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张学良旧居,又称张氏帅府,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朝阳街少帅府巷46号,是原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和张学良父子在东北的官邸和私宅。1914年(民国三年),由张作霖始建,初为一座仿王府式建筑整体呈“目”字型的三进四合院及东院花园。1916年入住。</p> <p class="ql-block">辽宁沈阳的张氏帅府是曾经叱咤风云的奉系军阀首领、东北王张作霖及其长子张学良将军父子两代驻扎东北时期的官邸和私宅。因此它又被称为大帅府或少帅府。</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评价张学良:“如果没有12月25日,张汉卿送蒋介石回南京一举则和平就不可能,兵逢祸结,不知要弄到何种地步。”可见张学良将军在中国历史上占有多么举足轻重的位置,周恩来总理评价他为“中国人民的千古功臣”。</p><p class="ql-block">张学良将军的三大壮举:首要之举,是他坚决抵抗日寇的糖衣炮弹与铁蹄威胁,毅然决然地在东北竖起国民政府的大旗,为此壮举,不惜痛下决心,将“阻碍国家一统,扰乱和平进程”的杨宇霆与常荫槐二人正法。其次,于中原大战之际,张学良将军率领东北军挺进关内,旨在“终结内战纷扰,捍卫国家统一”。再者,便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他以兵谏之举,迫使蒋介石“搁置内战,携手抗日”。每至中华民族命运的转折点,张学良将军总能挺身而出,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堪称“青史留名的功臣”,其功绩不可磨灭。</p> <p class="ql-block">1918年及1922年,分别建中西合璧的二层小青楼和罗马式三层大青楼。其后,在已有建筑群东、西两侧陆续扩建,形成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建筑群,整体分为中院(满洲式三进四合院)、东院(花园、大小青楼、关帝庙)、西院(红楼别墅群)和院外建筑(赵一荻旧居、边业银行)四个部分。</p> <p class="ql-block">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建筑群被日伪侵占,用作图书馆。1945年,中共中央东北局在此办公。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该建筑群曾先后作为辽宁省图书馆、辽宁省文联、辽宁省作家协会、辽宁省文化厅等多家单位的办公场所使用。1988年12月12日,被辟为张学良旧居陈列馆,并正式对外开放。1996年,张学良旧居陈列馆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为国家二级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张学良将军之名在中国近代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周恩来评其为“民族英雄、千古功臣”,其爱国的赤诚之心,备受敬仰。因此,在我们的东北之行中,张学良旧居纪念馆便是其中不可忽略的重要一站。</p> <p class="ql-block">大青楼,位于东院花园北侧,建成于1922年(民国十一年),三层罗马式洋楼,是张作霖后期的办公地点,以及张作霖和张学良制定重大决策的政治中心。一楼的东北角客厅因摆放汤毓麟送来的两只老虎标本,被称为“老虎厅”。1929年1月10日,张学良在此处决了杨宇霆和常荫槐。</p> <p class="ql-block">老虎厅</p> <p class="ql-block">小青楼,位于东院花园中心,建成于1918年(民国七年),两层砖木结构,被称“园中花厅”“小青楼”。正面朱漆廊柱、彩绘雀替、青砖筒瓦以及墙体砌筑工艺,体现出传统的中国建筑风格。小青楼二楼中间大厅为休闲、聚餐的场所,东西各有一个房间。其中,东屋为五夫人寿氏儿子居室,西屋为六夫人马氏的居室。</p> <p class="ql-block">小青楼建筑面积450平方米,小巧精美、造型独特。整座楼体呈凹字形,中间为两层高门楼,二楼有外廊式阳台,其正面朱漆廊柱、雕梁画栋、彩绘雀替。1928年张作霖在皇姑屯被炸伤后,因医治无效在小青楼谢世。</p> <p class="ql-block">“赵四小姐楼”,此乃赵一荻昔日居所之别称,隐匿于张氏帅府东侧高墙之外,矗立着一幢二层楼宇,巧妙融合了中西建筑艺术。据传,此乃张学良将军特地为他的红颜知己——赵一荻,即广为人知的赵四小姐,精心构筑的爱巢。自1928至1930年间,赵四小姐于此地栖身,故楼以其名传颂。赵四小姐楼,不仅镌刻着张学良将军与赵四小姐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亦是张学良故居中不可或缺的一隅,吸引着络绎不绝的参观者前来探寻。</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张氏帅府与张学良故居之后,思绪飘向了张学良将军那波澜壮阔、充满变数的非凡人生。曾经有人在漫步参观完少帅府后挥毫泼墨,吟咏出一首佳作:“铁马金戈半世征,囚身荣辱史留名。华清事变惊天地,青史长书耀古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