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瑶河两岸巷深幽,黛瓦飞檐翘角楼,万种风情皆入眼,徜徉仙境自淹留”,这便是诗人眼里的瑶里古镇。</p> <p class="ql-block">瑶里,位于景德镇市东北端的浮梁县,群山环抱,峰峦叠翠,数百幢明清徽派古建筑依山傍水,错落有致,飞檐翘角、粉墙黛瓦,掩映在青山绿水间,宛若一幅清丽秀美的山水画卷。</p> <p class="ql-block">瑶里素有"瓷之源、茶之乡,林之海”美誉。旧称窑里,唐代中叶,因这里遍布陶瓷作坊和瓷窑而得名。直到20世纪初,燃烧了千年的窑火终于熄灭,瓷窑外迁,窑里改名为瑶里。</p> <p class="ql-block">一个本意是美玉的瑶字,把这个景德镇的后花园描绘的如瑶池仙境般的美丽。</p> <p class="ql-block">唐代诗人白居易在《琵琶行》有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的描写。浮梁县在唐代是茶叶集散地,瑶里镇是名茶之乡,所产的浮瑶仙芝绿茶位居中国十大历史名茶之一。</p> <p class="ql-block">一条瑶河从深山密岭中缓缓流出,由北向南穿城而过。</p> <p class="ql-block">板凳桥成了瑶河上的一道独特风景,它以独特的造型,朴实的构造,为瑶里古镇留存了一道别样的风情!</p> <p class="ql-block">这里,仿佛走进了沈从文笔下的《边城》。</p> <p class="ql-block">水是瑶里的灵魂。瑶里的水,清澈见底,流淌在青山绿水中,宛如一条条碧绿的绸带,将这座古镇紧紧地围绕。</p> <p class="ql-block">一座横卧在瑶河上的拦河坝,以独特造型,潺潺流水,给古镇带来了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灵动之美感!</p> <p class="ql-block">水坝设计灵感来自于附近的卧龙潭,坝体成6层台阶状,形成78个弧形蓄水池,酷似一片片的鱼鳞,当地百姓起了个象形名字 —— 龙鳞坝。</p> <p class="ql-block">当河水从坝面流下时,形成层层叠叠的白色水花,逐级向下流去,从空中俯瞰,宛如龙鳞舞动,形态各异,美仑美奂。</p> <p class="ql-block">周杰伦《青花瓷》中的“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描述的就是这里的风景。幸运的是,我们在天青色的瑶里,邂逅了一场天青色的烟雨。</p> <p class="ql-block">天空下起了小雨,山青水秀,云雾缭绕,瑶里更加妩媚娇柔。</p> <p class="ql-block">秋雨如丝,淋湿了整个街巷。石板路面泛着淡淡的水光,雨中的小巷,清新而宁静。</p> <p class="ql-block">幽深的巷道,古朴的房子,斑驳的砖墙,青石板路面,仿佛述说着岁月的沧桑!</p> <p class="ql-block">瑶里古镇,如诗如画。在细雨飘洒的天气里,显得柔美而婉约,宁静而幽远,仿佛一幅生动鲜活的水墨画。</p> <p class="ql-block">瑶里不但有美丽的自然风光,而且还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古镇上保留着中国革命红色印记 ,1938年,陈毅领导的南方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史称“瑶里改编”。</p> <p class="ql-block">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电影《闪闪的红星》的一些重要场景,瑶河边就是取景地。</p> <p class="ql-block">2015年6月,中央电视台在这里拍摄了专题片《中国古镇》系列之《浮梁·瑶里》。</p> <p class="ql-block">这里还保留了古街,古巷,古桥。</p> <p class="ql-block">徜徉在这些留下岁月痕迹的古街、古巷、古桥,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个悠远的时代,让人感受到了浓厚的历史气息。</p> <p class="ql-block">位于瑶里古镇的高岭村,是古代景德镇制瓷业的原料产地,国际通用黏土矿物学专用名词 —— 高岭土的命名地。至今保留着明清两代高岭土采矿遗址,现在是高岭国家矿山公园。</p> <p class="ql-block">高岭土俗称为白泥、瓷土,是烧制瓷器最重要的原料。从宋代开始开采,明代处于鼎盛,持续至20世纪60年代,之后就停止了开采。</p> <p class="ql-block">古镇西部的东埠码头是往景德镇运送高岭土的矿业专用码头。从东埠码头将高岭土运往景德镇,再将景德镇瓷器运往世界各地,被誉为“海上丝绸之路的源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里虽然是旅游景区,因交通不便,旅游的人不多,既没有市集,也没有商业,只有最淳朴的当地居民。</p> <p class="ql-block">东埠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南宋时期,至今仍保留着原始的风景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p> <p class="ql-block">古街上的徽派建筑、各种店铺、青石板路以及独轮车辙印,都是历史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东埠古商铺,如码头客栈、沿河酒楼、东埠米店、豆腐坊、瓷源斋、时新洋货等等保存完好。</p> <p class="ql-block">这些商铺以经营日杂、百货、布匹、烟酒、米粮等等,提供于高岭矿工、本地居民,酒楼客栈则方便过往商客。</p> <p class="ql-block">店铺后面临河码头一侧是一长溜吊脚楼,栋栋相连。</p> <p class="ql-block">由于岁月侵蚀,年久失修,这些吊脚楼已经东倒西歪,破败不堪。</p> <p class="ql-block">昔日的码头繁华喧嚣早已褪去,留下的是冷落、萧瑟景象,它们似乎低调地诉说着昔日的过往和辉煌。</p> <p class="ql-block">在没有外来游人干扰的街巷里,原住民们过着和谐、安宁、自在、悠闲的世外桃源般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老爷子们围坐在屋里摆起了“长城”,过着惬意悠闲的晚年生活。</p> <p class="ql-block">妇女们除了下地干活,还要操持繁重的家务劳动。</p> <p class="ql-block">这位老奶奶干完活从古桥走来。</p> <p class="ql-block">年迈驼背佝偻着身子的老妈妈洗完菜向家里走去。</p> <p class="ql-block">一位白发苍苍,精神尚好的老人倚在门口,端详着很少能看到的“老外”,我们便进屋和老人家攀谈起来。</p> <p class="ql-block">家里没有现代化的家具电器,陈设用品大多是上个世纪六七年代的。儿女们外出打工,只剩两个留守老人。这就是一辈子生活在大山深处,穷乡僻壤,很少与外界接触的农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