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石秀山,去看摩崖石刻

知秋

<p class="ql-block">  在长清区崮云湖街道104国道东边有个大刘家村,建村于唐朝咸通年间,1940年为区别西边刘家村而改为大刘家村。</p> <p class="ql-block">  村北头有眼直径4.1米,深20米的大机井。初建于1969年,是当年村书记井传法同志带领全村人工开凿出来的。就是为了解决过去旱地浇水问题,打出的井水清澈甘甜,从此让旱地变良田。那年正值党的九大召开,此井被命名为“九大井”。</p> <p class="ql-block">  大刘村距济南二十余公里,离泰安三十多公里,京福高速、津浦铁路、京沪高铁绕村而过,交通十分发达。过去这里是天下举子进京赶考、历代皇帝泰山封禅必经之路,也就成文人聚集之地。自古以来村里读书人多,从宋朝到清末曾出过九名秀才,也是人杰地灵之地。村里一直流传着一句顺口溜:“群山蟒袍河玉带,泰山奶奶赐福脉,十里峡谷八御道,三千居民石秀才”。所谓石秀才,是山前右边有位自然形成石老人,形似读书人手捧经卷朝着大刘村,就像一位秀才一样栩栩如生,村里人期盼十全十美,于是就把“石秀才”也列入其中。</p> <p class="ql-block">  如今盘山道旁巨石上也刻有文字,“海纳百川”、“山水如画”、“承天之祜”、“南天门”都是对石秀山赞美之词。</p> <p class="ql-block">  观景台设有石桌石凳,木椅供人休息。石桌刻有楚河汉界,如果赶上南极北斗仙翁在此对弈,你也可以像娄敬洞卖油郎那样看得入迷,吃了仙桃而找不到油篓车……</p> <p class="ql-block">  上次见道哥还是在国庆小长假第二天下午202路公交车上,没想到能在这里偶遇。四十多分钟路程道哥和我谈天论地,畅所欲言,无话不拉,感觉还没聊够我就到站。这不今天又一起爬山,真是缘分不浅。</p> <p class="ql-block">  石秀山海拔356.8米,山顶建有四角小亭一座,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为石秀山锦上添花。</p> <p class="ql-block">  野生枸杞宛若粒粒红玉石耳坠晶莹剔透,让人垂涎欲滴,摘几粒填进嘴里,吃起来甜津津中略微有点发苦。小时候老家田间地头也有枸杞,被人们传说为“死人坠子”而无人采摘,今天看来是多么可笑。其实枸杞可以滋肾,润肺,补肝,明目。治肝肾阴亏,腰膝酸软,头晕,目眩,目昏多泪,虚劳咳嗽,消渴,遗精等。经常用来泡水喝,很适合中老年人服用。</p> <p class="ql-block">  初冬的山顶微风四起,风吹草动的样子也很好看。成片野草毛绒绒的,漫步在没膝的草丛中,体验草儿随风倒的感觉也不错。不仅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基钱,所有草儿都一样,因为它属于草本植物。随风倒也是它的天性。</p> <p class="ql-block">  友谊长存、鸥姐、大爱无疆,这三位女群主在整个济南户外群都是鼎鼎大名的女中豪杰,更是巾帼不让须眉,经常组织大家一起爬山,她们的无私奉献,也受到驴友们爱戴。</p> <p class="ql-block">  由于没有向导,想去看摩崖石刻我们只能“摸着石头过河”,看着地图朝着大致方向砥砺前行。在没有路的山沟里摸索前进,一路披荆斩棘,可谓历尽艰辛,好不容易来到山沟尽头,面对落差二十多米悬崖峭壁让人束手无策,只得再次拔高,受得罪也是可想而知。我终于找到一条百十米高近八十度山沟,小心翼翼,凭着我身体敏捷,避开容易打滑地段终于来到谷底,又从荆棘窝里钻出来。</p> <p class="ql-block">  按图索骥,在山口拐弯处见到一座双龙戏珠小亭,知道前面不远处就是闲哥所说的那抖音里介绍的120级台阶的摩崖石刻。</p> <p class="ql-block">  果然不假,走出不远,真看到一条台阶路直通悬崖根,踏着,数着真是120级。摩崖石刻就展现在眼前。</p> <p class="ql-block">  被水泥栏杆和绿色铁栅栏围起来摩崖石刻就在岩壁上。</p> <p class="ql-block">  罕见大型北宋石刻画像,据题记上记载“大宋元祐二年十月初三日”的字样说明画像刻于公元1087年,距今已有937年历史。这种有明确纪年的大型石刻画像确实不多见。石刻画像为两位道家人物,整个画像通高2.75 米,宽2.35米。其中,画像人物头像间有竖写的“川醉仙神”字样。画像南侧有题记,岩石刻有“立东鲁三唐山茗记”字样,而三唐山正好位于画像所处位置南部的长清区张夏街道境内;画像北侧岩石刻有“三仁来佛山”,来佛山则位于画像西北约5公里处。此处石刻具有很高的文物和史料价值。对于研究北宋时期的画像艺术、服饰等具有重要价值。目前长清区文物保护管理中心已将该石刻画像纳入重点保护范围。</p> <p class="ql-block">  看网上天桥区政协陈明超老师认为: 据民国版《长清县志》中记录“三台(唐)山,山茌区陆家庄东山,相传有二仙人当宋元祐二年饮酒物化于此,至今遗迹犹存。”其中,山茌即长清旧县名,县治在今画像所在的崮云湖街道。由县志的记载,推测“帛川醉仙神”其实就是当年两个在此饮酒后“羽化”的人物。画像南侧石壁上镌有“大宋元祐二年十月初三日,齐州章丘县记居民刘洞玄”大字。造像框外下部还有一个开框, 镌“立东鲁三唐山茗记”八个大字。 “元祐二年”,即1087年,与民国版 《长清县志》记载时间吻合。“齐州”,相当于今日济南。“章丘县记居民”,意为落户在章丘,很可能原本不是章丘县人。“刘洞玄”,应当是一个道教的信士。“东鲁” 指鲁地,相当于今日山东省。“茗”通“酪” 大醉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  离开摩崖石刻沿水泥路继续南行吧,过了龙石后有一段50多米土路,坑坑洼洼,上坡不远又是水泥上坡路,原来是碧霞元君行宫。</p> <p class="ql-block">  两座天然石门做碧霞元君行宫屏障也是再好不过的事。</p> <p class="ql-block">  拾阶而上,三间大殿也是现代建筑,旁边四方石头尖顶小庙却有点古香古色,不过都是铁将军把门。小石庙后有块石碑证明它的历史要久远些。原来是大清同治四年(1865年)岁次乙丑立碑,至今已近190年。</p> <p class="ql-block">  顺着右侧铺绿色地毯台阶上去不远就见到了简易铁皮亭下岩壁摩崖石刻。在高五米处石壁上在大约40公分见方,深20公分石窟中一尊佛像,头顶还有一圈光,佛像盘腿打坐……济南摩崖石刻大都隋唐年间居多。</p> <p class="ql-block">  走出泰山行宫联系群主却杳无音信,最后终于得知他们没能下来,又继续拔高原路返回……看着石秀山那位石秀才,没能去一睹风采而遗憾……下次再来要从陆家庄下车登山,先看完摩崖石刻再去看石秀才为最好。</p> <p class="ql-block">  作者宋斌,笔名知秋,出生于1970年9月,祖籍章丘区绣惠街道东北隅村。爱好户外爬山、写作,是济南市作协会员,铁路货车检修工程师,美篇生活领域优质作者,齐鲁壹点情报员,微头条首发创作者。从2016年开始写美篇1252篇,加精756篇。在章丘人论坛发帖加精122篇。被推送《章丘往事》43篇。齐鲁壹点发布文章650篇,今日头条发布720篇文章。2018年写的《再看四关四隅》两篇文章载入《2018年章丘大记事3》。《金章丘古城一—绣惠镇的前世今生》发表在《海右文学》2022年第6期上 。发表在齐鲁壹点文章《小时候打过的刀》阅读量达到50万,《我的小姑奶奶》达到47万,《母亲学车的故事》达到30万。2023年6月《又是一年父亲节》达到108万阅读量,并获得6月份优秀个人壹点号及奖励。自2023年11月开始连续10个月获得《美篇精选创作者》荣誉证书,2024年1月获得齐鲁晚报.齐鲁壹点《2023年度影响力创作个人》荣誉证书,8、9月连续两次获得优秀个人壹点号及奖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