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新胜学校一共工作了五年,这五年里,是我工作突飞猛进的五年,我连续四年被评为县级模范教师,成功的举办了县级数学公开课,成为全公社响当当的一名民办教师。得到学生的认可;得到家长的认可;得到社会的认可。</p><p class="ql-block">为了第一节课,在煤油灯下看着参考书和各种资料,对着教材书写第一课教案,梳理讲课的流程,结果因为没经验,我在讲台口若悬河的讲着,学生在下面听得云里雾里!那时候的我,就只有一个想法,好好的教我的书,否则太对不起学生。</p><p class="ql-block"> 那时的学生都是优秀的,依旧记得那个开朗爱笑的女孩――李秀艳(私下里我叫她“大凉鞋”,因夏季她总穿一双蓝色塑料凉鞋,鞋的尺码大一号,走起来总是呱嗒呱嗒响,另外一层亲属关系,她是我爱人的表妹,这是后话),某天操场上相遇,被她一把抱住,然后笑着说:老师,你瘦的想麻杆,你好高啊!我也只能笑着回答:是啊!还有那个超级用心却总是得不到理想成绩的女孩――李秀华。总是眉头紧锁,总是对课本不离不弃。</p><p class="ql-block"> 至今不能忘记那个总是在老师面前低着头害羞的女生。在中秋节到来之际,我离开教室回到办公室开会,回来发现备课本里夹了封信,回来后看了,是感觉很开心,满篇都是对老师节日祝福、辅导感激之情,但是我确并未对信的主人有任何表示,甚至连句谢谢都没有!这或许深深的伤害了你,请原谅!</p><p class="ql-block"> 回到老家学校,发现这里的学生与之前在公社的学生完全不一样,也许是因为乡镇和农村孩子的区别吧,而之前的学校就是乡镇的学校。之前,课堂上学生的脑袋都是仰起来的,上课说的最多的话就是“把头低下去做笔记”,现在,课堂上学生的脑袋都是低着的,上课说的最多的话是“把头抬起来看黑板”。</p><p class="ql-block">尤其请人回答问题的时候恨不得把脑袋伸到桌子底下;之前,下课后学生会追着我问问题,现在我问他问题都不搭理……之前只关注教学,从来不关注工资什么的,每次领到钱就会很开心,因为不关注别人的。回来之后,办公室的老师会讨论,然后一通抱怨,自己慢慢的也开始觉得是这样的,慢慢的也开始抱怨起来。因为抱怨,之前恨不得二十四小时和学生在一起的热情慢慢被消磨。五年,接触过很多的事情,让我知道对你笑的人不一定是好人,开始知道人心隔肚皮。</p> <p class="ql-block">回到生我养我的老家学校,认真的备课,摒弃一切杂念,努力去做一名探照灯式的教师,照亮学生也照亮自己!现在已经能坦然的接受孩子们的小礼物了――小杯子、小卡片、用胶带和纸自制的风铃……并且能够表示感谢。因为时光让我明白,这些小礼物,虽然不昂贵不精美,却代表了学生们的深情,是对我最好的肯定!</p><p class="ql-block">在新胜学校的五年里,我收获了爱情,79年我认识了我的爱人,她也是和我一起考上的民办教师,上学时她是我的学妹,也是我的学生,当时她的家庭优越,父亲是大队机耕队的队长,也是一个有头有脸的人物,而我父母都是农民,家庭贫寒,两个人都在一个学校,每天都能见面,当时说不出来有一种什么感觉,两个人见面时说一句话脸都红。</p><p class="ql-block">记得当时我有个习惯,就是晚上到学生家家访或者辅导,她的妹妹是我教的学生,自然而然去她家的次数就多,每次我去她都脸红红的,我们两个也不敢说话,有时辅导她妹妹也心不在焉,后来上课时和她一个屯的学生就偷偷地在底下笑......</p><p class="ql-block">那时候自由恋爱很少,虽然我俩偷偷的爱恋着,但最后还是通过媒人互相到对方家里和大人说的,82年我们终于走进婚姻的殿堂,转年有了我们的爱情结晶,可爱的女儿降生了,给我们带来无限的乐趣,此时,由于减编,爱人回到家里专门伺候女儿。</p><p class="ql-block">时间到了84年7月份,正值暑假来临之际,有一天中心校丁振福校长骑着自行车来到了我校,找林喜章和杨占林校长,到里屋商量事,随后,又把我叫到里屋,说“根据工作需要,调我到勤俭联中任教导主任”,林校长又接着说“下学期初中都合并到勤俭,这是件好事,丁校长专为这事来的”而后,又问我同不同意,我想,勤俭到家也不算远,至于提不提升我没有考虑,所以,就答应了。</p><p class="ql-block">学校的工作简单的结交一下,丁校长让我和他一起去勤俭联中,我和丁校长骑着自行车先到大队,当时是大队管理学校,丁校长到大队找叶书记说明情况,叶书记也没有说什么,挽留丁校长在大队吃饭,丁校长谢绝了叶书记的好意,说明还要赶到勤俭,有些事情需要处理。</p><p class="ql-block"> 这样,我和丁校长骑着自行车顺着林间小路往勤俭去,途中经过我所在的新胜三队瓜地,正好我父亲在瓜窝棚那,我想丁校长说,到瓜地吃点香瓜吧,我父亲在那里,此时接近中午,天气炎热,到了瓜窝棚跟前,我父亲和丁校长打着招呼,就急忙拿个柳条筐去摘瓜,我和丁校长坐在窝棚里凉快。</p><p class="ql-block">不一会,父亲就摘了满满一小筐,吃着香瓜,丁校长和父亲唠着家常,也提到了我工作变动情况,父亲说着感激话,吃了一个,我们就匆忙的要走,父亲把剩余的香瓜让丁校长拿着,丁校长推辞不拿,我只好用布包装上,托着香瓜奔勤俭学校而去。</p> <p class="ql-block">勤俭学校坐落在勤俭供销社东南角,东南是永生大队,西南是创业大队,东北是福兴大队,西侧是新胜大队,联中的学生来源于以上几个大队,原勤俭学校有四栋土坯房,中学和小学分开后,前面两栋是小学教室,后面一栋中学教室,一栋是办公区,记得,当时小学和中学都在一起办公。</p><p class="ql-block">虽然是分开了,只是教学各管各的,生活方面的还是在一起,中学老师来源于上面各个大队,离家比较远,中午都在学校吃饭,小学也有部分老师,中午不回去,米面油就是两位校长到大队化缘,小学前面有一个大圆子,解决了老师吃菜问题。</p><p class="ql-block">丁校长亲自来,一是把我送到中学,二是解决中学和小学人员分配问题,当时中学校长是郑喜奎,家住创业,这是我的初中老师;小学校长是丁路,家住勤俭,中学刚刚成立,一穷二白,很多东西都是小学的,都在一个食堂吃饭,都在一起办公,相处非常融洽。</p><p class="ql-block">就这样我离开了工作五年的新胜学校,离开了朝夕相处的同事,离开了可爱的学生们,离开了这个给我爱情、给我荣誉、给我动力的集体,忘不了我们利用暑假一起杈大墙(学校围墙)的热闹场面;忘不了我们一起药麻雀、吃鸡蛋、猪油黄米饭的糗事......</p><p class="ql-block">这是一个陌生的群体,刚到这里我认识的老师不多,校长郑喜奎是我的老师,还有王海莹是我爱人的表哥,在这里抓后勤同时教初三的化学,还有几个听过我课的老师雷远志、莫联学、白福生等,我到这里既是教导主任,同时教初三的数学、物理,担子挺重的。</p><p class="ql-block">尤其是物理,这是我第一次教,拿起课本无从下手,好在我在高中时物理学的还可以,那时全公社举行物理竞赛我是第一名获得者,也比较喜欢物理,这得益于我的初中、高中物理老师巩万春和刘凯两位老师。</p> <p class="ql-block">这届初三学生命运多绛,初一时都在自己所在的大队学校读书,初二又都合并到这里,他们和我一样面对新的环境、新的老师,需要有一个适应过程,这里面有我教过的学生,看到她们我的心情豁然开朗,初三物理备课耗费了我大量的时间,当时教辅资料甚少,就是一本教材,一本参考书,我只能参考我复习时的物理资料,给他们找一些练习题。</p><p class="ql-block">相对于数学,我讲起来得心应手,备课可轻松多了,班级学生就24名,由于教两门主科,每天和学生接触的机会就多,我们在一起探讨最多的就是物理,当时正是电学的关键点,实验器材少而又少,几乎就是没有,大家都知道,物理有些知识比较抽象,借助实验学生更能好理解,再讲欧姆定律、串并联电路时我和同学一起动手,做一些简易的实验,效果良好。</p><p class="ql-block">我很喜欢这些学生,他们学习很刻苦,每天都是早早来到学校,不管刮风下雨,从不缺课。夏天,一到雨季,土路泥泞难走,冬季,教室寒冷,中午他们大多数都不会去,吃着冰凉的午饭,可他们从没有怨言,后来,我就让他们把午饭拿到学校食堂让老师傅给热一下。</p><p class="ql-block">就这么简简单单的一件小事,却在家长中产生很大的反响,我们只是做了我们力所能及的事,却感动了家长和学生,在那个年代,学生上学能吃上一口热乎乎的饭菜,对于家长而然这就是大事。</p><p class="ql-block">师生关系融洽,家校关系融洽,学生学习有动力,因为他们的上一届初三,在全县中考中,升学(考入一中)的比率全县第一,23名学生考入一种12名,这也是他们的榜样。</p><p class="ql-block">那时候附近几个大队都非常重视教育,对于学校的要求都尽量满足,尤其是解决学校食堂米面油问题,只要是学校提出要求,就想尽办法去做,记得每年冬季大队杀猪时,都会把老师找去吃一顿猪肉,肉和猪油都会给学校一些,特别是教师的工资,一般都年底都能及时给付,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老师的后顾之忧。</p><p class="ql-block">我调到勤俭联中以后,郑喜奎老师是校长也是初三化学老师。业余时间,我们聚在一间办公室,他就给我们讲他当年在林甸一中学习的情形。讲那些老师教授上课的事情,郑老师虽然是教化学的,但对各科样样精通,有时给我们讲唐诗宋词和元曲,讲明清小说。</p><p class="ql-block">尤其是“青梅煮酒论英雄”等历史典故,也讲得津津有味。书中大段的文字他能背诵出来,这些对我的影响很大,激发了我继续求学的愿望。这也是我日后去进修校进修,参加函授学习的原动力。</p><p class="ql-block">他是国家职工,挣国家工资,有“农转非”的户口本。我们民办教师,挣的是生产队的工分,一年当中,几乎没有什么到手的钱。他自己花钱买酒,让我们在一天的工作结束之后,消遣一下这难得的休闲时光。</p><p class="ql-block">对于我们,他亦庄亦谐,亦师亦友。从来不把简单问题复杂化,放手让我们工作,我们的成绩也一直不错。后来我们一起调到调到乡中学,我们在一起的那几年,成了难忘的回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