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爬格子”到“敲键盘”

言和意顺

<p class="ql-block">在时间的长河中,文字是流淌不息的旋律,记录着人类文明的每一次脉动。从古老的竹简到今日的电子设备,写作工具的演变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时代的变迁与文化的跃升。在这漫长的历程中,“爬格子”与“敲键盘”两种截然不同的写作方式,不仅让我们见证了技术的飞跃,更蕴含着无数生动而有趣的故事,它们交织在一起,共同编织出一幅幅绚丽多彩的时代画卷。</p> <p class="ql-block"><b>“爬格子”:墨香与汗水的融合</b></p> <p class="ql-block">在那个没有互联网、没有智能手机的年代,“爬格子”可是许多文人墨客的日常。所谓的“爬格子”,是指用钢笔或毛笔在稿纸上一字一句地书写,每个字都需精准落入事先印好的小格子中,如同在狭小的舞台上演绎一出出精彩绝伦的戏剧。稿纸通常是淡黄色的,带着一股淡淡的墨香,那是属于那个时代独有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老张,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作家,至今仍怀念那段“爬格子”的日子。他说,每当夜深人静,一盏煤油灯下,他便会沉浸在文字的世界里,笔尖在纸上跳跃,发出沙沙的声响,那是他与自己对话的声音,也是与读者心灵沟通的桥梁。有一次,为了赶一篇稿子,老张连续几天几夜不眠不休,稿纸堆成了小山,手指也因长时间握笔而磨出了茧。当稿件终于完成,他望着满桌的稿纸,心中涌动着难以言喻的成就感,仿佛自己亲手种下了一颗种子,看着它慢慢生根发芽,直至长成参天大树。</p> <p class="ql-block"><b>“敲键盘”:速度与激情的碰撞</b></p> <p class="ql-block">随着高科技的迅猛发展,电脑逐渐走进千家万户,于是,“敲键盘”成为了新的写作方式。键盘敲击声取代了笔尖摩擦纸张的声音,屏幕上的光标代替了纸上移动的墨迹,文字以光的速度在虚拟空间中穿梭,信息传播的快捷,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p> <p class="ql-block">小李,一个年轻的网络作家,他的写作生涯几乎与互联网同步成长。他记得第一次接触电脑写作时的兴奋与不安,手指在键盘上笨拙地敲击,时常将字打错,但是那份新鲜感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驱使着他不断地尝试。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打字速度越来越快,思路也愈发清晰。他开始在网络平台上连载小说,每天与成千上万读者实时互动,收获着点赞、评论,甚至有了自己的粉丝群。小李说,“敲键盘”让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创作自由,他可以随时随地修改作品,即时分享给全世界,这种即时反馈的感觉让他欲罢不能。</p> <p class="ql-block"><b>故事背后的时代变迁</b></p> <p class="ql-block">以上所列举的两个人物——老张和小李,虽然是我虚构出来的,但却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存在,在我结识的众多做文字工作的朋友和同事中,可以找到他们的原型,我本人亦是其中之一。我这一生,经历过“爬格子”,也学会了“敲键盘”,可以说两种滋味都尝到了。年轻时“爬格子”,写得大多是新闻稿和党政机关的公文,熬了多少夜、用了多少稿纸,已经无法统计了,中指上那一块厚厚的老茧至今还未退去。工夫没有白费,总算写出了成绩,我后来在工作上的进步,其实都是“爬格子”铺就的成功之路。</p> <p class="ql-block">退休以后,开始从事自己喜爱的散文随笔的创作,虽是一个不求名不图利、只为自娱自乐的草根写手,但也想做得有模有样。这时候,我的写作方式就由过去的以“爬格子”为主,转为了以“敲键盘”为主了,因为我想做一个网上“冲浪者”,用文字赚取流量。我的作品除了少量在纸质媒体刊登,大部分都是通过美篇等平台发到网上,与美友和微友们切磋交流。而“敲键盘”,更方便收藏储存,更方便“复制粘贴”,更方便插图制作,更方便网上传送。如果仍沿用“爬格子”,怕是不成了。得益于写作手段传输手段科技含量的提升,我至少有一百万字是“敲”出来,又“敲”出去的。迄今我已有四百余篇文章在美篇发表,总阅读量已达三百五十万,收获粉丝近两万。连自己都没想到,我在迟暮之年还能找到一个“敲键盘”的乐趣。</p> <p class="ql-block">以我的粗浅体会,从“爬格子”到“敲键盘”,不仅是写作工具的转变,更是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乃至整个社会结构的深刻变革。老张和小李的故事,乃至我的故事,是无数个个体经历的缩影,大家共同构成了时代变迁的宏大叙事。</p> <p class="ql-block">在“爬格子”的岁月,写作是一种奢侈的精神享受,它要求作者有深厚的文字功底和耐心,每一篇文章都是精心雕琢的艺术品。而到了“敲键盘”的时代,写作门槛大大降低,每个人都能成为创作者,信息的爆炸式增长让文学创作更加多元化,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如何在海量信息中脱颖而出,保持作品的深度和温度,成为了新的课题。</p> <p class="ql-block">更有趣的是,这两种写作方式并非完全割裂,而是相互融合。许多作家在享受电子写作带来的便捷时,仍会怀念手写的温度,他们偶尔也会拿起笔,在稿纸上勾勒思绪,寻找那份久违的宁静与纯粹,譬如梁晓声的长篇小说《人世间》,一百一十五万字的篇幅,其初稿就是手写出来的。而年轻一代,在快速敲击键盘的同时,也会尝试用书法、手绘等方式,探索传统与现代结合的无限可能。</p> <p class="ql-block">从“爬格子”到“敲键盘”,是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必然结果,也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生动体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见证了人类智慧的升华,也感受到了文化生命力的顽强与坚韧。无论未来写作工具如何演变,那份对文字的热爱,对表达的渴望,像一束光,将永远伴随着我们,照亮前行的道路。</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图片来自网络)</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