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北京人到訪</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廈門大學黃建珍老師與同學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09-06-2024</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詔安 謝繼祖醫師👨⚕️</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陳鳳醫師🧑⚕️與丁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01-05-2024</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陳嘉庚 碑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29-06-2023</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河南雲平老師與符永剛老師</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15-06-2023</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孔令廣書法家與雲平書法教授</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中華人文碑林建林顧問楊金榮老師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碑石揭幕典禮活動</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14-05-2023</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符永剛傅士致詞</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新紀世大學莫順宗校長致詞</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新山書藝協會會長 覃大強致詞</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碑林代表致詞</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楊金榮夫人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陳佩詩贈送一本楊金榮書法作品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吉隆坡坤成中學師生到訪</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25-02-2023</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蘇州 顧乃平老師夫婦等人到訪</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31-01-2023</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UKM同學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孔令廣老師</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馬來西亞 🇲🇾 年度漢字工委會主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拿督吳恆燦老師 參觀碑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15-11-2021</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來自廣州愛好中華文化一群朋友到訪</b></p> <p><b style="font-size: 20px;">北京愛新烏拉覺羅達阿弋胤元和碩隴與前世界華人作家協會會長莊延波</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i>深圳一群青年們專程來參觀碑林</i></b></p> <h1><b><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中華文化傳承與宏揚學者考查團</span><br /></b><b>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黨委書記趙文洪副所長與台灣韓萬年老先生率領一行百餘人參訪,由創辦人丹斯里鄺漢光、富貴愛心基金會副董事長陳健發、中華人文碑林管委會主席符永剛與王吉祥老師親自接待。</b></h1> <h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中華文化考察團慕名而來<br /></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盛讚富貴山莊中華人文碑林</b></h1><h3><b style="color: rgb(237, 35, 8);"><br /></b></h3><h3><b>(雪蘭莪 3 月 19 日訊)由中国社會科學院的学者與专家們,以及隨團的台湾贵宾一共百餘人組成的学术考察团,特此于 3 月 19 日星期一前來參觀位於士毛月富貴山莊的中华人文碑林。此行,为了對海外华人在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进行探究。</b></h3><h3><b>如今华人在世界各處綻放异彩,藉此中国社會科學院實行考察計劃,專注</b><b>研究中華文化的發揚為目標,以分組進行的方式,前往各國例如韓國、日</b><b>本以及東南亞等地尋訪中華文化的踪跡,此次慕名前來的学者与专家们,</b><b>颇为赞赏大马华社对传承文化的用心。</b></h3><h3><b>在遊覽中华人文碑林之後,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書記的副所長即赵文洪研究員,用一句精简却经典的話<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生命消滅,文化長存」</span>,又形容碑林带给他的感觉。"我虽然遠在萬里之外的異國他鄉 ,在这里卻感覺回到了中國,也像回到了古代!"</b></h3><h3><b>他表示文字是华人的命根,非常讚賞富貴集團在文化傳承上,能夠選擇文</b><b>字作為題材,建造一座碑林發揚華人文化實屬佳舉。基于過去閱覽无数碑</b><b>文,有者做工粗糙、石材偏薄,自然是容易损壞,他驚訝於中華人文碑林</b><b>以厚石製作且做工精細,看來富貴集團創辦人丹斯里鄺漢光對此实属很講</b><b>究。</b></h3><h3><b>他點評道,这座碑林的各種碑文,典型的表現出中華文化底蘊的厚重,而</b><b>且令人為之驚艷整個環境襯托有江南園林風景,因此亦表現出了中國文化</b><b>的詩意之美。例如在此不只有王羲之的《蘭亭集序》,還有實景的配搭,</b></h3><h3><b>就連建築也特別配合講究,凡此种种看來,背后努力的人是懂得中華文化</b><b>的。</b></h3><h3><b>隨團來自台灣光慧文化教育基金會的榮譽董事長韓萬年先生表示:"感到非 常意外,在海外竟然有如此之美的碑林。" 另外,受訪的中國社科院副研究員張宏斌,認為用心建造的這一座碑林,讓他感覺到海外華人對中華文化的人認同。</b></h3><h3><b>"此碑林不仅能夠是人生前的一个文化修养,由于处在地理优美的富贵山庄之中,亦也巧妙成为人们百年之后的一种修炼,即便归根净土,仍能与古人的文字古迹結合一起而豐富了生命的意义。" 一名來自台灣輔仁大學宗教研究所的博士生,陳祈蓁說道。</b></h3><h3><b>此次負責接待考察團的為富貴集團愛心基金會副董事長陳健發,以及集團</b><b>創辦人丹斯里鄺漢光亦也親身在富貴山莊迎接大夥兒的到來,熱情款待。</b></h3><h3><b>中華人文碑林</b><b>富貴集團耗資馬幣上千萬打造"馬來西亞中華人文碑林",佔地 30 英畝, 乃全東南亞最大的書法碑林。</b></h3><h3><b>此位于富贵山庄桃源古镇的中华人文碑林,目前免費開放給公眾參觀,它</b><b>既为汉字发展史之缩影,也是另类古今中外书法艺术展览馆,展现中华人</b><b>生素质与艺术特色,将中国历代文字演变与古今先哲的字迹与精神永续传</b><b>承;既是文化艺术重镇,亦为极具教育意义的旅游景点。</b></h3><h3><br /></h3> <h1><b>一行人在陸羽茶館品茗</b></h1> <h1><b>記馬來西亞中華人文碑林<br /></b><b>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員 趙文洪</b><b><br /></b><b>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附近,有一個有著地道得不能再地道的中文地名的地方桃園古鎮。舒緩起伏的山坡上,熱帶的樹草一年到頭鬱鬱蔥蔥,鮮花沒完沒了地開放。一片佔地120多畝古色古香的中國園林,就散落在寬闊的山谷。2018年3月,我在訪問新加坡、馬來西亞期間,來到了這裡。<br /></b><b>一股透明純淨的溪水,在坡底的假山石間悠悠地流著。溪水的左邊,是一片古代中國式樣的青瓦房屋。木柱上一幅幅中國楹聯韻味盎然,茶桌情調雅致,時有人在揮毫潑墨。宣紙亮眼,墨香四溢。 <br /></b><b>溪水的右邊,樹草之間,斜坡之上,便是著名的中華人文碑林。這是中國境外唯一以表現漢字歷史、漢字書法藝術歷史為主題的大型碑林。錯落有致地散落在長兩三百米、寬十幾米坡地上的162塊厚重的花崗岩碑,既像里程碑,一程一程地引向歷史的深處;又像人影,穿越時空,彼此凝望,默契神交。碑林瀰漫著莊嚴神聖之氣。 <br /></b><b>這是中華文字史的展覽。商朝甲骨文,西周大盂鼎銘文,秦泰山琅琊刻石,秦李斯篆書,西漢武威、居延竹簡文字,等等,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全都在碑刻上展現。<br /></b><b>這是書法藝術史的展覽。從秦代到現代,中華歷史上一流書法家的作品都有。這裡隨便挑一些作品名吧:王義之《蘭亭集序》,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顏真卿《祭侄文稿》,柳公權《玄秘塔碑》,張旭《古詩四帖》,懷素《自敘帖》,蔡襄《自書詩帖》,蘇軾《寒食帖》,黃庭堅《松風閣》,米芾《研山銘》,趙孟頫《天冠山題詠詩帖月岩》,康有為行書對聯。除此之外,還有孫中山、毛澤東、蔣介石、張大千、齊白石等近現代中國名人,以及日本、韓國、馬來西亞一些書法家和名人的書法作品。<br /></b><b>這是前人思想與情懷的展覽。大多數碑文的內容,或蘊含著前人對天地人生的感悟、思考,或承載著前人博大精深的家國情懷,或透露出前人生活方方面面的信息。它們同文字、書法一樣,是鮮活的文化教材。這裡只舉兩個例子。一是孫中山先生書《禮運·大同篇》。這篇文字,浸透著博愛精神,代表著古代中國人最高的社會理想,曾經激勵過多少代人為大同境界奮鬥。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林覺民在著名的《與妻書》中,就說:「語雲,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吾充吾愛汝之心,助天下人愛其所愛,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顧汝也。」一是 《瘞鶴銘》。十幾年前,當我到江蘇鎮江焦山西麓石壁遊覽時,看到此摩崖刻石銘文墜落長江的地點。在那裡第一次讀到此文時,就非常感動。為一隻死去的鶴舉行葬禮並且寫墓誌銘,銘文中表現出深沈的眷戀、傷痛,這生動地展示了古人對動物、對生命豐富深沈的情感。當時我就想到了王陽明那篇著名的《瘞旅文》。瘞鶴瘞人,其情一也。<br /></b><b>文字是文化的載體,而中國文字是象形文字,更蘊含著古代中國人對天地萬物人生的觀察、描模、想像、思考,所以,本身就是內涵豐富的文化。書法是古代中國人思想與情感的表達,而且是最精微深刻生動的表達。用文字與書法寫成的文章、詩詞、對聯所蘊含的思想與情感,或閃電耀眼,或驚雷震耳,或春雨入心。用文字書法碑林來鮮活生動地展示「中華人文」,無疑是成功的創意。<br /></b><b>中華人文碑林,這個佔地20英畝,投入數千萬馬來西亞令吉(1令吉約等於1.6元人民幣)的大型文化工程,自2009年開始,到2012年基本建成,歷時4年。從碑林的創意、設計,到組成專家團到中國西安和開封翰園碑林考察及選碑,到去中國大陸採購花崗岩石塊,到精確複製古代石碑碑體,到篆刻文字,到碑林佈置,每一項工作,每一個環節,都極其認真細緻,完全可以用一絲不苟來形容。我仔細觀察碑林,從整體到局部,幾乎找不到設計、質料與施工的任何瑕疵!我確然感受到了宗教信徒那樣的虔誠,生死相依的人們之間才有的那樣的深情。在我見過的中國大陸多地當今修建的形形色色的碑林或石刻書法作品園地中,從未有用材如此慷慨,用功如此精細的!這一點讓我想起來就慚愧。<br /></b><b>站在碑林,我腦海生出三個問題:為什麼與中國萬里之隔的馬來西亞華人要花巨額的資金來修建這個中華文化主題碑林?為什麼他們對待碑林建設的態度那麼虔誠?為什麼他們把碑林建設得如此莊嚴神聖?<br /></b><b>回顧一下馬來西亞華人的歷史,也許問題就有了答案。<br /></b><b>在新加坡,有個南洋風格宅院晚晴園,目前是孫中山南洋紀念館(Sun Yat Sen Nanyang Memorial Hall)。這裡曾是中國同盟會南洋活動基地。孫中山先生多次來此與南洋華僑一起籌劃革命。在馬來西亞檳城打銅仔街120號(120 Armenian street),有個孫中山檳城基地紀念館(Sun Yat Sen Museum Penang)。1910年11月14日,孫中山和他的南洋華僑戰友在此召開籌款會議,為黃花崗起義準備經費。在參觀這兩個地方時,我瞭解到黃花崗72烈士中,有4位是馬來西亞華僑!我知道了包括馬來西亞華僑在內的南洋華僑對辛亥革命所做出的巨大貢獻:沒有他們的支持奉獻,便沒有辛亥革命的成功。漂泊南洋的中華兒女,用生命與財產去拯救他們積貧積弱、風雨飄搖的祖國。<br /></b><b>在馬來西亞柔佛州新山華族歷史文物館、吉隆坡全馬來西亞華人總會(這是一個正在建設、尚未開放的華人博物館,我和一批朋友有幸作為第一批觀眾參觀了),我瞭解到了早期來南洋的華僑「豬仔」旅途的悲慘遭遇;挖錫礦、割橡膠、種胡椒、伐木、碼頭搬運難以形容的勞苦;他們對萬里之外家人、家鄉的眷戀與資助。尤其讓我肅然起敬的是抗日戰爭時馬來西亞華僑踴躍募集資金、物資支援祖國抗戰,派出一批批汽車司機、汽車修理工(當時都稱機工)回國,奔馳在滇緬公路上。南洋華僑機工去時三千多人,歸來時三百多人。血灑祖國疆場的兩千多烈士中,有多少馬來西亞的華僑?陳嘉庚,這位著名的南洋華僑領袖,著名的中華民族英雄,他的一尊尊銅像,為新山華族歷史文物館、吉隆坡華人博物館增添了耀眼的光輝(馬來西亞建國之前,新加坡與馬來亞一體)。他支持、參加孫中山先生領導的反清鬥爭。抗日戰爭中,他為祖國募集了巨額資金物資,他自己捐獻了巨額資金物資,他動員了眾多華僑回國抗戰。他為祖國的教育事業、南洋華僑的教育事業做出的貢獻也是驚人的,集美中學、廈門大學、新加坡華僑學校都同他的名字分不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他為國家的經濟建設,包括交通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直到1961年臨終的時候,他還惦記著統一台灣的事業。<br /></b><b>在檳城廣東新會會館,一幅不知什麼年代寫的楹聯,下聯中有這樣的句子:「聯眾梓里,經營海外,恩懷報國,偉壯舊山河」。意思是,聯結了故鄉的同胞,來南洋經營事業積累財富,懷著報答祖國恩情的願望,支援祖國。我們讓祖國的山河變得更加雄偉壯麗。站在這幅感情真摯、氣勢雄偉的對聯面前,我熱淚盈眶。世間還有比這幅隱藏在民間根本不為人知的對聯更加動人的愛國主義教材嗎?斯人、斯地、斯時撰斯聯,風雲定為之變色。<br /></b><b>旅途中一位50多歲的華人女士告訴我,她爺爺那輩從福建坐船到英國人統治的馬來亞去開礦時,上百人擁擠在陰暗的船艙。其中若有人患傳染病發熱,船長過來看看,認為無法痊癒並可能傳染他人時,便把他扔進大海。這些被稱為「豬仔」的同胞,有多少葬身海洋,無法統計。接近赤道的馬來西亞的陽光之烈,氣溫之高,沒有去過那裡的中國人很難想像。我3月份在那裡的感覺是,皮膚一接觸陽光就烤得發痛,陽光下稍微站一會兒便流汗。而當年的華僑勞工,即使在盛夏,也要在烈日下每天十幾小時乾著我們難以想象的繁重的體力活。累死病死在這個異國他鄉的同胞,難以計數。由於他們基本上都不識字,在馬來西亞,他們以兩種方式給萬里之外的父母寫信。一是坐船到一個有人專門代寫家書的地方出錢請他們寫。那時,在吉隆坡,熱帶毒烈的太陽底下,常年有成群又黑又瘦的福建勞工,在樹蔭下一個代寫家書的人坐著的長桌邊排著長隊。一是稍微認得幾個字的勞工自己寫。遇到不會寫的字,他們就想出一個符號來代替。一封信里,到處是奇怪的符號。但是,這位女士告訴我,他們的母親讀得懂每一個符號!勞工們拼死地勞作,把積攢的每一分錢都寄回家裡。這位女士的爺爺在馬來西亞事業成功後,曾回福建老家,臨別時,把身上一件外衣都脫下了留給弟妹們。<br /></b><b>陳嘉庚先生有「公、忠、毅、誠」四字格言,他對其中忠字的解釋是:「永不動搖的愛國」。這個解釋,是全體南洋華僑用血淚與生命寫出來的。<br /></b><b>最令人痛楚的是,百年間,祖國與海外華僑一同受難,祖國根本無力愛護、保護南洋僑民。當祖國在蒙受日本侵略的苦難時,馬來西亞的華僑也在蒙受著同樣的苦難。一位馬來西亞華人朋友送給我一本寫於1999年10月27日的有關父母親的宗教性小冊子,其中介紹她父親的前言中,有這樣一段話:「生活最苦者莫過於殘酷的日治時期,不只三餐不繼,精神亦飽受折磨。日軍幾乎殺盡該村莊一千多人。先生一家曾是日軍的槍口餘生。曾有一次被數名日軍用槍輪流掃射,四人中兩人中槍喪命,先生幾乎命喪槍下。」<br /></b><b>南陽華僑與祖國患難相依。<br /></b><b>歷史在血雨腥風中艱難地前進。今天,馬來西亞的華人早已有了自己的祖國馬來西亞,他們同馬來、印度等民族同胞和睦地生活在馬來西亞這個大家庭里。現在,馬來西亞政府尊重華人對本族文化的傳承。中國也早就徹底地、永遠地告別了鴉片戰爭後任人欺凌任人蹂躪的命運,正在向世界性強國地位走近。<br /></b><b>中華文化,依舊流淌在馬來西亞華人的血液中。知道了上面介紹的歷史,我們就明白,華人對中華文化的感情會有多麼深沈!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會有多麼頑強! <br /></b><b>這也就回答了我在人文碑林里產生的3個問題。<br /></b><b>對文化的認同、理解、接受,要靠理性,但是,更要靠感情,尤其是苦難的歷史中凝結出來的感情。這種感情會讓我們具有最珍貴的文化直覺,直指文化的核心深處。中華人文碑林里,有岳飛(《滿江紅》全詞、「還我河山」四字)、文天祥(《木雞集序》)、林則徐(《十無益碑》)、左宗棠(行書對聯)這些人物的書法作品。懂得書法史的人都知道,他們決不是像王羲之、顏真卿那樣以書法知名的人。但是,他們的到來,卻讓碑林充滿了中華文化所具有的悲壯氣質。他們品格的崇高、歷史地位的崇高,都與他們守護的那群同胞的苦難緊緊地聯在一起,與他們自身的苦難緊緊地聯在一起。深重的苦難熔鑄著崇高的人格。從《馬來西亞中華人文碑林》編委會主編的《中華人文碑林》這本全面介紹碑林立意、建設的著作看,設計者在挑選這些英雄的時候,並沒有要表現中華文化悲壯氣質的意圖。很有可能,他們就是憑著對中華文化最敏銳的直覺選定他們的。在吉隆坡天後宮馬祖廟,也就是華人的海南會館,我聽到廣播在循環不斷地播送《蘇武牧羊》曲。我幾乎難以相信自己的耳朵。這支悲壯的曲子,曾經滋潤了一代又一代多少中國人的心靈?<br /></b><b>碑林土地和資金的總投入者、富貴集團創辦人拿督鄺漢光先生在《中華人文碑林》圖冊序言《歷史不變 感恩不變》中說:「我敢說,這項刻碑再造工程,不只復活了先賢大德的人文造詣,同時還重現了中華民族的精神面貌。馬來西亞的中華文化源自中國,亙古的淵源歷久猶新,穿越時空而不變。」「在歷史的長河裡,中華人文碑林已跨越了地緣和國界,完成了一次文化接軌。」 <br /></b><b>今天的中國,中華文化正在走向繁榮與復興。我想告訴所有熱愛中華文化的同胞,到馬來西亞去吧。聽一聽從未到過中國的華人純正得如同北京廣播播音員聲音一樣的中國普通話(馬來西亞是中國本土外華語教育最成體系的地方),聽一聽華人講祖父祖母、曾祖父曾祖母的故事,聽一聽華人孩子們朗誦唐詩宋詞,看一看一百多年前建立的華人祠堂、會館、書院、佛廟,看一看華人歷史博物館;當然,尤其要看一看透露出花崗岩一樣凝重、花崗岩一樣莊嚴的中華文化情結的中華人文碑林!<br /></b><b>2018年4月13日星期五 9點26分初稿;4月26日再修改稿;4月27日定稿。 </b></h1> <h1><b>中華人文碑林管委會常務理事王吉祥老師揮毫</b></h1> <h1><b>王吉祥老師贈墨寶于韓萬年老先生 <br /></b><b>「同一世界 同一夢想」台灣一貫道總會理事長、符永剛博士、莫華興合照留念</b></h1> <h1><b>韓萬年老先生贈送墨寶于鄺漢光與陳健發</b></h1> <h1><b>中國中興教育谷公司 劉延宗<br />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校長 李斌<br /></b></h1><h1><b>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 <span style="font-size: 20px;">鄧曼英</span></b></h1><h1><b>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 <span style="font-size: 20px;">謝麗琴</span></b></h1><h1><b>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 <span style="font-size: 20px;">雷翔霄</span></b></h1><h1><b>獨大教育中心副主席 陳友信<br />獨大教育中心委員 林澤民<br />獨大教育中心委員 劉偉義<br />獨大教育中心秘書 張運華</b></h1><h1><b>參觀碑林 20-12-2017</b></h1> <h3><b><i>中國民政職業技術學院、獨大有限公司和雪華堂等一行十餘位代表於日前造訪中華人文碑林,商談教育交流與合作事項,獲得富貴集團創辦人兼集團行政總裁丹斯里鄺漢光接待。</i></b></h3><h3><b><i>同行者有中國民政職業技術學院校長李斌、鄧曼英、謝麗琴、雷翔霄,中國中興教育谷公司劉延宗,獨大有限公司副主席陳友信,以及其他獨大教育中心的負責人。富貴集團創辦人兼集團行政總裁丹斯里鄺漢光和富貴愛心基金會副董事長陳健發特別撥冗接待,安排參觀中華人文碑林,並商談教育合作與交流事宜,成果豐碩。</i></b></h3><h3><b><i><br /></i></b></h3><h3><b><i>中華人文碑林創設於2012年,曾經獲得中國西安碑林博物館頒贈"最佳模範碑林"證書,因為中華人文碑林被譽為西安碑林以外最大、最美的藝術園林,它統一了人文與自然景觀,為中國書法史呈現了基本脈絡,贏得海內外眾口一致的贊譽。這一次中國和本地</i></b></h3> <h1><b>慕羽館</b></h1> <h1><b>貴賓交流</b></h1> <h1><b>校長仔細研究</b></h1> <h1><b>陸羽館品茶</b></h1> <h1><b>校長于蘭亭揮毫</b></h1> <h1><b>校長與毛主席碑留照</b></h1> <h1><b>校長與國父孫中山</b></h1> <h3><b><i>左起:富貴愛心基金會副董事長陳健發,中國中興教育谷公司劉延宗,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校長李斌,富貴集團創辦人丹斯里鄺漢光,獨大有限公司副主席陳友信,富貴集團公關COO拿督陳龍飛,獨大教育中心秘書張運華,獨大教育中心委員劉偉義,獨大教育中心委員林澤民</i></b></h3> <h1><b>媒體報導</b></h1> <h1><b>北京桂振華教授參訪</b></h1> <h1><b>吉隆坡坤成中學高一理B班到碑林合照留念</b></h1> <h1><b>坤成中學高一理B班到碑林學習,每人手裡都拿著學習單,非常認真的在碑林里找答案</b></h1> <h1><b>台灣20位大學生造訪 </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中華人文碑林碑林</b></h1><h1><b>24-07-2018</b></h1> <h3></h3><h1><b>諾丁漢大學的外國學生</b><b>參觀</b></h1> <h1><b>11月20日,诺丁汉大学一群学习汉语的外国留学生到访中華人文碑林😊</b></h1> <h1><b>瀟灑走一回 🏃🏻♂️🏃🏻♂️🏃🏻♂️</b></h1> <h1><b>歸途 </b></h1> <h1><b>人生苦短</b></h1> <h1><b>空</b></h1> <h1><b>2019 己亥年新春揮春比賽,2019年2月16日士毛月富貴山莊人文碑舉行, 約有千餘人踴躍參加,場面熱鬧浩大, 屬為一大壯舉 。</b></h1> <h1><b>華教鬥士沈慕羽十周年纪念系列活動</b></h1>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台灣原行政院長劉兆玄夫婦</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孔令廣老師 書法作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中國國務院周副司長到訪</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