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国图亘古巨制 煌煌文脉展~2024.11.9

蓉姐姐(以文会友拒私聊)

<p class="ql-block">中国国家图书馆。</p> <p class="ql-block">正在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展出的“亘古巨制 煌煌文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籍展”,萃选54种75册(件)珍贵展品,通过“民族元典”“轴心时代”“中华一统”“交流互鉴”“文化高峰”五个单元,串联起磅礴生长的中华文脉,全面呈现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p> <p class="ql-block">|前言|</p><p class="ql-block">典籍是民族智慧的载体,精神血脉的接续,亦是烛照前路的明灯。从甲骨文的有“册”有“典”至“万卷藏书富”,中华文化一脉相承,历数千年岿然屹立。“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兼具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中华文明,在典籍长河中传承发展,从未中断。</p><p class="ql-block">值此国家图书馆建馆115周年之际,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国家图书馆老专家回信精神,国家图书馆特别举办此次展览,粹选传世善本与出土文献,植根中华文脉,聚焦典籍深刻内涵,同时展示“中华古籍保护计划”“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等项目成果。我们深信,借助展览,14亿多中国人,56个民族,无论线下云端,皆可坐拥书城,遨游二酉,一探五千年文明;活起来的典籍愈益滋养中华儿女的文化自信,从而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p> <p class="ql-block">|前言|</p><p class="ql-block">典籍是民族智慧的载体,精神血脉的接续,亦是烛照前路的明灯。从甲骨文的有“册”有“典”至“万卷藏书富”,中华文化一脉相承,历数千年岿然屹立。“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兼具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中华文明,在典籍长河中传承发展,从未中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值此国家图书馆建馆115周年之际,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国家图书馆老专家回信精神,国家图书馆特别举办此次展览,粹选传世善本与出土文献,植根中华文脉,聚焦典籍深刻内涵,同时展示“中华古籍保护计划”“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等项目成果。我们深信,借助展览,14亿多中国人,56个民族,无论线下云端,皆可坐拥书城,遨游二酉,一探五千年文明;活起来的典籍愈益滋养中华儿女的文化自信,从而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p> <p class="ql-block">惟殷先人,亘古巨制,煌煌文脉。</p> <p class="ql-block">有册有典。</p> <p class="ql-block">山海经十八卷。</p> <p class="ql-block">民族元典</p><p class="ql-block">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国先民筚路蓝缕、披荆斩棘,开辟了中华大地锦绣河山,创造了辉煌的民族文化。在长期的实践探索中,中华民族基于自身独特的历史传统,将原创性的精神进行系统整理,陆续形成了《易》《书》《诗》《礼》《春秋》等经典文献,后世称之为“五经”。这5部民族元典气势磅礴、思想深刻,文字间洋溢着哲学的思辨与人文的关怀,更塑造了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价值理念与道德规范。</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易</span></p><p class="ql-block">‍中华民族的先民通过对自然事物及自身的观察,逐渐形成了一整套抽象化、系统化的符号与文字,用以揭示宇宙万事万物发展运行的奥秘。“人更三圣,世历三古”,经过伏羲、周文王、孔子等圣人先贤的总结整理,最终形成了《周易》一书。</p><p class="ql-block">‍《周易》被誉为“群经之首”,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伦理实践的根源,是古代人民智慧与文化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尚书》书名的意思即为“上古之书”,多为上古君王的文告和君臣的谈话记录,内容都和政史相关,被誉为“政书之书祖,史书之源”。《尚书》“上断于尧,下迄于秦”,作为最早的政治文献总集,书中凝练着古老的政治智慧,天命、民本、统一等理念更是影响深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诗歌是人类最早的精神创造之一。中华民族的先民在日常的生活与劳动中。思想感情萌动于内心,付诸语言表现为诗歌,语言不足以表达则嗟之叹之、歌之咏之、舞之蹈之。不同于古巴比伦的《吉尔伽美什》、古印度的《摩诃婆罗多》、古希腊的《荷马史诗》中对暴力英雄的歌颂向往,《诗经》作为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汇聚了无数无名的诗人对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等细致人微的观察与丰富细腻的情感。</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礼</span></p><p class="ql-block">‍中华大地很早就已演进为文明的国度,有礼仪之邦的美称。所谓“礼”,即中华民族在实践中形成的一系列不同于其他民族的规范、规矩、秩序,书于竹帛纸张则为《仪礼》《礼记》《周礼》。其中如《大学》《中庸》等篇章,更超越具体的礼仪制度,规范了修身养性、培养人格的步骤法门以及中国传统文化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被后世奉为安身立命、人生修为的圭臬。</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春秋</span></p><p class="ql-block">‍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的一个优良传统。相传孔子根据鲁国旧史及各国史书,“笔则笔,削则削”,编成《春秋》。《春秋》作为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体史书,通过“春秋笔法”“微言大义”“一字褒贬”,实践了将历史转化为全社会的共识,塑造了中华民族敬畏历史的性格传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十三经注疏</p><p class="ql-block">《周易正义》十卷 三国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等正义 </p><p class="ql-block">《尚书正义》二十卷 旧题汉·孔安国传 唐·孔颖达等正义 </p><p class="ql-block">《毛诗正义》七十卷 汉·毛亨传、郑玄笺 唐·孔颖达等正义 </p><p class="ql-block">《周礼注疏》四十二卷 汉·郑玄注 唐·贾公彦疏 </p><p class="ql-block">《仪礼注疏》五十卷 汉.郑玄注 唐·贾公彦疏 </p><p class="ql-block">《礼记正义》六十三卷 汉·郑玄注 唐·孔颖达等正义 </p><p class="ql-block">《春秋左传正义》六十卷 晋·杜预集解 唐·孔颖达等正义 </p><p class="ql-block">《春秋公羊传注疏》二十八卷 汉·何休解诂 唐·徐彦疏 </p><p class="ql-block">《春秋穀梁传注疏》二十卷 晋·范宁集解 唐·杨士勋疏 </p><p class="ql-block">《论语注疏》二十卷 三国魏·何晏等集解 宋·邢昺(bing)疏 </p><p class="ql-block">《孝经注疏》九卷 唐.玄宗注 宋·邢昺疏 </p><p class="ql-block">《尔雅注疏》十卷 晋·郭璞注 宋·邢昺疏 </p><p class="ql-block">《孟子注疏》十四卷 汉·赵岐注 宋·孙奭疏 </p><p class="ql-block">熹羊石经(药多·尧典》残石拓片</p> <p class="ql-block">熹平石经残石</p><p class="ql-block">“石经,就是刻凿在石头上的经典。”</p><p class="ql-block">‍熹平石经是中国古代最早刊刻于碑石上的官定儒家经书,又名《汉石经》,《一字石经》,熹平石经初刻于东汉熹平四年(175年),于光和六年(183年)完成。共有46块碑,200911字。原立于洛阳太学讲堂的东西两侧,遗址在河南偃师县佃户乡。</p><p class="ql-block">熹平石经共包括《鲁诗》,《尚书》,《周易》,《礼仪》,《春秋》,《公羊传》,《论语》等七种经文,经文从右向左直行书写,书体秀美,为汉隶精品。熹平石经以一家本为主而各有校记,备列学官所立各家异同于后,这对于纠正俗儒的穿凿附会和臆造别字,维护文字统一起了积极的作用。</p><p class="ql-block">石碑后毁,宋代后有残石出土,现存8000余字。</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石经是中国古代刻于石碑,摩崖上的儒家经籍和佛道经典。石刻的经书。始于汉平帝元始元年(西元1),此后历代都有石经,如熹平石经、正始石经、开成石经等。今可考见其文字者,以熹平石经为最早。</p> <p class="ql-block">迄今有文字可考的刻儒家经籍的石经有七种:</p><p class="ql-block">1. 熹平石经:汉灵帝熹平四年在洛阳太学开刻,共46块,包括《易》,《礼》,《春秋》等七种。</p><p class="ql-block">‍2. 正始石经:曹魏正始二年在洛阳开刻,用古文,隶书,篆书等三种文字刻成,又称《三体石经》,经文有《尚书》,《春秋》。正始石经是中国三国曹魏时期刊刻的碑石经书,又名《魏石经》,《三体石经》,。初刻于正始二年(241年),原立于魏都洛阳南郊太学讲堂,遗址在河南偃师佃户乡。</p><p class="ql-block">正始石经用篆文,古文,隶书等三种文字刻成,因此又称为《三体石经》,碑文仅有《尚书》,《春秋》两种,从左向右刻写,碑文每面约33行,每行60字,,共有28碑。石碑后毁,现存残石共2576字。</p><p class="ql-block">3. 唐开成石经:唐文宗太和七年在长安开刻,用楷书刻成《易》,《书》,《诗》,"三礼"等十二经。</p><p class="ql-block">‍唐开成石经始刻于唐文宗大和七年(公元833年),于开成二年(公元837年)刻成,当时立于长安国子监太学,今存西安碑林。</p><p class="ql-block">因历年既久,剥蚀已多,偶有拓本,亦不便流傅。民国十五年(公元1926年),佰忍堂根据石刻本,依原拓字体影摹刻版,残缺处按阮元覆刻宋椠十行本经文双钩补足,包括《周易》九卷,《尚书》十三卷,《毛诗》二十卷,《周礼》十二卷,《仪礼》十七卷,《礼记》二十卷,《春秋左传》三十卷,《公羊传》十一卷,《谷梁传》十二卷,《孝经》一卷,《论语》十卷,《尔雅》三卷,《五经文字喜》一卷,《九经字样》一卷,同时附刻清康熙间贾三复补刻于石壁之末的《孟子》七卷及严可均所著《唐石经校文》十卷,共成书线装七十四册,取名《景刊唐开成石经》。</p><p class="ql-block">4. 蜀石经:五代后蜀用楷书刻《易》,《书》,《诗》,"三礼"等于成都,并有注,是历代石经中仅有的。</p><p class="ql-block">5. 北宋石经:北宋用楷体,篆体刻《易》,《书》,《诗》等于汴梁,又称《汴学石经》或《二体石经》。</p><p class="ql-block">6. 南宋石经:宋高宗于绍兴十三年刻《易》,《书》,《诗》,《左传》等于临安,共二百石,现存七十余石。</p><p class="ql-block">7. 清石经:乾隆五十六年刻十三经于北京,共一百九十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刻佛经约始于北魏之末,盛于北齐,北周,以北京房山云居寺石经最为有名。所刻石经最多为《道德经》。</p> <p class="ql-block">从“六经”到“十三经”</p><p class="ql-block">先秦时以《诗》《书》《礼》《易》《乐》《春秋》为“六经”。《乐》亡佚后,汉代立五经博士于学官,故有“五经”之称。后世不断扩充,至宋代正式形成“十三经”,包括《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穀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p><p class="ql-block">“十三经”为历代学者研究注释的重点对象,前人对经文的注释为“注”,后人对注释再做注释为“疏”。历代学者将注疏汇集整理,形成了后世公认的儒家经典《十三经注疏》。</p> <p class="ql-block">轴心时代</p><p class="ql-block">春秋之世,诸侯混战,王道衰微。为解天下苍生于倒悬,有志之士们提出了关于宇宙、人生、社会、国家的一系列理论思想,并积极地进行学以致用的社会实践。一时之间,学派蜂起,群星璀璨。“道术将为天下裂”,激烈的交锋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中国迎来了文化思想史上的首个盛世-百家争鸣时代。这些伟大的思想超越时空,至今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p><p class="ql-block">‍“轴心时代”是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 Karl Jaspers)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首次提出的概念。他认为在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间存在一个轴心时代,古代中国、印度、希腊等地各自独立且几乎同时孕育出伟大的思想家。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精神上的突破,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p><p class="ql-block">雅斯贝尔斯提出的“轴心时代”概念对应中国先秦孔孟老庄等思想家百家争鸣的时代。</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儒家</span></p><p class="ql-block">‍面对礼崩乐环的春秋乱世,孔子开创儒家学派,主张仁爱,提倡仁政,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周游列国,游说诸侯却屡遭碰壁,虽“累累若丧家之狗”,依旧初心不改。孟子、荀子步武其后,提出“仁义”“性恶”等学说,为儒家学派注入了新的生命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墨家</span></p><p class="ql-block">‍墨子认为天下战争不断、混乱不堪,其病因在于人们“不相爱”,因此对症开出了“兼爱”的药方,并提出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共十大核心思想。墨子是拥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实干家,他的一生都在为制止战争、宣传兼爱而奔波劳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道家</span></p><p class="ql-block">‍惩于“周文疲敝”,老子通过对“道”的哲学思考,进而认为只有“无为而治”“小国寡民”才能解决当时的社会问题。其后的庄子转向关注自我,主张远离名利、返璞归真,在山林岩穴中寻找真正的逍遥快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法家</span></p><p class="ql-block">‍随着诸侯兼并战争不断加剧,各诸侯国先后开始变法图强,法家学派应运而生。其学派可上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管仲、商鞅等变法家,战国末期的韩非为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法家只问结果不问动机,为打造和维护强大的国家面费尽心力。</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兵家</span></p><p class="ql-block">‍“兵者,国之大事”,兵家主张战争是决定国家兴亡的头等大事。兵家运筹于帷幄之中,运用兵学思想理论冷静地分析战场上瞬息万变的敌我、众寡、强弱、虚实、攻守、进退等矛盾关系,在奇正之间为统治者寻求制胜之道。“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面对残酷的兼并战争,兵家也谆谆告诫统治者慎重对待战争才是安国全军之道。</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中华一统</p><p class="ql-block">以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为内核,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鲜明的统一性。先秦时期中华民族之间的互动与交融促进了“四海会同”格局的形成。随着秦汉大一统王朝的建立,“大一统”思想成为“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唐人颜师古云“一统者,万物之统皆归于一也”,政治制度、法理法令、地理空间,乃至文化教育的统一是“大一统”观念经久不衰、日久弥新的坚实基础,并成为维系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的重要文化纽带,也是中华儿女情感深处的共同追求与价值认同。</p> <p class="ql-block">“大一统”概念的提出</p><p class="ql-block">“大一统”表述,始见于《春秋公羊传》,其源于对《春秋》中“元年春王正月”这句话的解释:“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王者孰谓?谓文王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这句话里的“王”指的是周文王,即周文王所颁历法的正月,其意引申为将周王所颁历法推而广之,强调历法统一的重要性。</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春秋繁露</span></p><p class="ql-block">‍董仲舒深入阐释了公羊学派的“大一统”理论,明确指出“大一统”是“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提出“天人合一”“王者受命而王”“君为国主”等思想,认为“一统”首先是理论、认识、文化学术的统一,然后是法度的统一,最终达到国家的统一,大大扩充了“大一统”的内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汉书</p><p class="ql-block">‍经历过西汉末的动荡,以光武帝刘秀为首的东汉政权亟需重新建立社会对汉王朝的认同。班固作《汉书》,以“宣汉”为旨趣,以构建汉王朝认同为己任,赞扬了汉代大一统的兴盛局面,通过《食货志》《刑法志》《地理志》《艺文志》等,对西汉的政治、经济、文化进行系统梳理,展现出“大一统”时代典章制度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资治通鉴</span></p><p class="ql-block">‍北宋建立以后,出现了与辽、西夏政权并立的局面,因此北宋时期的士大夫非常强调“大一统”,特别是对政治一统的追求。司马光就指出:“窃以为苟不能使九州合为一统,皆有天子之名而无其实者也”,把能否实现国家、政治的统一,作为衡量王朝和天子合法性的标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神策军碑</span></p><p class="ql-block">‍唐朝建立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采取天下一家的民族政策,吸引着周边民族与之交往,促进了多民族共融局面的开创与拓展。《神策军碑》碑文记录回鹘汗国灭亡,安抚归降唐朝的回鹘首领温(wà)没斯(后被唐王朝赐姓名李思忠)等事。神策军是唐代后期的禁军主力,原为西北戍边部队,后成为维护唐王朝统治的重要军事武装力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大元大一统志</span></p><p class="ql-block">‍元朝建立之后,版图远超前朝,面对辽阔领土和众多臣民,如何实施有效统治,成为元朝统治者的当务之息。“方今尺地一民,尽人版籍,宜为书以明一统”,能反映全国各政区综合情况的地理总志《大元大一统志》应运而生。对于该志的编纂目的,元代集贤大学士许有壬云:“垂之万世,知祖宗创业之艰难;播之臣庶,知生长一统之世。邦有道谷,各尽其职,于变时雍,各尽其力,上下相维,以持一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水经注</span></p><p class="ql-block">‍《水经注》因注《水经》而得名。全书借鉴和吸收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地理文献,详细记载我国大小河流1000余条,并将河流流经区域的人物故事、志怪传说、历史遗迹、风俗物产等融入文本之中,文笔绚丽,言简意赅,是我国6世纪以前地理总记的集大成之作,德国著名地理学家李希霍芬(F.von Richthofen)称该书作者郦道元为“世界地理学的先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大清万年一统地理全图</span></p><p class="ql-block">‍该图由乾隆三十二年(1767)黄千人编绘的《大清万年一统天下全图》摹刻、放大、增补而成。图上绘出乾隆末年及嘉庆初年府、厅、州、县建置的变化,并简要介绍四邻国家的大致情况,最西标出英吉利、荷兰等国名。图中所示的“万里长沙”“万里石塘”即今南海诸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交流互鑑。</p> <p class="ql-block">交流互鉴</p><p class="ql-block">中外文化交往源远流长,西汉时期“凿空”西域,开启干年丝路繁华。魏晋南北朝至唐时期,商旅使节的频繁往来、佛教经典的译介、高僧西行求法与不同宗教的包容共存,进一步促进了文化的多元融合。直至明清时期,大规模海上远航活动的开展使文化得以进行更广范围地互动与交流,东西方文明的碰撞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前进与发展。中华文明在历史中不断汲取外来文明的精华营养,也为世界文明的百花齐放作出了突出贡献。</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史记</span></p><p class="ql-block">‍《史记·大宛列传》是我国历代史籍中“西域传”的滥觞,其中记录了张骞、李广利与大宛国(在今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盆地)的相关事迹。张骞曾两次出使西域,所经西域国家有大宛、大月氏、大夏、康居等,并“传闻其旁大国五六”,即乌孙、奄蔡、安息、条支、身毒等,使汉朝开始对葱岭以西的地区有所认识了解,对丝绸之路的开辟作出了卓越贡献。张骞带来的良马、葡萄、苜蓿、石榴、毛织品等物产丰富了中原地区的物质生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法显传</span></p><p class="ql-block">‍东晋隆安三年(399),法显从长安出发,西行求法,经今甘肃河西走廊,取道和田,翻越葱岭,游历印度诸国。义熙八年(412)由海路归国(一说为义熙九年),于建康道场寺翻译佛经,并完成西行游记《法显传》,又称《佛国记》。该书是佛教传入中国后首部记录至印度取经的行记,记载了当时中亚、南亚及东南亚的历史、地理、社会风俗、宗教文化等情况,是研究古代中国与印度等国陆海交通及佛教史的重要文献资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坛经</span></p><p class="ql-block">‍唐代高僧慧能将禅宗南宗发展壮大,使其成为中国佛教的代表宗派。禅宗南宗更远传日本、韩国与东南亚国家,对亚洲的佛教文化产生重要影响。《坛经》为禅宗最主要的经典,也是唯一一部中国僧人撰写、以“经”命名的佛教著作。该经充分重视与发展印度佛教中蕴含的对人与人生的关注,将佛教中国化,对中国的佛教思想乃至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span></p><p class="ql-block">‍景教指唐代传入中国的早期基督教聂斯托利派。《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刻立于唐建中二年(781),是反映景教在中国流传情况和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见证。碑文记述景教教义,及景教传入中国的具体经过、发展历史等,体现出唐王朝对待外来宗教文化兼收并蓄、开放包容的态度。原碑最初立于长安大秦寺,武宗灭佛,景教殃及厄难,下落不明。明天启初年重新出土,当时的耶稣会士极为重视,将碑文译成多种文字。</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马可波罗游记</span></p><p class="ql-block">‍1271年,马可·波罗跟随父亲、叔父从威尼斯出发,开启了他们长达26年的丝绸之路大旅行。他在中国生活了17年,并成为忽必烈的皇家侍卫,于1291年从泉州港出发回到意大利,后来因卷入城邦战争被俘。在监狱里,他向小说家鲁思悌谦口述了在元朝的经历。经后者整理后,成为“世界一大奇书”《马可波罗游记》。该书向西方世界打开了神秘东方的大门,将地大物博、文教昌明的中国形象展现在西方人面前。问世700多年来,热度不衰,版本和译本达数百种之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大唐西域记 </span>三藏法师传</p><p class="ql-block">唐贞观初年,高僧玄奘(世称三藏法师)从长安出发,沿丝绸之路经新疆和中亚等地西行求法,最终到达中印度摩揭陀国都城王舍城。贞观十九年(645),玄奘携带大量印度大小乘佛教经论载誉归国。归国后受到唐太宗召见,开始进行大量译经活动,并奉敕将沿途见闻撰写成《大唐西城记》。玄奘求法堪称中古世界史上一次艰险而伟大的旅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史记</span></p><p class="ql-block">‍《史记·大宛列传》是我国历代史籍中“西域传”的滥觞,其中记录了张骞、李广利与大宛国(在今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盆地)的相关事迹。张骞曾两次出使西域,所经西域国家有大宛、大月氏、大夏、康居等,并“传闻其旁大国五六”,即乌孙、奄蔡、安息、条支、身毒等,使汉朝开始对葱岭以西的地区有所认识了解,对丝绸之路的开辟作出了卓越贡献。张骞带来的良马、葡萄、苜蓿、石榴、毛织品等物产丰富了中原地区的物质生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摩诃般若波罗蜜经</span></p><p class="ql-block">‍公元5世纪初,高僧鸠摩罗什被后秦高祖姚兴迎至长安,带领众多弟子开始翻译佛教经典,译出《妙法莲华经》《金刚经》《维摩诘经》《大智度论》等经、律、论达数百余卷,对中原与西域佛教的传播发挥了突出作用。鸠摩罗什,其父鸠摩炎为天竺人,其母耆婆为龟兹王妹,生于龟兹,7岁随母出家,后游历龟兹、沙勒等地修学,兼通大乘小乘,名闻西域。鸠摩罗什所译文本典雅又不失原意,至今广为流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武备志</span></p><p class="ql-block">‍明永乐三年至宣德八年(1405-1433),郑和7次下西洋,半领船队从南京出发,访达印度洋周边的30余国,最远行至东非与红海地区。郑和的航行是15世纪欧洲地理大发现之前世界范围内规模最大的海上巡游,极大地推动了海上丝绸之路的贯通与鼎盛,为中外民族交往、经济贸易、文化传播开启新篇章。《武备志》末卷收录的“自宝船厂开船从龙江关出水直抵外国诸番图”(又称《郑和航海图》)是中国现存最早、最为完整的航海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海国图志</span></p><p class="ql-block">‍清廷长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直至鸦片战争爆发,这种状态被坚船利炮打破。魏源是晚清“睁眼看世界”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清醒认识紧迫局势,对防御战略进行探索反思。《海国图志》是最早由国人编撰全面介绍世界地理历史知识的综合性著作,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中心观点,主张向西方学习,御海图强,对近代中国的救世治国思想与实践产生重要影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部分永乐大典。</p> <p class="ql-block">文化高峰</p><p class="ql-block">在古代漫长的生产生活中,中华民族在数学、艺术、科技、农业、药物学、手工业等领域创新进取,不断探索,取得了诸多举世瞩目的成就,编撰了众多影响深远的典籍,在相关领域矗立起一座又一座高峰,支撑起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同时,从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一代又一代文学层峦耸翠,承载着文人虽客的风雅逸趣、相思怀念、人生感悟和精神追求,奠定着生生不息的中华文脉。</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九章算术</span></p><p class="ql-block">‍《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数学经典,历来被尊为算经之首,一般认为经多人之手纂辑修改而成。全书汇集近百条公式、解法,以及246道例题,确立了我国古典数学的基本框架,并对世界数学产生积极影响。书中的分数四则运算法则、比例分配算法等是这类算法在世界上最早的文献记录。</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历代名画记</span></p><p class="ql-block">‍《历代名画记》由唐代张彦远撰写,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完备的绘画通史专著,被誉为“两史之祖”。共10卷,前3卷论述绘画源流、历史、画法、流派等;后7卷记载370余位画家小传,并收录若干画家画论。书中的“书画同体”等理论,对我国书画艺术领域具有重要影响。</p><p class="ql-block">《历代名画记》中《论顾陆张吴用笔》称吴道于“投笔法于张旭,此又知书画用笔同矣”。图为吴道子《送子天王图》(局部),现藏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梦溪笔谈</span></p><p class="ql-block">‍《梦溪笔谈》是宋代沈括所作笔记文字的结集,内容涵盖天文、历法、气象、地质、数学、物理、化学、以及文学、艺术等领域。该书记载了日月食、陨石、地磁偏角、凸面镜、凹面镜、石油、炼钢等资料,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被誉为“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农书</p><p class="ql-block">‍《农书》是元代王祯撰写的农业科学著作,首次阐发南北农事之不同。全书分3部分:《农桑通诀》论述农业历史、耕垦、灌溉等;《谷谱》叙述谷物、蔬菜,水果等的种植和贮藏;《农器图谱》包含农具、水利机械等的图谱和说明。附《造活字印书法》,系统叙述活字印刷术。</p><p class="ql-block">《农桑通诀·灌溉篇》讲述水利、灌溉之事,《农器图谱》中包含车、简车等灌溉工具图。图为元代佚名《耕稼图》(局部),现藏美国大都会博物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克敌武略荧惑神机</span></p><p class="ql-block">‍《克敌武略荧惑神机》是刘基从元代佚名所著《火龙神器图法》抄录,总结了南宋,金、元时期火药火器的技术成果,为明清火药火器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全书共10卷:备一为火攻总论:卷二至卷九分论各种火器,包括冲阵火器、远攻火器,近攻火器、水攻火器、埋伏火器、劫营火器、攻城火器和防守火器,共8类140余种:卷十论述火器药品。</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本草纲目</span></p><p class="ql-block">‍《本草纲目》是明代李时珍撰写的药物学巨著,收载药物1800余种,方剂11000余首,图1100余幅。书中创立本草新体系,采取“析族区类,振纲分目”的科学分类,药物分16部,每部之下分类,在类之下还分若干“族”。每种药物之下又分校正、释名、集解、正误、修治、气味、主治、发明等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词章之祖</span></p><p class="ql-block">‍屈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我国第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突破《诗经》四言体式,运用“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创造了新的诗歌体裁--楚辞。《楚辞》与《诗经》并称我国古诗两大源头,影响至今不衰,屈原被尊为“百代词章之祖”。</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隐逸之宗</span></p><p class="ql-block">陶渊明,魏晋南北朝时期伟大的文学家。诗风刚健豪放,又恬静冲淡,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南朝梁萧统始将陶诗编入《文选》,至唐代其诗名逐渐提升,两宋崇陶之风大盛,苏轼赞誉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宋元至今,陶渊明已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他的人格典范意义历久弥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文学总集</span></p><p class="ql-block">‍《文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山南朝梁武帝太子萧统主持编选,萧统谥号“唱明”。故又称《昭明文选》。《文选》30卷,选录先秦至梁130位作家700余篇作品,受到历代文人学者的重视。隋唐以来1000多年里,研究《文选》成为专门学问,称“文选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诗仙诗圣</span></p><p class="ql-block">‍李白,世称“诗仙”,杜甫赞其“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是古典诗歌集大成者,诗风沉都顿挫,史称“诗圣”。杜诗全面深刻反映盛唐前后政治,军事、社会情况,被誉为“诗史”。二人并称“李杜”.韩愈赞曰:“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他们的人格范型与诗歌成就,极受后世景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眉州三苏</span></p><p class="ql-block">‍苏轼,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坛领袖,宋代文化最高成就的代表。与父苏洵、弟苏辙称“三苏”,以古文成就列名“唐宋八大家”;以其诗创作成为李杜之后的大诗人;其词开豪放派先河,世称苏辛词派;书法、绘画亦有很高成就。苏东坡以无与伦比的文化地位、独具魅力的人格风范,为后世所崇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闺秀文豪</span></p><p class="ql-block">‍李清照,宋代著名女词人。诗文书画兼擅,尤长于词,世称婉约词宗主。其词以寻常语度入音律,称“易安体”。词名与李自,李煜并重:“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前此太白,故称词家三李。”清代沈曾植誉为“闺房之秀,固文士之豪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诸曲之冠</span></p><p class="ql-block">‍《西厢记》杂剧共5本,一般认为由元代王实甫作,也有关汉卿作、王实甫续等观点。讲述书生张生与崔相国之女莺莺一见倾心,通过侍女红娘的协助,最终冲破封建礼教约束和重重阻挠,结为良缘。全剧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刻画鲜明,文辞富丽华美,“不可增减一字,故为诸曲之冠”。</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巅峰之作</span></p><p class="ql-block">‍《红楼梦》共120回,一般认为前80回由清代曹雪芹撰写,后40回由高鹗续写。内容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贯穿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和婚姻悲剧,揭露了封建社会衰败的原因和规律。全书规模宏大,语言传神,叙事生动,代表着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p> <p class="ql-block">周叔弢(1891年7月18日—1984年2月14日),原名暹,名明暹、又名暹、号秋浦、又号弢翁,字叔弢,以字为行,中国政治家、实业家、古籍收藏家、文物鉴藏家、民族工商业者、全国政协副主席。</p><p class="ql-block">安徽省建德县(今东至县)人,出身于封建官宦家庭,生于江苏扬州,是两江、两广总督周馥长子学海的三儿子。他幼年住在扬州,后移居青岛,1914年又移居天津, 直至1984年2月14日在天津逝世。</p> <p class="ql-block">少时在家中接受私塾教育,周学海为了使孩子将来有出息,特地聘请了教授英文的教员。青少年时,叔弢喜欢文字训诂之学、古文和诗词,打下了扎实的汉学基础。由于勤奋好学,曾考取了上海圣约翰大学,因患肺病没有去报到。十六岁时父亲病故,十九岁时母亲又去世。他不愿在扬州继续经营家传盐业,渴望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于是先随祖父到上海,后移居青岛。2</p><p class="ql-block">1919年随叔父在青岛创办华新纱厂,任专务董事。以后历任唐山华新纱厂经理,天津华新纱厂经理,启新洋灰公司董事、协理、总经理、董事长,滦州矿务局、耀华玻璃公司、江南水泥厂董事。是中国北方民族工商业的代表人物。1936年冬,拒绝与日本方面合作,愤然离职。</p> <p class="ql-block">解放战争时期,赞赏中国共产党关于和平建国、建立联合政府等主张。1949年9月,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财经委员会委员,华北行政委员会委员,启新洋灰公司董事、总经理,天津市副市长,天津市工商业联合会主任委员,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副主任委员,天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主任,政协天津市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天津市佛教协会名誉会长,天津市文物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1983年6月至1984年任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p> <p class="ql-block">周叔弢书法。</p> <p class="ql-block">郑振铎(1898年12月19日-1958年10月17日),生于浙江永嘉,原籍福建长乐,原名木官,字警民,笔名西谛、郭源新。中国现代文学家、社会活动家、文物收藏家、鉴定家、考古学家、藏书家,景星学社社员,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p> <p class="ql-block">其主要著作有《中国俗文学史》《近百年古城古墓发掘史》《郑振铎文集》《俄国文学史略》《文学大纲》《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国版画史图录》《玄览堂丛书》《中国古代版画史略》《古本戏曲丛刊》等。</p> <p class="ql-block">郑振铎于1917年入读于北京铁路管理学校;1921年,任职于商务印书馆编译所,5月,主编的《文学旬刊》创刊;1924年,编著出版《俄国文学史略》;1931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后任教于燕京大学中文系,并主编《文学》《文学季刊》;1934年,编著出版论文集《中国文学论集》《佝偻集》等;1936年,任中国文艺家协会理事;1938年,编著出版《中国俗文学史》;1949年,当选为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常务委员;1950年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另创办文物出版社及《考古学报》《考古通讯》《文物参考资料》等期刊;1952年任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教授;1954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副部长;1954年9月—1958年10月,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58年10月17日,在出访途中因飞机失事殉难,享年60岁。</p> <p class="ql-block">郑振铎在他童年时期,因做小官的祖父去世,家里的生活变得十分窘迫。依靠母亲做些针线活,郑振铎才勉强得到读书的机会。</p> <p class="ql-block">婚姻家庭</p><p class="ql-block">1923年10月,郑振铎与高君箴在上海举行了婚礼;1927年,女儿郑小箴出生;1938年,儿子郑尔康出生。</p> <p class="ql-block">捐金抵璧</p><p class="ql-block">治学之余,郑振铎喜爱收藏中国古代文物,尤其是古代雕塑艺术作品。1953年,郑振铎将陶俑等文物一批计502件捐献给故宫博物院,1957年又将所藏雕塑等类文物捐献给国家,文物局拨交故宫博物院收藏。</p> <p class="ql-block">郑振铎最初的散文,是写对“五卅”惨案的愤怒的。质朴地叙述街血洗去后的南京路实况,尤其在入夜以后,依旧是灯火通明,笔歌不绝,照样开着欢乐的游艺会。在这种质朴的描写中,透露出满腔的愤懑与沉痛。用质朴的文笔,描写有些市民们对帝国主义屠杀无动于衷的精神状态,揭示出他们的“迁缓、麻木、冷酷”。17</p><p class="ql-block">1934年,郑振铎写的《西行书简》是描写从北平到包头旅行的见闻,侧重于记载文物古迹的观感,象对云岗石窟的叙述就颇为详尽,间或也有触及民生疾苦的文笔,写景简洁古朴,却依旧娓娓动人。他描写抗战时期上海沦陷区生活的《蛰居散记》,则是既保持了原有的风格,又扩大了生活的视野,而最为珍贵的是表现了作者凛然的民族气节。17</p> <p class="ql-block">作品《海燕》</p><p class="ql-block">《海燕》这篇散文除寄情于物外,郑振铎还做到了情景交融。整个行文轻倩俊秀,色彩绚丽光艳。一开始把燕子放在美丽的春天场景下,轻风“吹拂”着,细雨“洒落”着,柔柳“齐舒了它们黄绿的眼”;更有“红的白的黄的花,绿的草,绿的树叶,皆如赶赴市集者似的奔聚而来”。这无比灿烂的春色,作者用“嫩蓝的春天”来比方,真是绝妙;再看,用“小小的燕子,浩莽的大海”作比,先写绝美的天空与海水,继写燕子俊逸从容的凌波斜掠。这真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既唱出了春天的颂歌,又奉献了大海的礼赞。作者写小燕子向往光明,搏击风浪的性格,正体现了作者热爱生活、追求真理的精神。在文中不难看出作者“倚在青色的船栏上,默默地望着这绝美的海天”时的心情。他和他的伙伴们,冲决了黑暗的罗网,出离了严酷的白色恐怖。新的胜利信心,剔除了他的杂念;新的自由生活,促使他陷入“沉醉”;新的战斗航程,载他进入“晶天”。写大海,是写颠簸在大海之上尚思奋发有为的青年人!写燕子,是寄托自己绵绵不断思国怀家的深情。18</p> <p class="ql-block">傅增湘 中国近代藏书家(1872年—1949年),字润沅,号沅叔,别署双鉴楼主人、藏园居士、藏园老人、清泉逸叟、长春室主人等,中国近代著名藏书家。四川省江安县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光绪二十四年(1898)进士,选入翰林院为庶吉士。</p><p class="ql-block">1917年12月至五四运动前,曾入内阁任教育总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傅氏一生藏宋金刻本一百五十种,四千六百余卷;元刻本善本数十种,三千七百余卷;明清精刻本、抄本、校本更多,总数达二十万卷以上,是晚清以来继陆心源皕宋楼、丁丙八千卷楼、杨氏海源阁、瞿氏铁琴铜剑楼之后的又一大家。</p><p class="ql-block">傅增湘无论是在藏书、校书方面,还是目录学、版本学方面,堪称一代宗主。</p> <p class="ql-block">工书,善文,精鉴赏,富收藏。以藏书为大宗,世所闻名,历任贵州学政,教育总长,故宫博物院图书馆馆长等。</p><p class="ql-block">著有《藏园瞥目》《藏园东游别录》《双鉴楼杂咏》等。光绪二十四年(1898)戊戌科进士,翰林院庶吉士。1902年入袁世凯幕府。</p><p class="ql-block">辛亥革命后,受袁世凯委任,参加唐绍仪的议和代表团南下议和。1914年任袁世凯御用机构约法会议议员。1915年后任肃政厅肃政史。</p> <p class="ql-block">一生所藏总计达20余万册。其中多有宋、元、明精刊及抄本。傅的收藏在当时独步天下,中外闻名,仅宋、金刊本就有一百五十余种,后来编制的《北京图书馆善本书目》就著录傅氏藏善本二百八十多种,为同期个人收藏之冠为我国著名藏书家。</p><p class="ql-block">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傅增湘留滞北京,从事古籍的收藏与整理。</p><p class="ql-block">1938年他参加日本人控制的东亚文化协议会,先后任副会长,会长。这为后人所诟。</p><p class="ql-block">他藏有一部北宋本《资治通鉴》,一部元刻本《资治通鉴音注》,别署“双鉴楼主人”;又由于其在北京西城西四石老娘胡同建有“藏园”作书库,自号“藏园老人”。</p><p class="ql-block">1949年的建国前夕,周恩来特派陈毅持自己的亲笔函,专程拜访。陈毅还未到,傅增湘已经遗憾长逝。</p> <p class="ql-block">傅增湘先生的书法以楷书和行书为主。楷书兼容欧、柳,晚年又间些魏碑笔意,字迹端庄典雅。行书以二王为基础,融唐碑笔意,于俊秀中添加了豪气,在转折处颇见楷书功底。尤其是先生写在书后的跋文,工整流畅且活泼,为文人字之典范。</p> <p class="ql-block">傅增湘先生的书法以楷书和行书为主。楷书兼容欧、柳,晚年又间些魏碑笔意,字迹端庄典雅。行书以二王为基础,融唐碑笔意,于俊秀中添加了豪气,在转折处颇见楷书功底。尤其是先生写在书后的跋文,工整流畅且活泼,为文人字之典范。</p> <p class="ql-block">百部经典。</p> <p class="ql-block">《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编纂项目</p><p class="ql-block">《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重点项目之一,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文化和旅游部指导国家图书馆组织实施。项目遴选中华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100部经典,萃取精华、赋予新意,深入浅出地进行解读,力求提供一套立足学术、面向大众的古代典籍普及读本。</p><p class="ql-block">《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所选典籍上起先秦,下至辛亥革命,包括哲学、文学、历史、艺术、科技等领域的重要典籍,充分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广泛性和多样性。</p><p class="ql-block">截至2024年8月,项目已编纂出版图书共80种,积极引导广大读者阅读经典、学习经典、利用经典、爱上经典,深刻揭示了中华民族的理念、智慧、精神,有力推动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