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蒙古”

大漠孤烟

<p class="ql-block">蒙古族的形成可以追溯到唐代,始见于《旧唐书》和《新唐书》,最初写作“忙豁勒”,后来演变为“蒙兀”、“蒙瓦”、“蒙骨”、“朦骨”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额尔古纳河流域是蒙古人的发祥地,游牧在草原上的,被称作“毡帐百姓”;渔猎在森林里的,被称作“林中百姓”。</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3世纪初,成吉思汗统一了草原诸部,并将之逐步融合成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于是,“蒙古”便由一个部落名称演变为族群名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元朝时,汉文“蒙古”一词正式出现在文献里。至于它的含义究竟是什么,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种认为是“永恒的河”,另一种认为是“永恒的火”。在蒙语里,“永恒”是“蒙哥”,“河”是“高勒”,“火”是“嘎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永恒的河”古称望建河,今名额尔古纳河,乃蒙古人的母亲河,蒙语念做<span style="font-size:18px;">“蒙哥高勒”,经过语音“失去爆破”处理后,读如“蒙高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p> <p class="ql-block">“永恒的火”蒙语叫做“蒙哥嘎喇”,经过语音“失去爆破”处理后,读如“蒙嘎喇”。火是蒙古人心目中的圣物,意味着驱寒,熟食,防御野兽攻击,为迷路者指明方向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什么叫“失去爆破呢”?就是当两个爆破音(如/p/, /b/, /t/, /d/, /k/, /g/)相遇时,前一个爆破音不发音,只做发音口型,并快速滑向后一个爆破音的现象。例如,英语单词“goodbye”中,的“d”不发音,听起来就像是“古拜”。这种现象存在于不同的语言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马背民族的日常生活中,有诸多关于火的禁忌。例如,不得用锋利的铁器捅火、不得往火中吐痰、不得焚烧污秽的东西、不得蹬踩灶台,不得在火上烤脚等,体现了蒙古人对火的敬畏与尊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蒙哥高勒”也好,“蒙哥嘎勒”也罢,总之都绕不开“蒙哥”(永恒)二字。顺便提一句,大蒙古帝国第四任大汗元宪宗的名字就叫蒙哥。他是元太祖成吉思汗之孙、元睿宗拖雷之子‌,元世祖忽必烈之兄。</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