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呶呶洒洒,展现娇羞中的妩媚!</p><p class="ql-block"> 晓光 文\摄影</p><p class="ql-block"> 今年的“陕北过大年”,由于一些特殊的原因,没能与省市摄协的同仁们一同前往榆林,很是遗憾啊,又看到影友得意的摄影作品,心里增添了莫名其妙的酸楚。</p><p class="ql-block"> 看着摄影视频,一群身穿白衣白裤头缠白巾的小伙子,在一身黑色中山装领队舞动的红色指挥旗下,打起红色腰鼓,扭得朝气蓬勃、热火朝天,唱得豪气奔放、热烈足劲。正月初五,榆林市横山区腰鼓队在塞上驼城为市民和游客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不得不激发我写一文的灵感了。</p><p class="ql-block"> 众所周知,黄土地的百姓重视过节,一年中有许许多多的节日,不过,人们最注重的还是过春节,而正月里最热闹的一天就是正月十五。我几乎年年都外拍,其中采风镜头最多的还是延安,洛川,子长,黄龙,延川五县。</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秧歌汇演,陕北年俗中独特的年夜饭 </p><p class="ql-block"> 春节期间,小到村,中到乡镇、大到县,都要组织秧歌队,人数从四五十人、上百人乃至上千人的队伍,首先是谒庙、敬神,祈祷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然后挨门逐户的拜年。</p><p class="ql-block"> 到了正月十五这一天,各县组织的秧歌队伍都要汇集到延安市的大街上,这就是每年一度的延安正月十五秧歌汇演活动。</p> <p class="ql-block"> “延安正月十五秧歌汇演”是延安市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定期举办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已连续举办长达十七年之久,在陕北地区颇具影响力。 秧歌汇演集陕北民间社火、乡土秧歌、鼓类艺术、说唱艺术、民间器乐表演于一体,是延安最重要的旅游节庆活动。 </p><p class="ql-block"> 活动期间,各县的秧歌队要进行过街、广场表演,各种艺术形式轮番上阵,有陕北大秧歌、安塞腰鼓、宜川胸鼓、洛川蹩鼓、黄龙猎鼓、志丹扇鼓、延川大秧歌、子长唢呐、甘泉莲花舞、高跷、舞龙、舞狮、骑毛驴、跑旱船、蛮婆蛮汉等,尽显陕北风情. </p><p class="ql-block"> 洛川老秧歌,五味俱全的文化大餐 </p><p class="ql-block"> 老秧歌是春节闹杜火时常见的形式。正如秧歌中唱的那样:“过了一年又一年,村村秧歌闹得欢,虽说秧歌不好看,敲锣打鼓太平年。”这些唱词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当地群众把秧歌活动作为欢度春节、喜庆丰收时,抒发人们喜悦心情不可缺少的一项活动。</p> <p class="ql-block"> 颤颤悠悠,拧出你心中的婀娜!</p><p class="ql-block"> 流传于洛川县京兆乡、城关镇及黄陵、富县等地的秧歌,是一种不同于陕北大秧歌的古老传统形式,当地群众称之为“老秧歌”。</p><p class="ql-block"> 从老秧歌表演的风格和动律特点分析,除一般老秧歌外,较有特色的要数“京兆老秧歌”和“城关老秧歌”。风格各异。“京兆老秧歌”以洛川京兆乡为代表,当地把这种秧歌称“提裙子”秧歌,“城关老秧歌”称“鬼拉腿”秧歌。 </p><p class="ql-block"> “京兆老秧歌”表演时人数不限,但必须是五人一组,每组二男三女,表演时少则五、六组,多则十几组。每组一男身着长袍,头戴瓜皮帽,右手持蝇甩子,左手持彩灯,扮丑相在前开路称“伞头”,另一男扮丑相身着彩服,手执马锣,称锣手,三女均扮彩旦,头饰彩花额子,跟在丑角后面,其中一女腰系两片白裙,双手提裙子,边扭边舞,名曰“提裙子”,另一女一手叉腰一手执扇,以扭为主,名曰“走扇”,第三女双手执小镲,边扭边击名曰“打镲子”。相传这五人一组反映大户人家小姐出游赶集的场面,打伞者为花花公子,提裙者为小姐,打镲子、走扇均为丫环和家院。舞蹈表现公子向小姐调情逗趣,戏耍过程,打击乐伴奏,动作古朴大方,节奏欢快,各组演员在伞头的带领下一会成排,一会成圈、成圆,队形变化有序,穿插有致。 </p><p class="ql-block"> 老秧歌常见的队形有“圆场”、“龙摆尾”、“蒜辫子”、“蝎子拧尾”、“白马分鬃”等。表演人数不限,男女各半。女的扮小旦,又称“拉花”或“包头”。男的扮“相公”,如同传统戏曲中的小生。女角基本步伐为“躜躜步”,跑时,双脚跟踮起,用脚尖向前小跑,双手提裙子,随着身体左右扭动不停地交替向前划圆,使裙子上下翻飞。因而也称为“提裙子秧歌”,男角则走前退后随意扭动。此外,秧歌队中还扮有老婆、老汉、以及算卦先生、乞丐等各种角色。还有丑角人物,他们头戴红帽于,手拿蝇甩子,身背一串马铃,往返穿插于秧歌队中,表演幽默滑稽,有时还加一段干嘴子(即快板)、打口哨等,以活跃气氛、增添喜剧色彩。 表演至高潮时唱洛川传统秧歌,俗称唱秧歌。</p><p class="ql-block"> 一般演唱有“平调”秧歌或“四六曲”以及当地民歌小调,或套曲“背弓调”等。</p> <p class="ql-block"> 老秧歌演唱另一特点是“唱则不舞,舞则不唱”,当地民间说法“敲得紧扭得欢,不敲不扭唱起来”,唱到高潮由伞头领唱,众人合,气氛红火,颇具我国古代散曲表演的某些遗迹。老秧歌具有传统秧歌的祭祀性质和民俗特征,含有娱神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当地的秧歌组织皆以庙会社祀为中心,往往是围绕着庙会、寺院附近的村庄,形成一种民间群众性的秧歌社祀。</p><p class="ql-block"> 在表演程式中,先得敬神,称“谒庙”,唱《十炷香》、《求雨歌》,如《四六曲》的唱词:“进得庙院敬神灵,渴望五帝显神通,一盼来年风雨顺,为民求得好收成。”谒庙结束后要在广场上表演,俗称“打官场子”,然后在挨家挨户上门拜年,当地称“送秧歌”。 </p> <p class="ql-block"> 老秧歌常和文狮子、旱船、推车、芯子、高跷组成综合性的春节社火舞队,白天游村转乡在街上演出,俗称“打社火”,秧歌队只相随在社火队尾做行进表演,以烘托气氛。晚间在场地表演时,称“唱秧歌”,重点突出老秧歌。</p><p class="ql-block"> 唱的曲调以当地民歌小调为主。</p><p class="ql-block"> 短的曲调以伞头即兴编创的贺词、祝语和吉利话为主;长的曲调称“套曲”,也有称“背弓调”的,具有一定的叙事性和故事性。 </p><p class="ql-block"> 老秧歌流传的历史比较悠久,在当地所保存的清嘉庆年间刻制的皮影戏箱中,仍保存一套《打社火》节目,刀工细腻,造型生动,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历史上洛川民间社火的热闹场景。</p> <p class="ql-block"> 城关秧歌又称(“鬼拉腿秧歌”、“步步双”)流传于洛川城关镇。由于表演时突出双腿向后拉、蹉和颤动,形成轻盈、欢快、活泼的动律特色,给观众有种新颖,独特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矫健欢乐的舞步,踢踏起黄土地漫天尘土;灵动曼妙的舞姿,跟随韵律流淌而出;代代传承的记忆,串联起时代的印记。这是黄土地上陕北人对土地的爱恋、对命运不屈的抗争和对生活的美好向往,这就是陕北秧歌!</p> <p class="ql-block">新闻链接:</p><p class="ql-block"> “情动于衷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陕北秧歌以舞蹈的形式舞出了黄土地上的粗犷温柔,奔放绵长,将黄土地上的万物汇聚成一股绵绵流长、永不枯竭的泉,滋润着这块土地。</p> <p class="ql-block"> 晓光,艺名万四老爷,中国摄影网记者,中国艺术摄影网签约摄影师,新华网签约摄影师,人民摄影签约摄影师,陕西省摄影家协会会员,延安市摄影家协会会员,延安旅游摄影协会会员,延安民俗摄影协会会员,陕北乡土文化摄影师,甄家湾影视文化特约摄影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