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纪念的时刻(二)

陈红

<p class="ql-block">值得纪念的时刻(二)</p> <p class="ql-block">08年4月4日广安</p> <p class="ql-block">旅游日誌。</p> <p class="ql-block">重庆洪崖洞。</p> <p class="ql-block">三辈人清明在借田放风筝。</p> <p class="ql-block">游泳。</p> <p class="ql-block">自贡看灯。</p> <p class="ql-block">08年5月1日天台山。</p> <p class="ql-block">08年8月11日---16日鼓浪屿之行。</p><p class="ql-block">武夷山大门。</p> <p class="ql-block">08年8月11日福州小西湖公园</p> <p class="ql-block">福州小西湖公园的瀑布</p> <p class="ql-block">这是树抱石,石头上刻有“<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寿</span>”字</p> <p class="ql-block">林则徐故居(08年8月11日)</p> <p class="ql-block">(08年8月12日)武夷山母树大红袍,生长在武夷山九龙窠景区的大红袍母树。</p><p class="ql-block">大红袍,山茶目山茶科山茶属木本植物。大红袍茶树为灌木型,树冠半展开,分枝比较密集;叶子是宽的椭圆形,颜林则徐故居(08年8月11日深绿有光泽,若是新芽,则深绿带紫,露出毛茸茸的叶毫来;花型大,花丝稀疏稍长,高低不齐。花期为3月到9月。大红袍,因早春茶芽萌发时,远望通树艳红似火,若红袍披树,因此得名。 </p><p class="ql-block">大红袍原产于福建省北部的武夷山地区,18世纪传入欧洲。大红袍喜温暖、喜光、耐阴,适于在漫射光下生长。繁殖方式是无性繁育。</p><p class="ql-block">大红袍18世纪传入欧洲后,受当地群众的喜爱。据史料记载,唐代民间就已将其作为馈赠佳品,宋、元时期已被列为皇室的贡品。《中国茶文化》一书详细介绍了大红袍具有重要的保健功效,例如,明目益思,提神醒脑,健胃消食,利尿消毒,祛痰治喘等,是名副其实的茶中之王。二十世纪30年代当地政府曾派兵把守全国仅有的6株母树大红袍,其树龄已有三百年历史,母树大红袍及大红袍制作工艺在2006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2000年武夷山大红袍母树被《福建省武夷山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条例》列为重点保护对象。</p> <p class="ql-block">武夷山大王峰</p> <p class="ql-block">武夷山大王峰石刻</p><p class="ql-block">黄岗山,‌也称作“黄冈山”,‌位于福建省武夷山市洋庄乡和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武夷山镇境内,‌是武夷山脉的最高峰,‌海拔2160.8米,‌不仅是武夷山国家公园的第一高峰,‌也是东南大陆十省的最高峰,‌被誉为“华东屋脊”和“武夷支柱”。‌黄岗山因其雄奇高耸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景观,‌被广泛认为是武夷山的天下第一山。‌此外,‌黄岗山不仅是武夷山脉的最高峰,‌还是整个华东六省一市地区的最高山峰,‌其顶峰处竖有巨型石碑,‌上镌“武夷第一峰”大字,‌进一步证明了其在武夷山系中的至高无上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武夷精舍。</p><p class="ql-block">武夷精舍又称紫阳书院、武夷书院、朱文公祠,位于隐屏峰下平林渡九曲溪畔,是朱熹于宋淳熙十年(1183年)所建,为其著书立说、倡道讲学之所。有仁智堂、隐求室、止宿寮、石门坞、观善斋、寒栖馆、晚对亭、铁笛亭等建筑,时人称之为“武夷之巨观”。朱熹在此完成了《四书章句集注》等一批理学著作。</p> <p class="ql-block">再当一次学生</p> <p class="ql-block">武夷山学达性天</p> <p class="ql-block">一线天</p> <p class="ql-block">08年8月14日去武夷山九曲溪坐船。</p><p class="ql-block">九曲溪是武夷山脉主峰——黄岗山西南麓的溪流,位于福建省武夷山峰岩幽谷之中。因武夷山有三十六峰,九十九岩。峰岩交错,溪流纵横,九曲溪贯穿其中,蜿蜒十五华里。又因它有三弯九曲之胜,故名为九曲溪。它全长约10公里,面积8.5平方公里。山挟水转,水绕山行,每一曲都有不同景致的山水画意。“溪流九曲泻云液,山光倒浸清涟漪。”形象地勾画出了九曲溪的秀丽轮廊。</p> <p class="ql-block">海边玩沙。</p> <p class="ql-block">在日本看电影是怎样拍出来的。</p> <p class="ql-block">09年1月11日,我的60岁生日宴会上。</p> <p class="ql-block">米易骑车。</p> <p class="ql-block">09年5月5日---19日赴欧洲照片。</p><p class="ql-block">5月5日赴欧的飞机上。</p> <p class="ql-block">5月6日、7日法国。</p><p class="ql-block">埃菲尔铁塔,矗立在法国巴黎市战神广场上,旁靠塞纳河,为举行1889年世界博览会,用以庆祝法国大革命胜利100周年,法国政府进行建筑招标,最终确立埃菲尔铁塔。其始建于1887年1月26日,于1889年3月31日竣工,并成为当时世界最高建筑。</p><p class="ql-block">埃菲尔铁塔初始高度312米,现高330米34</p><p class="ql-block">。一楼高57米,占地4415平方米,二楼高115米,占地1430平方米,三楼高276米,占地250平方米。从广场到二楼有五部电梯,从二楼到顶层有两部双人电梯。铁塔设有广场、一楼、二楼、顶层、花园五个区域,每年接待游客700万人次。</p><p class="ql-block">2021年7月21日起,进入埃菲尔铁塔的所有18岁及以上欧盟公民必须提交欧盟COVID证书,非欧盟公民必须提交健康通行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埃菲尔铁塔上看塞纳河。</p> <p class="ql-block">法国住的宾馆。</p> <p class="ql-block">法国宾馆的早餐。</p> <p class="ql-block">法国卢浮宫外</p><p class="ql-block">世界三大博物馆之首-一卢浮宫</p><p class="ql-block">仿佛穿越了时空,来到了艺术的殿堂,卢浮宫的震撼只有身临其境才能感受,一个半小时的讲解只能走马观花,法国是个浪漫,有着厚重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 </p><p class="ql-block">卢浮宫镇馆三宝---胜利女神像,蒙娜丽莎的微笑,断臂维纳斯。</p> <p class="ql-block">巴黎卢浮宫。</p> <p class="ql-block">法国户浮宫外的玻璃金字塔。</p><p class="ql-block">玻璃金字塔,贝聿铭在设计中并没有借用古埃及的金字塔造型,而是普通的几何形态,用了玻璃材料,金字塔不仅表面积小,可以反映巴黎不断变化的天空,还能为地下设施提供良好的采光,创造性地解决了把古老宫殿改造成现代化美术馆的一系列难题,取得了极大成功,享誉世界,这一建筑正如贝氏所称:"它预示将来,从而使卢浮宫达到完美。" 玻璃金字塔塔高21米,底宽34米,四个侧面由673块玻璃拼组而成,总平面面积约一千平方米,塔身总重量为200吨,其中玻璃净重105吨,金属支架仅有95吨,换而言之,支架的负荷超过了它自身的重量,因此行家们认为,这座玻璃金字塔不仅是体现现代艺术风格的佳作,也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独特尝试。</p> <p class="ql-block">法国凯旋门。</p><p class="ql-block">凯旋门,位于法兰西共和国首都巴黎市中心城区香榭丽舍大街,地处巴黎戴高乐星形广场中央,是为颂扬奥斯特里茨战役胜利,由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拿破仑主持修建的一座纪念性建筑,是法国国家象征之一、法国四大代表建筑之一、巴黎市地标纪念碑。</p><p class="ql-block">凯旋门正如其名,是一座迎接外出征战的军队凯旋的大门。它是现今世界上最大的一座圆拱门,位于巴黎市中心戴高乐广场中央的环岛上面。这座广场也是配合雄狮凯旋门而修建的,因为凯旋门建成后,给交通带来了不便,于是就在19世纪中叶,环绕凯旋门一周修建了一个圆形广场及12条道路,每条道路都有40~80米宽,呈放射状,就像明星发出的灿烂光芒,因此这个广场又叫明星广场。凯旋门也称为“星门”。</p> <p class="ql-block">法国方尖碑广场。</p><p class="ql-block">‌方尖碑也称为卢克索方尖碑,矗立在巴黎市中心的协和广场,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之一。这座方尖碑原本属于3000年前的法老王拉美西斯二世,高23米,重230吨,由一整块玫瑰色花岗岩雕刻而成。它原本屹立在卢克索底比斯神庙的大门两侧,直到19世纪,由当时的总督穆罕默德·阿里将其赠送给法国王,并经过两年的时间被运至巴黎协和广场‌。</p><p class="ql-block">方尖碑的尖顶直指苍穹,象征着对天空的向往和对神灵的敬畏。碑身上刻有文字,记载了拉美西斯二世的丰功伟绩,这些文字不仅展示了古埃及人对太阳神的崇拜,还体现了他们对永生的追求。古埃及人相信方尖碑是与太阳神沟通的桥梁,通过方尖碑向太阳神表达敬意和祈求,能够获得太阳神的恩赐和庇佑,使灵魂在死后得以顺利通往来世,实现永生‌。</p><p class="ql-block">此外,方尖碑所在的位置在1789年法国大革命期间曾是著名的断头台,路易十六及“断头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曾在此被处决。如今,这里已成为历史的见证,让人们铭记过去,珍惜现在。广场周围环绕着雕塑和喷泉,8座雕像分别代表法国8座主要城市,展现了法国的多元文化与历史底蕴‌。</p> <p class="ql-block">与同行的朋友们在法国凯旋门前合影</p> <p class="ql-block">卢浮宫里的镇宝之一----维纳斯。</p><p class="ql-block">《米洛斯的维纳斯》‌,又称《米洛斯的阿芙洛蒂忒》或《断臂的维纳斯》,是古希腊雕刻家阿历山德罗斯于公元前150年左右创作的大理石雕塑。高204厘米,是一尊手臂残缺的大理石雕塑。雕像发现于爱琴海的希腊米洛斯岛一座古墓遗址旁,其面容俊美,身材匀称,衣衫滑落至髋部,右臂残缺,但仍展示出女性特有的曲线美,显得端庄而妩媚‌。</p><p class="ql-block">《米洛斯的维纳斯》以其逼真写实的造型和残缺美的风格而闻名于世,成为爱与美的象征。雕像表现出的爱神维纳斯身材端庄秀丽,肌肤丰腴,面部表情平静,流露出希腊雕塑艺术鼎盛时期的思想化传统。她那微微扭转的姿势,使半裸的身体构成一个十分和谐而优美的螺旋形上升体态,富有音乐的韵律感,充满了巨大的艺术魅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法国卢浮宫里镇宝之一----胜利女神像。</p><p class="ql-block">胜利女神像‌,正式名称为《萨莫色雷斯的胜利女神》,是一尊约公元前200年创作的‌大理石雕塑。这尊雕像雕刻的是萨莫色雷斯岛海边的悬崖上的胜利女神,虽然女神的头和手臂都已丢失,但被认为是‌古希腊雕塑家们高度艺术水平的杰作。</p><p class="ql-block">胜利女神像的创作背景和历史</p><p class="ql-block">胜利女神像的创作背景与古希腊的历史和文化紧密相关。在古希腊时期,胜利女神被认为是战争和胜利的象征,代表着胜利和成功。这尊雕像可能是为了纪念某次重要的胜利而创作的,象征着胜利的力量和荣耀。雕像最早是在1863年发现于希腊萨莫色雷斯岛的一个山洞里,最早只是碎块,经过多年的修复才重新站立起来,但仍缺头少臂。</p><p class="ql-block">胜利女神像的艺术价值和影响</p><p class="ql-block">胜利女神像在艺术上具有极高的价值,展现了古希腊雕塑家的高超技艺和对人体结构的深刻理解。雕像的比例匀称,肌肉线条流畅,衣纹的处理也非常精细,代表了古希腊雕塑艺术的巅峰,对后世的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外,这尊雕像的存在吸引了大量的艺术爱好者和游客前来观赏,促进了文化交流和艺术的发展。</p> <p class="ql-block">《蒙娜丽莎》‌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列奥纳多·达·芬奇创作的油画。这幅画作创作于1503年左右,是卢浮宫中最受瞩目的绘画作品之一。</p><p class="ql-block">《蒙娜丽莎》主要表现了一位女性的典雅和恬静,塑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一位城市有产阶级的妇女形象。画中的女主人以永恒神秘的微笑著称,这使得该画作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艺术品之一‌。</p><p class="ql-block">《蒙娜丽莎》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的美学方向;该作品折射出来的女性的深邃与高尚的思想品质,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于女性美的审美理念和审美追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5月8日,比利时最美且最著名的广场。</p> <p class="ql-block">马克思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生活了3年,时间不算长,却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印记。《共产党宣言》在这里诞生。</p><p class="ql-block">这幢17世纪巴洛克风格的建筑名为“天鹅之家”,外墙镶金,门楣上嵌有一只振翅欲飞的白天鹅雕像。建筑外墙两侧分别悬挂着两块很大的金属铭牌,其中两块用法语、荷兰语、德语和英语镌刻着这样的文字:“卡尔·马克思自1845年2月至1848年3月住在布鲁塞尔。他曾跟‘德意志工人协会’和‘民主协会’一起在这里欢度1847至1848年的新年之夜。</p> <p class="ql-block">马克思、恩格斯在比利时写《共产党宣言》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比利时的街头乐队。</p> <p class="ql-block">比利时第一公民---于连。</p><p class="ql-block">于连是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的象征,他的雕像位于埃杜弗小巷内,雕像中的于连作撒尿状,因此也被称为“撒尿小男孩”。这个雕像是为了纪念于连在比利时反侵略战争中的英勇行为而建立的‌。</p><p class="ql-block">关于于连的故事,最广为流传的是:在一次比利时人民反侵略战争期间,战败的西班牙侵略者在逃离布鲁塞尔时,点燃了通往市政厅地下火药库的导火索,企图将市中心夷为平地。于连发现后急中生智,用尿浇灭了导火索,挽救了全城人的生命和财产。为了纪念这位小英雄,布鲁塞尔人民修建了这座铜像,让他永远与这座城市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撒尿小孩铜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有一座铜像。这座铜像亦称“布鲁塞尔第一公民”塑像。他坐落在市中心广场附近的埃杜弗小巷。1619年,由雕塑大师捷罗姆·杜克思诺塑造。这座青铜雕像身高约50厘米。孩子头发微卷,鼻子上翘,嘴角挂着微笑,赤身裸体,叉腰挺肚,旁若无人地不断撒“尿”。布鲁塞尔居民十分喜爱这座铜像,亲切地称他为“第一公民”,并把他看做该市的象征和幸福的标志。</p> <p class="ql-block">2009年3月2日,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有"布鲁塞尔第一公民"之称的小尿童于连雕像穿上了中国传统服装。</p><p class="ql-block">一款点缀着“五福托寿”图案的“中国红”真皮唐装2日穿在了比利时布鲁塞尔“第一公民”——小尿童于连的身上。这是于连接受赠衣300多年以来第3次穿上中国服装。这件皮衣由“皮革之都”中国浙江省海宁市赠送,是于连接受的第819件服装。出席赠衣仪式的海宁市副市长施震东表示,这款唐装融入了皮衣时尚化、国际化的最新元素,代表了中国皮衣设计和制造的新水平。</p><p class="ql-block">代表布鲁塞尔市政府接受唐装的“比利时小尿童之友协会”主席范登豪特表示,这件带有浓郁“中国红”特色的唐装是于连所收到的最漂亮的服装之一,它是中比友谊的最好象征。专程从上海赶到布鲁塞尔出席赠衣仪式的比利时驻上海副总领事米思诺认为,在中欧合作进一步广泛和深入之时,这件中国唐装的到来具有特殊意义。</p><p class="ql-block">1979年布鲁塞尔建成1000周年之际,北京市向于连赠送了一套汉族对襟小褂;2006年,为欢迎中国航天员费俊龙一行到访,于连穿上了印有五星红旗的“中国航天服”。</p> <p class="ql-block">没穿衣服的于连。</p> <p class="ql-block">比利时的原子球塔。</p><p class="ql-block">原子球建造于1958年布鲁塞尔世博会,高102米,总重2200吨,由9个直径18米的空心金属球体组成,它表现的是放大了1650亿倍的铁原子结构。</p><p class="ql-block">原子球位于布鲁塞尔市西北郊易明多市立公园内、被誉为布鲁塞尔的“埃菲尔”的原子球,是比利时著名工程师瓦特凯恩于1958年为布鲁塞尔万国博览会设计的。博览会闭幕后,展品被拆除,只有原子球原封未动,它成为现代布鲁塞尔的标志。另外有种有趣的四子配对游戏也叫“原子球”。</p> <p class="ql-block">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p> <p class="ql-block">比利时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比利时的教堂。</p> <p class="ql-block">5月9日,荷兰阿姆斯特丹的库肯霍夫公园。</p><p class="ql-block">库肯霍夫公园是荷兰展览郁金香的主要公园‌。库肯霍夫公园位于阿姆斯特丹近郊的小镇利瑟,是荷兰最著名的郁金香观赏地之一。每年春季,库肯霍夫公园都会举办盛大的花展,展示超过700万株郁金香,品种超过800种。</p><p class="ql-block">库肯霍夫公园不仅以郁金香著称,还展示了各种花卉和园林景观。公园的设计风格源自英式园林,拥有幽静的湖泊、蜿蜒的小路和高大的乔木,相互映衬,别有韵味‌。</p><p class="ql-block">总之,库肯霍夫公园是一个集观赏、休闲和体验于一体的旅游胜地,每年春季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赏花和拍照‌。</p> <p class="ql-block">沃伦丹鱼村</p> <p class="ql-block">荷兰的风车村。</p><p class="ql-block">荷兰风车,是指荷兰安装活动顶篷的风车,最早从德国引进。最初,风车主要用于磨粉等任务。到了十六七世纪,风车对荷兰的经济有着特别重大的意义。当时,荷兰在世界的商业中占首要地位,各种原料从各路水道运往风车加工,包括木材、大麻子和亚麻子、肉桂和胡椒等。随着荷兰人民围海造陆工程的大规模开展,风车在这项工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p><p class="ql-block">荷兰风车的作用</p><p class="ql-block">荷兰风车主要用于碾谷物、烟叶、榨油、毛毡和造纸等任务。这些风车通过利用西风和海洋性气候的优势,为缺乏水力和动力资源的荷兰提供了重要的动力来源。</p><p class="ql-block">荷兰风车的象征意义</p><p class="ql-block">荷兰被誉为“风车之国”,风车是荷兰的象征。荷兰坐落在地球的盛行西风带,一年四季盛吹西风。同时它濒临大西洋,典型的海洋性气候国家,海陆风长年不息。这就给缺乏水力、动力资源的荷兰,提供了利用风力的优厚补偿。金德代克-埃尔斯豪特的风车是位于荷兰的世界文化遗产,进一步证明了风车在荷兰文化和历史中的重要地位。</p> <p class="ql-block">荷兰木鞋‌是荷兰最具民族特色的工艺品,代表着荷兰的风俗文化。尽管其实用价值在现代已大大减少,很少有人穿着,但木鞋因其可爱的造型和装饰性,成为了游客喜爱的纪念品。木鞋的形状像一艘小船,不仅可以作为装饰品,还可以用作花瓶,因此荷兰人即使不穿木鞋也舍不得丢弃它们。近年来,木鞋为荷兰创汇已逾亿万美金,并成为馈赠各国元首、政要的珍贵礼品,被誉为“荷兰三宝”之一。‌</p><p class="ql-block">荷兰木鞋博物馆位于著名的风车村,馆内展示了各种大小的木鞋,从小到可以作为钥匙圈的对鞋,大到可以容纳婴儿的宝宝鞋,甚至有一双木鞋的形状像一艘能乘几十人的大木船。这个博物馆不仅展示了木鞋的历史和制作工艺,还反映了荷兰人与自然环境的斗争历史。</p><p class="ql-block">经济因素和地理环境对荷兰木鞋的发明和流行起到了重要作用。由于荷兰地势低洼,容易积水,冬天寒冷潮湿且地面结冰,贫穷的农民无法负担昂贵的鞋子,于是发明了木鞋。这种鞋底厚实、鞋头上翘的船形鞋内填充稻草,既保暖又舒适,因此在荷兰流行了几百年。至今,许多荷兰人尤其是农民和渔民仍有穿木鞋的习惯。</p><p class="ql-block">制作工艺方面,传统的木鞋制作完全依靠手工完成,需要高超的技艺和大量的时间。现代技术虽然已经实现了木鞋制作的电脑化和自动化,大大提高了效率,但手工制作的传统工艺仍然被珍视。现代机床控制下的制作过程依然精细,确保了木鞋的质量和美观。</p><p class="ql-block">总之,荷兰木鞋不仅是实用物品,更是荷兰文化和历史的象征,展示了荷兰人与自然环境的斗争智慧和创造力。</p> <p class="ql-block">5月8日,在荷兰住的宾馆。</p> <p class="ql-block">宾馆外的海与私人帆船。</p> <p class="ql-block">宾馆外面的荷兰民居</p> <p class="ql-block">9、10日德国。</p><p class="ql-block">在我们住的宾馆前。</p> <p class="ql-block">5月9日,德国科隆双顶大⛪️教堂。</p> <p class="ql-block">10日,参观布谷鸟钟。</p><p class="ql-block">这种钟产自德国西南部与法国、瑞士交界处著名的德国黑森林地区。作为当地最富盛名的手工艺术品,更是外国人眼中德国的国家标志之一。</p><p class="ql-block">因为,每到半点和整点,钟上方的小木门就会自动打开,并且出现一个会报时的布谷鸟,发出悦耳的“咕咕”( 布谷)叫声,也被称作咕咕钟。</p><p class="ql-block">布谷鸟钟有着300年的悠久传承及发展历史,更是黑森林地区人文精神的最好承载物,因其繁杂和精湛的手工制作技术及特别的报时声而受到钟表及收藏爱好者的喜爱。</p> <p class="ql-block">德国黑森林中的蒂蒂湖。</p><p class="ql-block">蒂蒂湖位于德国巴登-符腾堡州的黑森林地区,方圆2平方公里,海拔858米,湖水最深处达40米。这里的湖水清澈见底,<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黑森林地区最大的天然湖。蒂蒂湖是德国西南部最小的湖之一,却是黑森林地区最漂亮的湖泊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黑森林地区最大的天然湖。滴滴湖是德国西南部最小的湖之一,却是黑森林地区最漂亮的湖泊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们今天要去坐的船。</p> <p class="ql-block">德国的正义女神像。</p><p class="ql-block">德国法兰克福罗马广场中间竖立着面向旧市政厅的正义女神喷泉,女神手持象征公正的天平,雕像是1611年竖立的,早期是砂石的 ,1887年换成了铜像,下面的喷泉曾经在加冕仪式时喷出红白葡萄酒供市民分享。</p> <p class="ql-block">5月12日,去参观新天鹅堡。</p><p class="ql-block">天鹅堡‌,全称为新天鹅石城堡,位于德国巴伐利亚州西南方的菲森镇,距离慕尼黑约90公里。新天鹅堡始建于1868年夏天,由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二世设计并建造,耗时18年,于1886年建成并对外开放‌。</p><p class="ql-block">建筑风格和设计理念</p><p class="ql-block">新天鹅堡的建筑风格融合了巴洛克式和哥特式元素,墙面洁白,屋顶湛蓝,入口处的墙壁是红色的,名为“红色的回廊”。城堡内部装饰精美,包括精美的壁画、复杂的灯饰和精致的桌椅,展现了中世纪梦幻城堡的奢华与绚丽‌。</p><p class="ql-block">历史背景和建造过程</p><p class="ql-block">新天鹅堡的建造者路德维希二世是一个艺术家而非军事家,他从小喜欢歌剧和舞台剧,尤其是瓦格纳的歌剧。城堡的设计灵感来源于瓦格纳的歌剧《天鹅骑士》,路德维希二世亲自参与了城堡的设计。由于对童话世界的向往,他在这座城堡中融入了许多童话元素。城堡共有360个房间,但只有14个房间在国王去世前完工,其余346个房间因路德维希二世在1886年去世而未完成‌。</p><p class="ql-block">文化影响和旅游价值</p><p class="ql-block">新天鹅堡不仅是德国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之一,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城堡之一。由于其精美的外形和童话般的氛围,新天鹅堡成为了多部动画和游戏中的原型,尤其是迪士尼系列作品中的城堡。城堡的建设耗费巨大,路德维希二世也因此被国民诟病。尽管如此,新天鹅堡仍然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浪漫的氛围吸引了无数游客‌。</p><p class="ql-block">注:图片是网上下的。</p> <p class="ql-block">老天鹅堡,又称高天鹅堡或霍恩施旺高城堡,是位于德国巴伐利亚州施万高镇辖下霍恩施旺高村的一座城堡,与新天鹅堡隔山相望,毗邻菲森市。它是德国浪漫主义时期的瑰宝,坐落在施旺高骑士古堡的旧址上,由路德维希二世的父亲马克西米利安二世下令建造‌。</p><p class="ql-block">历史背景</p><p class="ql-block">老天鹅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2世纪,当时由霍恩施旺高骑士团建造。到了16世纪,骑士团绝嗣,城堡逐渐荒废。19世纪初,老天鹅堡遭遇了拿破仑战争的破坏。幸运的是,它被当时的王储、后来的国王马克西米利安二世买下并重建。马克西米利安二世正是新天鹅堡的缔造者路德维希二世的父亲‌。</p><p class="ql-block">建筑风格和特点</p><p class="ql-block">老天鹅堡的建筑风格融合了古典与浪漫主义元素,城堡内共有14个房间及大量丰富的馆藏对外开放供游人参观。城堡内外的许多细节设计都体现了浪漫主义风格,尤其是那些由著名艺术家参与设计的部分,间接孕育了新天鹅堡的设计灵感‌。</p><p class="ql-block">文化意义</p><p class="ql-block">老天鹅堡不仅是德国浪漫主义时期的象征,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它见证了宫廷抒情诗的辉煌,承载着施万高骑士的历史与传奇。路德维希二世在旧天鹅堡度过了大部分童年时光,这里也是他监督新天鹅堡建造的地方。新天鹅堡的设计灵感和部分细节都源自于旧天鹅堡,使得这两座城堡在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上有着紧密的联系‌。</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