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那片被岁月抚摸过的土地上,一幅幅温馨而质朴的画面如同老照片一样,在记忆的长河中缓缓流淌。一家有事百家帮的民约,体现的不仅是农村的人情味,更是那份在现代社会逐渐稀缺的温暖与互助。无论婚丧嫁娶,还是春种秋收,大家总是你帮我、我帮你,这种基于土地和血缘的联结,让人感受到远亲不如近临的真谛。</p> <p class="ql-block"> 村里有老人离世,村长一声通知,千里之外的打工人火速赶回家帮忙,哪怕再恶劣的天气,接过父辈责任,挑起抬棺的重担。</p><p class="ql-block"> 凌晨,家里有人去世,只要在门口燃放鞭炮,邻居听到后,赶紧起床去帮忙,红事不请不到,白事不请自到,这就是独属农村人的人情味。</p><p class="ql-block"> 亲人前去奔丧,主家双膝跪地迎接叩谢;娘家人来奔丧,村里有声威的前辈去迎接;为了使死家的家人不感到孤单,由男孩领着村民喊号子。</p><p class="ql-block"> 老人半夜离世,村民自发前去帮忙,为了第二天有活动的场地,大家打着手电筒连夜割掉地里的庄稼。</p> <p class="ql-block"> 男子路过外婆邻居家被看到,非要留下吃饭,还特意杀鸡招待,并且说,虽然你外公外婆不在了,但这里还是有饭吃的,温暖的话语让人瞬间破防。</p><p class="ql-block"> 独居老人一天没出门,邻居们担心,都过来查看情况。</p><p class="ql-block"> 老人听说邻居想吃肉,便把自家的鹅杀了送过来,他无儿无女,担心被嫌弃,特意用一次性筷子放在碗边。</p><p class="ql-block"> 邻居家办喜事,女子背着两个娃娃去帮忙干活。</p><p class="ql-block"> 屋主不在家,突然下雨了,家里晒有稻谷,不用打招呼,邻居一家赶过来帮忙抢收。</p> <p class="ql-block"> 上述种种,有的是耳闻,有的是目睹。时代的变迁,新式的楼房逐渐取代了老旧的土坯房、木质房,年轻人的脚步也更多地迈向了城市,这份独属农村的人情味面临着极大的挑战。</p> <p class="ql-block"> 首先是社会变迁带来的挑战。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削弱了农村社区的结构,减少了邻里间的日常互动,从而影响了人情味的维系。城市化带来的生活方式变化,人们各自忙于生计,缺乏共同的时间和空间来维系人情关系。</p><p class="ql-block"> 其次是经济发展带来的挑战。经济发展带来了农村内部贫富差距扩大,随着物价上涨和生活成本的增加,为了生活,减少了参入乡村邻里活动和人情往来的时间和精力。'</p> <p class="ql-block"> 三是文化价值观转变带来的挑战。农村年轻人受到城市文化的影响,更加注重个性、独立和隐私,导致他们对传统人情的热情降低。在农村的一些地方,人情消费畸变,使原本淳朴的人情关系变得功利和复杂,也导致了人情味的异化。随着手机和网络的普及,农村居民也更多地使用虚拟社交方式,导致现实中的亲情、友情变得不那么重要,从而削弱了人情味的维系。</p> <p class="ql-block"> 这份农村独有的人情味还能延续吗?答案是肯定的。虽然现代化的浪潮不可阻挡,但那份根植于乡土深处的互助精神是任何力量都无法替代的。</p><p class="ql-block"> 当然,为了延续这份宝贵的人情味,还需要政府、社会和农村居民的共同努力。通过完善政策制度、推动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等措施,来增強农村社区的凝聚力和人情味,只有这样,一家有事百家帮的良俗才能焕发出新时代的人情味。</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图片:网络 自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