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古村落之唐模、塔川、宏村、西溪南

老马识途

<p class="ql-block">  近日赴皖南游了几个古村落,首先是唐模。</p> <p class="ql-block">  唐模村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潜口镇,是一个集水口园林、徽派建筑、田园风光于一体的古村落风景区。</p><p class="ql-block"> 唐模村,始建于唐,培育于宋、元,盛于明、清。历史上因经济活跃、民风纯朴,因而被称为“唐朝模范村”。</p> <p class="ql-block">  徽州名人许承尧,清朝末科翰林,中国近代著名诗人、方志学家、书法家、文物鉴赏家。许承尧故居,又称“翰林府”,现为“许承尧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  唐模村曾有多座祠堂,现仅存两座:继善堂和尚义堂。</p><p class="ql-block"> 继善堂,许氏宗祠的一个支祠~商祠,地位比尚义堂低,始建于清初。唐模的祠堂建造是有严格规定的,“继善堂”所代表的是一支以经商为主,讲究气势和规模的祠堂。</p> <p class="ql-block">  有着 500多年历史的尚义堂,为许氏支祠(官祠),在唐模的宗祠中,它的地位最高。尚义堂始建于明朝,明朝许怀显捐资助边有功,受封“尚义郎”,并获朝廷恩准建立尚义堂。清朝重修,其建筑风格独特。</p> <p class="ql-block">  唐模村水街:村里面有一条水街,是村子的主要街道,两岸分布着近百幢徽派民居,还有40余米的避雨长廊,廊下临河的是美人靠,供人歇息聊天之用。由于没有受到商业氛围的影响,村子保留了和谐、古老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高阳桥,是古徽州唯一保存完整的双孔廊桥。</p> <p class="ql-block">  小西湖:相传为清朝初期,村中一许氏富商为满足老母一睹杭州西湖胜景的愿望而耗巨资建造,故又名“小西湖”。湖广10余亩,园内“三潭相连”,有“三潭印月”、“湖心亭”、“白堤”、“玉带桥”、“镜亭”等胜景。镜亭内还珍藏着朱熹、苏轼、米芾、董其昌、黄庭坚、文征明、祝枝山等历代名家书法碑刻18块。</p> <p class="ql-block">  秋日时节,当地村民利用晴好天气,将收获的农作物集中晾晒,成为秋天里一道靓丽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  同胞翰林牌楼:建于康熙二十五年(1686),是为褒扬许氏兄弟承宣、承家的才学功名而立。坊额所刻“圣朝都读”四字,即是朝廷对许承宣的称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沙堤亭:这座亭子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上去都是八个角,故又名八角亭,建于清康熙年间,属于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下三层,中空,有回廊。它是一种镇风水的标志性建筑,不是用来登高游玩的,所以没有上楼的楼梯。站在东面进村的路上,可以看见“沙堤”二字,出村时在亭子西面可以看见“云路”二字,这都分别蕴涵深意。沙堤亭独特的造型可谓举世无双,全国原样仅此一座</p> <p class="ql-block">  槐荫树:槐荫树其实为香樟树。1992年国家一级演员、安徽省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韩再芬来此拍摄黄梅戏经典之作《天仙配》而得名,使这棵有400多年历史的老樟树便有了“天下第一媒树”(做媒的媒)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上午,我们来到了塔川。培川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宏村镇,村内古树参天,徽派建筑粉墙黛瓦,与自然景观交相辉映。乌桕树等树木的叶子色彩斑斓,与白墙黑瓦的民居相映成趣,形成绝美的秋色景观。</p> <p class="ql-block">  塔川村始建于北宋中期,被誉为“中国画里乡村”和“世界最美的山村”。这里不仅自然风光秀丽,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气息,古建筑和民居保存得非常完好,构成了一个充满魅力的山谷村落。 </p> <p class="ql-block">  稻子熟了。</p> <p class="ql-block">  山坡上盛开的鲜花。</p> <p class="ql-block">  塔川欢迎您。</p> <p class="ql-block">  宏村:位于安徽省黄山市,有“画里乡村”之称。</p><p class="ql-block"> 2000年11月30日,宏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国家首批12个历史文化名村之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公元14世纪中叶,生活在皖南黟县的汪氏家族还在筚路篮缕,以启山林之中。因为居住的村庄屡次遭受火灾,几经搬迁,他们终于在雷冈山下,找到了一处与祖先遗言中相似的安居乐业之地:一汪永不干涸的清泉,东西两条河流环抱左右,在祖先的遗梦中,牛是富裕的象征,水是福泽子孙的保证。为此,家族的女头领胡重娘依据对祖先遗梦的解读,把新建的村庄规划为一个牛形村落:凿清泉以为池塘,引西溪水为补充,扩大为"月沼",成为想象中的"牛胃",通过二个出水口,建成纵横交织,长共1300余米的上水圳和下水圳,通向村子里的家家户户,水圳被称为"牛肠",水圳的水经过使用之后,全部汇聚到村南被称为"牛肚"的南湖。</p> <p class="ql-block">  被称之为“牛肚”的南湖。</p> <p class="ql-block">  有不少美术学院的学生在这里写生。</p> <p class="ql-block">  宏村拥有举世无双的古水系——水圳、月沼、南湖,有被称为民间故宫的“承志堂、培德堂”。徽商故里的“三立堂、乐叙堂”,保存完整的古代书院“南湖书院”等重要文物。卢村有由志诚堂、思齐堂、思济堂、思成堂、玻璃厅等保持较为完好民居组成的木雕楼群。屏山有光裕堂、成道堂等7座祠堂,还保存有三姑庙、红庙、长宁湖、舒绣文故居、葫芦井、小绣楼等名胜古迹。宏村、卢村和屏山的古村落的徽派建筑风格、空间布局、内部装饰和环境营造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代表着唐宋以来建筑和人居环境的最高水平。</p> <p class="ql-block">  此处即为“牛胃”的月沼。</p> <p class="ql-block">  宏村的西口,这里有两棵500年树龄的古树,一棵叫古枫杨,当地称为红杨树,另一棵是银杏树,当地称为白果树,它们是宏村的“牛角”,也是一种吉祥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  傍晚的屯溪老街。</p><p class="ql-block"> 屯溪老街坐落在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中心地段,北面依山,南面傍水,全长1272米,由不同年代建成的300余幢徽派建筑构成的整个街巷,呈鱼骨架形分布,西部狭窄、东部较宽。因屯溪老街坐落在横江、率水和新安江三江汇流之处,所以又被称为流动的“清明上河图”,是中国保存最完整、最具有南宋和明清建筑风格的古代街市。</p> <p class="ql-block">  西溪南村:西溪南是一个有着一千两百多年历史的文化名镇,隶属于安徽省徽州区西溪南镇。因位于丰乐河南岸,曾名丰南。背倚凤形山,面临丰乐水,风景秀丽。唐代建村,鼎盛于明清。经济发达,文风昌盛,名人辈出。</p> <p class="ql-block">  一进入古村,清新的空气便扑面而来,伴随着一种与世隔绝的宁静,展现出一种小桥流水人家的诗情画意。</p>