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法自然”生成史

红蓝融合-怒放生命

<p class="ql-block">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今天重温这句经典,想聊聊我对这句话的理解。</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第一次读到这句话,望文生义,我以为是说,三十岁就要有自己的事业,四十岁就什么都不困惑了,五十岁就知道自己的命数,天地的规律;六十岁听话都顺耳了,七十岁就随心所欲了。后来知道大错特错了。</p><p class="ql-block"> 孔子的这几句话,是他自己在晚年对自己一生的心路历程做的一个总结。所以我们才看到,很多大人物三十岁的时候啥也不是;有多少人都四十多岁了,还整天吃喝嫖赌,有多少人五十多岁了又愚昧又糊涂又顽固,有多少人六十多岁就因为受不了别人的几句气话,而一命呜呼。</p><p class="ql-block"> 当然有一群人,他们心存高远,立志做君子成圣人,走圣人要走过的路,向圣人看齐。对于能认真对待自己生命价值的人,我们一起来重温经典。</p> <p class="ql-block">  先看看这篇里的生僻字和核心字,“志”就是志向和意愿,即愿意做、决心做,“志”所表达的程度还没有达到“至死不渝、死守坚守”的层次。“志”只是单纯的表示自己的意愿,有决心想去做。这里的“学”,和“学而时习之”的“学”是一样,就是践行圣人之道。</p><p class="ql-block"> “三十而立”的立是建立、设立、创立的意思,在这里引申为“为了自己的意愿而真正的去付出实际的行动”,也就是把脑子当中的想法思考和规划落地变成具体行动。后面“不惑”的“惑”不是迷惑的意思,是怀疑、不坚定的意思,“不惑”就是不再怀疑,无比确定,无比坚定。“耳顺”的“顺”本意是合乎心意,情绪舒畅,思绪无碍的意思,在这里引申为“不再郁结,不再因此而不畅”的意思,“逾矩”的“逾”就是越过逾矩的矩,也就是《道德经》里的那句话,“道可道,非常道”里的“常”,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法世间万物之规律。</p> <p class="ql-block">  现在还原孔子当时说出这句话时的背景,孔子五十多岁开始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去推行他的圣人之道,可以说见证了天下充满着的各种的“相”,比如说百姓的贫而产,富而骄,为政者的好残杀以及无数的不智之人等等,都是他这些年里头所亲自面对的东西。因此孔子在行道的过程中经常被人误解,被人骂、甚至被人驱逐,他自己形容自己“累累如丧家之犬”,但是他从来不会因为有人黑他、喷他,针对他而闭嘴不说了,他觉得那又怎样,你们骂我是你们的事儿,我说不说是我自己的事儿,我做我自己认为我应该做的事儿无愧于心,这就是孔子了不起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孔子在人生的最后三年回到了自己的老家鲁国,在他生命的最后阶段,他回首自己曾经走过的路,说出了这段话,“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段话里没有任何的悲叹,没有任何的抱怨,也没有一丝的苦闷和不甘,而是一位老人平和的对他自己一生的心路历程做了一个很客观很中肯的总结。</p> <p class="ql-block">  孔子说,在我十五岁的时候,我就有了践行圣人之道的意愿和决心;在我三十岁的时候我正式的开始投入进去去践行它;到了四十岁,我已经可以丝毫不怀疑,并且无比的坚定我所选择的这条路是对的;等到我五十岁时,我的心里已经知道我在这条路上最终能够到达的终点是哪里了;等我到了六十岁,我已经不会因为人的不智和不相而使自己郁结不畅,因为我知道这也是他们所注定的天命,我只是应该做到尽人事而听天命。最后我到了七十岁,我才可以做到真正的归于本心,去看待这个世界,去接受这个世界,心即道,道即万物之规律,能按规律做事的人。</p><p class="ql-block"> 这段话并不是孔子在教育弟子或者在教别人怎么做,而是单纯的对自己一生所走过的路做的一个总结。从这段话里清楚地感受到一个圣人的养成之路。</p> <p class="ql-block">  孔子在他的一生里选择了行圣人之道这条路,从十五岁开始产生思想萌芽,三十岁开始做出真正严肃的选择而付出行动,到四十岁他经过了实践和验证,最后确定自己依然坚定不移,并不后悔自己曾经选过的路,然后五十岁清楚自己在这条路上到底能够走到哪里,走多远,到六十岁他已经可以心无杂念,不会再为做这件事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代价,以及最终无法达到的预期和结果而郁结和不畅了,他已不再执着于结果,而是沉浸在过程里,坚定的做着他认为应该做的事,尽人事而听天命。最后到了七十岁,他终于达到了圣人的境界,那就是心道合一,完全依从于规律去思考,去行事,他终于站到了更高的维度去看这个世界,不喜不悲,这与老子所说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不谋而合,这不是无情无感,而是维度更高了,因为道法自然,本应如此。</p> <p class="ql-block">  如果以孔子的圣人养成之路来关照两千多年以后的今天,虽然我们在今天再去选择践行圣人之道已经不太现实,但是就像苏格拉底说过的一样,“一个未经审视过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我们可以问问自己,在我们十几岁的时候,有没有像孔子一样,心中就已经有了一个自己一生愿意为之奋斗的事业和追求,又有没有在三十岁的时候,去勇敢的付诸行动去实践它,然后在四十岁的时候依然不会对你曾经做出的选择而后悔,并且在五十岁的时候,自己的心里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究竟能做成什么样子,而在六十岁的时候能不能真正做到看淡结果,享受过程,尽人事听天命。当然如果你还有七十岁,你能不能明白天即道,道即规律,道法自然,你又能不能达到心道合一的境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