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4年3月14日 早起,5:35去寺庙附近布施。6:55回宾馆。 </p><p class="ql-block"> 8:22去琅勃拉邦火车站,8:40抵。</p><p class="ql-block"> 9:55乘澜沧号回国。11:12到磨丁过海关出境。 12:05从磨丁开出。 </p><p class="ql-block"> 13:18(北京时间)到磨憨入境。14:08从磨憨开出。15:20到达西双版纳火车站。</p><p class="ql-block"> 留在国内的旅友来接,15:32离开西双版纳车站。</p><p class="ql-block"> 15:45到曼听公园游览。</p> <p class="ql-block"> 曼听公园位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首府景洪市东南方,距城区约2公里,处于澜沧江与流沙河汇合的三角地带,占地面积400余亩。</p> <p class="ql-block"> 进入曼听公园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纪念周恩来总理身着傣装,左手端水钵,右手持橄榄枝参加泼水全身铜像。铜像左边是傣王国公主种下的两株象征中泰友谊的菩提树。</p> <p class="ql-block"> 有保存完好的500多株古铁刀木林及植被,园内有山丘和河道,又有民族特色浓郁的人文景观,是个天然的村寨式公园,以前是傣王御花园,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景区集中体现了“傣王室文化、佛教文化、傣民俗文化”三大主题特色。</p> <p class="ql-block"> 曼听公园是西双版纳最古老的公园,傣族习惯把她叫作“春欢”,意为“灵魂之园”,过去是西双版纳傣王的御花园,传说傣王妃来游玩时,这里的美丽景色吸引了王妃的灵魂,因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 曼听公园原是傣王御花园,称“春欢”,意为“魂园”,公园距市中心仅2公里,占地2.4万平方米。 </p><p class="ql-block"> 主入口位于公园南面,园内设有民族文化广场;藤本植物区;御兰园;放生湖;佛教文化区;植树纪念区等六个景区。</p> <p class="ql-block"> 佛教文化区有享誉东南亚的西双版纳总佛寺——瓦叭洁和白塔、八角亭、放生湖,在这里可以通过进香,拜佛栓线、放生等佛事活动和参观贝叶经领略浓郁的南传上座部佛教文化。</p> <p class="ql-block"> 园内6千平方米的黑心树林中、藤攀葛绕、奇花异木、五彩纷呈、争奇斗艳、浓荫护夏、凉爽宜人。碧波荡洋放生湖畔,绿草如茵,繁花似锦,是休闲娱乐的佳景。</p><p class="ql-block"> 在这里还可以参与热烈的龙舟比赛和充满艺术情趣的傣族民间堆沙活动。</p> <p class="ql-block"> 1961年,周恩来总理曾与傣族群众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曼听公园里欢度泼水节。</p> <p class="ql-block"> 曼听公园是西双版纳最古老的公园,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过去是西双版纳傣王的御花园,在傣族历史上曾为封建领主召片领和土司们游玩赏花之所。传说傣王妃来公园游玩时,公园的美丽景色吸引了王妃的灵魂,因此取名春欢公园,傣意为“灵魂之园”。</p> <p class="ql-block"> 园内既有地造天成的自然景观,又有人工培育的奇花异卉和园林建筑。游园的客人既可观赏古朴的自然景色,又可鉴赏具有浓郁民族特点的人文景观。</p> <p class="ql-block"> 公园里还修建了圣洁的曼习龙笋塔、西双版纳瓦八洁总佛寺和精美的景真八角亭模拟造型以及四角亭、六角亭和傣族萨拉亭等设施。公园旁是曼听傣族村寨,这些共同形成了公园、村寨和佛寺三位一体的游乐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踏入公园,便会油然产生回归自然之感,深切感受天然与人工巧妙的结合,让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在曼听公园内,有曼听村、曼龙匡村,可供参观。在允景洪城内,有孔雀湖。园内可划船,看野熊、野猪、蟒蛇、孔雀和多种鸟类。白天都为游客开放,有“御花园”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 16:30前往附近的“西双版纳总佛寺”。</p> <p class="ql-block"> 景洪市总佛寺,指洼庄德佛寺(景洪大金塔寺),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允景洪街道告庄西双景。</p> <p class="ql-block"> 据景洪市曼斗村寨史资料记载,一千多年前,西双版纳勐泐王宫曾建在现今允景洪街道办曼阁社区曼斗村附近,当时该区域是西双版纳的重要政治区,就佛寺而言,此区域内建有洼宰、洼掌佩、洼龙勐、洼庄德等佛寺。后因战乱,洼宰、洼掌佩、洼龙勐佛寺迁移,只有洼庄德佛寺长期坚守为景洪江北(澜沧江北岸)佛教信众服务,直至后来景洪江北各傣族村寨建盖佛寺,洼庄德佛寺才逐渐衰落。</p> <p class="ql-block"> 现遗址内还保留有洼庄德佛寺大殿柱子的石墩。洼庄德佛寺是西双版纳傣泐信众的重要佛寺之一,是广大佛教信众恭敬供养佛、法、僧三宝,同时为祈福所管辖范围的黎民百姓得到佛法的护佑,祈求世间安泰,降福于百姓而修建的佛寺。</p> <p class="ql-block"> 改革开放以来,景洪市广大佛教信众对佛寺圣地遗迹的保护意识不断增强,为使洼庄德佛寺在新时代发挥其历史作用,经广大僧人、信众请求,并结合整个西双版纳州佛教文化传承发展的需要,景洪市佛教协会同意恢复重建洼庄德佛寺。</p> <p class="ql-block"> 高僧阿夏牟尼舍利塔在戒堂的边上, 就是近代高僧阿夏牟尼舍利塔,其曾在此驻锡多年。</p><p class="ql-block"> 阿夏牟尼1934年曾主持西双版纳全境的佛教事物, 具有深厚的佛教造诣, 以及献身佛教事业的精神。</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同时,根据2016年7月4日云南省佛教协会七届六次常务理事会上通过的《云南省佛教协会南传佛教工作委员会会议决议》文件中,对推进南传佛教总佛寺中心佛寺建设工作的要求,在西双版纳州佛教协会的领导下,经景洪市佛教协会理事会会议研究,决定恢复修建洼庄德佛寺(景洪大金塔寺),修建后设立为景洪市总佛寺。</p> <p class="ql-block"> 景洪市总佛寺负责积极向信众宣传党和政府的民族宗教政策,规范景洪市的信教群众礼请僧人程序,按照宗教事务有关规定依法依规管理景洪市大型佛事活动,对景洪市南传佛教的传承和发展发挥积极作用。</p> <p class="ql-block"> 西双版纳总佛寺是傣族信众心中尊崇的佛教圣地, 也是南传佛教第一寺。寺庙建筑独特, 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其中包括大殿、钟楼、鼓楼等。寺庙内供奉着佛像, 还有贝叶树和菩提树, 代表着中泰两国人民及佛教的友谊。此外,寺庙还有佛学院和教学楼, 是僧侣学习和受戒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 西双版纳总佛寺位于景洪市, 与曼听公园是连通的,与佛教学院同在一个院内, 占地面积约3,000多平方米, 四周筑墙围城了矩形院落,院内建筑面积约1100平方米左右。傣语称总佛寺为意思就是这里就像佛陀曾经修行的园一样。</p> <p class="ql-block"> “洼坝吉始建于公元615年, 相传有两位前来西双版纳弘法的缅甸僧人主持兴建, 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 是南传上座部佛教传入西双版纳之后修建的第一座寺庙, 历史悠久, 法缘深厚, 是西双版纳佛教(南传上座部佛教)信徒拜佛朝圣的中心。解放以前的总佛寺是西双版纳地区的最高统治者“召片领”意为“土地之主”或“土地之王”拜佛的圣地。</p> <p class="ql-block"> 大约在700年前, 总佛寺被西双版纳宣慰确认为本地最高等级的佛寺, 是发布全境性佛事活动、批准高级僧侣晋升、举行新任宣慰使以及各土司宣誓仪式的地方。“洼坝吉”佛寺自建成以后, 历经战争等多种原因, 前后共有5次重建。1990年更名为“西双版纳总佛寺, 恢复了其在西双版纳佛教界的地位和社会属性。</p> <p class="ql-block"> 西双版纳傣族上座部佛寺建筑造型独特, 从跌落起伏的屋顶, 到工艺精湛的门窗; 从造型各异的檐托, 到内容丰富的基台, 不仅展现了傣族人民典雅细腻的审美意趣, 更将上座部佛教的文化内涵蕴藏其中, 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迄今是云南南传佛教区规模最大、最具有影响力的建筑。总佛寺的匾额由时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老居士于1990年6月18号前来朝拜时亲笔题写, 至此也被称作“西双版纳总佛寺、“洼坝吉”。</p> <p class="ql-block"> 总佛寺的雄罕大殿居于院落的正北, 已有几百年历史, 历经多次被毁, 现在看到的模样是2009年第五次重建后的效果。大殿面积约90平方米, 涂为紫红色, 系砖木结构建筑, 殿宇屋面覆瓦, 两级重檐, 屋脊中间高, 呈台阶状, 佛寺屋脊上装有许多饰品。</p> <p class="ql-block"> 大殿的一层为僧侣讲经及信众拜佛的场所, 里面供奉着一尊竹编佛。二层为举行佛教仪式的场所, 供奉着一尊由泰王国工匠在泰国铸刻完成, 经泰国僧王开光、泰国皇室成员一同参与开光过程的铜佛, 是迄今西双版纳最大的一尊铜佛, 体现了中泰两国从古至今南传佛教一脉相传, 仪规相符。大殿的外墙镶嵌有传统的十二生肖浮雕、八属像浮雕十道门厅上, 塑有十尊龙天护法。</p> <p class="ql-block"> 说到总佛寺, 就不得不说一下贝叶树, 其叶片用铁笔刻写的文字可以保留几千年。古印度将佛教经文刻在这种树的叶片上, 便成为了“贝叶经”,因为弥足珍贵, 故而被誉为“佛教熊猫。在总佛寺大殿的西南首就有两株贝叶树, 这是1993年,泰国僧王亲临总佛亲手种下的, 预示中泰两国人民友谊及佛教交往万古长青。总佛寺的钟楼、鼓楼, 也是目前西双版纳地区规模最大的钟鼓楼。在院落的西北角有株菩提树, 是1995年泰国公主斯琳通访问西双版纳期间亲手种下的,预示中泰两国人民及佛教友谊万古长青。</p> <p class="ql-block"> 16:55离开西双版纳总佛寺。</p><p class="ql-block"> 17:05抵达“勐泐文化旅游区”。</p> <p class="ql-block">《勐泐文化旅游区》中国4A级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 勐泐大佛寺,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州府景洪市城郊,按照国家AAAA级景区标准打造。勐泐大佛寺是在古代傣王朝的皇家寺院“景飘佛寺”的原址上恢复重建的,“景飘佛寺”是傣族历史上一位名叫拨龙的傣王为纪念病故的王妃南纱维扁而修建。</p> <p class="ql-block"> 勐泐大佛寺,该建筑在佛历2883年(即公元1848年,清咸丰年间)战争中被毁,距今已有169年。</p> <p class="ql-block">《圣菩提树》</p><p class="ql-block"> 菩提树是桑科榕树植物, 树干笔直、树皮为灰色, 树冠为波状圆形, 具有悬垂气根,菩提树是印度的国树和西双版纳州景洪市的市树,西双版纳傣族村寨中的“神树”也大多是菩提树。</p><p class="ql-block"> 景区中的这棵菩提树之所以被称为“圣菩提树”, 实因此树是当年佛祖释迦牟尼坐禅顿悟的那棵菩提树的“直系亲属”。“圣菩提树”本树在印度的战乱中被烧毁,但在此之前,印度阿育王的女儿僧伽蜜多到斯里兰卡弘扬佛教时曾移植一枝到斯里兰卡的阿努拉特普勒地区 “圣菩提树”因此得以留存血脉。</p> <p class="ql-block"> 时至今日, 在印度佛教圣地所植的菩提树, 包括佛祖打坐原址菩提伽耶的“圣菩提树”, 全部由斯里兰卡的“圣菩提树”嫁接而来。</p><p class="ql-block"> 为了加强中斯文化交流, 2005年10月25日由斯里兰卡赠送, 在斯里兰卡僧王级大导师长老、佛牙大臣、菩提长老等组成的佛教代表团全程护送下,国内佛教高僧将“圣菩提树”的幼苗迎请至中国,于2008年6月18日安奉在西双版纳勐泐文化旅游区内, 在景区的精心呵护下, 茁壮成长。</p> <p class="ql-block"> 勐泐大佛寺于2005年开始重建,于同年3月9日举行了大型的土地开光仪式,于2005年5月9日举行了盛大的大殿奠基开光仪式,在大殿施工时,挖掘出大量的银币、银盒、佛教法事用品等。</p><p class="ql-block">勐泐大佛寺,占地面积400亩,佛寺依山而建,落差达122.8米,呈坐佛形,为国内外所独有,佛寺以佛祖释迦牟尼的生平及佛寺活动为主线,巧妙融入到景观及建筑群体中,充分展示南传佛教的历史与传统文化色彩。</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这是登山的入口。</p> <p class="ql-block"> 西双版纳勐泐大佛寺”位于西双版纳景洪市度假区一号公路止点至南莲山上,占地面积650亩,建筑面积24000平方米,总投资约2亿元人民币。按照国家AAAA级景区标准打造。</p><p class="ql-block"> 景区以弘扬“南传佛教文化”为中心,以现代的手法传承传统文化,满足现代游客对历史、佛教文化、地域文化等进行观赏体验的需求。</p> <p class="ql-block"> 从中可以看出傣族建筑的显著特点。那就是这些建筑物没有一座是把柱子镶嵌在墙中的。大多建有佛塔。佛塔主要有:缅式钟形佛塔、亭阁式佛塔、泰金刚座佛塔、八角形密檐佛塔,千姿百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们没直接登山,购买了交通车票,直接到达山顶。</p> <p class="ql-block"> 这些塔基本上由砖砌成,外敷石灰、涂料,大多是实心,景洪市曼飞龙佛塔属泰式金刚座塔。这座像拔地而起的春笋的佛塔由3位印度佛教传教士设计,傣族头人主持建造的,建于公元1204年,距今已有800来年。</p> <p class="ql-block"> 勐泐大佛寺塔基呈梅花状,周长42.6米,主塔高16.29米,四周围绕着8座小塔,高9.1米,分布八角,塔身是多层葫芦形。每座小塔塔座里都有一个佛龛,龛里有泥塑的凤凰凌空飞翔。整座群塔洁白无瑕,秀丽无比。这里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人们旅游观光的胜地。</p> <p class="ql-block"> 是在古代傣王朝的皇家寺院“景飘佛寺”的原址上恢复重建的,是傣族历史上一位名叫拨龙的傣王为纪念病故的王妃南纱维扁而修建。</p><p class="ql-block"> 王妃一生信奉佛法,所以每逢节日傣王 就亲临寺院,举行大型法会,以纪念爱妃同时弘扬佛法。据史料记载:“景飘佛寺”始建于明代,是南传佛教象征十二版纳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版纳佛教活动的重要场所。</p> <p class="ql-block"> 西双版纳傣族几乎全民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佛教当初由印度向南方流传的,传到斯里兰卡,然后再传到东南亚的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及中国云南傣族等地区,属于南传佛教,也称小乘佛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山顶上拍了几张照片,开始下山。</p> <p class="ql-block"> 由于小乘佛教以巴利文为经典语,故又称巴利语佛教。小乘佛教部派分为:大众部、上座部、说一切有部、正量部等四个部派。</p> <p class="ql-block"> 勐泐大佛寺上座部流行于印度南方及东印度;说一切有部在西北及中印度和西印度;正量部流行于西印度和南印度。说一切有部还传播到苏门答腊、爪哇,而正量部也存于越南中部。</p> <p class="ql-block"> 小乘佛教的基本教义及理论:“四谛”(苦谛、集谛、灭谛、道谛)是佛教的基本理论。佛教认为人生一世所经历的生、老、病、死等八苦,主张自己解脱,隐居修行,最终达到涅槃境地,期望通过奉行善业和积累德业,通过修行来世得到好报。</p> <p class="ql-block"> 按照小乘教义,有二法不可违,一为佛法,一为王法,故小乘教在其所传播地区与政治统治者关系密切,从而使这一宗教的传播具有两个特点:一是自上而下传播,宗教得到统治势力的大力提倡和扶持;二是在其传播地区具有全民性,对人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有深刻而巨大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 西双版纳的上座部佛教僧侣:西双版纳上座部佛教僧侣主要分为“帕”(沙弥能士)、“都”(比丘)、“祜巴”(长老或都统长老)三个等级。男子七、八岁后被其父母送到佛寺学念经,做预备“帕”,傣语称为“科勇”;予备“帕”学会规定必学的几套经之后,便请好师父,择良辰吉日削发为僧,始称为“帕”。</p> <p class="ql-block"> 当“帕”年纪达到20岁时,佛学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本人又不愿还俗,经申请并经中心佛寺住持长老同意,可晋升为“都”,当“都”年满30岁,本人愿终生为僧,且佛学造诣已很深,经本人申请并经西双版纳总佛寺、当时的召片领或勐的总佛寺、勐土司同意,可晋升为高僧“祜角形密檐佛塔,千姿百态。这些塔基本上由砖砌成,外敷石灰、涂料,大多是实心。</p> <p class="ql-block"> 每座小塔塔座里都有一个佛龛,龛里有泥塑的凤凰凌空飞翔。西双版纳傣族佛教建筑:数百年前,小乘佛教传入云南省西双版纳,成为傣族全民信仰的宗教。这里佛寺建筑随处可见,几乎每个村寨都有佛寺,有的佛寺旁还建有佛塔。佛寺、佛塔成了傣族群众生活的中心场地,成为世人心目中的圣殿,佛教建筑艺术也成了傣族人民宝贵的文化艺术财富。</p> <p class="ql-block"> 西双版纳傣族佛寺建筑,以重檐多坡面平瓦建筑为主。佛寺大多成方形,坐西朝东,屋顶坡面由三层相叠而成,中堂较高,东西两侧递减,交错起落。屋顶使用长方形片瓦,瓦尾钩在平形的竹制横椽之上。</p> <p class="ql-block"> 屋顶正脊及檐面之间的戗脊,用石灰抹平,上面排列各种瓦饰。</p><p class="ql-block"> 正脊上的那瓦饰呈火焰状,戗脊首端大多竖有凤的形象,风格独特。各佛寺佛殿内部由佛座、僧座和经书台3部分组成。</p> <p class="ql-block"> 南传佛教对傣族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都有着极深厚的影响。傣族数百部长篇叙事诗都是在佛教传入后出现的。</p><p class="ql-block"> 傣文的大藏经,号称八万四千部,大部分刻写在贝叶上,称贝叶经。</p> <p class="ql-block"> 西双版纳的傣族人们全民信仰南传佛教,傣族男孩到了8-10岁都要入寺去过僧侣生活,他们在那里学经识字,一般在1-5年还俗回家。</p> <p class="ql-block"> 每逢泼水节、关门节、开门节等重要节日,傣家人都要到佛寺里赕佛。</p><p class="ql-block"> 在西双版纳,佛寺遍布村寨,几乎是一村一寺或二村一寺,其建筑风格也各不相同。</p> <p class="ql-block"> 如今,在西双版纳的傣族村寨中仍有500多座佛寺、200多座佛塔。</p><p class="ql-block"> 而勐泐大佛寺是所有佛寺中最大的,地位也是是至高无上的,是傣家人心目中的圣地,佛教文化、地域文化等进行观赏体验的需求。</p><p class="ql-block"> 寺住持由中国南传佛教首座大佛爷祜巴龙庄勐担任。</p> <p class="ql-block"> 勐泐大佛寺,佛座上塑的释迦牟尼像,大多是坐像,佛祖的耳朵奇特,又大又宽,成形。</p><p class="ql-block"> 身材瘦削,眉清目秀,双手扶膝,流露出一种神秘的气氛,使人产生对傣族历史追溯的好奇心。</p> <p class="ql-block"> 佛寺旁边或附近进佛塔要经过的门亭也别具一格。在一个两重檐人字屋顶的一侧,成直角的再照样建筑一个屋顶,连接在一起组成门亭。</p><p class="ql-block"> 檐下只有柱子支撑,无墙壁,四通八达,供人出进,虽属重复建筑,由于布置巧妙,更显出了傣族特殊的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帕雅真》</p><p class="ql-block"> 帕雅真, 意为“英勇过人”。是民间对统一西双版纳的第一代傣族领袖召真悍的尊称。</p><p class="ql-block"> 据傣文史书《泐史》记载,澜沧江中下游流域一带是傣族聚居区, 地域宽阔,人口繁盛, 傣语泛称为“勐泐”。到了九世纪末时, 各部落诸侯自立为雄, 混战不休, 并持续了二百多年之久。此时,帕雅真挺身而出,带领他的军队, 征服了各部落诸侯, 结束战乱,统一了勐泐, 并于傣历五四二年(公元1180年) 建立了以景洪(古时也称景陇)为中心的勐泐国(亦称“景陇金殿国”) 。成为这一地区的最高统治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帕雅真建立勐泐国后,以天朝(南宋)皇帝为贡主,接受中央政权的领导。宋朝皇帝派遣使者到勐泐,为其颁发虎头金印,仪仗武器、服饰,命为一方之主。称为景陇金殿国至尊佛主, 又称召法龙磨罕(意为金帽大王),帕雅真在位21年, 其后, 帕雅真之四子桑凯冷继父位时, 宋孝宗曾遣使者前来祝贺,封其为勐泐王。</p> <p class="ql-block"> 之后, 虽然历经中原宋、元、明、清等政权更迭,但勐泐国一直接受中央政权的册封和领导,其统治权就一代一代地承袭了下来, 接近800年,直至西双版纳解放。也因此留下了传承数百年、未曾间断的傣族文化。</p><p class="ql-block"> 帕雅真雕像高三米, 全铜塑造, 背靠山水, 山木葱茏, 流水不绝, 象征西双版纳的山河大地壁画石刻上也展现了帕雅真统一西双版纳的过程和统一后西双版纳和平繁盛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 我们没去孔雀园,景区门口有孔雀供人拍摄。</p> <p class="ql-block"> 18:30离开“勐泐文化旅游区”。</p><p class="ql-block"> 19:20入住景洪市格林豪泰酒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