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游记】 耶路撒冷 特拉维夫(下)

沧浪水韵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span class="ql-cursor"></span>拍摄/编撰;沧浪水韵</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美篇序号;4676298</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到访参观;2016年9月18日~20日</b></p> <p class="ql-block">世界若有十分美丽,九分在耶路撒冷;世界若有十分哀愁,九分在耶路撒冷。就是这样一座历史悠久、错综复杂的圣城,才能让人发出这样的感叹,犹太王国、巴比伦王国、以色列王国、亚述帝国、罗马帝国、十字军、萨拉丁大帝、奥斯曼帝国、大英帝国…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若说哪里是世界最多愁善感的城市,唯有此地…。</p> <p class="ql-block">世界若有十分美丽,九分在耶路撒冷;世界若有十分哀愁,九分在耶路撒冷。 对犹太教来说,亚伯垃罕曾在圣殿山献以撒,这里是他们自古以来的都城; 对基督教来说,这里是耶稣死前受难的地方,也是超越自我脱胎为神的复活圣地; 对穆斯林来说,这里是先知穆罕默德夜行登霄之地。 耶路撒冷成为世界三大宗教的共同摇篮和信仰中心。 耶路撒冷不同风格的建筑,跨越不同的时代,都是历史在这里打造的经典。 而无处不在的古迹诉说着千年的风霜,随处可见的教堂沉淀了无数的记忆,当然也就飽含了美丽和哀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耶路撒冷历史悠久,历经多次征服与重建。它曾被亚述人、巴比伦人、波斯人、希腊人、罗马人、拜占庭人、阿拉伯人、十字军、马穆鲁克军、土耳其人、英国人等征服,每次征服都可能伴随着破坏与重建。耶路撒冷先后18次被夷为平地,但每次都得到复兴,这种屡遭破坏但又备受崇敬的历史赋予了耶路撒冷哀愁的色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耶路撒冷不仅是宗教的圣地,也是文化的象征。它见证了西方世界数千年来关于宗教文化历史的争斗。耶路撒冷的美丽不仅在于其宗教建筑和历史遗迹,还在于其作为和平、信仰和精神追求的象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尽管耶路撒冷历史悠久,但它已发展成为一个现代都市。这里有现代化的建筑和设施,有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同时保留了古老的历史遗迹和文化传统。城市的多元文化和宗教和谐共存,形成了独特的城市风貌‌。耶路撒冷也是现代中东冲突的焦点,尤其是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争议。这种持续的紧张局势和冲突也为耶路撒冷增添了哀愁。犹太圣经《塔木德》说:上帝给了世界十分美丽,九分给了耶路撒冷。于是就有后人说:上帝给了世界十分哀愁,九分给了耶路撒冷。当上帝耶和华、耶稣基督和真主安拉聚集在同一块土地上的时候,世界就再也没有什么地方能像耶路撒冷这样令全世界人陷入了沉思…。</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从獅子门进入耶路撒冷老城的多洛罗萨大街(拉丁语音为苦难之路),这是一条没有门牌号码的石板路。据传、耶稣被罗马总督彼拉多判死罪后,被迫戴上荆棘冠,背着沉重的十字架,沿着多洛罗萨大街艰难地走向刑场,途中跌倒或者停留了十四次,最后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多少个世纪以来,被基督徒纪念的“苦路”有几个版本,直到1731年,罗马教皇克雷蒙十二世确认了苦路上停留过14次的标志性地方,才有了现在这条耶路撒冷老城里最有名的徒步游览线路。所谓的“苦路十四站”,全程不到1千米,最后5站位于现在的圣墓大教堂里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耶稣的苦路十四站是基督教传统中纪念耶稣受难的路线,共有14个站点,每个站点都代表了耶稣在被钉上十字架前后的重要时刻。</p><p class="ql-block">沿着这条徒步路经,通过街区、商铺,你会发现人们在此出售各个民族,各宗教风迥异的服饰、特色食品、工艺品、纪念品…琳琅滿目,俨然一幅和谐共处的景象。</p><p class="ql-block">以下是苦路十四站的简介:</p><p class="ql-block"><br></p> 第一站:耶稣被判死刑-耶稣在罗马总督本丢·彼拉多面前被判处死刑的地方,现在是一所小学的校园,附近建有方济会定罪堂和鞭笞教堂。<div><br></div> <p class="ql-block">耶稣苦路第一站上的定罪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第一站上的鞭笞教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第二站:耶稣背起十字架-耶稣被鞭打,戴上荆棘冠,背上十字架的地方,后来建成了两个小教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上图照片是用阿拉伯语、希伯来语、英语和意大利语四种文字的“苦路十四站”示意简介,一路上,都有三、四种文字标注的“苦路”标记,但最显著的还是园铜牌子上罗马数字序列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小教堂圣坛上供着戴上荆棘冠冕的耶稣基督头像。</p><p class="ql-block"><br></p> 第三站:耶稣第一次跌倒-耶稣因为十字架沉重而第一次跌倒的地方,现为亚美尼亚天主教堂。<div><br></div> <p class="ql-block">第四站:遇见圣母马利亚-耶稣在这里遇见他的母亲马利亚,对她说话。</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玛利亚看到自己的儿子耶稣被鞭打、戴着荆棘冠冕、背负着沉重的十字架,她的内心充满了悲痛。这一场景常被视为母亲对儿子无尽痛苦的共鸣和同情。在基督教传统中,这一站也象征着耶稣将玛利亚托付给门徒约翰,这是耶稣在十字架上完成的最后几个行动之一。这一行为体现了耶稣对母亲的关爱,以及他对门徒的最后嘱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苦路第四站的地点,建有一座亚美尼亚小教堂,其入口处上方的浮雕描绘了圣母玛利亚悲伤地抚摸着耶稣的脸,这个细节展现了母子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p><p class="ql-block"><br></p> 第五站:西门帮助耶稣背十字架-古利奈人西门被兵丁勉强背耶稣的十字架。<div><br></div> <p class="ql-block">虔诚的基督徒按照圣经的规嘱,每年至少要来耶路撒冷三次,带上对生活的企盼,对老人的祝愿,对成年人的希望与传统的宗教活动共融共洽,一路走来经常有这样基督信仰者沉浸式朝圣膜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可能是親属间对年青人的成年祝愿,祈祷上帝保佑,阿门!</p><p class="ql-block"><br></p> 第六站:维洛尼加为耶稣擦汗-传说中维罗妮卡为耶稣抹去汗血,她的手帕上留下了耶稣的面容。<div><br></div> 第七站:耶稣第二次跌倒-耶稣在城外第二次跌倒的地方,现为小教堂。<div><br></div> 第八站:耶稣对耶路撒冷妇女说话-耶稣转身对耶路撒冷的妇女说话,安慰她们。<div><br></div> 第九站:耶稣第三次跌倒-耶稣在各各他山上第三次跌倒,现为东正教堂。<div><br></div> <p class="ql-block">第十站描述了耶稣到达圣墓教堂外右侧的小教堂楼梯顶部被剥去衣袍,士兵剥去他的衣服,为争夺他的衣服掷骰子,象征着耶稣的最终羞辱和剥夺。这一站点体现了耶稣对人类罪恶的承担,以及他为人类救赎所做的牺牲。这一场景在基督教艺术中经常被描绘,强调了耶稣的谦卑和为他人牺牲的精神。</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第十一站是耶稣受难的高潮,他被钉在十字架上。这一刻不仅代表了身体上的极端痛苦,也象征着精神上的极致牺牲。耶稣被钉十字架的形象在基督教信仰中占据着中心地位,象征着救赎和牺牲的爱。这一站点在世界各地的教堂和艺术作品中都有着深刻的体现,成为了信仰和希望的象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第十二站记载了耶稣在十字架上的最后时刻。这一刻标志着耶稣为全人类付出了最终的代价。耶稣的死亡在基督教中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代表了人类的救赎。在许多宗教仪式和艺术创作中,耶稣的献身被视为对无条件爱和牺牲的最高体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第十三站描述了耶稣的遗体被取下十字架,并交给他的母亲和追随者,悲伤的玛利亚抱着他的尸体。这一站点充满了痛和哀愁,展示了人类面对失去所爱之人的深切情感。在艺术作品中,这一场景常被用来表达悲伤、牺牲和爱的力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第十四站也是最后一站是耶稣被安葬在坟墓中。尽管这是一个悲伤的时刻,但它也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复活和希望。耶稣的安葬不仅标志着他物理生命的结束,也象征着新生命的开始。在基督教信仰中承载着重生和希望的象征意义,为整个苦路故事提供了一个深刻而希望的结尾。(图10~14站 摘自网络)</p><p class="ql-block">耶稣被安葬在墓穴中-位于圣墓教堂的中心,是耶稣遇难、安葬和复活的地方。这些站点不仅是基督教信仰的象征,也是许多信徒朝圣的目的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下午时分来到耶路撒冷的哭墙,排队安检进入该宗教圣地,一路过来还没有遇到那个景点要安检的,看来这个哭墙的宗教影响力不小。还没有进景区,中国大妈先哭了起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耶路撒冷哭墙,也被称为西墙,是犹太教信仰中极为重要的圣地,同时也是世界三大宗教共同关注的宗教地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哭墙是犹太圣殿遗址的一部分,原为希律王扩建的第二圣殿的外墙。公元70年,罗马帝国摧毁了耶路撒冷,第二圣殿也随之被毁,只留下了部分墙壁。这些残留的墙壁见证了犹太人历史上的苦难和流离失所,因此被犹太人视为“哭泣的墙壁”,象征着他们对失去的圣殿和民族历史的哀悼。</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犹太教传统中,哭墙是一个祈祷和朝圣的地方。信徒们相信,尽管圣殿已毁,但哭墙附近的地下仍存在着圣殿的遗址,因此在这里祈祷可以直达天听。每年,成千上万的犹太人会来到哭墙前,进行祷告、哀悼和庆祝节日。他们将小纸条夹在墙石缝隙中,寄托着他们的祈愿和思念。</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对于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信徒而言,哭墙也具有重要的宗教意义。对于基督徒来说,哭墙附近是耶稣基督受难、复活和升天的地方,因此这里也是一个重要的朝圣地。而对于穆斯林来说,哭墙附近是先知穆罕默德升天的地方,也是他们敬仰的圣地之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全世界的犹太教信仰者把该墙看作是第一圣地,教徒至该墙例须哀哭,以表示对古圣殿的哀悼并期许恢复。千百年来,流落在世界各个角落的犹太人回到圣城耶路撒冷时,便会来到这面石墙前低声祷告,哭诉流亡之苦,所以被称为“哭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耶路撒冷的美丽源自其作为三大宗教圣地的宗教和文化价值,而哀愁则来自于其历史上的多次破坏和现代冲突。这种复杂的身份和历史使得耶路撒冷成为了一个充满美丽与哀愁的城市,“哭墙”重墨浓彩的那一笔岁月沧桑,无疑是哀愁的最好注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特拉维夫是以色列第二大城市,是经济、文化和政治中心,曾在1948年充当以色列的临时首都,1949年12月,以色列宣布耶路撒冷为首都,但国际社会并不以可,大部分国家大使馆仍然留在特拉维夫。目前,除了美国、巴拉圭和玻利维亞等少数国家外,大多数跟以色列建交的国家都将大使馆设在特拉维夫,而不是耶路撒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特拉维夫是以色列最重要的海港城市和航空港城市,大多数国际航班都在这里起降,因此到访以色列,特拉维夫是必经之城。特拉维夫全称“特拉维夫-雅法”,是两个城市合并而成的。特拉维夫最早是作为雅法古城旁边的一个犹太人居住点,后来逐渐发展成雅法的卫星城。以色列建国后,特拉维夫成了首都,作为全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城市得到飞速发展,雅法古城则被保留维护,成了旅游文化以及艺术家的聚集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雅法古城是有据可查的世界上最古老的港口城市之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现在特拉维夫已经发展成为国际化大都市,雅法古城屹立其旁,它才拥有了深厚的历史底蕴,成了一张独特城市名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走过了耶稣从人到神的苦路十四站,泪洒了哭墙的圣地。我们来到了特拉维夫市中心的拉宾广场,这里原名叫特拉维夫国王广场,位于特拉维夫市政厅前面。拉宾是以色列前总理,历经过数次阿以战争,他认识到只有和平谈判才是解决以巴问题的唯一出路。</p><p class="ql-block"><br></p> 经过国际社会多方努力,1993年8月20日,在挪威首都奥斯陆,以色列总理拉宾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主席阿拉法特秘密会晤达成和平协议,史称“奧斯陆协议”。这一协议被认为是以巴和平进程中的里程碑。因为“奥斯陆协议”开启了中东和平进程,拉宾、佩雷斯、阿拉法特共同获得1994年诺贝尔和平奖。<div><br></div> 1995年11月4日,拉宾在特拉维夫国王广场出席以色列工党举行的和平大会,当人们认为和平近在咫尺之时,一声槍响划破了和平的美梦-拉宾在会议结束后离开会场时遭抢击身亡。以色列举国上下陷入哀痛之中,政府决定将特拉维夫国王广场改名为拉宾广场,以纪念这位为中东和平而献身的以色列总理。<div><br></div> 市政大厦的高台上屹立着拉宾的铜像,铜像旁边刻下了他最后的演讲稿。对面的墙面上一副当年集会时的巨大画面,国旗环绕的围栏里是拉宾倒下身躯的地方,那里的纪念石头上刻印着那个历史,一个花圈集中着爱好和平的所有心声。<div><br></div> 大厦背后的台阶下,地面铜孔标示着当年遇刺时拉宾、保镖、刺客的位置。<div><br></div> <div>这里有一个由黑色花岗岩围成的正方形的纪念墓地,这是一个在常人看来似乎是很不起眼的纪念碑,但是在这个纪念碑下面埋葬着的正是伟大的和平战士拉宾。每年的11月4日,都有成群结队的以色列人来到拉宾广场点燃蜡烛、献上鲜花,寄托哀思。</div><div><br><div><br></div></div> <p class="ql-block">雅法老城的广场上有一座圣彼得教堂(见上图),这座教堂占据了雅法港最好的位置,历史可以追溯到十七世纪。当年从欧洲前往耶路撒冷的朝圣者们乘船来到以色列,在病困潦倒之际得到圣彼得教堂的接济,这座教堂无疑是他们朝圣路上的精神慰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雅法古城,有4000年历史的港口城市,世界上有据可查最古老城市之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雅法古城几经战乱和纷争,从罗马人、希腊人、十字军、土耳其人到阿拉伯人都曾占领过。现在以色列政府恢复了雅法古城旧貌,并将逐步改造成为艺术家的聚集区,作为有特色的古城风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雅法古城,这座承载着四千年历史的古老港口城市,静静地依偎在地中海的怀抱中,见证了无数的岁月变迁和文明兴盛。在这里,每一砖一瓦都似乎在诉说着过去的时光,每一条街道、每一个转角都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雅法古城的美,不仅在于其风景绝佳、秀丽如画的自然景观,更在于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古城的街道错综复杂,每一个转角都是那么的美丽惊艳却又安静清幽,仿佛可以让人在这里静静地坐上一整天,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独享一份宁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雅法古城的一大特色是街道和门牌号都是用星座来表示的,可以走街串巷寻找自己的星座,非常有趣。此外老城里还有雕刻着十二星座的许愿桥和十二星座矩阵。</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雅法古城居民的屋檐下,具有星座标志的门牌,很有特色抓人眼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跟着导游走下小高地,在前方不远的一条小路上,有一座小木桥,叫做The Wishing Bridge(许愿桥),也称十二星座许愿桥。据说在许愿桥上,双手摸着属于自己的星座,面对着湛蓝的地中海许愿非常灵验。游客心里若有渴求之事,不妨试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十二星座许愿桥上的十二个星座是西方占星术中的十二星座,它们分别是:</p><p class="ql-block">1. 白羊座(Aries)</p><p class="ql-block">2. 金牛座(Taurus)</p><p class="ql-block">3. 双子座(Gemini)</p><p class="ql-block">4. 巨蟹座(Cancer)</p><p class="ql-block">5. 狮子座(Leo)</p><p class="ql-block">6. 处女座(Virgo)</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7. 天秤座(Libra)</p><p class="ql-block">8. 天蝎座(Scorpio)</p><p class="ql-block">9. 射手座(Sagittarius)</p><p class="ql-block">10. 摩羯座(Capricorn)</p><p class="ql-block">11. 水瓶座(Aquarius)</p><p class="ql-block">12. 双鱼座(Pisces)</p><p class="ql-block">这些星座代表了人们出生时太阳所在的星座位置,每个人根据出生时间不同,会属于不同的星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雅法古城,你可以漫步于以星座命名的街道,寻找属于自己的星座,同时探访古城的每一个角落,体验一场穿越时空的旅行。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的宁静而美好,让人不禁为之抒怀,为之动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雅法古城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现代艺术的聚集地。许多知名和不知名的艺术家在这里聚集开办工作室,让这座古城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信念门(The Statue of Faith),雅法地标雕塑,雕刻着《圣经》旧约故事,左侧门柱是雅各布梦见天梯,上帝应许赐给他土地和后裔并给予恩宠。右侧门柱是犹太始祖亚伯拉罕将其儿子以撒献祭于上帝,得到应允替罪羔羊。横梁是杰里科的陷落。这石雕各个角度看起来都不相同,总体感觉是由众多人体和动物相互叠合,经密集挤压成型,人体和动物轮廓清晰但又分不清界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雅法古城阿布拉撒公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至此,有关基督耶稣和圣母玛利亚故事就全讲完了。因为本人并非基督徒,许多的内容是听向导讲的,纯属道听途说,可能记得不全。尽管我尽量在《圣经》中找寻出处,但毕竟不是我熟悉的领域,可能与《圣经》上所讲的有些出入。若此,本人深表歉意,并敬请斧正!谢谢诸位。</p> <p class="ql-block">以色列人对中国还是非常友好的,这缘于一段历史经历,二战时期欧洲尤其是德国纳粹迫害犹太人,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上海成了5万多犹太人的避难地。据说以色列人教育后代都要感恩中国感恩上海。</p><p class="ql-block">近年来,去以色列旅游的人越来越多,我们也加入去以色列旅游的行列,去寻访这片神奇的土地,去感悟这个差点被灭掉的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去领略三大宗教发源地的魅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谢谢观赏!</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滄浪水韵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2024年11月10日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