修习“三业”即“身业、口业和意业”,而“口业”就是其中的一项。文字也是语言的,只不过它是借助手笔表达的语言。我们每个人在一生当中,也不知说了多少话,写了多少字,而在这诸多的语言文字里,除日用而外,其实在悟得心性方面的受用却是很少很少的。一生当中的口业,如无义语,戏谑语,斗诤语等是占居的很多,而教诲语,启发语,慈善语等却是很少很少。因为这样的习性和惯性的长久积累,所以,当我们遇到了圣者的圣教之语言的时候,则会智障现前,执着其外相,从而在现象上打转而不能够跳脱开去,更谈不上谛察到法的寂静本性了。这在现代人来讲,那种飘遥的、肤浅的、无义的语言更是如此,他们恰如是“籍少智慧过却时光”的盲思者,它只能使人生徒具一付外表美丽的空壳者,而不能使他成为一个灵性充实的慧思者。</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第三,唯有清净无染之心才可悟到法的真谛</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是关于对自心本性的认识问题。放下了执着的同时,也就是向悟得真理道路上迈进的时候。禅宗所指的悟真,就是见自本心,识自本性。而禅宗,尤其是中国禅宗,其一贯的教学家风是:“不立文字,顿悟成佛”。这在佛法的空有二宗里,它是属于有宗的真常唯心派。不过,尽管他每每倡导“不立文字”就可悟自本性,但历代禅宗祖师大德言说的文字典籍却是异常的繁多;而他的那些诸多的公案和开示,始终是以孜孜不倦的语言文字来表现的,其目的都是欲要逼人悟得“自性”或“佛性”的真理。本段语录“上来下去”的开示,也离不开这个宗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第5节中,文益禅师以唐代六祖慧能的“不是风动幡动,是仁者心动”这著名的法语,突出了要悟证佛法须从见自本心本性上下功夫的入道要门。而对于那些属于外缘外境的语言相、文字相和为求法奔走的上下来去相,要通通的放下而无须执着。悟法不从语言文字中求而又离不开语言文字,这种从自心本性上追求真理的观点,由此也带来了对自我思想的正确性进行反省或反思的拷问,这就是:作为有思想有心识的人,我们这个能思能想的‘心’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它是如何运作的?如何才能以这个‘心’而知道此‘心’的运作是正确的?为此,“上来下去”开示里,文益法师借与请法僧的相互问答中讨论了这个问题。通过一来一往的对答,我们看到,请法僧是知道“心是不生不灭”的说法,也即是说,“不生不灭”就是心所指的哪个东西,同时也是心的运作方式。但这一问法似乎是来得很凸兀,因为,对于“心”的“不生不灭”之法理,如果是一个真的悟透心性的学法者,有了一个真正的体认的话,他是不会这么问的,而应是当下承当默无作声的。而他却反复在这个名相上打转,这说明他是从旁人嘴里听来的,或是从经文中看到的,而自己对这句话并没有个深度的明白。从缘起性空的认知过程讲,要体解“心的不生不灭”,须要从“心的生灭”或“心的有生有灭”开始悟时,才能谈到“心的不生不灭”上来,而到了最终对于这个“不生不灭”的心识也要放脱。之所以如此,因为它们都是人为施设的假想像和无常相,都逃不出缘起性空的法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所以,文益法师一眼就看穿了请法僧的假学处,晓得他仅仅是学得了这个“不生不灭底心”的名词,而并没有登堂入室到这个心要之门,所以就直接截断他拾人牙慧的戏论而反问他“既然有一个不生不灭的心,那么就必须有一个生灭的心在什么地方。请你拿出来给我看看!”经这么一问,请法僧却无言以对,(既然对不生灭的心性已体悟到了,哪里对有生灭的心相还不知道的道理?)这就暴露出他浅薄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依照空宗般若中观的正见,世出世间的一切法──不管是物理界的色法,还是精神界的心法皆是缘起的,而缘起的一切法皆是性空的;因为性空的缘故才有缘起的一切法,也因为一切法是缘起的,故一切法就是性空的;缘起与性空是一不二的。观念意识等等的心法也是如此,所以,当心念的生起和灭去这个缘起的现象显现时,我们必须首先要能够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观照到,然后也须有慧眼观照到这种心的生灭是变幻的、无常的,是我们无法主宰把控的,故而是性空的。这正是《心经》上说的要得诸法“不生不灭”的“空相”之真理(或涅槃),必须先有“照见五蕴”等因缘“皆”是性“空”的前提,而“照见五蕴皆空”的前提则是般若智慧,这个智慧就是无执无染的清净心。有了这个清净心的智慧,我们就能够体悟到一切万法是有生必有灭、灭后也有生的;在“法相”上看,生与灭二者是有差别的,但深观到“法性”里,二者是平等不二的。故尔,从这种生灭平等不二性来说,生灭即是不生灭;知道了不生灭即体证到了一切法的真理,也就是有宗真心系所说的见到了“自性”或“佛性”。对于这种已经见到“自性”或“佛性”的圣者而言,说心有生灭也对,说心不生灭也对;对于未证悟的耍嘴皮子的凡夫来讲,说心有生灭不对,说心不生灭也不对。这当中的关键全在于学者是否具有一颗清净无染的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人们常说,佛法是心法。我们从对世出世间感觉感知的一切存在来看,哪一样不是心性对万物的造就!这正是真心论者所认为的万法唯识、心外无法、一切唯心识所显的理由之所在。这种以心缘心的观照方法,就是文益所说的“古圣所见诸境,唯见自心”的修习方法。真心论的理由是因为每个人的心,从本以来就是清净无染的,只是因被后天的客尘(烦恼)所污而一时不知不见;现在,只要我们肯自承当,收摄一心,就能够突破外在的客尘污染,自心自性即会呈现光明,从而也就能够见性顿悟了。在这个过程中,最关键的是要我们放下对一切执着的同时,要具有一个清净无染的心去观照万物才可悟证万法,而不可能是仅从见色闻声上的表浅戏论所能达到的。只有当绝诸戏论、放下执着,生起一颗如摩尼宝珠的清净心时,对你所见到的和所听到的一切才能入心,也才能体悟到“一切声是佛声,一切色是佛色”──原来,山河大地,溪水花木,以及生活中的行住坐卧,无一不是佛法。这就如同《阿弥陀经》所说的“白鹤孔雀等杂色之鸟,以及微风树网等境”,无不是令悟法身平等的佛法。用最诚恳、最平实的态度去观照自己的心性,才是真性、自性,或是佛性的显露!这里,如果我套用文益大师的话说就是:“尊敬的诸君仁者,不管你是上来的还是下去的,你一定要向自己的内心求,千万莫向外境攀缘!若要提升智慧,那就放下执着吧!若要悟自真性,那就请用清净心吧!”</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总之,泯灭无谓的言语戏论,不以妄想心执着一切法,以清净心去体悟法的真理。这就是“上来下去”这一段开示录的中心义涵。不知道我以上的解说,到底是不是与当时文益法师开示的意趣同见同解?如果是的话,那么,也等于说,在这个有点人心不古的时代,我还是能够亲见聆听到他这个古圣的教诲了!</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法树 2021年6月15日 感于南京太平山</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